(四)生物课程的性质、理念和目标
(1)生物课程的性质 高中生物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基 础上,适应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 划人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以进一步提高 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科学课 程,是科学教育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2)生物课程理念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 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 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面向全体学生 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需1要。 倡导探究性学习 力图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 革,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课程目标
课程总目标
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
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 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STS的相互关系,人与自 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 观。 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6种能力。 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 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课程的具体目标
①知识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 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 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 积极参与知识的传播,促进个人和社会生活。 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生物学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的 世界观; 关心我国生物资源,爱家乡,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 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认识生物科学价值,养成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态度;
现行方案
新方案
课程 内容
课程 实施
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 强调共同基础,强调基础 技能,关注与社会进步、的与时俱进;通过模块的 科技发展的联系,但是 设计,实现学科内容的分 主要以学科逻辑组织 化;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 课程内容的方式,造成 进步、科技发展及学生生 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 活经验的联系。 对分离。 统一的实施方案,学生 在保证达到共同基础的前 只能按文、理选择课 提下,为不同发展倾向的 程,同一类学生按同样 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 的要求,在同一时间内 实现有个性的学习。 以同样的速度学习同 样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