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 PPT
- 格式:ppt
- 大小:974.00 KB
- 文档页数:36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7 年版)解读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中国教育部在高中阶段开展生物学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性规范。
本文将对这一标准进行解读,探讨其主要内容和意义。
一、课程目标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高中生物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和为人民服务的职业观。
在此基础上,课程设置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 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2.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身体健康意识。
3.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二、课程设置生物学课程设置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生物科学基本概念、生物体内外环境的维持与调节、生命过程、生物多样性。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关联、有机结合的。
1. 生物科学基本概念这个方面的内容是为学生提供加深对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和结构层级认识,为日后进行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生物体内外环境的维持与调节这个方面的内容是为学生提供认识生物体内外环境交互作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并掌握生物体调节其环境的机制。
3. 生命过程这个方面的内容是为学生提供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功能和进化等生命现象,理解生命的本质、生命的起源和基因遗传等重要原理。
4. 生物多样性这个方面的内容是为学生提供认识生物多样性的分类原则、特点及其保护与利用的基础知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生物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涉及了以下几方面:1. 遗传和基因组学这是生物学教学中最具有难度和深度的内容,重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遗传规律及基因组结构、功能、进化等知识。
2. 生态及生态保护这是一个较为实践性的内容,教学重点不仅包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生态保护意识和行动能力。
四、教学建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教学需要适当借助多媒体技术、实物模型、实验等方式进行。
同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为学生提供开放性和综合性教学方案,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体验、实践。
四、课程内容(一)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内容,关于提高全部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必修课程所选内容是学习选修课程的基础。
必修课程面向全部高中生,选择了最大体的生物学重要概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明白得与把握教学内容,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力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遇。
模块 1 分子与细胞本模块包括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和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等内容。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大体单位。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促使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
本模块选取了细胞生物学方面的最大体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的基础。
它还反映了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及相关的实际应用。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更深切地明白得生命的本质。
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生活中物质、能量和信息转变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份和整体的统一等,有助于科学自然观的形成。
学习细胞的发觉、细胞学说的成立和进展,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科学进程和本质的明白得。
【内容标准】概念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大体单位1.1 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其中蛋白质和核酸是两类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1.1.1 说出细胞要紧由 C、H、O、N、P、S等元素组成,其中以碳原子为骨架形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1.1.2 指出水大约占细胞重量的2/3,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给予了细胞许多特性,在生命中具有重要作用1.1.3 举例说出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虽少,但与生命活动紧密相关1.1.4 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组成份,又是生命活动的要紧能源物质1.1.5 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1.1.6 说明蛋白质通常由20种氨基酸分子组成,其功能取决于由氨基酸序列决定的三维结构,细胞的功能要紧由蛋白质完成1.1.7 概述核酸由核苷酸聚合而成,是贮存与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1.2 细胞各部份结构既分工又合作,一起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1.2.1 概述细胞都由质膜包裹,质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能操纵物质进出,并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2.2 说明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担负着物质运输、合成与分解、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 1.2.3 说明遗传信息要紧贮存在细胞核中1.2.4 举例说明细胞各部份结构之间彼此联系、和谐一致,一起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1.3 各类细胞具有相似的大体结构,但在形态与功能上有所不同1.3.1 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的由很多细胞组成。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7 年最新修订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标研制组目录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1)(一)课程性质 (1)(二)基本理念 (1)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2)(一)学科核心素养 (2)(二)课程目标 (3)三、课程结构 (3)(一)设计依据 (3)(二)结构 (4)(三)学分与选课 (4)四、课程内容 (4)(一)必修课程 (4)模块 1 分子与细胞 (4)模块 2 遗传与进化 (6)(二)..................................................................................................................................................... 选修I课程8 模块 1 稳态与调节 (8)模块 2 生物与环境 (10)模块 3 生物技术与工程 (12)(三)..................................................................................................................................................... 选修n课程14 现实生活应用 (14)职业规划前瞻 (16)学业发展基础 ................................................................................................................................................ 1 9五、学业质量标准 (22)(一)学业质量水平 (22)(二)说明 (25)六、实施建议 (25)(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25)I . 教学建议..................................................................................................................................................n . 评价建议 (27)(二)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命题建议................................................................................................................I . 学业水平测试..........................................................................................................................................n . 高考命题建议.......................................................................................................................................... (三)....................................................................................................................................................................... 教材编写建议1.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2.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3.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 (四)....................................................................................................................................................................... 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1.精心规划并全面落实高中生物学课程..............................................................................................2.强化以评价为导向的课程管理...........................................................................................................3.注重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4.加强生物学实验室的建设....................................................................................................................5.积极开发与利用生物学课程资源.......................................................................................................附录A: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附录B:教学与评价案例...............................................................................................................................................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017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6年7月20日版(修订稿)普通高中生物学课标研制组目录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1)(一)课程性质 (1)(二)基本理念 (1)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2)(一)学科核心素养 (2)(二)课程目标 (3)三、课程结构 (3)(一)设计依据 (3)(二)结构 (4)(三)学分与选课 (4)四、课程内容 (4)(一)必修课程 (4)模块1 分子与细胞 (4)模块2 遗传与进化 (6)(二)选修Ⅰ课程 (8)模块1 稳态与调节 (8)模块2 生物与环境 (10)模块3 生物技术与工程 (12)(三)选修Ⅱ课程 (14)现实生活应用 (14)职业规划前瞻 (16)学业发展基础 (19)五、学业质量标准 (22)(一)学业质量水平 (22)(二)说明 (25)六、实施建议 (25)(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25)Ⅰ. 教学建议..................................................................................................................Ⅱ. 评价建议 (27)(二)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命题建议................................................................................. Ⅰ. 学业水平测试..........................................................................................................Ⅱ. 高考命题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1. 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2.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3. 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1. 精心规划并全面落实高中生物学课程.................................................................2. 强化以评价为导向的课程管理.............................................................................3. 注重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4. 加强生物学实验室的建设.....................................................................................5. 积极开发与利用生物学课程资源.........................................................................附录A: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附录B:教学与评价案例........................................................................................................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017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包含前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实施建议、附录等部分。
课程名称从“生物”改为“生物学”,与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保持一致。
在课程性质方面,强调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学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在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强调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素养。
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
科学思维是指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科学探究是指能够针对生物学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和交流的能力。
社会责任是指能够关注社会生活和生物学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以及主动向他人宣传关爱生命和健康生活等基本知识的能力。
在课程目标方面,强调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学课程,能够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在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以主题为引领,以大概念为核心,将生物学知识体系重新进行整合和优化。
主题包括生命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等。
大概念是指反映学科本质和思想方法的概念和原理。
在课程内容方面,强调精选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科学探究方法等内容,注重与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
在学业质量方面,强调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业表现来反映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评价方式包括书面测试、实践操作、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
在实施建议方面,强调教师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深入理解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掌握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的要求;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应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和服务;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一)必修课程模块1 分子与细胞(必修一)本模块包括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以及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等内容。
围绕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殖”2个概念教学。
本模块选取了细胞生物学方面的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的基础。
它还反映了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及相关的实际应用。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生命活动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有助于科学自然观的形成。
学习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
2017脂肪和在有机分子中的能量转化为生命活动【学业要求】(为新增内容)完成本模块学习后,学生应能够:●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视角,解释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这些分子是细胞执行各项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建构并使用细胞模型,阐明细胞各部分结构通过分工与合作,形成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实现细胞水平的各项生命活动(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从物质与能量视角,探索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阐明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贯穿着物质与能量的变化(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说明这些细胞具有多种形态和功能,但同时又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生命观念、科学探究);观察处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细胞,结合有丝分裂模型,描述细胞增殖的主要特征,并举例说明细胞的分化、衰老、死亡等生命现象(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模块2 遗传与进化本模块包括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异和生物的进化等内容。
围绕着“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2个概念组织教学。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7 年版)》解读一、落实方案要求课程结构: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
学时学分:必修 4 学分, 72 学时,每学时 45 分钟; 选择性必修 0-6 学分,修满可达 108 学时; 选修 0-4学分,修满可达 72 学时。
内容组织:科目内容设计成若干模块,模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体现学科内在逻辑。
每个模 块一般为 18学时的倍数, 18学时为 1 学分。
□突出了基础性和选择性必修面向全体学生。
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体现学生发展核心 素养的基本要求。
内容及课时数适当“精减” ,合理控制学生的课业负担。
选修面对部分学生, 在每个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的前提下, 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 分类分层设计可选择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总体上看,与修订前比,必修内容及课时减少了 1/3,较大辐度地增加了选修内容和课 时,且设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提高了课程的选择性。
主讲:人民教育出版社 黄复华整理曹保义二、三类课程设计思路□围绕核心素养构建内容本次课标修订工作,最终凝练出了高中生物学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维度,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需要以课程内容为载体,通过教学活动而实现。
例如,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等生命观念的形成,是学生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升华,在内容上尽量保留了利于生命观念形成的基础知识,为促进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的发展,保留和适当增加了原课标中具有科学思维价值、具有探究因素,以及与学生生活、实践联系紧密的学生活动。
□提高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在具体内容和学生活动的选取上,借鉴了我国十余年来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保留了经过实践验证符合高中生认知特点的内容,删减了一些必要性不强、效果不佳或难以操作的学习任务。
例如在《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删去的内容主要有:•观察DNA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实验室•观察线粒体•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总之,修订后的内容标准最大程度地保持了与原课标的街接,利于教师运用已有的教改经验和教学资源,删去了操作性不强的学生活动,有利于顺利实施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