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皮质功能定位
- 格式:ppt
- 大小:2.19 MB
- 文档页数:38
枕叶主视,颞叶主听,顶叶主知觉,额叶主感。
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四个部分。
外侧裂以上,中央沟以前是额叶;中央沟之后,枕顶沟之前是顶叶;枕顶沟之后是枕叶;外侧裂之下是颞叶。
各自功能:
枕叶:位于脑后中心部位的下方,是算是视觉刺激的主要中心,因些被称为视觉皮层。
颞叶:主要处理听觉刺激,由许多处理听觉、语言和某方面记忆的亚区组成的。
顶叶:处理触觉、压力、温度和疼痛等知觉,并能调节注意或分配空间注意。
额叶:与推理、计划、情感、问题解决,以及部分的语言和运动(运动皮层)有关。
大脑皮层的作用:
大脑皮层调节躯体运动或者说控制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
它由初级感觉区、初级运动区和联合区三部分构成。
人类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约有140亿个,面积约2200平方厘米,主要含有锥体形细胞、梭形细胞和星形细胞(颗粒细胞)及神经纤维。
大脑皮层在体温调节中有重要作用。
机体可通过条件反射对体温进行调节。
与寒冷或酷热有关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均可使机体代谢水平升高。
在高温或低温场所工作的人员,环境中冷或热的刺激与作业时间和地点等条件多次结合可形成条件反射,使机体习惯于环境。
大脑皮层名词解释
大脑皮层是大脑的表面层,也被称为脑的灰质区域。
它是大脑最外层的一层薄而折叠的组织,由神经元细胞体和其它支持细胞组成。
以下是一些大脑皮层中常见的名词及其解释:
1. 前额叶(Frontal lobe):位于大脑前部,主要参与决策、思维、执行功能、社交行为和运动控制等高级认知功能。
2. 顶叶(Parietal lobe):位于大脑上部,主要负责感觉信息的处理,如触觉、温度和位置感。
3. 颞叶(Temporal lobe):位于大脑的侧面,主要涉及听觉、记忆、视觉识别和情绪等方面的功能。
4. 枕叶(Occipital lobe):位于大脑后部,主要负责视觉信息的处理和分析。
5. 运动皮层(Motor cortex):位于大脑的额叶,负责控制和调节肌肉运动。
6. 感觉皮层(Sensory cortex):位于大脑的顶叶,参与感觉信息的接收和处理。
7. 皮层杂质区(Association cortex):包括额叶、顶叶和颞叶的部分区域,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多感官整合、学习和记忆等。
8. 连接纤维(Fiber tracts):位于大脑皮层下方的白质区域,通过神经纤维连接不同的脑区,实现信息传递和协调。
这些名词解释只是大脑皮层中一小部分常见的结构和功能,大脑皮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还有许多其他结构和功能与其相关。
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大脑皮质是人类大脑的最外层,也是最发达、最复杂的结构之一,负责控制和调节人体的感知、运动、认知和情绪等高级功能。
大脑皮质由两个半球组成,每个半球分为四个叶,即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1.额叶功能额叶位于大脑的前部,包括前额叶和中央回。
额叶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侧上额回(内侧前额叶):参与执行认知控制、推理、解决问题和情感调节等高级认知功能。
-外侧上额回(外侧前额叶):与工作记忆、注意力和决策制定等认知功能密切相关。
-中央回:控制意志力、计划和组织等执行功能。
2.顶叶功能顶叶位于大脑的顶部,包括顶叶顶部和顶叶侧面。
顶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布洛卡区(额中回):与语言的产生和理解密切相关。
-肢体感觉区:接收身体其他部位的感觉信息,包括触觉和温度等感觉。
-后部上顶区:参与空间认知、视觉加工和目标定位等功能。
3.颞叶功能颞叶位于大脑的侧面,包括颞叶顶部和颞叶侧面。
颞叶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壳状回(岛叶):负责情感的表达和情感记忆等功能。
-海马体:参与新陈代谢的形成和空间记忆的存储等过程。
-音乐加工区:接收和加工音乐信息。
4.枕叶功能枕叶位于大脑的后部,包括枕叶上部和枕叶下部。
枕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视觉皮层:接收和处理来自眼睛的视觉信息,并进行空间感知和形象记忆等功能。
-右枕回:负责处理面孔,包括面孔的识别和面部表情的解读等功能。
总体来说,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是复杂的、多样的,不同的区域负责不同的认知、运动、感知和情绪等高级功能。
这些功能的定位是通过大脑皮质内部的神经元网络的连接和协调来实现的。
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不仅对于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和行为有重要意义,也对于许多精神疾病的研究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生理学实验报告大脑皮层运动功能定位实验组员(第1组):邵楠郝玲玲庞超张明蓉组员学号:S2012015002 S2012015005S2012015014 S2012015008所在院所:2012级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实验日期:2012年11月14日8:00am-11:30am目录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3)一.实验原理 (4)二.材料与方法 (4)三.实验结果及讨论 (4)四.实验结论 (5)摘要哺乳动物进化出高级的大脑皮层,使得机体的神经系统及其调节机制更为发达。
机体的运动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支配,而这些必须受到大脑皮层运动区的控制。
大脑皮层运动区分为多个区域,能够对机体头部同侧、四肢对侧等骨骼肌进行控制。
通过电刺激相应的运动区域,能够引起机体相应部位的活动。
ABSTRACTMammals have evoluted high-level pallium and make the organisms’nerve system and its regulation stronger.The movie of organ is dominated by nerve system and these controled by pallium motor area.The pallium motor area is seperated by various of zones and regulate ipsilateral head and offside of the four limps of organisms.In this experiment, via electrical stimulating of conresponding motor area will lead on the moving of relevant part pf organism.一.实验原理大脑皮层运动区是调节躯体运动技能的高级中枢,电刺激其不同的运动区,能引起特定肌群或肌肉的收缩。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分区_详解人脑构造与功能大脑结构详解大脑(Brain)包括左、右两个半球及连接两个半球的中间部分,即第三脑室前端的终板。
大脑半球被覆灰质,称大脑皮质,其深方为白质,称为髓质。
髓质内的灰质核团为基底神经节。
在大脑两半球间由巨束纤维相连。
具体内容有大脑半球各脑叶、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大脑半球深部结构、大脑半球内白质、嗅脑和边缘系统五大部分。
各叶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功能如下:1、额叶:也叫前额叶。
位于中央沟以前。
在中央沟和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
在其前方有额上沟和饿下沟,被两沟相间的是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
额下回的后部有外侧裂的升支和水平分支分为眶部、三角部和盖部。
额叶前端为额极。
额叶底面有眶沟界出的直回和眶回,其最内方的深沟为嗅束沟,容纳嗅束和嗅球。
嗅束向后分为内侧和外侧嗅纹,其分叉界出的三角区称为嗅三角,也称为前穿质,前部脑底动脉环的许多穿支血管由此入脑。
在额叶的内侧面,中央前、后回延续的部分,称为旁中央小叶。
负责思维、计划,与个体的需求和情感相关。
2、顶叶:位于中央沟之后,顶枕裂于枕前切迹连线之前。
在中央沟和中央后沟之间为中央后回。
横行的顶间沟将顶叶余部分为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
顶下小叶又包括缘上回和角回。
响应疼痛、触摸、品尝、温度、压力的感觉,该区域也与数学和逻辑相关。
3、颞叶:位于外侧裂下方,由颞上、中、下三条沟分为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
隐在外侧裂内的是颞横回。
在颞叶的侧面和底面,在颞下沟和侧副裂间为梭状回,,侧副裂与海马裂之间为海马回,围绕海马裂前端的钩状部分称为海马钩回。
负责处理听觉信息,也与记忆和情感有关。
4、枕叶:位于枕顶裂和枕前切迹连线之后。
在内侧面,,距状裂和顶枕裂之间为楔叶,与侧副裂候补之间为舌回。
负责处理视觉信息。
5、岛叶:位于外侧裂的深方,其表面的斜行中央钩分为长回和短回。
6、边缘系统:与记忆有关,在行为方面与情感有关。
大脑的总结构大脑皮质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各皮质的功能复杂,不仅与躯体的各种感觉和运动有关,也与语言、文字等密切相关。
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和边缘系统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第Ⅰ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包括Brodmann第4区和第6区。
身体各部在此区的投影特点为:①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
②左右交叉,③身体各部投影区的大小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
第Ⅰ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包括3、1、2区。
接受背侧丘脑腹后核传来的对侧半身痛、温、触、压以及位置觉和运动觉。
身体各部在此区的投射特点是:①上下颠倒,但头部也是正的。
③身体各部在投射范围的大小取决于该部感觉的敏感程度。
视区:位于枕叶内侧面距状沟两侧的皮质(17区)。
一侧视区接受同侧视网膜颞侧半和对侧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经外侧膝状体中继传来的视觉信息。
损伤一侧视区,可引起双眼视野同向性偏盲。
听区:位于外侧沟下壁的颞横回(41、42区)。
每侧听区接受自内侧膝状体传来的两耳听觉冲动。
因此,一侧听区受损,不致引起全聋。
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额下回的后部(44、45区),又称Broca区。
此区受损,产生运动性失语症,即丧失了说话能力,但仍能发音。
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22区)。
此区受损,患者虽听觉正常,但听不懂别人讲话的意思,也不能理解自己讲话的意义,称感觉性失语症。
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8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靠近中央前回的上肢代表区。
此区受损,虽然手的运动正常,但不能写出正确的文字,称失写症。
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角回(39区),靠近视区。
此区受损时,视觉正常,但不能理解文字符号的意义,称失读症,也属于感觉性失语症。
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由与边缘叶有关的皮质及皮质下结构(如杏仁体、下丘脑、上丘脑、背侧丘脑前核和中脑被盖等)组成边缘叶limbic lobe在半球内侧面,位于胼胝体周围和侧脑室下角底壁的一圈弧形结构:隔区(包括胼胝体下区和终板旁回)、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和齿状回等,它们属于原皮质和旧皮质。
边缘系统是指高等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由古皮层、旧皮层演化成的大脑组织以及和这些组织有密切联系的神经结构和核团的总称。
大脑功能区定位方法及其神经生物学意义大脑是人类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拥有众多的功能区,负责控制、调节和协调人体的各种生理和认知功能。
了解大脑功能区的定位方法以及其神经生物学意义,对于揭示大脑机制、认知研究以及神经疾病治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脑功能区定位方法1. 体表电极记录法:通过在头皮表面放置电极,记录大脑电活动。
这种方法称为脑电图(EEG)记录。
通过分析脑电波形和频率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定位大脑功能区的活动。
2. 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BOLD-fMRI):通过观察血氧水平在不同脑区的变化,可以推断不同功能区的活动。
fMRI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大脑功能和定位功能区的重要工具。
3. 脑电生理图谱(ERP):基于在脑电波形中观察特定刺激引起的电生理事件,可推断大脑特定功能区的活动。
ERP方法可以用来研究感觉、运动和认知等各个功能领域。
4. 针对特定脑区的刺激:通过针对特定脑区的电刺激或药理刺激,可以观察和测量该功能区的活动响应。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研究病人或实验动物进行实施。
二、大脑功能区的神经生物学意义1. 语言功能区:包括布洛卡区、ℑ兴区和角区等部位。
研究发现,语言功能区的刺激和损伤会对语言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这些区域在语言产生和理解中发挥关键作用,对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障碍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 运动功能区:位于大脑的运动皮层,包括运动前回和运动后回等。
这些功能区负责协调和控制肌肉运动。
了解运动功能区的机制有助于理解运动障碍以及运动控制的调节方式。
3. 感觉功能区:包括顶叶感觉区、颞叶感觉区等。
这些区域与感觉信息的接收和初步处理有关。
研究发现,大脑中的感觉功能区在感知能力和感觉障碍中具有重要作用。
4. 记忆功能区:涉及海马体和额叶皮质等区域。
这些区域负责存储和检索各种记忆信息。
研究大脑的记忆功能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记忆相关疾病,并为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线索。
5. 情绪功能区:包括扣带回、杏仁核和前额叶皮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