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皮质功能定位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39
大脑皮层功能定位似乎有了这样一个比较清楚的轮廓:①直接控制随意运动的功能在中央前回,称为一级运动区;②躯体感觉的功能在中央后回;③视觉功能在枕极或枕叶内侧的矩状裂周围;④听觉功能在颞横回,这些区域都被称为一级感觉区。
在一级感觉区的外围还有二级区,进行各种感觉的高级加工;⑤一般认为内脏感觉功能在岛叶;⑥嗅觉加工在边叶;⑦组织说话的运动功能在多数右利手者的左半球布罗卡区;⑧理解语言的功能,多数人也在左半球外侧裂后方的缘上回和角回,即韦尼克区。
大脑半球的特殊功能/优势左半球:语言, 言语信息的处理和协调(通过言语或阅读), 语言的理解, 产生书写和口头,语言, 分析的,控制的,逻辑的,推理的右半球:非语言处, 复杂的视觉模式(表情),对音乐的理解, 空间认知, 非语言的, 整体的, 创造性的, 图像的, 直觉的脑血管意外的特点右半球:左侧无力/瘫痪, 注意范围减少, 左侧偏盲, 知觉和判断力下降, 记忆力下降, 左侧忽略, 抽象推理下降, 情绪不稳, 冲动行为增加, 空间定位下降左半球:右侧无力/瘫痪, 挫折感增加, 处理能力下降, 可能有失语(感觉性,表达性,完全性),可能有吞咽困难, 可能有运动性失用(观念运动性和观念性), 左右辩别力下降, 右侧偏盲脑干:生命体征不稳定, 意识下降, 吞咽能力下降, 双侧身体无力, 双侧身体瘫痪小脑:平衡力下降, 共济失调, 协调力下降, 恶心, 姿势调节能力下降, 眼球震颤根据累及的血管的预期损害大脑前动脉:下肢受累增加, 失去对直肠、膀胱的控制, 动作抑制丧失, 明显的精神改变, 可见忽略, 可见失语, 可见失用和失写大脑后动脉:丘脑痛综合征, 痛觉和温度觉丧失, 共济失调,手足徐动症,或脉络膜运动, 运动的质量受损, 称名失能(失名症),轻偏瘫, 半侧舞蹈病, 视觉失认大脑中动脉:脑血管意外最常见的部位, 左半球受损有失语, 左侧偏盲, 失用, 体像受损,空间关系受损,表面大脑中动脉:主要累及面部及臂深层大脑中动脉:纯运动偏瘫伴感觉受损椎-基底动脉:意识丧失, 偏瘫或四肢瘫, 昏睡或植物状态, 不能说话, 闭锁综合征大脑半球各脑叶大脑半球表面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沟间的隆凸部分称脑回。
大脑机能分区定位现在按Brodmann提出的机能区定位简述如下:皮质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4区),是支配对侧躯体随意运动的中枢。
它主要接受来自对侧骨骼肌、肌腱和关节的本体感觉冲动,以感受身体的位置、姿势和运动感觉,并发出纤维,即锥体束控制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皮质运动前区:位于中央前回之前(6区),为锥体外系皮质区。
它发出纤维至丘脑、基底神经节、红核、黑质等。
与联合运动和姿势动作协调有关,也具有植物神经皮质中枢的部分功能。
皮质眼球运动区:位于额叶的8枢和枕叶19区,为眼球运动同向凝视中枢,管理两眼球同时向对侧注视。
皮质一般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1、2、3区),接受身体对侧的痛、温、触和本体感觉冲动,并形成相应的感觉。
顶上小叶(5、7)为精细触觉和实体觉的皮质区。
额叶联合区:为额叶前部的9、10、11区,与智力和精神活动有密切关系。
视觉皮质区:在枕叶的距状裂上、下唇与楔叶、舌回的相邻区(17区)。
每一侧的上述区域皮质都接受来自两眼对侧视野的视觉冲动,并形成视觉。
听觉皮区:位于颞横回中部(41、42区),又称Heschl氏回。
每侧皮质均按来自双耳的听觉冲动产生听觉。
嗅觉皮质区:位于嗅区、钩回和海马回的前部(25、28、34)和35区的大部分)。
每侧皮质均接受双侧嗅神经传入的冲动。
内脏皮质区:该区定位不太集中,主要分布在扣带回前部、颞叶前部、眶回后部、岛叶、海马及海马钩回等区域。
语言运用中枢:人类的语言及使用工具等特殊活动在一侧皮层上也有较集中的代表区(优势半球),也称为语言运用中枢。
它们分别是:①运动语言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44、45区,又称Broca区)。
②听觉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42、22区皮质,该区具有能够听到声音并将声音理解成语言的一系列过程的功能。
③视觉语言中枢:位于顶下小叶的角回,即39区。
该区具有理解看到的符号和文字意义的功能。
④运用中枢:位于顶下小叶的缘上回,即40区。
此区主管精细的协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