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2.83 MB
- 文档页数:20
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公差,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误差,而零件表面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位置误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统称为形位公差。
2、形位公差的标注符号无无○无无有或无有或无∥有有有◎有有有有3、形位公差注意事项形位公差带一般解释:某个特性(表面、轴、点、线等)的形位公差是定义为一个区域,这个特性的所有点都包含在这个区域内。
按照该特性的给定公差和它的维数特征,其公差区域是下面中的一个:◆圆内区域◆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两平行直线间的区域◆两等距线之间的区域◆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两等距面间的区域◆圆柱内区域◆两同轴圆柱之间的区域◆平行六面体之间的区域对于位置公差,必须定义一个基准用于决定公差区域的准确位置。
基准是一个理论上确切的几何特性(像轴、平面、直线等),可以基于一个或者几个基准特性。
除非有更加严格的限制,公差特性可以是公差区域内的任意形状、位置和方向等。
公差的数值t用于线性测量时以相同的单位给出。
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作用于被标注公差特性的整个范围。
定义:定义:直线度Straightness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如在公差值前加注φ,则公差带是直径为t 的圆柱面的区域被测表面的要素,必须位于平行于图样所示投影面且距离为公差值0.1的两平行直线内。
被测圆柱体内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φ0.08的圆柱面内。
平面度 Flatness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8的两平行平面内。
圆度Circularity被测圆柱面任一正截面的圆周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3的两同心圆之间。
被测圆锥面任一正截面上的圆周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1的两同心圆之间。
圆柱度 Cylindricity 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 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形位、定向、定位、跳动公差概念及表示方法1、形位公差的概念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误差,构成零件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和相互位置还不可避免的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误差,而相互位置的差异就是位置误差,统称为行为误差即形位公差。
2、形位公差的表示方法形位公差包括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而位置公差又包括定向公差与定位公差,具体包括的内容及公差标示符合如下表。
形位公差表示方法1)直线度符号为一短横线,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针对直线不直而提出的要求。
2)平面度符号为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3)圆度符号为圆,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意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4)圆柱度符号为两斜线中间夹一圆,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各项形状的误差,如圆锥、素线直线度等,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5)线轮廓度符号为一上凸的曲线,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的一项指标,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6)面轮廓度符号为上面为一半圆,下面加一横,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定向公差1)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侧要素对基准等距。
2)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
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3)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90°除外)。
定位公差1)同轴度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
形位公差的标注(1)代号中的指引线箭头与被测要素的连接方法:当被测要素为线或概况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在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a。
当被测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见右图b;当被测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可以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上,见右图c。
(2)对于位置公差还需要用基准符号及连线标明被测要素的基准要素,此时基准符号与基准要素连接的方法:当基准要素为素线及概况时,基准符号应靠近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标注,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a。
当基准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应与该尺寸线对齐,见上图b。
当基准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可以直接靠近公共轴线或中心线标注,见上图c。
(3)当基准符号方便直接与框格相连时,则采取基准代号 (点击此处检查画法)标注,其标注方法与采取基准符号时基底细同,只是此时公差框格应为三格或多格,以填写基准代号的字母,见下图。
(4)当位置公差的两要素,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允许互换时,即为任选基准时,就不再画基准符号,两边都用箭头暗示,见下图。
(5)当同一个被测要素有多项形位公差要求,其标注方法又是一致时,可以将这些框格画在一起,共用一根指引线箭头,见下图。
(6)若多个被测要素有相同的形位公差(单项或多项)要求时,可以在从框格引出的指引线上绘制多个箭头并分别与各被测要素相连,见下图。
(7)如需给出被测要素任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时,其标注方法见图a。
如不但给出被测要素汪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还需给出被测要素全长(或整个要素)内的公差值,其标注方法见下图b。
Example:形位公差间的关系及取代应用国家尺度GB1182~1184《形状和位置公差》包含形状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定向位置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定位位置公差——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跳动——径向、斜向、端面圆跳动,径向、端面全跳动。
第二节 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
一、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
国标规定,在图样上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被测要素和公差框格一端相连,指引线的箭头应垂直地指向被测要素。
指引线的箭头按一下方法与被测要素相连:
1. 被测要素为直线或表面的标注
错开。
2. 被测要素为轴线、球心、中心平面的标注
3. 被测要素为圆锥体轴线的标注
(1) 被测要素为圆锥体轴线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圆锥体的直径尺寸线(大端
或小端)对齐。
如a 图所示
(2) 如直径的尺寸线不能明显区分是圆锥体还是圆柱体时,在圆锥体里画出空
白的尺寸线,并将指引线的箭头与空白尺寸线对齐。
(如b 图所以)
(3) 如果锥体是用角度标注尺寸时,则指引线的箭头应对着角度尺寸线(如c
6.多个被测要素有相同的形位公差要求时。
形位公差的标注(1)代号中的指引线箭头与被测要素的连接方法:当被测要素为线或表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在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a。
当被测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见右图b;当被测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可以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上,见右图c。
(2)对于位置公差还需要用基准符号及连线表明被测要素的基准要素,此时基准符号与基准要素连接的方法:当基准要素为素线及表面时,基准符号应靠近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标注,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a。
当基准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应与该尺寸线对齐,见上图b。
当基准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可以直接靠近公共轴线或中心线标注,见上图c。
(3)当基准符号不便直接与框格相连时,则采用基准代号(点击此处查看画法)标注,其标注方法与采用基准符号时基本相同,只是此时公差框格应为三格或多格,以填写基准代号的字母,见下图。
(4)当位置公差的两要素,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允许互换时,即为任选基准时,就不再画基准符号,两边都用箭头表示,见下图。
(5)当同一个被测要素有多项形位公差要求,其标注方法又是一致时,可以将这些框格画在一起,共用一根指引线箭头,见下图。
(6)若多个被测要素有相同的形位公差(单项或多项)要求时,可以在从框格引出的指引线上绘制多个箭头并分别与各被测要素相连,见下图。
(7)如需给出被测要素任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时,其标注方法见图a。
如不仅给出被测要素汪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还需给出被测要素全长(或整个要素)内的公差值,其标注方法见下图b。
Example:形位公差间的关系及取代应用国家标准GB1182~1184《形状和位置公差》包括形状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定向位置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定位位置公差——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跳动——径向、斜向、端面圆跳动,径向、端面全跳动。
形位公差标注任务一本任务主要完成轴套类零件的视图选择,尺寸合理标注及技术要求的正确标注,使其具备看画轴套类零件图的能力。
一、轴套零件的结构特点轴套类零件结构形状比较简单,一般由大小不同的同轴回转体组成,具有轴向尺寸大于径向尺寸的特点。
轴上直径不等所形成的台阶称为轴肩,可供安装在轴上的零件轴向定位用。
轴类零件上常有倒角、倒圆、退刀槽、砂轮越程槽、挡圈槽、键槽、花键、螺纹、销孔、中心孔等结构。
二、轴套类零件表达方法选择1、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1)主视图的选择?①表达形状特征原则主视图应能充分反映零件的结构形状②符合加工或工作位置原则在决定零件摆放位置时,应尽量令其符合零件的加工位置和(或)工作位置。
(2)其他视图的选择一个零件,主视图中没有表达清楚的部分,必须选择其他视图,包括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等。
在保证充分表达零件结构形状的前提下,尽可能使零件的视图数目为最少。
应使每一个视图都有其表达的重点内容,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
其他视图的选择原则:①所选择的表达方法要恰当,每个视图都有明确的表达目的。
②所选视图的数量要恰当。
在保证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图形个数,以便于看图和画图。
③对于表达同一内容的视图,应拟出几种表达方法进行比较,以确定一种较好的表达方案。
2、轴套类零件常用的表达方法(1)主视图的选择一般按加工位置将轴线水平安放来画主视图。
通常将轴的大头朝左,小头朝右;轴上键槽、孔可朝前或朝上,表示其形状和位置明显。
形状简单且较长的零件可采用折断画法;实心轴上个别部分的内部结构形状,可用局部剖视兼顾表达;空心套可用剖视图表达;轴端中心孔不作剖视,用规定标准代号表示。
(2)其他视图的选择由于轴套类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是同轴回转体,在主视图上注出相应的直径符号“Φ”,即可表示清楚形体特征,故一般不必再选其他基本视图(结构复杂的轴例外)。
基本视图尚未表达完整清楚的局部结构形状(如键槽、退刀槽、孔等),可另用断面图、局部视图和局部放大图等补充表达,这样,既清晰又便于标注尺寸。
形位公差平面度标注
形位公差是通过平面度标注来确定的。
在机械制图中,平面度标注是用于描述零件表面是否平坦及其平整度的符号。
它的标记方法是在相应的标注大小和方向标记后,写上一个平面度符号,具体符号形式为一个黑色的平面,上面可以有大小及方向的箭头。
平面度符号的位置和尺寸要求是被标注零件表面的主视图上,它是用于衡量单位面积内的表面平整度的。
平面度以毫米为单位,可以使用正值或负值的数字表示平面度的偏离度,其中正值表示平面度向表面之外凸出,负值则表示平面度向表面之内凹陷。
平面度的大小值表示两个平行平面的最大距离。
形位公差是指零件在装配时所必须满足的尺寸和位置要求。
它通常包括直线度、圆度、平面度、圆柱度等。
形位公差的目的是确保零件在装配时能够正确地工作。
与平面度标注相比,形位公差的标注更为复杂,它通常需要在平面度符号上加上符合T、Z、A等数字字母符号。
需要注意的是,形位公差以及平面度标注在进行机械制图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在标注过程中,必须根据零件特征所在的图面以及零件不同面之间的特征需要进行正确的标注。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标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总的来说,平面度标注和形位公差是机械制图中重要的概念。
只有了解了这些概念,才能制定出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机械零件标注,确保零件能够正确地安装、装配和工作。
形位公差的标注(1)代号中的指引线箭头与被测要素的连接方法:当被测要素为线或表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在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a。
当被测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见右图b;当被测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可以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上,见右图c。
(2)对于位置公差还需要用基准符号及连线表明被测要素的基准要素,此时基准符号与基准要素连接的方法:当基准要素为素线及表面时,基准符号应靠近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标注,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a。
当基准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应与该尺寸线对齐,见上图b。
当基准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可以直接靠近公共轴线或中心线标注,见上图c。
(3)当基准符号不便直接与框格相连时,则采用基准代号(点击此处查看画法)标注,其标注方法与采用基准符号时基本相同,只是此时公差框格应为三格或多格,以填写基准代号的字母,见下图。
(4)当位置公差的两要素,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允许互换时,即为任选基准时,就不再画基准符号,两边都用箭头表示,见下图。
(5)当同一个被测要素有多项形位公差要求,其标注方法又是一致时,可以将这些框格画在一起,共用一根指引线箭头,见下图。
(6)若多个被测要素有相同的形位公差(单项或多项)要求时,可以在从框格引出的指引线上绘制多个箭头并分别与各被测要素相连,见下图。
(7)如需给出被测要素任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时,其标注方法见图a。
如不仅给出被测要素汪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还需给出被测要素全长(或整个要素)内的公差值,其标注方法见下图b。
Example:形位公差间的关系及取代应用国家标准GB1182~1184《形状和位置公差》包括形状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定向位置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定位位置公差——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跳动——径向、斜向、端面圆跳动,径向、端面全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