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接流程
- 格式:vsd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1
割接流程和关键点指引、案例分析一、流程&关键点确认表二、各关键点操作指引和建议★割接方案,CAN流程确定这一关键点需要有割接负责人完成。
主要内容包括:①确定内部割接方案。
割接方案需要简要并明显的体现割接难点、割接量、时间控制、难点和岗位指定对应的负责人、对应的PLAN和CAN计划。
方案的格式可参考割接案例。
②要求在割接前为每岗位负责人签定《流程关键点确认表》以下是一些建议的CAN操作流程,主要是讨论全网UPDATA在不DEL旧MO,对网络的影响,以及如何缩短夜间工作时间,如何减少夜间工作人力。
(分是否同名小区来讨论)以下以东莞第10次割接案例为例子说明一下。
★PLAN检查这一关键点主要介绍控制PLAN制作错误的手段。
①通过VIEW-PLANREPORT查看PLAN的情况。
检查重点:割接小区总数,目标BSC、MSC是否正确。
②使用CNAI对制作的PLAN检查的方法。
或在没CNAI理论基础下,用VIEW-OBJECT IN TABLE VIEW检查(主要检查对象:CELLNAME、CGI、BSC名、EA、CO、RO、经纬度、客户认为必要检查的参数。
)★第一次UPDATA前MSC数据检查为保证CAN的UPDATA操作的顺利完成以及切换关系的正常运做,在第一次UPDATA前,一定要对MSC数据进行检查。
★关于为什么要做FALLBACK AREA和应该在什么时候做。
做FALLBACK AREA是为了防止割接完后需要到回割接前的小区关系而做的。
根据不同类型的割接,需要在CAN操作的不同时间段做FALLBACK AREA。
①如果目标BSC是在用的,必须在做第一次UPDATA前做FALL BACK AREA。
因为这时的FALLBACK AREA保存了目标(在用)BSC的数据。
②如果目标BSC是全新的,可以在做完目标BSC UPDATA时再做FALLBACK AREA。
这时的FALL BACK AREA除了保存原网数据,还保存了新BSC的数据。
割接方案流程1. 割接方案的概述割接是指将一个或多个系统、网络或服务从一个环境迁移到另一个环境的过程。
割接的目的是在不中断关键业务的情况下,进行系统升级、硬件替换、软件更新等操作。
为了确保割接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详细的割接方案流程。
本文将介绍一套典型的割接方案流程,以帮助实施人员完成割接任务。
2. 准备阶段在开始割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资源、人员以及制定详细的割接计划。
2.1 确定割接目标首先,需要明确割接的目标是什么,比如系统升级、硬件替换、软件更新等。
明确目标有助于确保割接的顺利进行。
2.2 制定割接计划制定详细的割接计划非常重要,它包括以下内容:•割接时间:确定割接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以及可能需要的额外时间用于回滚。
•割接范围:明确需要割接的系统、网络或服务的范围。
•割接团队:确定参与割接的人员和他们的职责。
•割接步骤:详细描述割接的步骤和执行顺序。
•风险评估:评估割接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3 进行风险评估在制定割接计划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2.4 确定备份和回滚方案在割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因此需要制定备份和回滚方案。
备份方案确保在割接过程中数据和系统的安全性,回滚方案则确保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恢复到割接之前的状态。
3. 执行阶段在准备阶段完成后,可以开始执行割接方案。
3.1 通知相关人员在割接开始之前,通知相关人员,以确保他们了解割接的时间和影响范围。
3.2 执行割接步骤按照割接计划中制定的步骤,逐个执行割接任务。
在执行过程中,确保与相关人员保持紧密的沟通,及时报告进展和遇到的问题。
3.3 记录割接过程在割接过程中,记录每个步骤的执行情况,包括时间、人员、问题和解决方案等。
这些记录将有助于后续的评估和改进。
4. 完成阶段割接执行完成后,需要进行一些收尾工作。
4.1 验证割接结果验证每个割接步骤是否按照计划执行,并确保割接的目标已经达到。
割接流程详解割接由于新⽹建成与调测的完成、扩容⼯程的完⼯,或是因为节⽇的来临⽹优对某些预计通话量会增多的地区做出评估,为了提⾼通话质量和降低⽹络拥塞,便会针对性地将⼩区进⾏试割接、⼀次性割接或者临时割接。
届时⽹优室将提供⼀份如下然内容的需割接⼩区信息和⼀份割接新旧端⼝对应表给我们,⼩区信息包括以下内容的信息。
基站割接包括⽇常计划割接、省公司的应急割接和因交换⽹元故障的紧急割接⼀. ⽇常计划割接割接前数据准备流程:1.从割接CDD中提取原BSC和原CELL_NO(如下图所⽰),⽤OPS批出现⽹传输数据。
打开OPS,⼯具⽬录存放在/ home/hzwx_wwb/LUCUI/tool/MOTOOL(EDGE)_NEW。
2.在执⾏步骤1的同时,检查以下数据:●检查原BSC和⽬标BSC的T3212是否⼀样,如果不⼀样就在后⾯MOVECELL时新建的PLANNED中修改;●检查GPRS数据,包括参数LA和CHCSDL,由于MOVECELL后,GPRS数据没有更新过来,因此要做出跟原⼩区⼀样的DT数据,指令RLGSC:CELL=,LA=,CHCSDL=;●检查给出的割接⼩区信息中是否存在900站割为1800站或是1800站割为900站的⼩区。
●查看新CGI是否被占⽤,新⼩区号是否被占⽤。
●在割⼊的BSC中查找新的TG,⽤指令RXMSP:MOTY=RXOTG;批出已经被占⽤的所有TG,插空寻找3的倍数⽽⼜没有被占⽤的TG作为第⼀个⼩区的新TG,顺序定义下去,并且按照旧数据的格式分配新的TG,也就是说旧数据中共TG的⼩区在新数据中也应该是共TG。
3.批出的数据中包括以下信息:ORIGINBSC ORIGINCELL OLDTG OLDDIP_1OLDDIP_2 OLDDIP_3 OLDDIP_4 CF_TEI TRX_NUMS CDU OLDRSITE (原BSC 原CELL 原TG 原DIP A⼝原DIP B⼝原DIP C⼝原DIP D⼝CF_TEI 载波数⽬CDU类型原RSITE)(如下图所⽰) 。
割接方案
割接(Cutting Over)是指在网络上更改或关闭服务、应用或
设备时,将新系统或设备正式投入到生产环境中。
割接方案是为了
确保在割接过程中,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尽量减少对用户和业
务的影响。
以下是一份可供参考的割接方案,适用于企业内部网络环境。
方案分为五个步骤:规划、测试、准备、执行和验证。
一、规划阶段
1.确认割接目的和预期结果,仔细审查对业务和用户的影响,
并准备应对措施。
2.确定割接的时间、地点、范围和涉及的系统和服务,并向相
关人员进行通知。
3.制定详细的割接计划,包括时序图、流程图和责任人的任务
清单,并进行评估和审核。
4.建立备份和恢复计划,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制定应急处理措施,以防割接出现问题。
二、测试阶段
1.在割接之前,需要对新系统或设备进行充分的测试。
测试包
括主要功能、数据转换、数据验证等。
2.通过专业测试工具或手工测试,验证新系统或设备的稳定性
和性能。
在此阶段,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以避免对割接的影响。
割接方案及应急预案引言割接(cut-over)是指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对网络基础设施或系统进行更改、升级或迁移的过程。
在进行割接时,需要制定详细的割接方案以确保顺利完成工作,同时还需要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本文将提供一份详细的割接方案及应急预案,以指导进行割接工作的团队,并确保在割接过程中的数据和系统安全。
1. 割接方案1.1 任务概述本次割接的任务是将公司现有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从老版本升级到新版本。
升级的目的是提升网络性能、加强网络安全,并引入新的功能。
1.2 割接计划根据任务概述,制定以下的割接计划:1.在外网连接断开前提前通知用户并停止提供服务。
2.创建一个测试环境,以验证新版本的稳定性和功能是否满足需求。
3.进行数据备份,确保在割接期间不会丢失任何重要数据。
4.制定详细的割接流程,包括网络设备的关闭、升级、重新启动等步骤。
5.进行割接固化测试,确保整个割接过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6.割接完成后,进行测试环境的拆除。
1.3 风险评估在进行割接时,必须考虑到可能的风险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风险和对应的应对措施:1.网络中断:在割接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网络中断,影响用户体验和数据传输。
应进行充分的测试,确保割接过程中的网络中断时间尽可能短,并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
2.兼容性问题:新版本的系统可能与现有系统存在兼容性问题。
应在割接前进行充分的兼容性测试,并准备针对兼容性问题的应急方案。
3.数据丢失:在割接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
应在割接前进行全面的数据备份,并确保割接过程中的数据完整性。
2. 应急预案2.1 应急团队在割接过程中,应设立一个应急团队来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紧急情况。
应急团队应包括网络工程师、系统管理员等相关人员,以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问题。
2.2 应急流程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应急流程:1.问题报告:团队成员在发现问题时,需要及时向应急团队报告。
2.问题评估:应急团队对报告的问题进行评估,确定问题的紧急性和影响程度。
线路割接操作程序有光倒换系统割接流程(10公里外不拔纤)1.由割接主站制定割接方案,确定割接时间,填写割接申请连同方案报省网运维中心审批。
2.主站按照省网运维中心批准的割接方案及时安排组织实施,确保割接点与省网运维中心机房及相关机房的联系畅通。
3.割接前2小时间省网运维中心联系受线路割接影响的有关单位及相关站点进行确认,并记录传输设备和光倒换系统的相关光功率。
4.割接前10分钟,省网运维中心联系现场割接负责人,确认可以正常割接。
5.主站割接开始,省网运维中心查看SDH网管和光倒换网管。
如果有异常情况,立即查明原因并处理;如果影响到省网正常传输,立即中断割接,抢通恢复,并汇报领导。
6.割接过程中,省网运维中心机房始终保持与割接现场的联系(每1小时联系一次),随时掌握割接进度。
7.现场割接完成,由省网运维中心查看光倒换网管,通过关闭光倒换设备的测试光口确认正常,如果熔错,不能将光倒换切到割接的纤芯,并通知现场重熔。
8.在确认割接后纤序全部正确、光功率正常的情况下,如果割接的线路是主用线路,光倒换恢复到主用线路。
9.省网运维中心确认两站设备光功率、网管无异常,线路恢复正常状态,联系受线路割接影响的有关单位及相关站点进行确认,确认正常后,通知割接人员离开现场,由值班人员详细记录割接的全过程。
10.割接过程中出现问题或不能按时完成割接工作,主站及时将情况向领导汇报并通知省网运维中心。
割接完成后,主站应及时填写有关表格,并反馈到省网运维中心,不断总结割接经验,完善割接工作。
无光倒换系统割接流程(10公里内主站拔纤)1.由割接主站制定割接方案,确定割接时间,填写割接申请连同方案报省网运维中心审批。
2.主站按照省网运维中心批准的割接方案安排组织实施,并确保割接现场、主站机房与省网运维中心机房的联系畅通。
3.割接前2小时,省网运维中心联系受线路割接影响的有关单位及相关站点进行确认,确认可以正常割接,并记录光功率。
1、将自己的PC机IP地址配置成与旧交换机某个VLAN的IP地址同网段(如:旧交换机VLAN1为192.168.1.200,那么你的PC机IP地址也配成与之同网段就行了);2、准备一根配置线和一根网线(PC与旧交换机相连),将配置线与旧交换机CONSOLE口相连,用超级终端对其进行配置,进入旧交换机时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默认的用户名是:admin,密码:switch(也可能旧交换机更改过,需要先知道)3、进入旧交换机配置模式后,首先用show aaa authentication命令查看aaa状态,确保ftp 的服务器认证状态为local,如果不是,请用aaa authentication ftp local命令即可。
4、用网线将你的PC机与旧交换机相连,参考第一步,如VLAN1里有哪几个端口,就用网线连到那几个端口中的某一个,同时PC机与VLAN1的IP必须同网段(如第一步,必须都是192.168.1.xxx255.255.255.0,所以必须先了解现场的IP地址)5、开始—>运行—>输入ftp 192.168.4.200(这个IP地址就是第四步中的相连的VLAN的IP 地址)6、然后输入交换机用户名和密码。
成功进去后会显示"ftp>"的字样,这时用pwd命令查看当前文件夹是否是在flash/working下,如果不是就用“cd working”命令进入working文件夹即可。
7、键入dir命令,看看boot.cfg文件(就是看看有没有,这个肯定是有的,呵呵)8、输入get boot.cfg d:/boot.cfg(d:/boot.cfg指的是把working下的boot.cfg命令拷贝到d盘根目录下,也可以放到别的盘下,最好放到根目录下,比较方便)。
9、等待1、2秒钟后,查看d盘(就是将boot.cfg文件拷贝到的盘)根目录,应该是会有的(这个文件是最关键的,就是要导入到新交换机的),我这两天都试过的。
汇源吉迅运营管理部工程割接项目施工流程及规范目录一总则 (3)二适用范围 (3)三工程割接流程 (4)四工程割接施工规范 (4)4.1 设计方案 (4)4.2 割接规范 (4)五附则 (5)六附件 (5)一总则为了规范汇源吉迅公司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及考核措施,更加有效的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节约工程成本,提升运营中心对割接项目管理实力,特编制本流程及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流程及规范适用对象为汇源吉迅公司各个运营中心所有施工单位。
适用的工程范围包括汇源吉迅公司各运营中心所有的割接项目施工及验收。
三工程割接流程四工程割接施工规范4.1 设计方案1.1凡未经初步验收通过的项目,一律不得割接入网。
1.2要求对拿到的方案必须明确、清晰、一目了然。
1.3在收到施工图纸后,须进行复堪工作。
1.4设计方案必须跟现场实际施工相符,对不能指导现场施工的设计及时和设计院沟通修改,并通知移动项目经理及监理。
4.2 割接规范1.割接前的割接方案(包括局数据、拨打测试、计费验证、影响业务及业务恢复确认等表格,应急倒回方案)必须经网络维护部门、业务部门、建设单位、设备厂家、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签字确认;工程局数据原则上由厂家技术工程师根据设计方案和省公司相关局数据制作原则进行编制,该局数据必须经该设备厂家的项目经理审查并签字确认。
2.割接前必须对现网网元作健康检查、网络指标分析及业务确认(如邮政绿网、渠道、移动座机等),同时出具健康检查报告,该报告必须经维护部门、业务部门、分公司及建设部门的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3.可能对现网造成影响的调测和割接必须报网络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含EMOS工单批复)。
4.割接完成后,必须在得到维护部门回复割接成功后,割接人员方可撤离现场。
5.在割接方案中必须有确切的割接倒回时间点。
割接不成功时,割接组织者必须指挥割接人员准时按照割接方案倒回,并进行倒回后的拨打测试及计费验证,并让维护部门、业务部门确认业务恢复。
割接流程和关键点指引案例分析割接(Cutover)是指在系统开发或维护过程中,将一个已经运行的系统(或一个部分功能的系统)转移到另一个更高级别的系统或更高性能的系统上的过程。
割接的目的是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割接流程和关键点指引是为了帮助组织有效地进行系统割接而制定的一套步骤和要点。
割接流程:1.规划阶段:-明确割接目标和范围。
-确定割接计划和时间表。
-制定割接团队和责任人。
2.准备阶段:-详细了解当前系统的状态和性能。
-制定割接测试计划,并进行测试。
-备份当前系统的数据和配置。
3.执行阶段:-在预定的割接时间,停止当前系统的运行。
-安装和配置新系统。
-测试新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将存储在备份中的数据恢复到新系统中。
-确保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将新系统的运行交接给用户。
4.监控和支持阶段:-对新系统进行持续监控,解决出现的问题。
-提供用户培训和支持。
-评估割接的成功。
割接关键点指引:1.风险评估和管理:-在割接前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潜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制定备份计划,确保数据安全。
2.通信和沟通:-与相关方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割接过程的透明度和顺利性。
-与用户沟通,解释割接的目标和计划,并提供支持。
3.测试和验证:-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覆盖系统的各个方面。
-在割接前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新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4.支持和培训:-提供用户培训,使其熟悉新系统的使用方法。
-设立支持渠道,及时解决用户的问题和反馈。
5.回滚计划:-制定回滚计划,即在割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恢复到原系统的状态。
-测试回滚计划,以确保回滚过程的可靠性。
案例分析:公司决定将其IT系统升级为更先进的版本,以提高业务效率和系统稳定性。
他们制定了以下割接流程和关键点指引,以确保顺利完成割接过程。
割接流程:1.规划阶段:-明确目标:将IT系统升级到更先进的版本,并提高系统性能。
-确定计划:制定详细的割接计划和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