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寓言故事(3)
- 格式:pps
- 大小:296.00 KB
- 文档页数:8
1.中国寓言故事:染丝的联想墨子在经过一家染坊时,看见工匠们将雪白的丝织品分别放进热气腾腾的染缸里,浸泡良久后取出,在晾晒时就变成不同颜色的织物了。
工匠们工作得十分辛苦而认真。
墨子仔细地观察了染丝的全过程后,顿有所悟,不觉长叹一声,自言自语地说:"本来都是雪白的丝织品,而今放到青色颜料的染缸里浸泡后就变成了青色,放到黄色颜料的染缸里浸泡后就变成了黄色。
所用的颜料不同,染出来的颜色也随之不同。
如果我们将白丝先后放到五种不同颜色的染缸里各染一遍,它就会改变五次颜色了。
如此看来,染丝的时候,人们就不能不谨慎从事啊。
"接着,墨子又从染丝的原理引伸开去,进一步产生联想,从而深深地感到,其实在人世间,不仅是染丝与染缸的颜料有关,即使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不也存在着一个会染上什么颜色的问题吗?这则寓言提醒人们,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纯洁无瑕的青少年,当他身处五颜六色的社会大染缸之中时,一定要牢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真理,择善而从,以促使自己更健康地成长。
2.中国寓言故事:乐不思蜀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各据一方,征战不休,争夺霸主的统治地位。
其中,刘备管辖割据的地方称为蜀。
刘备依靠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一批能干的文臣武将打下了江山,他死后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刘禅。
临终前,刘备嘱咐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
刘禅是一位非常无能的君主,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将政事都交给诸葛亮去处理。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呕心沥血地使蜀国维持着与魏、吴鼎立的地位;诸葛亮去世后,由姜维辅佐刘禅,蜀国的国力迅速走起了下坡路。
一次,魏国大军侵入蜀国,一路势如破竹。
姜维抵挡不住,终于失败。
刘禅惊慌不已,一点继续战斗的信心和勇气都没有,为了保命,他赤着上身、反绑双臂,叫人捧着玉玺,出宫投降,做了魏国的俘虏。
同时跟他一块儿做了俘虏的,还有一大批蜀国的臣子。
投降以后,魏王把刘禅他们接到魏国的`京都去居住,还是使他和以前一样养尊处优,为了笼络人心,还封他为安乐公。
【导语】想象奇特、构思精巧的寓⾔故事在给后⼈以教益的同时,也让后⼈获得了许多精彩的典故词语和有趣的表达⽅法。
下⾯是整理分享的经典寓⾔故事⼤全,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1.经典寓⾔故事:猫和兔⼦的争论 猫看见兔⼦每天都素⾷,不禁产⽣⽆限同情。
“你的⽣活太清贫了,怎么象苦⾏僧似的⼀天三餐专吃青菜萝⼘不沾荤腥呢?”猫说:“你看我的⾷物多丰盛,不是鱼就是⾁,味道鲜美且不说,还富含脂肪蛋⽩质,那都是地道的滋补品,难怪⼈类那么喜欢它,每天⽣活都离不开。
” “你的说法⼤错特错,那臭鱼烂⾁乱七⼋糟的怎能咽得下⼝,看了都令⼈倒胃,我真佩服你的吃苦精神,”兔⼦听了连连摇头反对:“可我吃的蔬菜好呀,品种繁多清⾹可⼝,各种维⽣素样样不缺,吃了长精神补⾝体健康长寿!你看见⼈类餐桌上哪⼀顿有缺少蔬菜⾷品过?” 猫和兔⼦互不相让争论不休,谁都认为⾃⼰的⾷物⽐对⽅强。
⼀旁的公鸡听了觉得好笑,站出来劝阻。
“都快别争了,你们的见解不同却缺点相同,你们都犯了以偏盖全的错误,”公鸡批评它们俩:“鱼⾁蔬菜各有⾃⾝特定的价值,谁也不能取⽽代之。
你们只根据⾃⼰的⾷性⽽视别类⾷物为⼀⽂不值,这是偏见!如果⼈⼈都这样将他们的个⼈嗜好强加在你们⾝上,你们的感受⼜会如何呢?” 猫和兔⼦觉得公鸡⾔之有理,于是停⽌了争论。
2.经典寓⾔故事:妄发议论的狐狸 狐狸当上了钦差⼤⾂,狮王派它四处巡查。
狐狸觉得⾃⼰现在⾝份显贵,表现也应当与众不同。
因此⼀路上指指点点,对各种事物总要发表议论,以体现⾃⼰有独特和⾼⼈⼀等的见解。
它看见黄⽜在⽥间耕犁⼆话不说就上前制⽌,并横加指责:“你这是在有意搞破坏!好端端的⼀⽚⼟地多么平坦,可以做运动场,可以建跑马厅,你竟把它弄成坑坑洼洼凹凸不平,这样以后还能⾛路吗?我要如实禀报狮王,对你这种肆意破坏森林环境的恶劣⾏径要严加惩处。
” 驴⼦背负沉重的货物迎⾯⾛来,狐狸见了禁不住嘲笑。
“真是个傻冒,轻轻松松地⾛路不好吗?⽆端背上这许多重物多费劲。
鹬蚌相争寓言故事(必备3篇)鹬蚌相争寓言故事篇1蚌爬到河岸上晒太阳,鹬便伸出长嘴来啄它的肉,不料嘴被蚌壳紧紧夹住。
蚌对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
”蚌在壳里回答:“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就会饿死。
”正在这时候,走过来一个渔翁,一手抓住鹬,一手拾起蚌,笑着说:“不到明天,现在就请你们到我的鱼篓来。
”一阵眩晕过后,鹬和蚌睁开了双眼,一张黑色的大网包住了它们,使他们无法动弹。
它们俩互相抱怨,鹬对蚌说:“都怪你,要不是你夹住了我,我们也不会被捉住啊。
”“要不你要吃我的肉,我会夹住你吗?”蚌回答道。
正当他们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阵说话声打断了它们,“老婆,今天有客人来,晚餐你就把网里的鹬和蚌宰了吧,清蒸,红烧或水煮,任你处置,”渔夫一走进屋子,就囔道。
“放心,包在我身上,我的手艺,包客人满意!”渔夫的妻子笑着说。
哎呀,这可怎么办啊,我们马上就要成为别人的的盘中餐啦,鹬和蚌在鱼篓里直打哆嗦。
蚌脸如土色,他颤抖着说:“老……兄,这样下去也不……不是办法,要不我们……化敌为友,一起逃出去,否则,我们俩马上就被吞进人们的肚子里啦……”鹬对蚌说:“好啊,好啊,我已经想好办法,待会就这样……”渔夫的妻子来到鱼篓边,露出了贪婪的眼神。
她把鱼篓往地下一倒,蚌就紧紧的夹住鹬的脚。
鹬带着蚌飞到高空,向大海—他们的家飞去,渔夫的妻子还呆呆地愣在那里。
黄昏,鹬带着蚌慢慢落下,蚌就把紧闭的壳打开,它不在担忧这只鹬吃它的肉,因为它们已经成为了共渡难关的朋友了。
从这以后,每天都能看到他们俩的身影,一个在天上飞,一个躺在沙滩上,渔夫再也没机会捕到这对好朋友了。
鹬蚌相争寓言故事篇2望洋兴叹是记载在《庄子秋水》里的故事。
秋天时山洪爆发,水奔腾而流,众多的水都汇入了黄河。
河面宽阔得连站在岸边的是牛还是马都不知道。
看到这么气势磅礴的河面,这时河神自得其乐,认为这是自己见到最棒的事情了。
河神看着水面,眼睛顺着水流向东而去。
在北海边,面朝东边看去,大海的尽头都看不到。
寓言小故事(10篇)1. 狐狸和葡萄一天,狐狸发现了一串诱人的葡萄,悬挂在他必须跳跃才能到达的高度。
他尝试了几次,但都未能成功。
最后,他放弃了,并告诉自己:“我其实并不想要这串葡萄,它们看起来很酸。
”这个故事教导我们:有时候我们的失败是因为我们的贪婪和无能。
2. 风筝和鸟一只小鸟住在风筝上,它总是告诉风筝它希望飞得更高、更远。
风筝告诉它,它只需要等待风来,就会被带到高处。
然而,当大风真的来了,风筝却被吹得破破烂烂,而小鸟则飞向了天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过于依赖别人,而忘记了自我提升和成长的重要性。
3. 驴子和商人一个驴子被商人雇佣去运货。
商人告诉驴子:“如果你走得快一点,我会给你更多的食物。
”驴子听了商人的话,开始快步走。
但当驴子尝试走得更快时,它的脚被石头割伤,痛苦不堪。
商人看到这一幕,却没有任何表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为了得到更多的回报而忽略了自身的承受能力。
我们应该更谨慎地权衡利益与风险。
4. 狗和影子一只狗在河边玩耍,它看到自己的影子在河水中游动。
狗认为那是另一只狗在和自己玩耍,于是它开始追逐自己的影子。
但无论它怎么努力,都抓不到影子。
最后,它才意识到那只是自己的影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学会看清事物的本质。
5. 乌龟和兔子赛跑从前,有一只兔子和一只乌龟在森林里比赛跑步。
兔子自认为是跑步高手,所以它嘲笑乌龟说:“你跑得这么慢,怎么可能赢过我?”乌龟则回答说:“我会尽力而为的。
”比赛开始了,兔子飞快地跑起来,而乌龟则一步一步慢慢地爬。
但是,当兔子看到一片美丽的花朵时,它停下来欣赏,还摘了一些花瓣闻了闻。
而乌龟则继续努力地向前爬。
当兔子再次开始跑步时,它发现乌龟已经离终点不远了。
兔子赶紧加速,但已经太晚了,乌龟已经赢得了比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你比别人跑得快,也不能掉以轻心或停止努力。
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胜利。
6. 农夫和蛇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农夫发现了一条冻僵的蛇。
盲人摸象寓言故事(3篇)盲人摸象寓言故事篇一从前,印度有位心地善良的国王,对臣民非常仁慈,总是尽力满足子民的要求。
一次,几个盲人相互搀扶着来到王宫求见国王,想请国王满足他们一个愿望。
国王问他们:“你们的愿望是什么?”盲人们答道:“国王陛下,听别人说,大象是一种非常巨大的动物,我们从来都没有见过,求陛下让我们亲手摸一摸象,也好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国王欣然答应了,命大臣牵来一头大象。
几个盲人被人扶着向大象走过去。
大象非常高大,他们几个人有的摸到了大象的鼻子,有的摸到了大象的耳朵,有的摸到了象牙,有的碰到了大象的身体,有的触到了大象的腿,还有的抓住了大象的尾巴,但是他们都以为自己摸到的就是整个大象。
等到他们都摸得差不多了,国王问道:“你们现在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了吗?”盲人们齐声回答:“知道了!”国王让他们描述一下大象的模样。
摸到象鼻的人说大象又粗又长,就像一根管子。
摸到象耳朵的人说大象又宽又大又扁,像一把扇子。
摸到象牙的人驳斥前两个人的观点,说大象像一根大萝卜。
摸到象身的人说大象明明又厚又大,就跟一堵墙一样。
摸到象腿的人也发表意见说,大象就像一根柱子。
最后,抓到象尾巴的人慢条斯理地否定所有人的看法,他认为大象又细又长,活像一条绳子。
盲人们谁也不服谁,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就这样争吵不休。
盲人们都只从自己的角度摸象,得出的结论千差万别。
认识事物,我们一定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考察,才能得到最全面的结论。
如果只看局部就以为自己将一切谙熟于心,不免会闹出“盲人摸象”这样的笑话。
看问题、做事情不能只看一面,而忽视问题或事情的其他方面。
因为片面地看问题,是无法看到事物的全貌的,甚至对理解这个事物产生偏颇。
盲人摸象寓言故事篇二有两个朋友,同住在一个村子,一个是盲人,一个是亮子。
有一次,两人结伴回家乡去。
半路上,两人吵了嘴。
于是就各走各的路。
亮子迈开大步向前奔去,还回过头来嘲笑盲人说:看你没有我照顾,单凭一根竹棍,什么时候才到得了家!盲人回答说:鱼有鱼路,虾有虾路,请放心,我的眼睛瞎,耳朵可不聋,只要一路上听从人家指点,总能回到家。
寓言故事寓言故事(精选23篇)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寓言故事,希望都大家有所帮助。
寓言故事篇1夜,菜地里一片静谧。
“小豇豆,我还不想睡。
咱俩说说话吧。
”小扁豆对还没睡的小豇豆说。
于是,他们说起了悄悄话。
小扁豆叹了一口气说,“我真羡慕你,有这么修长的身材。
不像我,又胖又矮。
”小豇豆说:“谁见了我都说我太瘦了。
我好烦啊。
我打算增肥。
”小扁豆欢喜地说:“那我减肥。
”“嘘!”小豇豆说,“这是咱俩的秘密。
”小扁豆会意地点了点头。
早上,太阳出来的时候,别的植物都尽量接近阳光。
而小豇豆却游移到芦苇架的最底下,吸收水分和营养。
小扁豆则站在篱笆尖上,跟着风跳起了健身操。
半个月后,主人来整理菜地,讶异地嘀咕:我种的豇豆和扁豆,怎么不见了?小豇豆和小扁豆大叫:“我在这,我在这。
”主人看看小豇豆,说:“你这么粗壮,分明是四季豆嘛。
”接着,主人从篱笆上扯起小扁豆的藤,生气地说:“你根本就是芸豆。
”接着,小扁豆像被哪吒抽了筋的龙,瘫在地上呻吟。
主人又把小豇豆的藤从芦苇架上揪下来,说:“你既然是四季豆,就爬到瓦砾堆上长去吧。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
如果盲目地改变,注定不再是自己。
寓言故事篇2从前,畜栏里的动物生活非常愉快,什么也不缺少。
一天,突然一切都改变了。
农夫提着食桶把粮食撤光以后,关上畜栏的门就走了。
他以为还可以再回来。
事实正相反,过了好些日子,他也没有露面。
动物们无法知道,农夫得了很重的急病。
动物们在畜栏里又饥又渴。
公鸡都没有力气啼叫了。
不过,孔雀根据它的老习惯,在这些日子里,仍然迈着发抖的脚步走来走去,将那五彩缤纷的尾巴展成扇形,高做地显示着自己。
“妈妈,”一只瘦得皮包骨的小母鸡问,“孔雀干什么每天开屏?”“他爱虚荣,孩子!傲慢是至死不变的陋习啊!”孔雀高傲,它还有美丽的羽毛;有些人什么本领也没有,却常常摆出臭架子。
郑人卖鞋中国寓言故事三篇篇1 从前有个郑国人想买一双鞋。
他怕买得不合适,先在家里比照脚的大小宽窄剪了一张纸样这个郑国人走了十几里路到了集市上。
那天是大集,赶集的人熙熙攘壤,分外热闹。
集上卖鞋的商贩也不少,但是所卖的鞋子不是料子不好,就是式样不新,郑国人都没看中。
后来在一个鞋摊上,他终于看到了一种可心的鞋子。
他往兜里一摸,糟了,纸样忘在家里了。
郑国人连跑带颠回到家中,取了纸样,又呼哧呼哧赶回集市。
但是,集市早就散了。
他白白来回赶了几十里路,还是没有买到鞋子。
事后有人问他:“你用自己的脚比比大小不就行了吗?”他却一本正经地说:“我宁愿相信纸样,也不相信我自己的脚。
”[提示]宁愿相信根据自己的脚画出来的纸样,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这是绝妙的讽刺。
这样的事情在人世间不一定真有,但是,墨守教条,相信本本,不看也不信活生生的现实,这样的思想和行为,不是处处可以见到吗?篇2 发完誓,还没来得及去买多功能鞋子,法老就让他一天后去古埃及,可是鞋子怎么办呢?郑国人就用卫星电话给朋友打了个电话,请那位朋友给他买一双鞋子。
那个朋友来到他家,给他要鞋子的尺码。
朋友问:“你要几码的鞋子?”郑国人说:“我根本不知道!”“不知道可以量啊!”朋友说。
“不行!”郑国人斩铁截钉的说。
“为什么?”那个朋友又问,“请别人来买鞋,没有尺码怎么行呢?怎么买啊?”“我发过誓了,如果我再用尺码买鞋的话,我就变成小狗。
”“都什么年代了,还这么老套,什么发誓不发誓的?”“我就是为了不用尺码来买鞋才叫你来讨论的。
”开始讨论。
这个办法?不好!那个办法?不好!还有一个办法?还是不好!讨论来讨论去,讨论了好半天,才得出一个结论——再议。
再仪的意思就是再讨论讨论,再考虑考虑,再确认确认,准确的说,就是:再讨论。
讨论了半天加半天,才有了一点头绪,也就是两个字——砍脚!哇,我的老天!脚可不是专门用来砍的,郑国人对于砍脚这类行动有恐惧症——见血就晕,因为他晕血啊。
再说,把脚砍了还干吗买鞋?还怎么穿鞋?可是郑国人就是这么乱干一气。
三年级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狐假虎威》
故事讲述一只狐狸乔装打扮成一只老虎,震慑动物,引人注目,但一个猴子一眼就看出了他的狐狸面目,揭穿了他的伪装。
寓意是不能靠欺骗获得尊敬,亦不能只靠外表来判断一个人的本质。
2.《鹬蚌相争》
鹬和蚌在海滩上争吵了起来,虚妄的争斗最终引来了捕鱼者。
捕鱼者趁机抓了它们中的一个。
这时,它们意识到要在互助合作中共同度过难关。
寓意是能够通过合作才能达到共赢局面。
3.《愚公移山》
愚公因为山阻挡了村庄的通路,便开始移山,即使邻人嘲笑他,但他仍然不放弃。
最终,大山动了心,让他的坚韧精神感动了神仙,于是神仙帮助他把山挪开了。
寓意是积极向上,勇往直前。
4.《好心的木匠》
故事讲述一位好心的木匠帮助了一只落水的老鼠,后来这只老鼠帮助了他战胜了凶猛的河马。
寓意是善良是有回报的。
5.《千里送鹅毛》
故事讲述了两个年轻人的友谊。
一人将鹅毛送给另一个,尽管距离很远,但由于友谊的力量,鹅毛还是被送到了另一个人。
寓意是友谊可以跨越千山万水。
6.《老鹰捉小鸡》
一只老鹰想抓住一只可爱的小鸡,但被小鸡的聪明和机智所逃脱。
寓意是小的也能有大智慧,有信心和勇气去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小学生经典寓言故事小学生经典寓言故事(精选三篇)1.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
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好喝,说这水是,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
一心只想喝水信以为真的山羊,便地跳了下去,当他咕咚咕咚痛饮完后,就不得不与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办法。
狐狸早有准备,他狡猾地说:“我倒有一个方法。
你用前脚扒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从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来,我们就都得救了。
”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议,狐狸踩着他的后脚,跳到他背上,然后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
狐狸上去以后,准备独自逃离。
公山羊指责狐狸不。
狐狸回过头对公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这故事说明,聪明的人应当事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
2.口渴的乌鸦乌鸦口渴得要命,飞到一只大旁,里没有很多水,他想尽了办法,仍喝不到。
于是,他就使出全身力气去推,想把罐推倒,倒出水来,而大却推也推不动。
这时,乌鸦曾经使用的办法,用口叼着石子投到水罐里,随着石子的增多,罐里的水也就逐渐地升高了。
最后,乌鸦高兴地喝到了水,解了口渴。
这故事说明,智慧往往胜过力气。
3. 鼠和狮子有一次,一只鼠和—头狮子相遇。
鼠向狮子挑战,要同它一决高低。
狮子想也不想,就果断地拒绝了。
“怎么?”鼠轻蔑地说,“你害怕了吗?”“非常害怕!”狮子说,“如果我就这么答应你,你就可以获得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
虽然,你可能会死;但我呢,以后所有大动物、小动物都会来耻笑我,耻笑我竟然和弱小的鼠打架,弄得自己无地自容。
那不是一件可笑的事吗?”说完,它头也不回地向树林深处走去。
你认为强大的狮子应该接受鼠的挑战吗?我觉得狮子的选择是明智的。
如果狮子接受挑战,它一定会赢,但这只不过是短暂而无意义的快乐,不久便会满城风雨,所有动物都会反感狮子,都会耻笑它,事情将会弄得—发不可收拾。
寓言故事(精选30篇)寓言故事(精选30篇)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原创寓事(精选30篇),欢迎阅读。
寓言故事篇11,老虎和蚂蚁老虎是森林里的大王,十分凶猛可怕。
有一天,老虎在路上捡到一块肉,想等饿了后再吃,于是就在离肉不远处的草地上趴着睡觉,别的动物看到肉后都想过去吃几口,但又怕惊动旁边的老虎,只好退了回去,等老虎醒来后,发现肉被蚂蚁搬走了。
这个故事是说:再弱小的人也有勇敢的一面。
2,不多你一个麻雀和妈妈吵架后不肯回家,老鹰看见了安慰他说:“到我家来吧,不多你一个!”麻雀听了点了点头,住在了老鹰家里,于是老鹰换了一个比以前更大的竹篮上街去买菜,同行的鸽子看见了就好奇的问,老鹰回答说:“多一个人。
”这个故事是说:有些人说话并不是发自内心的。
3,强盗和门从前,有两个人一起外出,走的时候,一个人忘了关门,另一个人把门紧锁着,等回来时,锁门的人发现家里东西被盗了,另一个人家里却安然无恙,两人十分的不解,于是商量下次出门时把门都开着,结果强盗来了,看到门都开着,吓得满头大汗,转身就跑。
这个故事是说做坏事的人心虚。
4,猴子买雪糕夏天来了,猴子想去卖雪糕,又有些犹豫。
于是决定到外面先看一看,了解下情况,它来到一条繁华的大街上,马路两旁的雪糕店到处挤满了人,它边看边往前走,不一会儿,有些累了,就在一块石头上睡着了,一觉醒来后,发现街上一个人也没有,最后灰溜溜的回去了。
这个故事是告诉我们想好的事情就要去做,买卖是做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
5,大石头与小石头一栋大厦的下面住着一群大石头和小石头,大石头总是看不起小石头,甚至视而不见,小石头生活在大石头们的缝隙里受尽了冷落,终于有一天,小石头搬走了,大石头非常高兴,可他们刚一动身,大厦就不停的晃动,最后倒塌了。
6,“聪明”的医生从前,有个人中了箭伤,找来一个医生给他治病,医生找到伤处后,从药箱里拿出一把剪刀,将露在外面的箭弄断后,收拾东西准备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