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97.56 KB
- 文档页数:22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红楼春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文本内容,掌握故事情节,把握语言特点。
2.理解词语“斜阳映照,与花成影”,感悟自然美。
3.熟记古文“关雎”中的每一个汉字及完成古文拼音。
能力目标1.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性阅读的能力。
2.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理解和表达,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感性认知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文本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培养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文本内容,把握《8红楼春趣》的主题和情感。
2.熟练朗读文中的诗句,感悟其中蕴含的美。
教学难点1.理解古文中的含蓄和深刻之处,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学意蕴。
2.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描述自己对自然美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让学生联想到春天的美好,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8红楼春趣》的主题和情感。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课文中的一些问题展开探讨,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4. 诗句朗读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文中的诗句,体验语言之美,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
5.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热爱。
四、教学反思通过教学《8红楼春趣》,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学的魅力,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理解和热爱。
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信心,使学生在文学修养和情感体验上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第二单元单元主题:走进古典名著教材分析:本单元以“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草船借箭》是根据《国演义》的相关情节改写的,讲述了请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的故事:《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记叙了武松打虎的故事;《猴王出世》节选自《西游记》,主要写了块仙石孕育出的石猴发现了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红楼春趣》节选自《红楼梦》,讲述了宝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等的故事。
本组课文意在带学生走近中国古典名著,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本单元的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集中安排古典名著的学习,学生理解内容有一定难度,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可以减轻其畏难情绪.让阅读变得顺畅。
本单元的课文,从根据名著改写的现代文到原著节选,体现了由易到难的编排顺序,并提示学生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猜测大致的意思,再接着读下去。
此外,《草船借箭》课后的“阅读链接”提供了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原著片段,《景阳网》课后的“资料袋”提供了原著的相关介绍,引导学生走近古典名著,感受它们的魅力。
“交流平台”对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作了归纳和小结。
“词句段运用”方面让学生回忆运用多种方法猜测语句意思的经验,巩固古典名著的阅读方法;另一方面通过猜人物”的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读后感”,要求学生把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产生的感想写下来,意在引导学生回读过的文章或书籍,关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思考与感受并清楚地表达出来。
本单元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整本的中国古典名著,意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本单元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延伸读,从中认识经典人物,品精彩故事,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第一,重视兴趣激发。
可以适度结合相关的影視资源,也可以创设多种方式的读书交流活动,如讲故事、演课本剧,让阅读古典名著变得更有趣味。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诗句表达的意思,表演诗词朗诵,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诵诗句、分组对话等方式,培养学生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句透露的意境,掌握正确的朗诵技巧。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中的象征与抒情意义,用适当的语音语调表达诗意。
教学准备•课件:包括简笔画、诗句卡片等。
•教具:录音机、幻灯片、小黑板、白板、笔。
•材料:课本《语文园地二》第二课。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利用幻灯片或录音机播放相关诗歌片段,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复习(10分钟)–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诗句,进行简短的复习。
3.新课呈现(1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本课的主题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新的诗句和背景知识。
4.诗歌解读(20分钟)–分组让学生对诗句进行解读,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抒情意义。
5.朗诵训练(15分钟)–教师示范正确的朗诵技巧,让学生们模仿练习并互相评价。
6.小组对话(15分钟)–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对话,讨论诗句中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背诵诗句、总结课堂收获等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诗歌的朗诵和意义解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互相合作,促进了学生的思考与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学生不同的表现和理解能力,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创造力。
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了解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重点)2.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熟悉其中的精彩片段,感知人物形象。
3.学生学会整本书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对名著的认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重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准备电视剧《西游记》的经典视频片段。
学生准备:阅读《西游记》,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1.激趣:(播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歌曲。
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还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动画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妇孺皆知。
2.出示作者简介: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
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精通围棋,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帖。
吴承恩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后任长兴县丞。
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
3.简介创作背景:吴承恩生不逢时,一生坎坷。
他少年时,喜听淮河水神及僧伽大圣等故事,中年后,开始将唐僧西游的故事,结合唐人传奇、佛道经典、民间故事等创作成百回本小说《西游记》。
此书一问世,就被誉为“四大奇书”之一,成为世界文坛瑰宝。
4.导入: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的脚步,体验《西游记》中险境迭出的取经之旅。
二、整体感知,认识人物1.《西游记》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写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的故事。
)2.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径回大土,五圣成真”。
读了这本书,你有什么感受?3.《西游记》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
我们一起来聊一聊。
(板书“人物”)(1)你还知道哪些神仙?(玉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二郎神、托塔李天王……)(2)取经路上,还有大大小小的妖怪。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第一节:导入在开始备课前,教师要先带领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内容,把握学生的学习进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第二节: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第二单元的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尊重他人,团结互助。
第三节:教学内容1.课文学习: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义;2.词语短语学习:注重词语的理解和运用;3.语法知识:通过课文中的句子提炼重点知识点;4.作文训练:启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四节: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梳理课文内容,尝试解答问题;2.情境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深入理解情节,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节:教学环节1.词语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2.问题探讨:提出导读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意义;3.分组讨论: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展开班级共享。
第六节: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2.语文阅读:鼓励学生多读一些相关故事、诗歌;3.课外拓展:提供相关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结通过本次备课活动,教师更加清晰了解到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第二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内容,同时帮助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待到实施备课计划时,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以上为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程纲要》教材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版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语文(下册)第二组主题:古典名著之旅授课对象:小学五年级课时:13课时设计者:背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第五单元,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编写本组教材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目标(一)通过自学,同桌互助,交流展示、书写比赛等形式能准确识记、美观书写36个生字和词语盘点中读读记记的词语,能正确读写本单元的23个生字。
继续学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体会汉字的优美,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二)通过朗读、默读、浏览、诵读等多种阅读方法学习课文,抓住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语句和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和其他教学辅助手段,体会文章的情感。
了解表达的顺序,领悟表达的方法,进一步发展阅读、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三)通过改写剧本,表演课本剧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组织学生将缩写后的《景阳冈》与原文对照起来读一读,读后交流自己的发现与感悟。
师生共同总结缩写的要求和方法,然后进行缩写练习,并组织学生写后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五)通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内容,增强对名著的热爱之情,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内容精读课文:第一课时学习学科知识,第二课时复习巩固;略读课文:运用精读课文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自学;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讲、写、评3课时;词语盘点、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及课外书屋1课时;单元复习2课时;单元书面评价:考与评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习作:写读后感》的基本内容;2.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对阅读文章的感悟和体会,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2.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和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文学作品,增强审美情感;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倡导团队合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和掌握《习作:写读后感》的基本内容;2.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体会。
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表达深刻的读后感;2.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准确表达思想情感。
三、教学准备1.《习作:写读后感》教材内容复印件;2.课堂展示用的PPT;3.学生阅读《习作:写读后感》的个人读后感;4.书法毛笔、纸张等写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简要介绍《习作:写读后感》的内容梗概,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兴趣。
第二步:讲解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5分钟)详细讲解写读后感的写作要求,包括感悟内容、结构安排和表达技巧等,示范给学生一个范例。
第三步: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对《习作:写读后感》的理解和感悟,互相交流并相互启发。
第四步:个人写作(15分钟)让学生根据讨论的内容,撰写自己的读后感,鼓励他们表达个人观点和感受。
第五步:展示与分享(15分钟)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读后感,进行班级分享和讨论,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提高写作表达水平。
第六步:总结与评价(5分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强调写读后感对提升写作能力和文学修养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对《习作:写读后感》的个人读后感,要求150字以上,突出表达思想感情。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多以文字表达为主,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升表达能力,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并感悟文学作品的内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学设计一、文本解读《写读后感》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本次习作让学生学习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想。
教材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明确了什么是谈后感。
结合课文,列举了阅读中的三个感受点--印象深刻的人物、具体生动的情形、深受启发的道理,意在唤起学生的阅读记忆,引发共鸣,打开习作思路。
第二部分,布置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并提示了写读后感的方法:可以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引用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教材第三部分主要提示了“拟题”的要求和方法。
要重点指导“正标题+副标题”的方式,一般“正标题”是读后感主题思想的提炼。
二、学情分析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初步了解了四大名著,尤其是对诸葛亮、武松、孙悟空、贾宝玉这样书中人物进行分析讲解。
五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读过不少书,在平日的学习中也写过不少读书笔记,但是系统的学习写读后感还是第一次。
在本次习作让学生学习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想,尤其是能够抓住书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想。
三、教学目标1.通过解读学习提示,初步了解读后感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2.聚焦“印象最深的人物”,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把读后感写具体。
3.通过与同学分享交流,修改完善作文,体验习作的成就感。
四、教学重难点1.学习并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聚焦“印象最深的人物”,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把读后感写具体。
五、设计理念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这节课有以下几个设计理念: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写读后感》是让学生学习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想,对于开始大量接触书籍的小学生来说,学会自我表达,抒发自己的独特感想很重要。
2.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还是吸收积累的阶段,紧接着就是慢慢学会输出。
3.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分段表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大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学科:语文主备人:执教人:
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能写读后感。
2.单元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单元学习情境
全年级共读《三国演义》,读后以班级为单位,在班内举办阅读展示会:绘制“西游”路线图,制作人物卡片,摘录片段等。
单元整体架构走近中国古
典名著
单元先导课
任务一
初识名著,激起兴趣
2课时精读引领课
任务二
品读名著,领悟方法
4课时略读交流课
任务三
认识经典人物,品读精彩故事
2课时单元展示课
任务四
读经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4课时
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主题情境:古典名著小剧场——遇见名著对话名著畅享名著单元概述【单元内容】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走进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
《草船借箭》是根据《三国演义》的相关情节改写的,讲述了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的故事;《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记叙了武松打虎的故事;《猴王出世》节选自《西游记》,主要写了一块仙石孕育出的石猴发现了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红楼春趣》节选自《红楼梦》,讲述了宝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连同“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构成了本单元的五个教学内容。
【单元目标】1.认识51个生字,读准5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17个词语。
2.能初步了解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能主持关于“怎么演课本剧”的讨论,引导每个人积极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并通过协商形成一致的看法。
在讨论过程中,能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尊重大家的共同决定。
4.能初步了解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能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读后感。
5.能产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了解故事内容,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思路设计】课题:名著首映礼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四大名著。
2.对比诗歌和名著,感悟情境。
重点难点1.通过诗歌情境,联系名著。
2.了解四大名著基本故事线。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单元导入视频、闯关任务卡、采访我来答入场券。
预习1、收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四大名著。
2、预习单元导读页。
质疑1.本单元阅读名著和之前的要求有什么区别?2.你知道四大名著的大体故事内容么?教学过程:活动一:导语有真谛1.播放视频,感受单元背景2.齐读单元导读语及单元要素。
师总结: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名著么?很多同学从小就会阅读名著,但是我们本单元阅读名著有新的要求,同学们你们能看到么?生回答:要阅读原著。
师总结:那么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名著原著,深入了解名著的魅力。
活动二:名著首映礼今天参加名著首映礼的嘉宾是我们五年级X班的同学,来给观众打个招呼。
(介绍大体框架)我们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获得采访我来答的入场券,大家做好准备了么?第一关:名著人物关(根据文字猜人物,引导分析名著人物介绍)四大名著中有着无数个性鲜明的人物,他们的人物介绍独特分明,所以让我们继续来认识他们吧!第二关:水浒绰号关(同桌互相问答,连线绰号。
)1.水浒传有多少英雄好汉?2.你知道绰号是怎么来的么?3.那请你阅读《水浒传》了解吧!第三关:三国兵器关1. 三国演义写的是什么?——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魏蜀吴三国战争故事。
(看图猜兵器)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有一件适合自己趁手的兵器呢?如果想的话就去阅读原著吧!第四关:红楼诗词关2.红楼梦写的是什么?——四大家族的兴衰以及宝玉黛玉的爱情古诗。
这些诗歌是不是预示了人物呢?(通过诗歌猜人物,朗诵,体会情感)红楼梦到底是满纸荒唐言还是另有含义?请阅读原著!第五关:西游情节关(说情节,说出四个即可过关!)想要了解更多的故事,请阅读《西游记》原著!活动三:兴衰与权力活动四:人文情怀多1.西天路途有多远?孙悟空一个筋斗有多远?2.为何孙悟空不一个筋斗把唐僧带去灵山?3.为何会取到无字经?从唐僧收服徒弟的顺序开始。
孙悟空——心白龙马——意志猪八戒——欲望沙和尚——理智总结:西天取经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
作业设计搜集四大名著相关资料,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原著篇目。
课题:名著大闯关教学目标1.认识51个生字,读准5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1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古诗《鸟鸣涧》。
重点难点1.认识51个生字,读准5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1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古诗《鸟鸣涧》。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活动一、发起挑战书名著首映礼的五关,你们已经闯过,那六将给你们留下的难关是否能继续挑战呢?活动二、字词我会写孔明有妙计妙计一:识字读课文。
打开识字表,自由读第二单元的会认字,考考你。
妙计二:音变意不同你知道这些字的哪些读音呢?绰呵泊喇妙计三:读写大智慧1.词语表,给你五分钟,你可以记住多少词?妒忌委托照办预计紧急探听胸膛私自布置调度呐喊寻思耻笑武艺军令状神机妙算半夜三更2.考考你,学法相关练习“基础积累”。
活动三、课文我会读1. 公瑾能识文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自我评价。
2. 曹操会断字片段阅读,正确断句,读通顺。
3.鲁肃会品情角色扮演朗读《草船借箭》周瑜与诸葛亮对话,读出感情。
4.全文阅读,读流利、有感情,读完后自我评价。
活动四、古诗我会背1.自由读日积月累《鸟鸣涧》。
2.试着背诵。
3.自我评价。
总结:闯关达人、闯关健将、闯关能手将自己的名字工整书写在黑板上。
作业设计默写《鸟鸣涧》。
课题:阅读名著有方法教学目标1.通过默读《草船借箭》,指导学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抓关键词归纳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自学《景阳冈》说内容。
2.阅读古白话小说,遇到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猜意思。
自学《猴王出世》。
3.用所学方法自主阅读《空城计》原文。
重点难点1.默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阅读古典名著,抓关键词归纳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 用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的方法阅读中国古典名著。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走进“对话·名著”经过“遇见·名著”,我们对中国的古典名著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进入“对话·名著”环节,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二、读名著明方法1.温习故知提方法说到方法,我们在学习神话故事和中国民间故事时,就已经学习过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说内容的方法。
这个方法也同样适用于阅读古典名著。
2.交流平台来取经阅读古典名著,掌握了方法才能有事半功倍之效。
你们能根据交流平台提取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吗?生自读交流平台,提取方法。
我们今天用上这些方法来读课文。
三、读名著说内容1.请同学们默读《草船借箭》,抓取关键词,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完成学习单活动一的第1小题。
2.默读《景阳冈》。
完成学习单活动一第2小题。
四、读名著猜意思1.《景阳冈》是选自《水浒传》的一篇古白话文小说,有些地方是比较难理解的,我们是用(猜读)法进行阅读。
我们用上这招来猜猜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呢?梢棒筛酒2.语文园地里还有一些词语,你们能猜出这些词语的大致意思吗?3.自主默读《猴王出世》,遇到不明白的语句,猜猜大致意思。
完成学习单活动二的内容。
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
四、自读名著巧用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阅读《四维阅读》第39页《诸葛亮智退司马懿》,完成学习单活动三内容。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初步学习了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运用这些方法阅读了课文。
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还有很多。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一种或多种方法。
作业设计运用所学方法自主阅读四大名著。
课题:阅读名著有方法教学目标1.默读《猴王出世》,遇到不明白的语句,能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猜测大体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红楼春趣》,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学会跳读。
3.引导学生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得到更多阅读的兴趣。
重点难点1.遇到不明白的语句,能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猜测大体意思。
2.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学会跳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活动一:旧知引新知经过我们一系列的活动与学习,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国四大名著给我们带来的魅力。
上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几种阅读名著的方法,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吧!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四大名著,学习其他的阅读名著的方法。
活动二:合作猜猜猜我们在读名著时,有些内容理解起来有一些难度,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方法: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下面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闯关游戏开始,看看你是不是能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句子。
《猴王出世》句子一: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句子二:都拖男挈女,唤弟呼兄,一齐跑来,顺涧爬山。
句子三: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句子四: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红楼春趣》句子一:好一个齐整风筝!句子二:紫鹃也太小器,你们一般有的,这会子拾人走了的。
句子三:我还没放一遭呢!句子四: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积分卡规则:我能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语句意思一句积1分,理解全部句子共积分8分。
】活动三:方法用得好我们在学习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意思时,是不是发现有一些词语我们还是不能够理解呢?接下来我们要开始了解到一个新方法: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可以采用跳读的方式来阅读。
课件出示自主默读《猴王出世》与《红楼春趣》,遇到一些难理解的词语,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
请大家看到________,我遇到较难理解的词语是___________, 不过我通过__________法,暂且放过,也能读懂课文。
活动四:了解更深入1.在今天学习之前老师已经让大家在家观看了四大名著有关影视片段,那么大家认为观看影视是不是更加有兴趣一点呢?跟我们所看的原著相比较是不是能更好的让我们了解其中的内容呢?2.引导学生明白结合影视了解名著也是我们学习名著的方法之一。
3.阅读链接巩固学习名著的方法。
4.活动:小组合作结合《四维阅读》P24《孙悟空官封弼马温》学习这节课要掌握的阅读方法。
①悟空就觌面发狠道(根据上下文可以了解到是悟空对着金星略带怒气的说话)②众仙卿叫声“谢恩”,猴王却才朝上唱个大喏。
(唱个大喏大致知道是叉手行礼发出致敬便可)读《孙悟空官封弼马温》我遇到较难理解的词语是________,不过我通过________法,暂且放过,也能读懂课文。
结合课前观看电视剧中这一片段,再对照读原著与直接读有什么不一样吗?小结:本单元我们一共学习了五种学习名著的方法,用上这些方法去读你感兴趣的名著吧!作业设计运用所学方法自主阅读四大名著。
课题:名著采访我来答教学目标1. 默读课文,概况草船借箭的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过程,体会人物性格,感知人物形象。
2. 了解更多三国故事,更多英雄事迹。
3. 通过学习,从课本延伸到原著,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典名著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默读课文,概况草船借箭的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过程,体会人物性格,感知人物形象。
了解更多三国故事,更多英雄事迹。
难点:通过学习,从课本延伸到原著,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典名著的兴趣。
课前准备课件、入场券、人物卡等。
活动一:人物猜猜猜1. 欢迎大家参与今天的名著采访会,我是今天采访会的主持人。
2. 请一名采访者上台,通过介绍,猜猜他的身份。
身长八尺,一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