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
- 格式:ppt
- 大小:985.00 KB
- 文档页数:23
第16讲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课标要求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与证据必备知识整合1.萨顿的假说答案见图中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实验者:摩尔根)1)果蝇的杂交实验——问题的提出答案见图中2)提出假设①假设: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②对杂交实验的解释(如图)3)测交验证:亲本中的白眼雄蝇和F1中的红眼雌蝇交配→子代中红眼雌蝇:白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1:1:1:1。
4)结论: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5)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3.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教材基础诊断1. 萨顿通过观察蝗虫细胞的染色体变化规律,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必2 P29正文)( √ )2. 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必2 P29正文)( √ )3. 果蝇易饲养、繁殖快,常用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
(必2 P30相关信息)( √ )4. 摩尔根针对果蝇杂交实验提出的假说是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
(必2 P31正文)( × )5.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染色体是由基因组成的。
(必2 P32概念检测2)( × )6. 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绘制出了第一幅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
(必2 P32正文)( √ )7. 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且呈线性排列。
(必2 P32正文)( × )8. 控制果蝇朱红眼和深红眼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必2 P32图2-11)( × ) 教材深度拓展1. (必2P29∼31正文)萨顿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请思考生物体细胞中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吗?为什么?提示;不一定。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必备知识梳理回扣基础要点一、萨顿的假说1.假说内容:基因是由_______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也就是说,基因在_______上。
答案:染色体染色体2.假说依据:基因和___________存在着明显的____关系。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_____性。
_______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_____存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_____,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_____。
(3)基因、染色体_____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_____相同。
3.方法:___________,得到结论正确与否,还必须进行_________。
(教材P28“类比推理”)4.证明萨顿假说的科学家是_______,所用实验材料是______。
答案:染色体行为平行独立染色体成对一个一条来源行为类比推理法实验验证摩尔根果蝇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明1.实验(图解)2.实验结论:基因在_______上。
3.基因和染色体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_____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___排列。
(教材P32图2-11)答案:染色体很多线性红眼XW Y XW 红眼红眼白眼练一练(1)类比推理法的应用——教材P30“技能训练”(2)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解析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而基因只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答案:D三、人类红绿色盲症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1.人类红绿色盲症(1)伴性遗传:位于___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总是和______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2)人类红绿色盲遗传①致病基因:位于___染色体、_____基因。
②相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③遗传特点:男性患者_____女性患者;男性患者通过他的女儿将致病基因传给他的外孙(即:交叉遗传);女性患者的父亲与儿子一定是患者。
第3课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课标要求】1.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2.举例说明人类遗传病是可以检测和预防的。
【素养目标】1.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特点,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
(生命观念)2.掌握伴性遗传规律和解答遗传系谱图方法,培养归纳与逻辑分析能力。
(科学思维)【主干·梳理与辨析】一、基因在染色体上1.萨顿的假说:项目基因染色体生殖过程中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形态结构相对稳定存在体细胞成对成对配子成对中的一个成对中的一条体细胞中来源成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2.实验证据——摩尔根的果蝇眼色实验: (1)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
(2)研究过程。
②提出问题:白眼性状为什么总是与性别相关联?③提出假说,进行解释。
假说: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图解:④演绎推理,验证假说。
通过测交等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这些解释。
⑤得出结论: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1.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分析:萨顿利用的是类比推理法,且细胞质基因不在染色体上。
2.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3.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4.摩尔根在实验室培养的雄果蝇中首次发现了白眼性状,该性状来自基因重组。
(×)分析:该性状来自基因突变,而不是基因重组。
5.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伴性遗传1.伴性遗传的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2.红绿色盲的遗传图解和特点:(1)遗传图解:(2)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