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优质香型不育系宜香1A特征特性的初步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81.31 KB
- 文档页数:3
禾香1A水稻品种怎么样?
审定编:浙审稻〔不育系〕2021004
品种名称:禾香1A
申请者:浙江嘉兴农业科学研究院〔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选育者:浙江嘉兴农业科学研究院〔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姚坚、唐昌华、张世玺、吴河元、尚子帅〕
亲本来源:lsquo;秀水134rsquo;Atimes;〔嘉58/lsquo;秀水134rsquo;〕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晚粳类型。
株高适中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叶色深绿剑叶挺直穗型中等直立穗着粒较谷粒圆粒形稃尖、柱头无色。
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0%;经随机抽取繁种田3丛27个稻穗总粒数为4260粒实粒数为1419粒异交结实率33.3%。
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163株群体考察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为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为0.013%;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99.998不育花粉以染败为主染败率97.02%。
经2021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视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精米率76.9整精米率74.3;粒长4.9mm长宽比1.7;垩白粒率60%
垩白度8.3%透明度2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74mm直链淀粉含量8.5。
经2021年浙江农科院植保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3.7级5级。
禾香1A与TF236、TF151、TD47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产量优势。
审定:该不育系属BT型三系粳稻不育系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配合力较强异交结实率一般。
中感稻瘟病。
香软型抗稻瘟病水稻不育系“常香1A”的配合力分析作者:徐家强陈壬生丁月连韦鸿若来源:《广西农学报》2017年第01期摘要:【目的】为了测定水稻不育系“常香1A”的配合力,评价其应用前景。
【方法】利用自育恢复系材料与“常香1A”进行了大量测配,经大田种植试验,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常香1A”与“中九A”、“天丰A”的配合力。
【结果】“常香1A”所配组合表现出单株有效穗多、穗粒数多、结实率高、千粒重大等特点,分蘖力强和大粒是“常香1A”的主要优势。
【结论】“常香1A”产量配合力优于生产上广泛应用的“中九A”及“天丰A”,比较容易组配强优势杂交水稻组合,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水稻;不育系;配合力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374(2017)01-0001-05Abstract:【Objective】In order to measure the combining ability of a male sterile of rice named “Changxiang 1A” and evaluat e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Method】Experiments have been conducted in vast rice fields where the plants of “Changxiang 1A” is hybridized with plants of rice restorer line. Finally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combining ability of “Changxiang 1A”,“Zhongjiu A” an d “Tianfeng A” using their output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ir output.【Result】The hybridized plants of “Changxiang 1A”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spikes per plant,multiple grains per spike,high seed setting rate and high 1000grain weight. The majo r advantages of “Changxiang 1A” are its high tillering ability and the size of its grains.【Conclusion】Compared with “Zhongjiu A” and “Tianfeng A” which are commonly planted,“Changxiang 1A” has better combining ability and can be easily hybridized with other rice plants with biological advantages,thus it has bright application prospect.Key words:rice;male sterile line;combining ability“常香1A”是廣西区种子公司新育成的籼型三系不育系。
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的选育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陕西省是全国重要的草莓生产基地之一,草莓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品种也在不断丰富。
而草莓的香味是决定其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选育具有良好香型的草莓品种对提高陕西草莓的市场占有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宜香1A品种已成为陕西省草莓种植的主要品种之一,其果实香味浓郁,广受消费者喜爱。
因此,对宜香1A的选育及应用进行研究,有利于推广和大面积种植该品种,进一步强化陕西省草莓产业的竞争力。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确定宜香1A的选育目标。
依据市场需求和陕西省草莓栽培特点,确定宜香1A选育的主要目标为:提高果实产量、改善果形、增加果实硬度。
2. 从宜香1A品种自身出发,选取优良材料进行育种,利用双向选择法对优良材料进行杂交,筛选出具有香型优质、产量高、易栽培等特点的品种。
3. 对选育出的优良品种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果实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组成,探究其香型形成机制和调控方法。
4. 在实际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利用已选育好的优良品种代替原有品种,提高草莓的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的收益。
5. 结合实测数据和市场调查结果,对宜香1A的选育及应用进行经济效益分析,探究其对陕西省草莓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预期目标和研究意义1. 预计选育出具有香型优质、产量高、易栽培等特点的宜香1A品种,对优化陕西省草莓品种结构、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2. 深入探究宜香1A香型形成机制和调控方法,为草莓香味的调控和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3. 推广应用优良品种,提高陕西省草莓产业的竞争力和农民的收益。
4. 对宜香1A的选育及应用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为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四、研究进程本研究计划从2021年初开始,2022年末前完成选育工作,并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研究期间,将进行实验室研究、大田试种和市场调查等多项工作,力求取得实质性成果。
五、研究人员和条件本研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开展。
关于提高宜香1A制种发芽率de探索试验郑守华;何建林;罗仕刚【摘要】@@ 宜香1A是由四川省宜宾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良不育系,其综合性状优良,遗传性状稳定,品质优,配合力好,具有的广泛应用前景.现已培育出宜香系列优质水稻高产新组合近60个,在三系杂交水稻应用中市场占有率已达到20%左右,并还在不断扩大.然而,生产应用中由宜香1A制种的种子,发芽率大多在国家标准(80%)上下,商品质量差,甚至为不合格种子,严重限制了宜香1A的开发和利用.【期刊名称】《四川农业科技》【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2页(P14-15)【作者】郑守华;何建林;罗仕刚【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字头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宜宾,644000;四川省宜字头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宜宾,644000;四川省宜字头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宜宾,644000【正文语种】中文宜香1A是由四川省宜宾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良不育系,其综合性状优良,遗传性状稳定,品质优,配合力好,具有的广泛应用前景。
现已培育出宜香系列优质水稻高产新组合近60个,在三系杂交水稻应用中市场占有率已达到20%左右,并还在不断扩大。
然而,生产应用中由宜香1A制种的种子,发芽率大多在国家标准(80%)上下,商品质量差,甚至为不合格种子,严重限制了宜香1A的开发和利用。
陶开战等认为杂交稻芽率低的原因为种子自身原因、贮藏期过长、浸种及催芽方法不当等。
陈年伟等认为生态环境、收获天气、贮存加工、栽培技术等会影响杂交稻的发芽率。
为了探明影响宜香系列种子发芽率低的主要因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发芽率,我司从2009~2010年在同一地点分别进行了提高宜香1A制种发芽率探索试验,从肥料施用、调节剂使用和收获期等方面进行考察,试验结果如下:一、验材料及方法1.试验材料宜香1A/宜恢1525、尿素、磷酸二氢钾(96%)、“920”、爱多收、硕丰“481”、高红钾。
2.实验设计和试验方法(1)正规区组试验该试验于2009、2010年两年进行。
优质超高产杂交稻――宜香九号
宜香9号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作母本,与自育亚种间重穗型优质恢复系宜恢9号作父本组配而成的香型优质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
并由武汉惠华三农种业有限公司提供。
特征特性该品种品质优、香味浓。
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糙米率80.3%,精米率74.3%,整精米率67.8%,糙米长6.1毫米,长宽比2.6,垩白度4.3%,透明度2级,碱消值6.5级,胶稠度6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1%,蛋白质含量8.1%,其加工品质好,外观品质优,米粒晶莹剔透,米饭香软可口,食味品质近似泰国香米。
栽培要点株型好、生育期适中,株高120.1厘米,穗大粒多,穗长26.3厘米,穗平均粒数188粒,结实率80%,千粒重27.2克。
苗期长势旺,分蘖力一般,株型适中,后期转色好。
全生育期比汕优63迟熟2.8天。
产量高、抗性好。
产量一般亩产550~650公斤,比汕优63增产5%~10%。
2001年品比试验,平均亩产616.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5%;2002年多点试验平均亩产598.1公斤,比汕优63增产12%;近两年参加国家区试两年平均比汕优63增产4.6%,增产极显著,抗性优于汕优63。
同一般大田生产,注意多施有机肥和后期补施穗肥,后期断水不宜过早。
适应区域适宜四川省平坝和丘陵山区,以及我国南方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优质、抗稻瘟病香型水稻三系不育系繁源A的选育游年顺;张以华;黄利兴;雷上平;潘玉卿;胡荣华;吴志源;谢美珠;孟志国【期刊名称】《热带作物学报》【年(卷),期】2014(035)003【摘要】以长丰B为母本,乐丰B为父本杂交配组选育保持系,再与乐丰A测交、回交转育,育成野败籼型香稻三系不育系繁源A,于2013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结果表明,繁源A不育性稳定、配合力强、异交率高、抗稻瘟病、米质优异有香味.【总页数】5页(P488-492)【作者】游年顺;张以华;黄利兴;雷上平;潘玉卿;胡荣华;吴志源;谢美珠;孟志国【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8;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8;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8;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8;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8;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8;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8;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8;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相关文献】1.优质抗稻瘟病三系不育系金抗1A的分子选育 [J], 官华忠;陈志伟;王宗华;毛大梅;林荔辉;潘润森;吴为人;周元昌2.抗稻瘟病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广抗13A的选育与应用 [J], 卓伟;许旭明;张受刚;马彬林;杨旺兴;邹文广3.抗稻瘟病水稻三系不育系长农2A的选育 [J], 熊亚俊;徐建龙;邢丹英;邱先进;李志新;杨华琛;王小文;杨隆维;李旭升;官鹏程;王媛媛;李赢;华美4.高异交率、抗稻瘟病水稻三系不育系全丰A的选育与利用 [J], 张以华;黄利兴;雷上平;吴志源;胡荣华;谢美珠;游年顺5.贵州抗稻瘟病水稻三系不育系品资5A的选育 [J], 鄢小青; 陈锋; 陈能刚; 陈启刚; 谢应平; 雷云龙; 李欢; 刘宏宇; 彭竹晶; 朱江洪; 龙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