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复杂曲面的误差分析和补偿
- 格式:pdf
- 大小:253.57 KB
- 文档页数:4
数控机床的误差分析及补偿方法数控机床的误差分析及补偿方法数控机床的精度是机床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影响工件精度的重要因素。
那误差的差源有哪些呢?补偿的方法是什么?YJBYS店铺为你解答如下!数控机床的精度可分为静态精度和动态精度。
静态精度是在不切削的状态下进行检测,它包括机床的几何精度和定位精度两项内容,反映的是机床的原始精度。
而动态精度是指机床在实际切削加工条件下加工的工件所达到的精度。
机床精度的高低是以误差的大小来衡量的。
数控机床的生产者与使用者对数控机床精度要求的侧重点不同,机床生产者要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是很困难的,一般只能保证机床出厂时的原始制造精度。
而机床使用者只对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感兴趣,追求的是工件加工后的成形精度。
数控机床误差源分析根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情况,可将影响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误差源分为以下几类。
1)机床的原始制造精度产生的误差。
2)机床的控制系统性能产生的误差。
3)热变形带来的误差。
4)切削力产生的“让刀”误差。
5)机床的振动误差。
6)检测系统的测量误差。
7)外界干扰引起的随机误差。
8)其他误差。
误差补偿方法提高数控机床精度有两条途径:其一是误差预防;其二是误差补偿。
误差预防也称为精度设计,是试图通过设计和制造途径消除可能的误差源。
单纯采用误差预防的方法来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是十分困难的,而必须辅以误差补偿的策略。
误差补偿一般是采用“误差建模-检测-补偿”的方法来抵消既存的误差。
误差补偿的类型按其特征可分为实时与非实时误差补偿、硬件补偿与软件补偿和静态补偿与动态补偿。
1)实时与非实时误差补偿如数控机床的闭环位置反馈控制系统,就采用了实时误差补偿技术。
非实时误差补偿其误差的检测与补偿是分离的。
一般来说,非实时误差补偿只能补偿系统误差部分,实时误差补偿不仅补偿系统误差,而且还能补偿相当大的一部分随机误差。
静态误差都广泛采用非实时误差补偿技术,而热变形误差总是采用实时误差补偿。
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及其补偿方法汇报人:日期:contents •数控机床几何误差概述•数控机床几何误差检测技术•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建模与辨识•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技术•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实例分析•总结与展望目录01数控机床几何误差概述几何误差的定义与来源机床使用过程中磨损、变形等因素。
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精度限制。
机床结构设计缺陷。
定义:几何误差是指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本身几何元素的形状、位置和运动误差导致加工精度降低的现象。
来源几何误差对机床加工精度的影响影响加工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导致表面质量下降,增加粗糙度。
降低机床的整体性能,缩短使用寿命。
几何误差补偿的意义和必要性必要性现代制造业对加工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几何误差补偿是实现高精度加工的关键手段。
几何误差补偿有助于延长机床使用寿命,提高机床的经济效益。
随着数控机床技术的发展,机床结构越来越复杂,几何误差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需要相应的补偿技术来应对。
意义:通过几何误差补偿,可以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02数控机床几何误差检测技术激光干涉检测技术利用激光的干涉现象进行高精度测量,能够准确地检测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
高精度测量非接触式测量实时动态测量激光干涉检测技术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式,避免了传统接触式测量中可能引入的附加误差。
该技术具备实时动态测量能力,能够在数控机床运行过程中进行误差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03激光干涉检测技术0201球杆仪检测技术经济实用相较于其他高精度检测技术,球杆仪检测技术具有较低的成本,适用于大批量数控机床的误差检测。
便于携带球杆仪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可实现在不同机床间的快速检测。
原理简单球杆仪检测技术基于简单的机械原理,通过测量球杆仪在数控机床上的运动轨迹来推断机床的几何误差。
电容传感检测技术非接触式检测与激光干涉检测技术类似,电容传感检测技术也采用非接触式检测方式,确保测量精度不受附加误差影响。
机床加工过程中误差成因及补偿方法分析摘要:在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通常会由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热、施加力、尺寸测量、控制系统及定位不精准等因素导致零件的加工尺寸产生出入。
在目前的数控机床中,通常会采用补偿控制技术以抵消或减弱上述误差,在数控机床产生以来,补偿控制就随之出现,如何提高加工过程中的精度始终是该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机床加工;误差类型;补偿方法1数控机床的概述及加工误差优化的重要性1.1数控机床的概述数控机床(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Tool)是一种采用数字化控制技术的机床。
通过编程,将加工工艺的各项参数转化为数控指令,输入到数控系统中。
数控系统按照预设的程序,通过伺服驱动系统驱动机床各运动部件实现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完成零件的加工。
数控机床具有加工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加工范围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模具等领域的零件加工。
1.2加工误差优化的重要性加工误差优化在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具有极高的重要性。
优化加工误差不仅有利于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确保产品质量,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数控机床加工误差的类型及成因2.1机床导轨误差机床导轨误差是指在机床的制造、装配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导轨表面的磨损、凹凸不平、制造加工误差、装配调整误差、污染、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位置误差。
导轨误差对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可能导致加工件精度下降、表面质量劣化、加工速度减慢、工具寿命缩短等问题。
制造过程中的加工误差是导致导轨误差的重要原因,包括材料变形、工艺偏差、加工质量不佳等因素。
2.2丝杠与滚珠丝杠副误差丝杠副误差是指在制造、装配和使用过程中因加工误差、装配误差、磨损、变形等因素引起的丝杠副位置误差。
丝杠误差会影响数控机床定位精度和运动精度,降低机床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在制造过程中,丝杠的加工误差是导致丝杠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复杂曲面零件加工精度的原位检测误差补偿方法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复杂曲面零件在现代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其形状复杂、表面曲率变化大等特点,加工精度的控制成为了一个难点。
为了保证零件的质量和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精确的检测和误差补偿。
二、原位检测方法原位检测是指在加工过程中对零件进行实时检测。
常用的原位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1.光学扫描法利用激光或相机等设备对零件表面进行扫描,获取其三维形状信息。
这种方法具有非接触、高精度、快速等优点,但需要专业设备和软件支持。
2.触发式探头法将探头与机床配合使用,在加工过程中对零件进行触发式检测。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高频率的检测,并且适用于各种形状的零件。
3.振动传感器法利用振动传感器对机床刀具和工件之间的振动信号进行监测,从而推断出零件表面形状。
这种方法不需要直接接触零件表面,适用于高速加工和不易测量的零件。
三、误差补偿方法原位检测可以获得零件的实时形状信息,但由于加工误差、机床刚度等因素的影响,检测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因此需要对误差进行补偿。
1.基于模型的方法将零件形状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等手段预测其加工误差。
然后根据实际检测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正,最终得到精确的形状信息。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知识和软件支持,但可以实现高精度的补偿效果。
2.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利用机器学习等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中提取出影响零件形状的关键因素,并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行预测和补偿。
这种方法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但需要大量数据支持。
3.基于反馈控制的方法根据原位检测结果对机床运动参数进行实时调整,以达到最佳加工效果。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受到设备和环境条件限制。
四、误差补偿实践应用误差补偿方法的实际应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误差补偿实践应用:1.基于反馈控制的加工误差补偿在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通过对刀具位置、速度等参数进行实时调整,以达到最佳加工效果。
浅谈数控加工的误差补偿技术摘要: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数控加工的精度要求也不断提高,在一般制造精度条件下,可以利用误差补偿技术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前提下提高机械加工的精度,促使机床总体精度上升到一个全新水平,实现超精密加工。
本文就针对数控加工的误差补偿技术进行探讨,分析数控加工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几种误差补偿的方法。
关键词:数控加工;误差补偿一、数控加工误差产生的具体原因数控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误差是客观存在而无法避免的,只能采取措施予以补偿。
误差会影响到刀具与工件的位置关系,对工件的加工精度产生直接影响。
当然,多种因素均会导致加工误差的产生,比如工艺系统自身的结构状态、切削过程等,而在数控机床加工工件时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加工方法误差与调安误差。
在工件加工过程中要求实际误差不得大于工件加工精度允许值。
其中操作人员进行工件安装或刀具调整时不准确是出现调安误差的主要原因;而导致加工方法误差的主要原因则比较复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这类误差主要来自于加工方法的原理误差、机床误差、刀具及夹具误差、工艺系统磨损误差等等;其次,工艺系统受力及受热后发生变形而导致的误差;最后测量误差及编程误差。
在上述三种导致出现加工方法误差的因素中,又以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及热变形误差为主要原因。
当然,实际加工过程中其它多种因素均会导致误差的产生,其中不仅有系统误差,还有随机误差,也可能是不同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数控加工中误差补偿技术措施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提高加工精度,降低加工误差,一种是误差预防法,另外一种则是误差补偿法,单纯采用误差预防法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加工精度,却无法完全消除加工误差,并且采用误差预防法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因此本文就将讨论的重点放在误差补偿法的研究。
(一)误差补偿技术的种类所谓误差补偿法就是在数控系统中输入一定形式的测量误差,其主要作用是减弱或完全抵消当前误差,在掌握原始误差的特点及规律后,再通过分析、统计、归纳建立误差数学模型,最终使得人为误差与原始误差的数值相等、方向相反,最大程度上降低加工误差,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等级。
摘要数控机床因其精度高、高度柔性自动化及适合加工复杂零件的特征,在机械制造企业的应用愈加广泛。
而在机械加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加工误差和加工精度问题,需要综合运用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互换性原理与技术测量算法语言等课程的基本知识,来解决机械加工精度中常见的问题。
我国机械加工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些差距,因此在机械加工技术水平中仍需继续努力。
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主要有加工精度、误差。
本文针对数控机床在机械加工中出现的加工精度问题和误差,如何减小误差,提高机械加工精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数控机床、机械加工精度、加工误差误差分析目录绪论 (1)一概述 (1)(一)加工精度于误差 (1)(二)加工经济精度 (2)(三)原始误差 (3)(四)研究机械加工精度的方法 (3)二、工艺系统集合误差 (3)(一)机床的几何误差 (3)1. 主轴回转误差 (3)2. 导轨误差 (4)3. 传动链误差 (5)(二)刀具的几何误差 (5)三、定位误差 (5)(一)基准不重合误差 (5)(二)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 (5)四、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误差 (6)(一)基本概念 (6)(二)工件刚度 (6)(三)刀具刚度 (6)(四)机床部件刚度 (6)(五)工艺系统刚度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6)(六)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途径 (7)五、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 (7)(一)工艺系统的热源——内部热源和外部热源 (7)(二)减小工艺系统热变形的途径 (7)六、内应力重新分布引起的误差 (7)(一)基本概念 (8)(二)内应力的产生 (8)(三)减小内应力变形误差的途径 (8)七、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 (8)(一)减小原始误差 (9)(二)转移原始误差 (9)(三)均分原始误差 (9)(四)强化原始误差 (9)(五)误差补偿 (9)八、实例分析 (9)1 刀尖圆弧引起的误差 (11)2误差消除方法 (12)3结束语 (13)参考文献…………………………………………………………………………致谢………………………………………………………………………………数控机床机械加工中误差分析及解决办法绪论在时数控机床集合了电子计算机、伺服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精密测量控制系统及新型机构等先进技术。
数控车床加工缺陷分析与误差补偿技术摘要:机床-数控加工工具广泛应用于航空、造船和电子等各种加工领域,负责加工各种形状复杂、精度高的零件。
在数控加工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影响加工质量。
工艺中的所有元件,包括机床、刀具磨损和法兰制造错误,都可能导致工件加工错误。
基于此,本文章对数控车床加工缺陷分析与误差补偿技术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数控车床;加工缺陷分析;误差补偿技术引言数控车床加工精度高,特点自动化程度高,应用优势突出。
此外,近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机械零件的制造要求和质量标准日益严格,数控车床加工过程的重要性日益明显。
从整体提高数控车床加工精度水平的角度出发,对数控车床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研究十分重要。
一、数控机床在工业制造中的重要性数控机床主要由主体结构、数控系统、传动系统以及相关的防护和电气系统构成。
由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良好发展,数控机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使得拥有较高加工精度和出色稳定性的数控机床相继诞生。
工作人员通过数控机床手动编程可以生成相关程序,实现对零部件的有效加工。
相对于一些复杂零部件,需要通过三维建模、UG等制图软件生成程序,即可实现自动化加工,有效节省了加工时间,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在数控机床使用和操作过程中,数控机床整体的加工精度对提升零部件的精度、光洁度产生巨大影响。
为了确保数控机床具有良好的使用稳定性,要求机床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拥有良好的综合素养,有效维护和保养数控机床。
二、数控车床加工缺陷分析(一)加工刀具带来的误差机床-数控刀具是数控加工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适用于各种工件。
如果刀具出错,这将直接影响加工零件的精度,因为数控编程人员通常根据刀具的理论尺寸来编程零件,因此如果刀具出错,相应的零件将出现错误。
对于钻孔,hinge类型的刀具的误差可能会直接导致加工零件的尺寸错误;对于刀具安装,腐蚀或找不到的铁片可能会导致刀具旋转项目中离心力增加、扰动增加和尺寸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