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参考书范文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6
凯程考研,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班第 1 页 共 1 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院消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详情如下:考试科目包括内容及分数 参考书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 (100 分) 100 分 《市场经济概论》 商务部出版社 刘东生、王伟利著 单考英语(100 分) 100 分参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标准单考专业基础(150 分)1、西方经济学( 100 分)2、专业英语(50 分) 1、《西方经济学》(第四版)高鸿业著 人大2、经济类报刊单考贸易综合(150 分)1、国际贸易(50 分)2、国际贸易实务(50 分)3、市场营销(50 分)《国际贸易》第二版,2008 年 4 月 对外经 贸大学出版社 唐宜红、张锡嘏著《国际贸易实务》(21 世纪经济与管理规划 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 冷柏军著 《市场营销学》 华夏出版社作者:(美)菲利浦 译者:俞利军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中传等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索玉柱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同学们可以关注凯程公众号“凯程考研”择校择专业:有疑问,您咨询凯程老师。
为您详细专业解答。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实习与论文》指导书5篇范文第一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实习与论文》指导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实习与论文》指导书(2011年12月修订稿)一、目的与要求《毕业实习与论文》是本科生教学计划中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在专业培养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四年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二、《毕业实习与论文》的时间安排与阶段划分《毕业实习与论文》安排在第七学期期末到第八学期第18周,共计22周。
大体分为以下四个阶段:㈠实习及选题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实习单位,边实习,边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及数据。
为毕业论文选题做准备,时间大体为10周。
实习结束时,学生要撰写毕业实习报告,报告中应包括:(1)公司概况;(2)本人的实习环节和调研的内容;(3)实习的收获和体会。
要求实习报告格式正确,文字流畅(毕业实习报告格式见附件,字数3000~4000字)。
调研结束时,学生要根据实习情况状况与数据资料掌握情况向指导教师提出选题建议申请。
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选题建议申请及本专业的选题要求确定论文选题,并在第八学期第五周末完成论文选题表的填写。
(注意:论文选题要符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方向,紧密联系毕业实习实际,题目选定后一般不允许大的修改。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研究题目及研究计划,填写《毕业论文任务书》,在第六周下达给学生。
《毕业设计任务书》是学生从事毕业论文的指导性文件。
㈡论文阶段毕业论文撰写安排11周时间。
此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包括前期报告、中期报告、论文的撰写。
1、前期报告在第九周末学生应根据论文任务书的要求,在对毕业实习期间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学校图书馆、学院资料室等资源查阅相关文献,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完成开 1题报告的撰写。
开题报告内容主要应包括:(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3)本课题实施方案及进程;(4)参考文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考博指导与分析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考博资讯从2014年开始,除专职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不在招收以在职方式攻读的博士研究生,仅招收全日制脱产博士研究生,所有被录取的考生均须将档案迁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管理。
本年度国际经济研究院拟录博士研究生5名,专业目录中各招生专业各方向所列招生人数均为初步意向人数,具体招生人数将根据生源状况确定,此数据仅供参考。
考试科目中2201经济学基础包括宏、微观经济理论(占70%)和数学(占30%)。
(一)考试科目及各方向导师:1.020105世界经济研究方向01: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
导师分别是桑百川、隆国强、华晓红、庄芮、蓝庆。
研究方向02:国际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导师分别是桑百川、隆国强、华晓红、庄芮、蓝庆。
研究方向03:世界经济体系与世界贸易组织。
导师分别是桑百川、隆国强、华晓红、庄芮、蓝庆。
研究方向04: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贸易发展。
导师分别是桑百川、隆国强、华晓红、庄芮、蓝庆。
研究方向05: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导师分别是桑百川、隆国强、华晓红、庄芮、蓝庆。
考试的科目:(1)1101英语(100%)。
(2)2201经济学基础(100%)。
(3)3303世界经济(100%)。
(二)复试须知1.复试方案:(1)坚持标准统一、程序公开、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2)实行差额复试,按130%-150%的比例进行差额复试;总成绩=初试分数(满分300分)+专家组面试(满分100分)+导师对考生评价(满分100分)含专业素质40分,综合评价60分;专家组面试和导师对考生评价及格分均为60分。
(3)按总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拟录取名单,报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批。
2.复试内容:(1)所报研究方向的理论和实务;(2)英语问答,内容包括外语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测试;(3)前期科研成果,专业课和学术潜力。
3.考核方法:(1)考生介绍个人学习和工作情况,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研究构想,时间不超过5分钟;(2)考官根据考生的陈述提问,考生即问即答,时间不超过所5分钟;(3)英语问答。
国贸专业的策划书3篇篇一《国贸专业策划书》一、前言国际贸易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和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策划书旨在为国贸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学习和实践计划,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国际贸易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二、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包括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等方面的内容。
2. 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实践能力,包括国际贸易谈判、国际贸易合同签订、国际贸易支付等方面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包括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素质。
三、内容1.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2. 国际贸易实践课程国际贸易谈判国际贸易合同签订国际贸易支付国际贸易风险管理3. 国际贸易实习安排学生到国际贸易企业进行实习,了解国际贸易企业的运作模式和业务流程。
组织学生参加国际贸易展览会和商务洽谈会,提高学生的国际贸易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国际贸易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国际贸易竞赛,提高学生的国际贸易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邀请国际贸易专家和企业代表担任评委,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四、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第 1-2 学期)开设国际贸易理论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
组织学生参加国际贸易实习,了解国际贸易企业的运作模式和业务流程。
2. 第二阶段(第 3-4 学期)开设国际贸易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实践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国际贸易展览会和商务洽谈会,提高学生的国际贸易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
3. 第三阶段(第 5-6 学期)组织学生参加国际贸易竞赛,提高学生的国际贸易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邀请国际贸易专家和企业代表担任评委,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4. 第四阶段(第 7-8 学期)安排学生到国际贸易企业进行实习,提高学生的国际贸易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六篇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范文1【关键词】课程体系;创新力量;专业特色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全球化趋势下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已经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消失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局面。
这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制造了更大的就业空间。
一方面,外资企业“走进来”,几乎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行业,外资企业开展业务急需一大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国内各类企业的涉外程度普遍提高,产品出口国外和原材料、中间产品国外进口的比重大幅增加,特殊是在我国“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一大批国内企业已经或正在走出国门直接到外国从事生产经营,企业涉外业务的增多无疑大大增加了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
但同时消失的一种冲突的现象是部分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不景气,许多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根本没有关系的工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铺张。
依据笔者的实践工作和教学工作阅历,认为其主要缘由是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上未能依据社会经济形势的进展准时调整和更新,从而使本科生培育工作暴露出很多弊端。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
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区域性讨论课程,也缺乏培育同学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学问等方面的课程。
同学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同学的学问视角,减弱了该专业毕业生将来的工作适应力量。
除此之外,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内容交叉现象也较严峻,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1.2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务”。
过于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务课程,一些重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同学学问结构不完善。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随着改革开放,国际贸易专业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篇一随着国际贸易的频繁接触与交流,商务英语成为国际贸易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工具,它在具有明显商业性质的交流和合作过程中,显现出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它由传统英语转化而来,普遍应用于商务场所和活动之中,涵盖有商务专业知识、商务语言、商务沟通交际能力,与传统英语有较大的区别。
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的发展形势下,国际商务贸易行为不断增长,商务英语因此也成为了商务贸易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一、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的要素分析(一)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的文化、经济、政治背景要素在国际贸易活动正式实施之前,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需要预先了解贸易合作对象的相关背景,这些相关背景可以从多方面加以考察,包括文化背景、经济背景、政治背景等,而了解这些贸易对象背景的途径,则可以通过商务英语的准备来加以实现,通过恰当的商务英语,传递准确而全面的贸易背景信息,为随后的国际贸易活动做好基础和准备。
如果缺乏有效的商务英语铺垫,则会对国际贸易对象的背景一无所知,无法传递出正确的相关信息,还有可能由此而引起贸易对象的反感,从而引发国际贸易合作失败。
为此,在商务英语背景信息了解的过程中,需要掌握贸易对象的风俗习惯、贸易惯例、文化价值观等内容,并注意商务英语表达的语调和语速,要用纯正的英语发音加以表达。
(二)商务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要素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商务英语可以体现出灵活的运用技巧和魅力,在跨文化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力,利用语言交际的魅力,实现贸易对象之间的语言沟通和交流,同时,要注意在国际贸易之中,由于贸易对象更为高级和复杂,因而,要根据不同的贸易对象,随机应变,用熟练的语言掌控能力和高超的语言交流技巧,准确地组织语言,专业地运用专有词语,避免在国际贸易交流和沟通过程中的歧义,要显现出专业性和灵活性兼具的优势技能,从而使国际贸易活动更为完美,无可挑剔。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内部资料+最后押题三套卷+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点评=3000元2014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产业经济学招生目录以及参考书详解一、招生目录简介运输与物流02农业经济学03电信经济学04反垄断与规制经济学05能源经济学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15经济学综合备注:815科目所含内容: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专业英语;其中宏微观经济学占70%,专业英语占30%二、招生目录简介公共课参考书简介一、思想政治理论篇一、任汝芬考研政治序列一二三四任汝芬,男,籍贯四川,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哲学、思想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参考书思想政治理论1、《考研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考研政治大纲解析配套核心考点》风中劲草3、《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题》肖秀荣②英语《考研英语词汇乱序版》新东方③数学1、《李永乐考研数学--数学复习全书+习题全解》李永乐2、《经典400题》李永乐3、《李永乐考研数学历年试题解析真题》李永乐④815经济学综合《微观经济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美]罗伯特•S •平狄克,丹尼尔•L •鲁宾费尔德著,高远等译;《宏观经济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010年,[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著,王志伟译;《西方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高鸿业;专业英语(经济类),不指定参考书。
参考书目:产业经济学(第2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李悦,李平,孔令丞编著备注:报考我院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须本科毕业或为应届本科毕业生;我院不接受本科以下学历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报考。
1960年毕业于交通大学,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宣传与研究工作,同时还进行全国五种政治理论统一考试的研究与辅导工作,效果卓著;在工作中一贯遵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古训,尽职尽责,多次被广大学生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1992年被学校授予“三育人”十佳称号;在二十九年考研政治理论的辅导与研究中,创造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深受全国广大考生的欢迎与信任。
《国际贸易学》第四版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国际贸易日益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如何在国际贸易中获取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
《国际贸易学》第四版,作为国际贸易领域的专业教材,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国际贸易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等方面的知识,是研究和从事国际贸易工作人员的必备教材和参考书。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出发,介绍《国际贸易学》第四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理论部分理论部分是《国际贸易学》第四版的核心内容。
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内容和原则,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特别是相对成本理论、绝对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等,这些理论为我们深入理解国际贸易的运作机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
同时,该部分还介绍了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影响因素、实施和评估等内容,以及国际贸易组织和协定等国际贸易框架和规则。
同时,由于新冠疫情对全球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际贸易学》第四版也对该疫情对全球贸易的制约作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深入分析。
二、应用部分除了理论部分之外,应用部分也是《国际贸易学》第四版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部分主要介绍了国际贸易的运作流程和案例分析,并且包含了最新的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和实践案例,可帮助学生和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的实践操作。
同时,该部分还涵盖了海关技术、贸易融资、价值链、数字贸易等前沿话题,使读者能够了解当前国际贸易的最新动态、政策和热点问题。
三、案例部分《国际贸易学》第四版还设置了案例部分,这是一种实际操作和理论结合的案例分析,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国际贸易案例,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深入探讨了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过程、难点和解决方法。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学》第四版是一本系统全面、权威详实的国际贸易教材,其理论、应用和案例相结合的写作风格和清晰明了的排版风格,使其成为国际贸易学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
不仅是国际贸易研究领域的学生、学者的必备教材和参考书籍,同时也是从事国际贸易工作人员的必读之作,对于提高国际贸易水平和推动国际贸易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在写作国际贸易论文过程中,适当的引用参考文献是可以反映出作者对文献信息获取、吸收、利用的能力和研究创新水平。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1. 秦熠群,金哲松.中韩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3):62-65.2. 张宏,丛静.影响中韩产业内贸易发展因素的实证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6,15(2):43-48.3. 刘嘉.中日与中美产业内贸易及影响因素比较研究[J].亚太经济,2013(2):92-97.4. 李准晔,金洪起.中韩贸易结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2):47-54.5. 马剑飞,朱红磊,许罗丹,对中国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2(9):22-26+80.6. 赵志刚.中国制造业对不同类型经济体的行业贸易[J].中国软科学,2003(3):45-50+121.7. 王云飞.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性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10):47-55.8. 徐娅玮.中国产业内贸易的现状与成因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1(12):36-39.9. 宋全成.加工贸易带动的提升——我国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2003(12):10-13.10. 崔日明,陈付愉.中日服务业产业内研宄[J].区域经济,2008,24(8):51-55.11. 李季.中韩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6):54-59.12. 汪斌,邓艳梅.中日贸易中工业制品比较优势及国际分工类型[J].世界经济,2003,⑷:21-25.13. 石静,王鹏.水平和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基于国家特征的视角[J].世界经济研究,2008(4):39-43.14. 张彬,孙孟.中澳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基于1997-2007年进出口贸易数据[J].国际贸易问题,2009(05):41-48.15. 周茂荣,吕婕.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为例.国际贸易问题,2010(2):32-37.16. 贺骁.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实证分析[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5(3):62-67.17. 廖长友.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45-47.18. 杜莉.中国与美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8):90-97.19. 佟家栋,刘钧霆.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1):5-9.20.Wells,L.T.Jr.ThirdWorldMultinationals,Cambridge,Massachusetts: MITPress,1983.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二)1. 卜伟.我国产业外资控制与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2011:180-181.2. 陈丽丽,林花.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制度因素重要吗[J].经济经纬,2011(1):20-25.3. 陈文彬.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和模式选择——以福建省为例[J].时代金融,2008(7):170-171.4. 陈岩,张桃.积极推进以“技术+品牌”为核心的“走出去”战略——中国髙新技术产业的必然选择[J].国际贸易,2007(3):14-17.5. 崔家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J].2010(6):12-14.6. 代中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研宄——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1):29-35.7. 邓明.制度距离,“示范效应"与中国OFDI的区位分布[J].国际贸易问题,2012(2):123-135.8. 董莉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动因个新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1):73-76.9. 冯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回顾与展望[J].山东社会科学,2014(1):117-121.10. 官建成,王晓静.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2):59-65.11. 郭苏文,黄汉民.制度距离对我国外向FDI的影响一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0(11):21-26.12. 何骏.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研究[J].经济经纬,2007(2):57-59.13. 贺书锋,郭羽诞.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析:政治因素重要吗?[J].上海经济研究,2009(3):3-10.14. 黄静波,张安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动因类型的实证研究一基于1982—2007年得外向投资流向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9(7):4-10.15. 李洪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及未来趋势[J].商业研究,2004(5):143-145.16. 林季红,胡雯婷.中国国际投资发展阶段研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2-59.17. 凌丹,赵春丽.政府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职能作用及实现途径[J].经济纵横,2002(6):43-36.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三)1. 丁青艳,王喜富.供应链上核心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10,7(20):52-53.2. 李金玉,阮平南.核心企业在战略网络演化中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19-21.3. 李欣,刘湘宁.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构建之领导种群研究--以阿里巴巴为例[J].企业研究,2010(8):40-41.4. 韩福荣,徐艳梅.企业仿生学[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12-25.5. 胡斌.企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14-15.6. 刘学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风险评价研究[J].商业时代,2011,(30):33-35.7. 陆玲.企业生态学原理初探,中日管理比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254-268.8. 梁运文等.商业生态系统价值结构、企业角色与战略选择[J].南开管理评论,2005,8(1):57- 59.9. 刘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及培育[J].江苏商论,2010,(9):15- 18.10. 刘雷.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演进的影响因素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5(6): 23-24.11. 任今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及其发展环境[J].闽江9 院学报,2010,31(4):22-24.12. 杨艳萍,李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企业竞争策略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8(9):10-11.13. 陈劲,李飞宇.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社会学检释[J].科学学研究,2001,19(3):103-107.14. 吴联生.盈余管理、政治关联与公司税负[J].会计论坛.2010,17(1):3-17.15. 吴灵玲.政治关联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一一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样本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2.。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是一所在海内外享有卓著声誉的学院,在其57年的学科发展历史中,始终站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最前沿,引领学科发展,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商业精英和学术人才。
在“211工程”建设中成果突出。
学院设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授予权。
国际贸易学二级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其它6个二级学科-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和统计学是北京市重点学科,法经济学和低碳经济学是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
2011年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获得了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授予权。
各学科发展迅速,学生事业前景广阔。
学院拥有一支高学历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人数110多人,其中教授41人,获得海外博士学位者近40名。
教师以国际发表为标志的科研成果已进入国际主流学术界。
学院多层次办学,还分别招收全英文培养和全中文培养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层面的留学生。
在学院攻读学位的留学生占全国总数的1.3%。
2012年学院按照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两个轨道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院每年选拔部分硕士研究生参加金融、国际商务双语培养项目。
我院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水平和质量上都显示了较强的竞争力。
2012年我校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各专业继续实行按一级学科命题,但不采用统一划线,将结合生源情况分专业单独划线。
考生需结合自身情况科学合理选报专业。
招生目录中所列招生人数均为拟招生人数(含推免生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人数),具体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生源状况确定,因此实际招生人数会有所调整,此数据仅供参考。
1、招生专业目录
注:理论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拟采取硕博一体化方式培养。
专业硕士考试科目以教育部下达的文件为准。
2、初试参考书目
2012年国际贸易学单独考试初试参考书目
3、复试笔试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