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3课 战后亚、非、拉地区民
- 格式:docx
- 大小:751.17 KB
- 文档页数:9
2019-2020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1课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习题精选七十七第1题【单选题】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的是( )A、日本B、联邦德国C、英国D、法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有( )①美国的扶持、援助②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③推行非军事化政策④加强联合,建立经济共同体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是( )A、德国B、英国C、法国D、日本【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2012年5月30日,希腊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有超过八成的民众希望希腊留在欧元区,将“欧元”作为单一货币组织是( )A、国际联盟B、欧洲联盟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联合国【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二战后,日本开始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
1957年,日本政府提出《科学技术振兴教育方案》;1958年改革中小学课程;六十年代开始产学研相结合。
……日本还大力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购买技术专利权。
这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推行非军事化政策B、重点发展钢铁、汽车、电器生产C、得到美国大力扶持D、开发人力资源,培养高素质人才【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现统一货币(欧元)的经济货币联盟,……在国际舞台弘扬联盟的个性,材料中的“联盟”指的是( )A、三国同盟B、国际联盟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D、欧洲联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关键词: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政治联盟、经济货币联盟。
由此,你能联想到的是( )A、亚太经合组织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华沙公约组织D、欧洲联盟【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二战后到七十年代的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其相同的原因不包括( )A、利用最新科技成果B、利用美国的经济援助C、组建区域经济组织D、制定适合的经济政策【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与“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统一的货币”“统一的护照”相对应的组织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际联盟B、亚太经合组织C、欧洲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1971年尼克松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2019-2020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2课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复习巩固第三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与1953年相比,1958年苏联谷物产量增长91%,肉类产量增长62%,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B、苏联“一五”计划的实施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D、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改革改变了苏联的社会性质B、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C、改革没有取得任何成果D、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赫鲁晓夫改革和匈牙利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①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②改革都有反对个人崇拜、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内容③都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④都突破了斯大林模式,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赫鲁晓夫改革之所以最终未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A、未能提高苏联的综合国力B、未在政治上采取改革措施C、未改变两极格局的局面D、未根本突破旧有的政治经济模式【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是指( )A、不能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B、不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C、改革难以使苏联重工业得到发展D、改革在理论上不能取得重大突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图框架展示的国家是( )A、沙俄B、苏俄C、苏联D、俄罗斯【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3课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巩固辅导第五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某校九年级一班举办“领袖风采”手抄报活动,下列摘抄的手抄报内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玻利瓦尔解放了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B、尼赫鲁为印度首任总理,与周恩来一起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赢得独立,并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D、卡斯特罗领导巴拿马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事件是( )A、埃及独立B、纳米比亚独立C、埃及收回运河主权D、非洲独立年【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历史结论的提出,必须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下列历史结论,不正确的是( )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意味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矛盾的彻底消除C、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D、纳米比亚的独立,宣告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的历史结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实现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浪潮。
下列历史事件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①萨拉热窝事件②利比亚独立③纳米比亚独立④“非洲年” ⑤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临沂某校准备邀请一著名学者作报告,下列适合出现右侧海报“内容”中的是( )A、埃及独立B、印巴分治C、中东地区动荡D、章西女王抗英【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专题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和振兴。
下列各项不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 )①论文:《民族认同与德国的重新統一》②图片:《纳米比亚独立》③地图:《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④视频:《苏联的改革》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947年8月,尼赫鲁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2019-2020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两极格局下的世界课后练习第1题【单选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 )A、1945年和1989年B、1946年和1990年C、1947年和1991年D、1948年和1992年【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二战后,如火如荣的民族解放运动席卷整个非洲。
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事件是( )A、印巴分治B、巴拿马收回运河全部主权C、纳米比亚的独立D、古巴革命政权的建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五的国家是( )A、南斯拉夫B、匈牙利C、德国D、捷克斯洛伐克【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20世纪60年代,下列亚非国家中尚未获得独立的是( )A、印度B、纳米比亚C、巴基斯坦D、埃及【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冷战时期,尽管美国屯集了足以让苏联毁灭成百上千次的核弹头,并将核弹的打击范围扩大到太空空间。
但它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还是采取( )A、科学技术的较量B、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C、以“和平演变”为主D、仅仅是军事包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16年11月25日被称为“革命活化石”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走完了他90年的人生。
下列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卡斯特罗领导下的古巴直接有关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实施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C、杜鲁门主义出台D、东欧的剧变和苏联解体【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执政于20世纪50—60年代,试图克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而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是( )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这是一块诞生过人类早期文明的大陆,殖民主义统治下灾难深重的大陆,黑色人居住的大陆,至今尚不富裕的大陆。
2019-2020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1课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拔高训练七
第1题【单选题】
二战后,为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西欧国家建立了一个经济共同体。
1993年,这个经济共同体发展成为( )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资本主义经济强国,最主要是因为( )
A、得到美国的帮助
B、大力发展军工业
C、推行科技立国战略
D、谋求政治大国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为提高西欧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欧洲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
由此( )
A、成立欧共体
B、加入北约
C、参加联合国
D、加入世贸组织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
性。
”这个“经济共同体”是( )
A、联合国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欧洲联盟
D、华沙条约组织
【答案】:
【解析】:。
2019-2020年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1课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课后辅导练习九十九第1题【单选题】一位当代西方历史学家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经过多年的努力,西欧国家终于如愿以偿。
20世纪90年代建立的以西欧国家为主体的经济体是( )A、北约B、华约C、欧盟D、世界贸易组织【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为在美苏争霸背景下保证自身安全并提高国际地位,摆脱美国的束缚,有识之士探索出一条欧洲发展之路,其重要特征是( )A、推动冷战B、加入北约C、发展科技D、走向联合【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图片是当今世界一些重要组织的标识,代表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标识是( ) A、B、C、D、【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世纪晚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国;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仅此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日本在这两个时期迅速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A、获得美国援助B、对外侵略扩张C、重视发展教育D、强化中央集权【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反映的是( )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提高了各成员国的国际地位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稳定了西欧各国的政局C、西欧国家摆脱美国控制的意识增强D、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欧盟问题的表述,既准确又全面的是( )①成立于1993年;②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③欧盟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④欧盟的成立,终于使西欧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二战前水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右图最能揭示出欧洲( )A、内部矛盾逐渐解决B、经济差异渐趋消失C、内部市场不断扩大D、已完成政治一体化【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图旗帜代表的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A、国际联盟B、联合国C、欧洲联盟D、北约组织【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短短40年间,从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
2019-2020年中华书局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2课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复习特训二十五第1题【单选题】斯大林模式发挥过积极作用,又存在严重弊端。
苏联国内,最早针对斯大林模式弊端推进改革的是( )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某校组织历史知识竞赛,其中有一条谜语是“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打一国家名称。
该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苏联【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比较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和赫鲁晓夫的改革,其共同点是( )A、都是为了解决发展中的危机B、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C、都有正确的指导思想D、都具备实事求是的精神【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赫鲁晓夫改革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先河。
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共同之处是( )A、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B、大规模开垦荒地C、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D、取得了实质性突破【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执政于20世纪50—60年代,试图克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而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是( )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冲击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B、勃列日涅夫改革C、戈尔巴乔夫D、东欧巨变【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主题中,最符合20世纪50-90年代初苏联、匈牙利等国历史的是( )A、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B、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与1953年相比,1958年苏联谷物产量增长91%,肉类产量增长62%,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B、苏联“一五”计划的实施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D、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斯大林逝世后,在苏联开始进行改革的是( )A、勃列日涅夫B、赫鲁晓夫C、安德罗波夫D、契尔年科【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2019-2020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0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复习特训[含答案解析]第九篇第1题【单选题】下图是1947年美国人画的一幅漫画。
“?”处对应的正确选项是(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两极格局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事件中,对美苏两极格局具有冲击作用的有( )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②欧洲共同体形成③中国崛起④华沙条约组织建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某同学以“冷战局面的形成”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以下是他选取的部分素材,其中不适合这个学习主题的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稿B、杜鲁门在1947年国会的演说稿C、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D、《联合国家宣言》文件【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研究性学习中,小华选择了“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的学习主题。
下面收集的材料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揭秘”B、“美苏‘冷战’始末”C、“‘一超多强’局面的成因”D、“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报告”【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949年4月,英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随着欧洲经济高速发展,1973年,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共体首脑会议宣布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12国成立欧洲联盟;随着世界经济和英国自身的发展,2016年,英国决定退出欧盟。
这些表明,影响英国决策的决定因素是( )A、外国影响B、民族矛盾C、意识形态D、国家利益【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关于马歇尔计划,时任美国总统特别顾问的克利福德曾说过,“我们担心的不是市场,而是预防苏联扩大其控制范围”。
据此可知,美国推行改计划的最终目的在于( )A、经济援助B、称霸世界C、造福各国D、预防苏联【答案】:【解析】:第7题【问答题】今天,美俄在乌克兰的博弈让人不禁联想起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的冷战。
2019-2020年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3课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拔高训练第五十九篇
第1题【单选题】
临沂某校准备邀请一著名学者作报告,下列适合出现右侧海报“内容”中的是( )
A、埃及独立
B、印巴分治
C、中东地区动荡
D、章西女王抗英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实现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浪潮。
下列历史事件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
①萨拉热窝事件②利比亚独立③纳米比亚独立
④“非洲年” ⑤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伯纳德.戴迪的诗“非洲,擦干你的眼泪……从狂风暴雨中走出。
”非洲完成“从狂风暴雨中走出”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埃及独立
B、“非洲独立年”
C、印度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
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
A、玻利瓦尔——非洲独立革命
B、尼赫鲁——印度独立
C、纳赛尔——古巴革命
D、卡斯特罗——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直接打击了美国霸权的是( )
A、“印巴分治”并独立
B、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C、卡斯特罗领导古巴革命胜利
D、纳米比亚独立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如火如荼,各国为争取经济和政治独立进行着不懈的斗争。
下列史实标志着非洲国家最终实现政治独立的是( )
A、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B、古巴建立人民政权
C、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末,用武装斗争方式结束了美国半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的拉美国家是( )
A、海地
B、巴拿马
C、古巴
D、智利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历史结论的提出,必须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下列历史结论,不正确的是( )
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意味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矛盾的彻底消除
C、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
D、纳米比亚的独立,宣告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的历史结束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有“东方瑞士”之称的克什米尔地区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二战以来争斗最激烈的地区,致使两国关系一直紧张的历史源于( )
A、美、俄两国为争夺霸权而各自支持一方
B、两国社会制度,宗教信仰不同
C、两个国家都是有核国家,互不信任
D、英国对印度实行分治政策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1947年8月,印度领导人尼赫鲁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他的讲话是为了庆祝( )
A、印度独立
B、印度加入联合国
C、印度统一
D、印度同中国建交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是由于在这一年( )
A、埃及通过“七月革命”赢得了真正的独立
B、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
C、非洲大陆上有17个国家取得独立
D、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1947年8月,尼赫鲁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这句话主要是指( )
A、印度获得独立
B、巴基斯坦共和国的成立
C、印度共和国的成立
D、印度已成不现代化国家
【答案】:
【解析】:
第13题【判断题】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结束了欧洲对非洲殖民统治的历史。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认识亚非拉”的活动,请你参加探究活动,解答问题。
【材料研读解答问题】
材料一:在东方的中国,有着与非洲共同的历史遭遇。
周恩来说:“非洲人民是勤劳勇敢的,它的落后并不是自己造成的。
”“西方的近代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牺牲亚非国家取得的。
”
材料二: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它们是喀麦隆、多哥、中非、索马里、贝宁、尼日尔、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乍得、扎伊尔、马达加斯加、加蓬、塞内加尔、马里、毛里塔尼亚和尼日利亚、刚果(布)。
【史海拾贝史实论述】
20世纪50年代中期,已有约三十个国家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枷锁取得独立。
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亚非国家普遍感到应增进相互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材料一中的“共同的历史遭遇”主要指什么?
材料二中的“这一年”被称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众多国家获得独立的有利国际因素有哪些。
依据材料指出,亚非国家为“增进相互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召开的国际会议是什么?这一时期亚非拉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新的历史时期,你认为亚非国家加强团结合作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无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历史证明,科技与经济的创新和杰出的人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
印度独立后的首任总理是谁?为埃及赢得真正独立的英雄人物是谁?带领古巴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导人是谁?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改革不当也会导致国家发生剧烈变化,请举例说明。
两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都经历了“繁荣──危机──调整”,其中一战后的“繁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面对二战后的危机,各国适时调整经济政策,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了什么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了什么时代?其特征是什么?
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共同的外部因素是什么?
从日本的发展历程来看,最值得中国借鉴的是什么?
【答案】: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