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H术后并发症处理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PPH术后严重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发表时间:2014-05-12T09:03:37.2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期供稿作者:金显峰余高斌[导读] 较之于传统手术方法,具有安全、有效、不破坏肛垫组织,术后疼痛轻微甚至无痛,恢复快等优点,受到广大患者和医生的欢迎。
金显峰余高斌(湖北省沙洋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448200)【摘要】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直肠粘膜环切术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对我院应用PPH 治疗的623 例II、III、IV度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PPH 手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如掌握不当,并发症并不少见,有些还比较严重,如术中术后大出血、直肠狭窄、直肠损伤等。
结论只有严格掌握手术指证,规范操作流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避免和减少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097-02PPH手术自本世纪初引进我国,应用已十多年了。
较之于传统手术方法,具有安全、有效、不破坏肛垫组织,术后疼痛轻微甚至无痛,恢复快等优点,受到广大患者和医生的欢迎。
尽管如此,PPH手术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吻合口出血、肛门疼痛、术后肛门坠胀感、术后切口水肿、尿潴留、术后腹痛、术后吻合口感染、术后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溃疡、肛乳头肥大、术后肛周赘皮外痔残留、术后大便频数、复发、结直肠穿孔等并发症发生[1],这些并发症如何发生,怎样防治,特别是术后大出血、直肠狭窄、直肠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本文就我院应用PPH 技术治疗II、III、IV 度内痔623例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为2008年12月~2013年8月住院患者,男385例,女238例,年龄25~67岁,平均49岁,病史1~30年。
1.2 治疗方法入院后常规术前检查,均符合手术适应征,术前清洁灌肠,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后行截石位。
PPH是什么,肛肠科医师如是说PPH手术又称为“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是临床中治疗痔疮的一种手术方法,对痔和直肠黏膜脱垂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它来源于国外,但目前国内PPH手术流行度明显高于国外。
由于在外界有“微创、疼痛小”的口碑,在一些医院广泛开展,并得到大力推广,但隐藏在它背后的后遗症和并发症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PPH(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aemorrhoids)手术中文名称为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或者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1998年由意大利学者Longo第一次研究提出,在痔门肛垫直肠下移吻合理论的技术支撑下,采用肛门吻合器通过插入肛门,将位于直肠下端肛门黏膜以及直肠黏膜下方的组织表层进行环形吻合切除,而不需要切除肛门内痔、肛管皮肤及肛门齿状线等组织。
由于肛门周围皮肤无切口,肛垫保留,术后疼痛轻,围手术期排便功能受干扰小。
一、手术原理肛垫下移学说是上世纪7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有关痔的成因的一种学说。
该学说认为,在人体直肠末端左侧和右前位及右后位各有一个由窦状血管、黏膜下肌、结缔组织等组成的肛垫组织,能感受直肠内的气体、液体等物质,对肛门括约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某些原因(如腹压增高)使肛垫内的结缔组织和黏膜下肌遭到破坏而松弛、断裂,肛垫失去支持而下移,脱出肛门而为痔疮。
简单地讲,肛垫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组织,由于一些不良因素的作用使肛垫向下移位,窦状血管出现病变而为痔。
而PPH手术原理主要包括:①虽然一般认为PPH手术并没有切除痔组织本身,通过“悬吊”直肠肛垫高度升高复位后,肛管内的解剖组织结构恢复正常,盆底肌群逐渐收缩恢复可以支持直肠功能;②由于手术完全切断了来自直肠上动脉的三条主干分支,阻断其血流,因此明显大大减少了急性痔疮的组织充血和肥大,可使痔疮体积逐渐恢复到正常大小;③由于手术至少位于齿状线以上2-3厘米以上,该处直肠粘膜及周边组织均受植物神经支配,肛周边缘无任何切口,可以解决困扰患者数周的术后手术部位疼痛问题,对肛门排便功能的干扰影响也很小。
微创治疗痔疮手术(PPH)的护理体会微创痔疮手术(PPH)又称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是建立在肛垫学说基础上的,运用吻合器治疗环状脱垂痔的新技术。
它通过对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进行环形切除,有效治疗重度脱垂内痔。
PPH手术与传统疗法不同,它并不直接处理痔本身,而是用一种从美国进口的特殊器械,将痔上方的直肠粘膜脱垂带作环形切除,同时也阻断了直肠末端动静脉的终末吻合支,从而消除了痔疮发生的根源,因此效果比较理想。
因此,近年来在各大医院广泛应用,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探究微创治疗痔疮手术的护理体会。
标签:微创治疗;痔疮手术;阶段性护理痔是普外肛肠科常见多发病,居肛门五大疾病之首。
占肛肠科疾病87.25%,人群发病率达45.6%。
痔的治疗方法随着医疗科技发展越来越多,为探讨一种新型微创的治疗内痔手术方式已经被业内人士所共识。
在微创治疗痔疮手术过程当中,护理工作的作用也十分重要。
护理工作的阶段性工作开展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科学性的划分阶段性的护理,可以更有效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生活[1-4]。
具体的阶段护理,以及护理的具体举措笔者结合对于微创治疗痔疮手术的临床经验,进行一系列的探究。
1术前护理1.1入院健康指导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应主动热情的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绍病区的环境、医院的规章制度,使其尽快融入到这个集体中。
经常与患者交流和沟通,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愉快接受手术。
1.2术前准备对拟行PPH手术患者,责任护士应指导协助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做好药物过敏试验,术前晚和术晨测生命体征。
训练患者床上排尿,以适应患者早期卧床的需要。
1.3肠道及皮肤准备肠道准备可以消除肠道内的粪便,以防麻醉后肛门括约肌松弛大便排除污染手术区域及减轻术后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
术前1 d给予少渣半流食,术前禁食6 h,禁水4 h,手术当天早晨清洁灌肠。
术前常规备皮,并用温开水清洗肛门,会阴部,以保持手术部位清洁。
应用 PPH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吻合器(pph)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内痔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用pph治疗的356例患者,观察术后病人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pph对治疗重度内痔具有满意效果。
结论:pph治疗重度内痔,混合痔,疗效确切、操作相对简单、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相对少。
是治疗混合痔近期疗效优越的一种微创手术,其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术后并发症;临床应用及分析【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43-011 痔疮,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多发病。
[1]。
自2006年1月起我院开展了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即pph术)减少了手术的疼痛,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现总结如下:1.1 一般资料: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肛肠外科学组修订的《痔诊治暂行标准》。
我科于2006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ⅱ-ⅳ期环形内痔、多发混合痔、嵌顿痔、以内痔为主的环形混合痔患者356例,男305例,女51例。
年龄23~76岁。
病程0.5~42年。
ⅱ度内痔伴出血、贫血者47例占13%,ⅲ度痔疮164例,占46%,ⅳ度痔疮145例,占41%。
其中21例曾行激光治疗,43 例局部注射过硬化剂,56例曾行痔圈套结扎术,35例有痔疮切除手术史。
1.2 手术方法术前准备:完成术前相关检查及清洁灌肠,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或全麻,体位用膀胱截石位。
扩肛后置入肛管扩张器,还纳痔核,暴露齿状线,在齿状线上3~5cm处作一预置荷包,置入吻合器,至直肠,确认吻合器砧头超过荷包缝合圈,然后收紧荷包线并打结,均匀牵拉收紧吻合口,击发吻合器,同时完成内痔上方粘膜及粘膜下层组织的切除和缝合,压迫0.5~1min后,再松开吻合器并退出肛门外,检查吻合口,如有活动性出血,则以细羊肠线缝扎止血,置入凡士林纱条,术毕。
精细化护理在PPH术的体会【摘要】产后出血是产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而精细化护理在产后出血手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护理实践经验,从术前准备、手术过程、术后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和并发症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通过精细化护理的实施,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文章最后总结了精细化护理在产后出血手术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精细化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术后恢复质量,也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
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可以为护理工作者提供更全面的指导,促进产后出血手术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PPH术、术前准备、手术过程、术后护理、围手术期、并发症、重要性、发展方向、建议、总结经验、体会。
1. 引言1.1 概述精细化护理在PPH术的重要性概述精细化护理在PPH术的重要性:精细化护理在产后大出血(PPH)手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患者安全的高度重视,精细化护理已成为现代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PPH手术中,患者需要接受严格的监测和护理以确保手术成功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精细化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同时也有助于医护人员更好地进行团队协作和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精心设计和实施精细化护理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为医疗机构赢得更多的信任和口碑。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精细化护理在PPH手术中的重要性及其实际应用,为读者提供更多关于这一领域的知识和经验。
1.2 PPH术及其意义PPH术,全称为产后出血手术,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术的标准是超过1000ml)的手术。
产后出血是产科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产后出血会给产妇的生命带来威胁。
由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导致PPH术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PPH术的意义在于及时有效地控制产后出血,保护产妇的生命安全。
PPH术后并发症及处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pph术后多种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方法对每种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并跟踪随访。
结果本组260例,手术时间15~45 min,平均30 min;住院时间3015 d,平均9 d,随访6~12个月效果良好。
术后并发症20例,发生率7.7%。
结论 pph虽然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但若不注意病材的选取、术中精细的操作,必然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若处理不当可出现严重后果,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痔;pph术;并发症
选取2009~2011年pph治疗混合痔、内痔、便秘等病例260例,其中并发症20例,现就pph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12例,女148例;年龄19~82岁,平均50.5岁;病程3~40年平均21.5年。
住院患者215例,门诊患者45例。
环状混合痔160例,三、四期内痔42例,直肠黏膜内脱垂32例,直肠前突26例。
大部分病例经药物内服或外用治疗,8例曾行混合痔外切内扎术,4例曾行硬化剂注射治疗,4例曾行直肠前突直肠黏膜柱状缝扎术。
1.2 使用器械全部采用一次性法兰克曼、康迪、派尔特等国产痔吻合器。
1.3 治疗方法术前清洁灌肠,腰麻或全身麻醉,取右侧卧位,
常规肛周及直肠腔消毒,扩肛至4~5指,6、12点肛周皮肤各缝1根牵引线,用组织钳钳夹3、9点处肛管并向外牵拉,肛内置入cad33,用6、12点处缝线将其固定,除去组织钳,肛内再次消毒并清除直肠内粘液,移去内栓后将psa33插入cad33内,在齿状线上约3~4 cm处用特制缝线或10号丝线在同一平面做一个黏膜下荷包缝合,取出psa33,经cad33将吻合器头端伸入到环扎处上端,扎紧缝线,将缝线通过吻合器侧孔拉出,适当牵引,旋紧吻合器至标准刻度内并击发,保持在紧闭状态下30 s以防止出血。
移去吻合器,检查吻合环部位是否有出血,如有出血可用3—0可吸收线缝合止血。
肛内置橡皮引流管一根并通向肛外,以利术后排气及观察有无继发出血。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本组260例,手术时间15~45 min,平均30 min;住院时间3~15 d,平均9 d,随访6~12个月效果良好。
2.2 并发症及处理术后并发症20例,发生率7.7%。
急性尿储留5例,可能与腰麻及术后肛门疼痛引起膀胱逼尿肌松弛和膀胱颈括约肌痉挛有关,给予诱导排尿、下腹热敷、恐吓疗法及针刺疗法、耳穴疗法效果不佳,给予留置导尿处理。
出血7例,全部位于吻合口处,其中4例发生在术后24 h内,为术后便意强烈,如厕排出大量鲜血及血块,或为术后肛门引流管持续引流出鲜血,2 h引流量超过200 ml,遂紧急在床旁行肛门镜下检查,清除积血块后,于吻合口处发现搏动性出血点,予“8”
字缝扎止血。
3例发生在术后9~11 d,大便排出大量鲜血及血块,伴头晕、心慌,紧急来院检查,同样发现有搏动性出血点,予缝扎止血,7例均痊愈,随访半年未再出血。
术后吻合口处血肿3例,均为术后肛门下坠感、排便不净感,伴便时少量出血,肛门指检触及吻合口处柔软肿物,表面光滑,轻压痛,肛门镜下见肿物色紫暗,位于直肠黏膜下吻合口附近,血肿最大的一例如鸡蛋大小,均经止血药物应用、抗感染治疗,2月后复查血肿消失。
术后吻合口狭窄4例,2例为术后3个月,2例为术后6个月,均为排便困难、排便不净感,需口服泻药或肛注开塞露以协助排便,肛门指检感吻合口明显狭窄,严重的仅能通过一指尖,一例经手法扩张吻合口治愈,另外3例经手法扩张效果不佳经手术切开挂线法后好转,术后仍有轻度吻合口狭窄。
术后吻合口憩室1例,为便秘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术后3个月仍有排便不净感,来院复查,指检于吻合口处9点钟触及一“肿物”,质硬,约2 cm×5 cm大小,有活动度,肛门镜下见该处黏膜隆起,色泽正常,再次指诊挤压该肿物后,从吻合口处排出一约“指肚”大小物质,乳白色,质硬,再次触摸吻合口已光滑,“肿物”已消失。
3 讨论
总结数百例pph手术,感到手术并不复杂,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扩肛时要用力均匀,避免动作粗暴,以免
形成肛周及黏膜下血肿。
②荷包缝合的位置。
荷包缝合线应在齿状线上3~4 cm,吻合口在齿状线上1~2 cm为宜。
距离太远使肛垫悬吊不充分,术后易出血且增加止血难度,距离太近则吻合钉打到痔核上使闭合不严,容易出现吻合口血肿及出血,还会出现肛门下坠不适等症。
③荷包缝合的深度在黏膜下层,太浅易引起黏膜撕脱,太深则易损伤括约肌,可致术后吻合口出血或狭窄。
对于女性患者更要注意缝合深度,且闭合前一定要触摸阴道后壁,以防止直肠阴道瘘的发生。
④荷包缝合的数量。
本组病例均为单荷包缝合,效果满意。
实践证明,双荷包缝合并不能增加直肠黏膜的切除宽度,更不能增加吻合器的容量,正确而确切的单荷包缝合并不比双荷包缝合切除的组织少,且节省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后出血的可能性。
⑤荷包缝合时进针与出针应在同一点,以避免因缝针间距过宽而使进入钉仓的黏膜组织减少,影响手术效果。
⑥荷包缝合针道,尤其是进针与出针部位应在同一平面,以免术后出现吻合口憩室或增加吻合口疤痕。
⑦旋紧吻合器时,一定要注意吻合器纵轴与直肠保持一致,击发后保持吻合器在闭合状态约30 s,以减少出血可能。
若取出吻合器困难,应避免强拉硬拽,否则会撕脱黏膜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正确的方法是,完全旋松吻合器,直视下看到吻合器蘑菇头,侧方移动吻合器后即可取出。
取出吻合器后,一定要细致检查吻合口是否完整及有无出血,如有搏动性出血或黏膜撕裂,可用组织钳钳夹出血点,用3—0可吸收线“8”字握手术适应证。
对于内痔或直肠多次注射硬化剂的患者,因直肠壁僵硬,为防止大出
血,最好不用pph手术。
⑧近来,对pph术后外痔仍很明显的患者同时行外痔切除,这种对pph手术的补充治疗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纵观pph手术的各种并发症,仍以术后吻合口出血最为凶险,严重者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因此要高度重视。
术中精细操作、常规置放肛管、术后及早发现并及时确切的止血,尽快建立静脉通道,是防止严重后果的关键,使用止血药物但不要过于迷信止血药物,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