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美术编 第3章 美术发展的历史线索)【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462.07 KB
- 文档页数:12
中国美术简史范围:史前及先秦美术——秦汉美术——魏晋南北朝及隋唐美术——五代宋元美术——明清美术——近代美术复习重点:魏晋南北朝及隋唐美术——五代宋元美术——明清美术分值大概分布:1.绘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110分2.绘画理论:10分3.工艺(玉器艺术、陶瓷艺术、染织)10分4.书法艺术:5分5.雕塑(秦汉美术、佛教艺术)15分第一编史前及先秦美术第一章史前美术一、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1.模仿说2.巫术说3.游戏说4.劳动说二、重要彩陶类型★★★★★1.仰韶文化彩陶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2.马家窑文化彩陶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3.黑陶工艺三、重要雕刻★★1.玉器:C形龙2.陶雕:女神塑像四、岩画第二章先秦美术一、青铜器艺术★★★★★1.青铜器的分类及代表商代:司母戊鼎、四羊方尊西周:伯矩鬲[lì]、毛公鼎春秋:立鹤方壶战国:宴乐采桑狩猎攻战纹壶2.青铜器纹饰兽面纹(饕餮纹)2.青铜器上的铭文铭文出现于商代后期,初时字数很少,仅有族徽的印记。
到商代晚期,出现了长达数十字的铭文,西周以后,有的器物上铸出数百字的长铭二、绘画艺术★★帛画:《人物龙凤》《人物御龙》第二编秦汉美术一、秦汉美术的主要类型★★★★★(厚葬)1.壁画: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2.帛画3.画像石、画像砖4.雕塑(守灵)二、秦汉绘画的主要特征(简单了解)1.政治功能和伦理教化作用2.题材广泛地采来自社会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3.单线勾勒三、壁画宫殿寺观壁画和墓室壁画代表:秦都咸阳宫壁画残片;河南洛阳卜千秋墓室壁画;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四、帛画马王堆一号墓彩绘帛画《轪[dài]侯妻帛画》——T字形,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
五、画像石、画像砖1.用途2.特点六、雕塑(简答题)1.秦汉特点、异同⑴塑代表作品是秦始皇陵兵马俑,特点: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山东省考研艺术学复习攻略中国美术史与西方艺术史山东省考研艺术学复习攻略:中国美术史与西方艺术史导言: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现象、艺术创作及艺术史等方面的学科。
在山东省考研中,艺术学是一个重要的科目。
本文将以中国美术史与西方艺术史为主题,为考生提供一份复习攻略,帮助他们系统地准备艺术学科的考试。
一、概览中国美术史与西方艺术史1.1 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史是研究中国古代美术发展历程的学科。
它包括了五千年来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艺术形式。
在复习中国美术史时,考生需要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品,同时还需了解相关的艺术家及其艺术思想。
1.2 西方艺术史西方艺术史是研究欧洲及其周边地区艺术发展历程的学科。
它从古希腊和罗马艺术开始,一直延伸到现代艺术。
复习西方艺术史时,考生需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艺术流派、艺术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还需了解西方艺术史上的重要事件和背景。
二、复习方法与技巧2.1 建立艺术史知识框架首先,考生需要建立起中国美术史与西方艺术史的整体知识框架。
可以按照历史时期或地域划分来组织复习内容,这样能够梳理思路,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
2.2 系统性学习各个时期的重要艺术作品理解与记忆重要作品的艺术特点对于复习非常重要。
建议考生可以选择一些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艺术风格、创作背景和艺术家背后的思想。
2.3 多媒体学习与实地考察相结合除了书本知识,考生也可以通过看相关纪录片、参观美术馆等方式进行多媒体学习。
实地考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作品结合起来,给复习增添更多的趣味和感受。
三、备考重点3.1 中国美术史(1)大约2000字左右3.2 西方艺术史(1)古希腊与罗马艺术:根据时间跨度安排话题。
(2)中世纪艺术:重点了解拜占庭艺术和罗曼式艺术的特点。
(3)文艺复兴艺术:着重学习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的作品及其影响。
(4)巴洛克艺术:学习巴洛克艺术的特征,了解大卫、伦勃朗等艺术家的作品。
艺术学复习浙江省考研艺术学美术史复习指南艺术学是广泛涉及艺术历史、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等方面的学科,对于准备参加浙江省考研艺术学专业的同学来说,艺术学美术史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提供一份复习指南,帮助考生全面系统地复习艺术学美术史。
一、古代历史与艺术古代历史与艺术是艺术学美术史中的重要内容。
在复习这一部分知识时,考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艺术流派进行复习。
例如,可以从早期的古埃及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古印度艺术等开始,了解各自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此外,还需要关注古代文明中的艺术与宗教、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关系。
例如,埃及的神庙和金字塔是其宗教信仰和君主制度的产物,而古希腊的雕塑和建筑则多是为了表现人的高尚完美。
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对此要重点复习。
考生可以了解中世纪时期的宗教建筑和绘画,比如哥特式建筑和马赛克艺术的特点。
而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罗马等地成为艺术的中心,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的作品备受赞誉。
复习这一部分还需要关注各个时期的艺术家及其作品。
例如,在文艺复兴时期,需要掌握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拉斐尔的《圣母子像》等重要作品。
三、近现代艺术近现代艺术是艺术学美术史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
这部分知识主要包括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立体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不同的艺术流派和艺术家的作品。
对于近现代艺术的复习,考生可以从印象派的诞生开始,了解莫奈、雷诺阿、德加等艺术家的风格与作品。
随后,可以进一步学习后印象主义的画家,如凡高、塞尚等。
对于立体派、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考生需要了解各自的创始人、主要艺术家及其作品,并能够分析其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四、中国艺术史中国艺术史作为中国特色的一部分,也是考研艺术学美术史的重要内容。
复习这一部分时,考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复习,包括古代艺术、宋元明清时期的艺术以及现代艺术。
第2章舞蹈的起源【考情分析】本章知识点较系统简单,多以选择、简答题出现在考题中,要求考生牢固识记六种舞蹈起源论的提出者及其基本观点即可。
【考点归纳】一、模仿论模仿论是艺术起源中最古老的理论,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
其理论观点有:(1)模仿是人的天性和本能,舞蹈起源于人对自然的模仿。
(2)舞蹈是人用有节奏的动作对各种野兽动作和习性的模仿。
(3)有些舞蹈是对一些自然景物动态形象的模仿,如柳枝的摇曳、海浪的翻滚、风的飘荡旋转等。
(4)不同的模仿对象和媒介产生不同的艺术种类。
二、游戏论游戏论是18世纪德国的诗人、艺术理论家席勒依据康德“艺术像游戏一样,都是自由的活动。
它是对自身愉快的、能够合目的的成功”而提出的艺术起源理论。
其理论观点有:(1)艺术的根本起因是“游戏的冲动”。
(2)游戏是自由的人性的表现,也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的标志。
三、巫术论巫术论是现代西方最流行的一种艺术起源理论,提出者为英国的人类学家泰勒。
泰勒提出原始人的思维分不清主客观的界线,认为一切自然物都和自己一样有灵魂,把自然界看成是万物有灵的世界,从而产生了图腾崇拜、原始宗教、魔法巫术、祭祀礼仪等活动,舞蹈是这些活动的重要内容,有的甚至离不开舞蹈。
舞蹈是伴随这些活动产生的辅助活动。
四、表情论表情论由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提出。
其理论观点有:(1)艺术起源于表现人的情感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2)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即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
五、性爱论性爱论是指舞蹈起源于性爱的理论。
虽然其没有模仿论、游戏论、巫术论等艺术起源论那样历史久远,但却受到愈多的学者重视。
(一)性爱论的论述(1)达尔文断言:“音乐舞蹈起源于性的冲动,起源于恋爱。
”(2)蔼理斯说:“舞蹈不仅与宗教有紧密的关系,它与爱情也有同样的紧密关系”。
浙江教育学院华强教学点聋人《美术基础知识》高职招生考试复习纲要一、美术的含义和内容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又称之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
它包括的内容很多,例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等。
二、绘画绘画是美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物质材料,通过线条、色彩、明暗及透视、构图等手段,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创造出可以直接看到的、并具有一定形状、体积、质感和空间感觉的艺术形象。
从画种来分,它可以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速写等。
从表现形式分,它可以分为:宣传画(招贴画)、年画、漫画、连环画、组画、插图等。
从题材内容分,它可以分为:肖像画、风俗画、历史画、风景画、静物画等。
三、素描的概念第一,与色彩画相对而言,素描是一种“单色”的绘画;第二,素描是造型的基本功,是培养造型能力的基础;第三,素描作为画家艺术创作意图、观念的体现,是收集素材、表现构思的手段;第四,素描作为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画种。
四、素描的分类按传统体系分类,可分为中国写意传统的素描(白描)和西方写实传统的素描;按内容题材分类,可分为静物素描、动物素描、风景素描、人物(石膏像)素描、人体素描;按使用的工具,可分为铅笔素描、炭笔素描、钢笔素描、毛笔素描、粉笔素描;按表现手法,可分为结构素描(或称“结构造型”,是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素描形式)、明暗素描(或称“明暗造型”,是以明暗色调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素描形式)和设计素描;按功能性质和目的性,可分为基础素描、习作素描和创作素描。
五、素描的发展原始社会的岩画是最早的素描。
古希腊瓶画被称为古代的“素描一绝”。
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标志着西方素描走向成熟,出现了“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其中达·芬奇的素描作品代表着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素描艺术的最高成就;这一时期,产生了美术学院,素描被设为主要的基础课程。
第2章美术作品构成的要素【考情分析】本章知识点较为抽象,需要考生深入理解,主要阐述了美术作品的构成要素,其中构思与构图、意境、风格是重点内容。
考生需要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构思与构图及二者的关系;理解并掌握空间、笔触、素材与节奏的相关内容;重点掌握意境与风格的含义、构成要素与特征等内容。
【考点归纳】一、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一)美术作品的内容内容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总和,一般表现为具体可感的现象形态,通过视觉形象唤起人的想象。
作品内容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通常紧密融合,不可分割。
(1)客观因素:又称“题材”,是指艺术家在作品中所描写的现实生活和对象;(2)主观因素:又称“主题”,是指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和对象的认识、评价、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
(二)美术作品的形式形式是作品的存在方式,分为:内形式,即内容诸因素的内部组织和结构;外形式,即艺术形象所借以传达的物质手段的组成方式。
(三)美术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内容是主导,形式的选择和确定应以是否适应内容的需要为原则,形式又呈现相对的独立性,积极、能动地反作用于内容。
二、美术作品的构思和构图(一)构思构思指审美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和取舍、创作意念的酝酿和确定、题材的选取和提炼、表现形式的选择、形象的塑造和艺术手法的运用的预想等。
艺术构思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是想象活动。
(二)构图构图意为组合、构成,指在平面的物质空间上,安排和处理审美客体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整体的艺术作品,以表现构思中预想的形象与审美效果。
构图是艺术传达的第一步,是对构思的检验和修正,是绘画艺术的基础,被认为是“画之总要”。
(三)构思与构图的关系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构思与构图密不可分。
构图是构思基础上的具体构图;在构图过程中,构图对原先构思中的预想效果和审美形象不断予以修正,有时甚至会萌发新的构思。
艺术考研知识点总结一、美术学理论基础美术学理论基础是美术考研的重要考察内容,包括美术的概念、美术的形式、美术的表现手段和美术的发展历程等方面。
1.美术的概念:美术是艺术的一种形式,通过色彩、形状、线条等形式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是一种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式。
2.美术的形式:美术的形式可以分为绘画、雕塑、版画、摄影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段和特点。
3.美术的表现手段:美术的表现手段主要包括线条、色彩、形状、质感、透视、构图等,通过这些手段艺术家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美术的发展历程:美术的发展可以分为古代美术和现代美术,古代美术主要包括中国古代美术和西方古代美术,现代美术主要包括中国现代美术和西方现代美术。
每个历程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和特点。
二、色彩理论色彩是美术作品中的重要元素,掌握色彩的基本理论对于掌握美术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1.颜色的基本概念:颜色是人们对物体表面反射或发射光的视觉感觉,可以分为红、橙、黄、绿、蓝、紫等基本颜色。
2.色彩的表现形式:色彩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纯色、明度和色相等方面,通过这些表现形式可以构建出各种不同的色彩效果。
3.色彩对比:色彩的对比是指不同颜色之间的对比效果,包括冷暖对比、明暗对比、对比色对比等多种对比形式,通过这些对比可以增加作品的生动性。
4.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在美术作品中,色彩可以通过构图、搭配和运用等方式来表现出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情感。
三、绘画基础知识绘画基础知识是美术考研的重点考察内容,主要包括素描、油画、水彩画、版画等方面。
1.素描: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包括静物、人物、风景等素描形式,通过对线条、透视和视觉效果等方面的掌握可以提高绘画能力。
2.油画:油画是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色彩的运用和画面的构图可以表现出艺术家的情感和审美意义。
3.水彩画:水彩画是绘画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清新的色彩和柔和的笔触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感和情感。
探索艺术的历史与发展美术基础知识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艺术作品可以了解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
本文将探索艺术的历史与发展,并介绍美术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奥秘。
一、艺术的历史发展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原始社会,最早的艺术作品是人们在墙壁上画上的原始图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
在古代,艺术主要依附于宗教和统治者的权力,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和希腊的雕像等,都是宗教和权力象征的表现。
而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开始强调个人的创作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自由,这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美术基础知识1. 绘画绘画是艺术的一种基本形式,通过绘画作品可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观察。
绘画可以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如纸、画布、彩色铅笔、颜料等。
常见的绘画流派有油画、水彩画、素描等。
2. 雕塑雕塑是以立体的形式创造艺术形象的一种方式,通过雕塑可以表达人物形象、动物形态或抽象的概念。
雕塑常用的材料包括石头、木材、金属等。
有名的雕塑家包括米开朗基罗、罗达尼尼等。
3. 建筑建筑是艺术与工程的结合,通过设计建造建筑物来营造出人们居住和工作的空间。
建筑可以包括住宅、公共建筑、纪念碑等各种形式。
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如埃菲尔铁塔、中国的万里长城等。
4. 艺术运动艺术运动是特定时期或特定地区的艺术创作风格和思潮的集中表现。
不同的艺术运动有着不同的风格和表现方式。
例如印象派注重对光线和色彩的刻画,立体主义强调立体形态的表现等。
三、现代艺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变迁,艺术也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开始挑战传统的表现形式和观念,尝试新的创作方式和艺术语言。
例如,抽象艺术运动以抽象的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当代艺术则强调观念和互动性。
当代艺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材料和技术,艺术家可以运用各种媒介和表现方式,包括数字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
艺术硕士艺术综合考研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考点复习第一编音乐【知识框架】第1章概述1.1.1 复习笔记【通关提要】本章主要讲述了音乐的特性、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音乐、音乐的社会功能及其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联系。
本章考点以填空、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题为主,在学习时,要完整把握音乐基本概念和本质特征,掌握其基本内容;同时,要了解音乐的社会功能在应用时的不同情况以及同其他艺术相结合的形式与内容,以便答题时举例。
【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音乐的定义和特性(见表1-1-1)★★表1-1-1 音乐的定义和特性考点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音乐★★★1原始时代(1)发展概况音乐早在原始时代就已经产生(萌芽状态),已有相对固定的音高和或长或短的节奏。
(2)特点①实用性远大于审美性。
②因人类多种需求而产生,早期音乐具有混生性(如混合舞蹈、诗歌、美术、音乐等因素)。
2奴隶社会阶段(1)发展概况音乐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音乐中的一部分成为了等级制度(即“礼”)中的一部分。
(2)特点加强了音乐的娱乐性功能和道德教化功能,提升了音乐演奏的职业化程度。
3封建时代(1)发展概况社会阶层开始细化,分工更加明确,这一时期的音乐类型和功能有了多种呈现方式。
(2)发展原因①统治者追求精神上的娱乐与消遣。
以贵族和统治阶级为中心,收集了统治区域内部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使得音乐之间相互交流融合。
这是音乐发展最主要的原因。
②贸易往来频繁,使得音乐表演的场地逐渐增加,城镇从事专业音乐活动的人增多,偏远地区的民间艺人逐渐向城市迁徙,促进了音乐的繁荣与音乐体裁的多样化。
(3)特点音乐生活更为丰富,作品题材更为广泛。
宗教音乐的传入,使得寺庙和教堂开始成为传播宗教音乐的场所。
4工业文明时代(1)发展概况这一时期音乐的表现形式、乐器的制作和音乐理论的系统化研究都更加精确,在音乐的记录上更加细致完整,传播方式上更加多样化。
(2)发展原因及特征①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进而推动了音乐的发展。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美术编第1章概述)【圣才出品】第1章概述【考情分析】本章是美术篇的概述部分,却是考察的重点章节,需要考生重点识记,主要知识点如下:1.了解美术一词的历史。
2.重点识记掌握美术的几种起源说,重点掌握美术的社会功能。
3.了解并识记艺术门类的划分,全面了解主要的美术门类类型,对中国传统书画门类进行全面的把握。
【考点归纳】一、“美术”一词的历史(1)美术也称“造型艺术”“空间艺术”或“视觉艺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创作成可视的、具有美学欣赏价值的平面或立体形象的艺术。
(2)美术一词最初由德国美学家莱辛创用。
法国巴托的《统一原则下的美的艺术》促进“美的艺术”的确立。
汉语中“美术”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自日本引入。
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美术(一)艺术的起源1.模仿说模仿说是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
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冲动,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
这种理论直到19世纪末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
2.游戏说游戏说,又称“席勒—斯宾塞理论”,是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发生理论中较有影响的一种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学者斯宾塞。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通过对游戏和审美自由之间关系的比较,首先提出了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观点,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
3.表现说表现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诗人雪莱、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欧美现当代美学家等。
该观点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
4.巫术说巫术说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理论中最有影响、有势力的一种观点,在直接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最早见诸于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的《原始文化》一书。
其代表人物有爱德华·泰勒、雷纳克、萨罗蒙赖纳许、吉德逊等。
5.劳动说劳动说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理论中最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理论,19世纪广泛流传。
山东省考研美术学复习资料西方美术史与中国美术史重点内容梳理一、引言美术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包括了西方美术史和中国美术史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山东省考研中,西方美术史与中国美术史的重点内容是考生需要重点准备的部分。
本文将对这两部分内容进行梳理,旨在帮助考生针对性地复习。
二、西方美术史重点内容梳理1. 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是西方艺术史的重要起点,对后来的艺术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考生需要掌握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的主要特点、代表作品及其艺术表现形式。
2.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艺术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代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复兴,并开创了现代艺术的先河。
考生需要重点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主要作品及其艺术特点。
3. 巴洛克艺术巴洛克艺术是西方艺术史中一个重要的艺术潮流,以其浓郁的宗教感和运动感而著名。
考生需要掌握巴洛克艺术的特点、代表作品以及其艺术风格。
4. 印象派与后印象主义印象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个重要艺术流派,它对后来的现代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考生需要了解印象派的艺术特点、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5. 现代主义艺术现代主义艺术是20世纪艺术的重要潮流,它打破传统观念,追求艺术的自由和创新。
考生需要重点掌握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历程、主要艺术家、代表作品以及不同流派的艺术特点。
三、中国美术史重点内容梳理1. 先秦时期的艺术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起点,包括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以及绘画作品。
考生需要了解先秦时期艺术的特点、代表作品以及其艺术风格。
2. 隋唐时期的艺术隋唐时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黄金时期,以壁画和陶瓷艺术为代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考生需要掌握隋唐时期艺术的主要特点、代表作品以及其艺术表现形式。
3. 宋元明清时期的艺术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发展时期,在绘画、书法、陶瓷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考生需要了解宋元明清时期艺术的特点、主要画家、代表作品以及不同画派的艺术特色。
美术编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美术的历史、起源,美术的门类.艺术是一切艺术门类的总称,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来反映自然和社会,表现人类情感的一门大的学科,包罗了美术、音乐、诗歌、舞蹈、戏曲、电影、书法等,也包括服饰、园林设计等很大的范围。
而美术则专门用来指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即视觉艺术部分。
法国巴托《统一原则下的美的艺术》第二节、起源模仿说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
(亚里士多德来奥那尔多狄德罗)游戏说席勒和斯宾塞,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
(席勒《美育书简》表现说起源于人类的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
(雪莱托尔斯泰)巫术说在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泰勒《原始文化》劳动说希尔恩《艺术的起源》美术的发展第三节、认识功能对现实生活全面、能动的反应,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有助于们人智能的形成发展与情感意志的培养。
教育功能感染与激发效能启发观者的意识与情感,提高思想、品德和情操.审美功能最本质最普遍的功能,形成审美观念、理想陶冶情感与人格.第四节、一、现代美术门类文艺复兴,文学、绘画、雕刻、建筑、音乐、戏剧六大类,后来电影被纳入。
历史上看分为四种:存在:空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刻)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时空综合(戏剧、电影等).运动方式:静态艺术(建筑、绘画、雕塑)动态(音乐、戏剧、电影)动静结合(文学)。
主体对对象的感觉方式:视觉(建筑、雕塑、绘画)听觉(音乐)试听综合(戏剧、电影)想像艺术(文学)。
内容特征: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电影)与表现艺术(音乐、建筑、诗歌、舞蹈)(一)建筑(二)雕塑(三)油画(四)版画(五)工艺美术二、中国传统书画门类(一)人物画以人物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周代劝善戒恶的壁画,战国秦汉独幅人物画作品,魏晋隋唐是人物画发展的重要时期吴道子把人物宗教画发展到更富于表现力,五代两宋是深入发展的随着画院更加精美随着文人画民间稿本被李公麟提为白描张择端南宋受禅宗思想影响,写意人物画肇兴开始总是审美和抒发情感,元明清具有萌芽状态反封建的文人人物画形成了独特传统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题材,开掘深意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足以显现人物内在本质的外形的描写,真实的展示不同人的性格及,主张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等强调分别主次,有详有略,…。
艺术设计史复习知识点艺术设计史是一门研究艺术设计发展历程的学科,它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设计风格、流派和作品。
对于学习艺术设计的同学来说,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点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艺术设计史复习知识点。
一、古代艺术设计1、古埃及艺术设计古埃及艺术设计以其宏伟的建筑和精美的装饰而闻名。
金字塔是古埃及建筑的杰出代表,其精确的几何形状和巨大的规模展示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技术。
此外,古埃及的壁画、雕塑和家具也具有独特的风格,常常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来表达宗教和神话主题。
2、古希腊艺术设计古希腊艺术设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建筑注重比例和对称,帕特农神庙就是其典范之作。
古希腊的雕塑艺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如米洛斯的维纳斯和掷铁饼者,展现了对人体美的理想追求。
在陶瓷和金属工艺方面,古希腊也有出色的表现。
3、古罗马艺术设计古罗马艺术设计继承了古希腊的传统,并在建筑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罗马的万神殿、斗兽场等建筑展现了其强大的工程技术和宏伟的气势。
古罗马的家具和装饰艺术也非常丰富,常常采用华丽的装饰和复杂的图案。
二、中世纪艺术设计1、拜占庭艺术设计拜占庭艺术设计融合了东方和西方的元素,以其华丽的镶嵌画和金色背景而著称。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的杰作,其巨大的穹顶和精美的内部装饰令人叹为观止。
2、哥特式艺术设计哥特式艺术设计主要体现在建筑上,其特点是高耸的尖顶、细长的窗户和华丽的彩色玻璃。
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之一,它展现了哥特式建筑的独特魅力。
三、文艺复兴艺术设计1、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强调恢复古典建筑的比例和形式,如布鲁内莱斯基设计的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
这一时期的建筑师还注重运用数学和几何原理来设计建筑,使其更加和谐美观。
2、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追求真实和自然的表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大师的作品成为了艺术史上的经典。
这一时期的绘画在技法、构图和题材上都有了重大的突破。
山东省考研美术学复习资料艺术理论与艺术史重点解析艺术理论与艺术史是美术学考研中的重要考点之一。
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对于这两个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解析山东省考研美术学复习资料中的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考试。
一、艺术理论的重要性及学习方法艺术理论是美术学的基础理论,它包括了艺术的定义、类型、分类等一系列的学术观点和理论体系。
对于考研考生来说,艺术理论的学习能够帮助他们从更高的角度去理解艺术作品,并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评价。
在学习艺术理论的过程中,考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系统学习:首先需要全面了解艺术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精神,再逐步深入学习各种不同类型和分类的艺术理论。
2.阅读经典著作:阅读艺术理论的经典著作对于加深理解和拓宽思路都有很大的帮助。
3.辩证思维:艺术理论中常常存在着争议和不同的学派观点,考生应该具备辩证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并进行批判性思考。
二、艺术史的重要性及学习方法艺术史是美术学考研中另一个重要的考点,它涉及了人类艺术发展的全过程,包括了艺术风格、艺术家、艺术作品等方面的内容。
学习艺术史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为其写作论文和参与讨论提供了基础。
艺术史的学习方法如下:1.时间线索:建立一个清晰的时间线索,了解各个时期的艺术发展脉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重要人物与作品:重点掌握各个时期的重要艺术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对于理解艺术风格和发展方向非常重要。
3.理论结合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作品相结合,观察和比较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从而加深对艺术史的理解。
三、考研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在考研复习中,除了掌握艺术理论和艺术史重点知识之外,还需注意以下问题:1.注重实践:除了掌握理论知识,考生还应该注重实践操作,通过画画、设计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和体验艺术。
2.思辨能力培养:艺术学考研中常常需要进行论述和批判性思考,因此需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第4章美术批评与鉴赏【考情分析】本章内容主要是阐述中外主要的几种美术批判理论,需要考生掌握中国与外国历史上的几种美术批评论的相关内容,重点识记“六法论”“南北宗论”和“图像学”。
【考点归纳】一、中国(一)传神论传神论出现在公元4世纪,受到汉末魏初名家论“言意之辨”和魏晋玄学的影响。
中国画史上最早运用“传神”评价美术现象的是东晋画家顾恺之。
其发展状况如下:(1)东晋顾恺之的传神论是人物画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体现描绘对象的心理特征,形神是针对画人物而提出的。
(2)唐代的传神论主要作为人物画的审美标准被运用。
(3)五代以后山水、花鸟画大盛,提出了抒情寄意的美学命题。
(6)宋代之后,写意论成为更流行的审美准则。
(二)六法论“六法论”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
六法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的时期。
后代画家始终把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
1.内容根据唐代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记述可知,画有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2.钱钟书的“六法论”(1)“气韵生动”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将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2)“骨法用笔”是指骨法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笔法;(3)“应物象形”是指画家的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4)“随类赋彩”是指着色;(5)“经营位置”是指绘画的构图,“经营”原意为营造、建筑,谢赫借来比喻画家作画之初的布置构图;(6)“传移模写”是指临摹作品。
(三)南北宗论“南北宗论”是晚明文人画家董其昌以禅宗南北两个宗派来比喻山水画的不同风格。
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对明末、清代乃至当代的中国画创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代表人物有:(1)南宗。
南派的祖师为唐代诗人王维,荆、关、董、巨、米家父子至元四家为南宗正传。
董其昌极力推崇南宗为画家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