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汽车车速表的检测与检测设备
- 格式:ppt
- 大小:396.50 KB
- 文档页数:29
8教学提示:汽车技术状况是指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参数的总和。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是指汽车技术状况与行驶里程或行驶时间的关系。
研究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目的在于采取相应技术措施降低零件磨损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介绍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分级和评定方法。
重点内容是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原因和影响因素。
要求学生了解汽车技术状况分级与评定方法熟悉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掌握延缓汽车技术状况劣化的方法。
8.1 8.1.1 汽车技术状况汽车技术状况是指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的参数值的总和。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其技术状况将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和外界条件的变化而逐渐变坏致使汽车的动力性下降经济性变坏排气和噪声污染加剧及可靠性变坏直至最后达到使用极限。
因此必须研究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规律以及引起变化的原因只有掌握其变化的客观规律才能合理地使用和组织汽车技术维护保持良好的汽车技术状况。
8.1.2 汽车运用性能的变化汽车的运用性能是由原设计与制造工艺所确定下来的并主要取决于原车产品的制造质量。
汽车的运用性能包括动力性、经济性、使用方便性、行驶安全性、使用可靠性、载质量、容积等。
由于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其技术状况将逐渐变坏从而导致汽车的实际运用性能不断下?怠F 翟擞眯阅艿变化及评价指标见表8-1。
汽车运用性能下降将导致汽车运输生产率下降及运输成本增加所以使用技术状况不好的汽车经济效益很差。
同时技术状况不好的汽车还增加对环境的污染甚至造成事故。
表8-2为载货汽车随使用时间增加生产率和维修工作量的变化情况。
由表8-2可以看出使用了12年的汽车与新车相比其生产率下降5055而维修工作量和运输成本分别增加了150200、70100。
这是汽车技术状况变坏导致汽车的实际运用性能下降的结果。
汽车各项运用性能随使用时间里程增加而下降一般按式8-1的指数规律变化:1exp1ktkAAkt8-1式中——在用车技术性能——新车初始性能——汽车连续工作时间单位年——系数随汽车工作强度运用条件而变。
第四节组合仪表的维修组合仪表示意图见图8-38所示,仪表对应的传感器见图8-39所示。
图8-38 组合仪表示意图图8-39 传感器(开关)示意图组合仪表连接端子如图8-40所示。
各端子所对应项目见表8-2,组合仪表电路见图8-41。
图8-40 组合仪表接头端子序号项目A 2 机油压力开关5 转向信号开关(右)6 乘客座带扣开关7 乘客安全带警告灯8 交流发电机9 仪表保险丝12 超速档解除开关13 发动机ECU15 气囊传感器总成16 IGN保险丝B 1 接地2 转向信号开关(左)3 车内灯保险丝4大灯光束开关(不带有DRL)接地(带有DRL)6 不包括驾驶员侧门控开关9 制动液液面警告灯10 接地C 9 灯控开关10 点火开关(ST端子)11 车内灯保险丝12 接地14 车速控制元件15 车速传感器(SI端子)16 驾驶员侧门控开关17 驾驶员侧座带扣开关18 燃油传感器19 ACC保险丝20 ABS ECU21 发动机和ETC-ECU22 空D 4 单程里程表开关(ODO/TRIP/RESET)5 单程里程表开关(变阻器)6 接地图8-41 组合仪表电路(1)检查组合仪表电路连接插头A、B和C到组合表上,如图8-42所示,检查各线路端子,检查结果见表8-3。
图8-42 仪表电路端子连接检查条件标准值A2-接地点火开关ON且机油液面警告灯亮无电压点火开关ON且机油液面警告灯不亮电源电压A5-接地点火开关ON且转向开关关闭或左转向无电压点火开关ON且右转向电源电压A6-1-接地点火开关ON且乘客座带未锁无电压点火开关ON且乘员座带锁住电源电压A8-接地点火开关ON且停机无电压点火开关ON且发动机运转电源电压A9-接地点火开关OFF 无电压点火开关ON 电源电压A12-接地点火开关ON且O/D开关打开无电压点火开关ON且O/D开关关闭电源电压A13-接地点火开关ON且发动机停机无电压点火开关ON且发动机运转电源电压A15-接地点火开关ON且SRS指示灯亮无电压点火开关ON且SRS指示灯不亮电源电压A16-接地点火开关OFF 无电压点火开关ON 电源电压B1-接地常态导通B2-接地点火开关ON且转向开关关闭或右转向无电压点火开关ON且左转向电源电压B4-接地点火开关OFF 无电压远光打开电源电压B6-接地点火开关ON且乘客门打开无电压B9-接地点火开关ON,手制动解除且制动液面低无电压点火开关ON,手制动解除且制动液面正常电源电压B10-接地常态导通C9-接地灯控开关OFF 无电压打开前灯或尾灯电源电压C10-接地点火开关ON 无电压点火开关在起动档电源电压C11-接地常态电源电压C12-接地常态导通C14-接地点火开关ON且慢慢移动车轮 4.5~5.5V C15-接地点火开关ON且慢慢移动车轮电源电压C16-接地点火开关ON且驾驶员侧车门打开无电压点火开关ON且驾驶员侧车门关闭电源电压C18-接地点火开关ON且汽油传感器在高位0.3~0.6V 点火开关ON且汽油传感器在低位 4.9~6.9VC19-接地点火开关OFF 无电压点火开关ON 电源电压C20-接地点火开关ON且ABS失效无电压点火开关ON且ABS正常电源电压C21-接地点火开关ON且发动机运转无电压点火开关ON且停机电源电压C22-接地点火开关ON且水温警告灯亮无电压点火开关ON且水温警告灯不亮电源电压D1-接地点火开关ON且里程开关(H)OFF 4.5~5.5V 点火开关ON且里程开关(H)ON 无电压D2-接地点火开关ON且里程开关(M)OFF 4.5~5.5V 点火开关ON且里程开关(M)ON 无电压D3-接地点火开关ON且里程开关(复位)OFF 4.5~5.5V 点火开关ON且里程开关(复位)ON 无电压D4-接地点火开关ON且里程开关(ODO/TRIP)OFF 4.5~5.5V 点火开关ON且里程开关(ODO/TRIP)ON 无电压D5-接地点火开关ON且里程开关(变阻器)OFF 4.5~5.5V 点火开关ON且里程开关(变阻器)ON 无电压D6-接地常态导通(2)检查车速里程表用车速里程检测仪检查里程表是否正常,并检测里程表性能是否在允许范围(表8-4)内。
第一章概述§1—1 汽车使用性能概述一、填空题1.车辆性能、故障原因、维修质量、车辆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2.不解体、安全和公害监控体系、外观和车貌、安全性能、环境相容性、安全、高效和低污染3.动力、燃油经济、制动、操作稳定4.比装载质量、装载质量利用系数5.汽车整备质量、装载质量6.完善程度、使用率7.整备质量利用系数、车型的结构和制造水平8.综合使用性能、舒适性、疲劳程度、完好性、方便性9.驾驶操作姿势、多维调节、水平方向、座椅与靠背的倾角10.电动座椅、电动机11.主动、被动、事故后的、生态12.最高车速、加速时间、能爬上的最大坡度13.支撑通过性、几何通过性14.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二、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三、选择题1.C2.B3.C4.B四、名词解释1.汽车容载量:汽车容载量是汽车能够装载货物的数量或乘坐旅客的人数。
2.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是指汽车防止或减少道路汽车安全性交通事故发生的性能。
3.汽车的被动安全性:汽车被动安全性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汽车减轻人员伤害程度或货物损失的能力。
4.汽车的最大续驶里程:汽车的最大续驶里程是指油箱加满后能够连续行驶的最大里程数。
五、简答题1.答:汽车性能检测的内容: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制动性等,汽车实行定期和不定期安全运行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检测。
汽车性能检测的目的:在对汽车不解体情况下建立安全和公害监控体系,确保汽车具有符合要求的外观和车貌、良好的安全性能和环境相容性,在安全、高效和低污染状态下运行。
2.答:汽车的安全性一般分为主动安全性、被动安全性、事故后的安全性和生态安全性。
(1)主动安全性是指汽车防止或减少道路汽车安全性交通事故发生的性能。
(2)被动安全性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汽车减轻人员伤害程度或货物损失的能力。
汽车维修高级工程师培训计划(高级技师)一、说明本培训计划是根据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颁布的汽车维修技师职业标准(试行)编制,适用于已具备高级汽车维修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汽车维修技师培训。
本培训计划的编制是以可行性、技术性、通用性为原则,无地域和行业限制。
二、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本工种技师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和工作要求中所规定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并能胜任基层单位(汽车修理厂或汽车维修车间)的技术主管工作,协助部门领导进行基层单位(汽车修理厂或汽车维修车间)的全面生产管理,具有对中、高级汽车维修工进行较全面的技术指导能力。
三、课程设置和培训要求根据培训目标开设下列课程:1.汽车使用性能2.电控发动机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3.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4.ABS防抱死制动装置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5.汽车空调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6.电子控制悬架和动力转向装置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7.汽车新型电器装置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8.维修资料光盘检索9.企业管理10.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管理11.创新创造及四新技术12.汽车维修专业英文四、课程与课时分配五、使用教材待定----------------------------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汽车使用性能培训大纲一、本课程培训的基本要求:了解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及影响因素;熟悉主要检测设备的结构、使用方法及相关标准,并能对数据结果进行必要分析。
二、培训要求与内容:第一章汽车动力性能与检测培训要求:1.了解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影响因素等内容2.熟悉动力性有关标准及检测方法培训内容:1.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驱动力平衡;动力平衡2.影响动力性的主要因素;汽车动力性检测项目;有关标准及检测方法。
第二篇汽车检测设备及运用技术第一章汽车车速表检测汽车的行驶速度关系到行车安全与运输生产率。
为了提高汽车运输生产率,应发挥车辆性能所能提供的尽量高的车速,但车速过高超过了汽车性能所允许的界限往往会使汽车失去操纵稳定性与制动距离过长,影响行车安全。
此外车辆的行驶速度还受交通情况与道路条件,以及着眼于经济成本的经济车速的限制。
所以在驾驶汽车时合理地运用、准确地掌握行车速度,对行车安全与高效运用车辆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节车速表检验台结构与工作原理一、车速表检验台的结构车速表检验台按有无驱动装置可分标准型与电机驱动型两种。
标准型检验台无驱动装置,它靠被测汽车驱动轮带动滚筒旋转;电机驱动型检验台由电动机驱动滚筒旋转,再由滚筒带动车轮旋转。
此外,还有把车速表检验台与制动检验台或底盘测功机组合在一起的综合式检验台。
目前,检测站使用最多的是标准型滚筒式车速表检验台。
1.标准型车速表检验台该检验台主要由滚筒、举升器、测量装置、显示仪表及辅助装置等几部分组成,主要结构见图2-1-1。
图2-1-1 车速表检验台结构示意图(1)滚筒部分检验台左右各有两根滚筒,用于支撑汽车的驱动轮。
在测试过程中,为防止汽车的差速器起作用而造成左右驱动轮转速不等,前面的两根滚筒是用联轴器联在一起的。
滚筒多为钢制,表面有防滑材料,直径多在175~370mm之间,为了标定时换算方便直径多为176.8mm,这样滚筒转速为1200r/min时,正好对应滚筒表面的线速度为40km/h。
(2)举升器举升器置于前后两根滚筒之间,多为气动装置,也有液压驱动和电机驱动的。
测试时,举升器处于下方,以便滚筒支撑车轮。
测试前,举升器处于上方,以便汽车驶上检验台,测试后,靠气压(或液压、电机)升起举升器,顶起车轮,以便汽车驶离检验台。
(3)测量元件即测量转速的传感器。
其作用是测量滚筒的转动速度。
通过转速传感器将滚筒的速度转变成电信号(模拟信号或脉冲信号),再送到显示仪表。
汽车检测技术标准第一章概述1、汽车检测(vechicle inspection):1、汽车不解体2、利用汽车检测设备与计算机技术3、对汽车性能进行快速、准确、定量的检测4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者工作能力的检查与测量5、汽车继续运行或者进厂保护或者修理提供可靠的根据2、汽车检测的目的:1、预防故障。
2、建立科学的汽车维修体系。
3、汽车检测的分类:1、汽车安全环保检测(年检,安全性、环保性)。
2、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可靠性、操纵稳固性)。
4、检测参数:1、工作过程参数(发动机功率、制动力)2、伴随过程参数(振动、噪声、异响)3、几何尺寸参数(气门间隙、自由行程)。
5、检测参数的选择原则:1、灵敏性:检测参数相关于技术状况参数的变化快慢。
2、单值性:单调性,汽车技术状况参数:初始值uf终了值ue的范围内,检测参数的变化不应出现极值(即dP/du≠0)3、稳固性: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多次测的统一检测参事的测量值,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6、检测参数标准的类型: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JT-交通,/T-推荐性)、3、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7、检测参数标准的构成:初始值、许用值、极限值。
8、测量:利用测量仪表通过实验与计算方法获取检测参数的量值。
9、汽车检测设备的构成:试验条件模拟装置、取样装置、附加装置、测量系统。
10、测量系统的构成:传感器(把非电物理量转换成电量信号的一种变换器)、信号调理电路、测量仪表。
11、信号调理电路: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各类形式的信号处理(如电量转换、阻抗转换、离屏蔽、小信号放大、温度补偿、滤波与调制等)将其调整为适合后续处理电路(A/D卡)应用的规范信号(0~5V、0~10mA及4~20mA等电信号)。
(热电偶)12、智能仪表与虚拟仪表:智能仪表(微处理器与电子仪器相结合的产物)、虚拟仪表(计算机与电子仪器结合的产物)。
区别?13、汽车检测线的检车单元布置的4个原则:1、对现场的环境污染最小。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习题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学习目标:了解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理解发动机、底盘传动系统与汽车动力性的关系;掌握汽车行驶阻力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1、汽车的动力性指标有哪些?2、汽车驱动力是怎样产生的?3、如何提高传动系的机械效率?4、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有哪些行驶阻力?5、影响滚动阻力系数f的因素有哪些?6、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是什么?7、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中的曲线各代表什么意思?8、什么是汽车的动力因素?9、通过动力特性图如何确定汽车的动力性?10、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第二章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学习目标:了解汽车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汽车节油途径和技术;理解燃料经济性影响因素、发动机和底盘传动系统与燃料经济性的关系。
1、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有哪些?2、如何计算汽车等速行驶时的燃料消耗量?3、影响燃料经济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结合影响燃料经济性的主要因素探讨节约措施。
第三章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学习目标:了解制动性评价指标,理解底盘系统结构因素对汽车制动性的影响;了解轮胎的侧偏特性;理解底盘系统结构因素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汽车转向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掌握转向轮的摆振与稳定、行驶跑偏。
1、汽车的行驶安全性主要指什么?2、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有哪些?各代表什么意思?3、、、各代表什么?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4、什么是制动跑偏?什么是制动侧滑?两者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5、什么是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实际的行车制动力是否按曲线分配?6、什么叫轮胎的侧偏和侧偏特性?7、汽车的稳定转向特性有哪几种类型?8、汽车使用中常见的行驶不稳定现象主要有那些?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四章汽车的舒适性学习目标:了解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掌握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方法;掌握汽车噪声的评价方法;掌握汽车空气调节与居住性的评价方法。
1、汽车行驶平顺性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2、什么叫行驶平顺性?如何评价?3、改善行驶平顺性的途径有哪些?4、什么叫噪声?汽车噪声有哪些危害?5、什么叫汽车空气调节?汽车空调具备哪些基本功能?6、什么叫汽车的居住性?第五章汽车的通过性学习目标:掌握汽车间隙失效与通过性的几何参数;掌握汽车通过性的支承与牵引参数;了解影响汽车通过性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