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辣椒红色素的亚临界提取
- 格式:pdf
- 大小:287.13 KB
- 文档页数:9
从红辣椒中提取红色素实验报告
红辣椒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除了辛辣的口感外,它还含有丰富的红色素。
红
色素是一种天然的色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因此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从红辣椒中提取红色素,并对提取效果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和设备,包括红辣椒、乙醇、研钵、研棒、
滤纸、蒸发皿、移液管、离心机等。
将红辣椒去籽、切碎,然后加入适量的乙醇,用研钵和研棒将其研磨均匀。
接着,将混合物倒入离心管中,进行高速离心,离心后的上清液即为红色素提取物。
接下来,我们可以对提取物进行分析。
首先,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提取
物进行吸光度测定,以确定红色素的含量。
其次,可以利用色谱等分析方法对提取物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确定红色素的种类和纯度。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红辣椒中含有一定量的辣椒碱,这可能会对提取红色素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验中需要注意去除辣椒碱。
其次,提取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以保证提取效果。
最后,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乙醇的接触和吸入,避免发生意外。
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从红辣椒中提取到了红色素,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分析。
红色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可以将红色素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色彩和美好。
实验七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提取及测定综述:辣椒红色素为深红色粘性油状液体,是以辣椒为原料,用石油醚、丙酮、正己烷等有机溶剂提取得到的天然色素。
主要由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辣椒酮、辣椒红呋喃素、玉米黄质等化合物组成,,依据来源和制法的不同,因含有辣椒碱而具有不同程度的辣味。
辣椒红素几乎不溶于水,可任意溶解于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易溶于乙醇,稍难溶于丙三醇。
紫外光可以使辣椒红素褪色,但辣椒红素对热稳定,160℃加热两小时几乎不褪色,Fe3+、Cu2+可使之褪色。
pH对色素色度无影响。
辣椒红素一、实验目的:本实验为自主设计实验,要求学生几人一些小组,自己查阅文献、制定实验方案、在教师指导下讨论通过后进行实验。
通过对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分离及测定,初步了解和掌握食品中某些成分的提取技术、分离技术以及测定方法,从而对食品有效成分的分析有比较系统的认识,为能灵活运用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次实验还拟通过这种方式,使同学们了解一个研究性试验的基本过程,从而提高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为今后创新性实验的开发奠定一定的能力基础,同时也在于培养大家团队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实验原理辣椒红色素为脂溶性色素,选用适当的方法提取后,可采用不同的分离技术对色素进行分离。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材料:干红辣椒2.试剂: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乙醇、氯仿、甲醇、柱层析用硅胶、薄层层析用硅胶、0.5%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3.设备:粉碎机、超声波清洗机、旋转蒸发仪、薄层层析板、柱层析、层析缸等。
四、实验步骤1.色素的提取:称取1-2g 干红辣椒,掰开去籽,放入粉碎机中粉碎。
将粉碎好的粉末倒入一干燥洁净的三角瓶,加入50-100ml 丙酮,用保鲜膜封口,并在保鲜膜上扎几个眼儿。
将三角瓶放入超声清洗机20-30min ,过滤后放入旋蒸瓶内旋蒸,直至完全蒸干。
向内壁附着有辣椒红色素的旋蒸瓶内加入3-4ml 左右的石油醚,轻摇将辣椒红色素溶解在石油醚中,最后把石油醚倒入小试管,密封好放入冰箱保存。
一种提取辣椒红色素的新方法摘要: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天然的色素,如何提取,国内许多科研人员作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通过介绍四号溶剂的理化性质、工艺萃取效果,介绍一种提取辣椒红色素新方法、新途径。
关键词:辣椒红色素;亚临界溶剂;萃取。
1前言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重视合成色素对人体的危害。
所以目前不少工业发达国家均已明确规定了食品加工业不允许使用合成色素的最后期限。
而天然色素不仅使用安全,有些还具有一定的营养或药理作用,深受消费者的信赖和欢迎。
开发安全可靠的天然色素对保障人民健康和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辣椒红色素(C40H56O3)是从辣椒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色素,属于类胡萝卜系色素。
其主要成份为辣椒红素,其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饮料及高级化妆品中。
由于它颜色鲜艳、色调多样,一经问世便深受人们的喜爱。
色调如下:将食用乙醇以1:15溶解后,加量为1/5000时呈红色,1/8000时呈桔红色,1/12000时呈黄色,因此具有很重要的生产价值。
辣椒红色素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因此国际上规定ADI(人体每日摄入量)为“不限制”。
天然辣椒红色素是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的一种重要添加剂。
我国辣椒资源十分丰富。
从辣椒中提取天然色素现已有多项生产技术,目前,国内已由数十家企业生产辣椒红色素,以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但因其皆为普通的有机溶剂提取法,所生产的产品中残留的有机溶剂丙酮、二氯甲烷、2-丙酮、正己烷(6号溶剂)等往往达不到国际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标准的要求。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生产辣椒红色素工艺中,尽管使用了无毒、无味、价格低廉的二氧化碳作提取剂,可实现辣素和色素的分离,产率高、纯度好,又没有溶剂残留毒性,保持其天然特征,易达出口指标要求。
但是,该工艺操作压力较高(25~30Mpa),设备一次性投资过大,成本回收周期太长。
而安阳市晶华油脂工程有限公司拥有的4号溶剂低温萃取技术(专利号为:90108660.6)提取辣椒红色素,弥补了以上生产工艺的不足。
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提取及测定辣椒红素综述辣椒辣椒红色素又名辣红素,是从辣椒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色素,属于叶黄素类共轭多烯烃含氧衍生物,主要成分为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玉米黄质一胡萝卜素、隐辣质等,辣椒红色素作为从成熟辣椒果皮中提取的天然红色素的主要成分,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好的红色素。
我国早在“七五”期间就将辣椒红色素列为重点开发的4种天然色素之一。
理化性质:纯品为深红色液体,无辣味,其显色强度强于其他天然色素。
辣椒红色素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酮、油脂等有机溶剂,因其极性较强,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几乎不溶解。
具有如下稳定性:1.光对稳定性的影响在室内光线下,稳定性较好,放置4周,色素无褪色现象。
但如直接暴露在室外强光之下则很容易褪色。
2.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温度对辣椒红色素有一定影响。
温度越高色素损失愈多,加热至70℃以上则损失更明显。
3. pH值对稳定性的影响辣椒红色素的耐酸、耐碱性好。
pH值在3—12之间时色泽稳定不变。
4.金属离子对稳定性的影响cu、Fe对辣椒红色素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Sn、A1+在浓度较高,即大于400 mg/kg时对红色素的色价有影响,而Fe3+、Na+、K+、M矿等对红色素的影响可以忽略。
提取方法比较:辣椒红素是从红辣椒果皮中得到的深红色天然红色素,色泽优良、性质稳定,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饲料等领域,另外还具有抗癌功能。
目前,辣椒红色素提取方法大致可归为油溶法、溶剂提取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超声波溶剂提取法、溶剂微波提取法和酶法提取六类。
国内外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油溶法、有机溶剂法和超临界CO 流体萃取法三种。
油溶法因油与色素难分离不易得到纯净的辣椒红色素,所以该种方法现已基本停止使用;溶剂法使用较普遍,通常用丙酮、乙醇、正己烷等有机溶剂浸提。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工艺简单、能耗低、萃取溶剂无毒、易回收、所得产品具有非常高的纯度。
提取目的及社会需求:辣椒红色素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很大。
辣椒色素提取精制工艺概述河南省亚临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天然植物色素作为着色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和化妆品等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的行业。
天然植物色素与人工合成色素相比,原料来源充足,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并且天然色素大多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如天然β-胡萝卜素在防癌、抗癌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明显作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天然植物色素的研究与开发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应用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辣椒色素是天然色素研究的热点之一,是含有多种色素成分的混合色素,包括辣椒红素(Capsanthin)、辣椒玉红素(Capsorubiu)、隐黄素(Crgtoxabthin)等红色系色素和紫黄质、黄灵等黄色系色素。
目前的辣椒色素产品主要是辣椒红色素,它属于类胡萝卜素中的复烯酮类,为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混合物,它安全无毒,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并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
辣椒红色素外观为深红色粘性油状液体,可任意溶于植物油、丙酮、己醚、三氯甲烷、正己烷,易溶于乙醇,稍难溶于丙三醇,不溶于水,对酸对碱稳定(在偏酸性环境中稳定性更好),在加热条件下不易被破坏,并且具有较强的着色力和良好的分散性,但耐光性、耐氧化性较差,波长210~440nm特别是285nm紫外光可使其褪色,添加L-抗坏血酸可提高其光稳定性,添加类黄酮和多元酚等物质可作为抗氧化剂。
辣椒红色泽鲜艳,色价高,其显色强度为其它色素的10倍。
基于辣椒色素的上述特点,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已形成了几种较为成熟的提取、分离方法。
笔者对辣椒色素提取精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简单介绍,同时展望未来辣椒色素的研究动向。
1 几种典型的辣椒色素提取精制方法1.1 有机溶剂萃取法根据辣椒色素的理化性质,工业上多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提取:将茄科植物辣椒的成熟干燥果实之果皮粉碎后,用乙醇、丙酮、异丙醇或正己烷等抽提。
考虑到天然红辣椒中含有辣椒红、辣椒素、辣椒油脂等成分,其中辣椒素即辣椒碱有辣味,高温下产生刺激性蒸气,因此在辣椒色素的精制过程中必须将其去除。
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标题: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摘要:红辣椒是一种辣椒品种,具有辛辣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其中的辣椒红色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色素,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工艺,探讨其最佳工艺条件,以期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一、引言辣椒红色素是从辣椒中提取的一种红色天然色素,具有良好的色泽和稳定性。
它不仅能够提高食品的色彩鲜艳度,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如抗氧化、抗菌等。
因此,辣椒红色素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实验方法1.材料准备:选取新鲜的红辣椒作为实验材料,将其洗净,并切碎备用。
2.提取液制备:按照一定比例将无水乙醇和纯净水混合,制备合适浓度的提取液。
3.提取操作:将切碎的红辣椒与提取液混合,进行搅拌和浸泡,然后进行过滤,得到辣椒红色素提取液。
4.进一步纯化:采取某种纯化方法对提取液进行纯化处理,去除杂质,得到纯化的辣椒红色素。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1)提取液浓度: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液浓度为30%。
(2)提取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辣椒红素的提取时间需要在30分钟左右,过长或过短时间均会导致提取效果下降。
(3)提取温度:提取温度对辣椒红素的提取效果有一定影响。
在本实验的条件下,辣椒红素的最佳提取温度为50℃。
2.辣椒红色素的纯化效果:(1)通过纯化方法的选择和优化,成功去除了提取液中的大部分杂质,得到了辣椒红色素的纯化产物。
(2)纯化后的辣椒红色素具有较高的纯度和稳定性,具备更好的应用性能。
四、结论与展望本研究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纯化处理。
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条件下提取的辣椒红色素具有较高的纯度和稳定性。
然而,本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提取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实验五、从红辣椒中提取红⾊素从红辣椒中分离红⾊素⼀.实验⽬的1.学习⽤薄层⾊谱和柱⾊谱⽅法分离和提取天然产物的原理。
2.复习柱⾊谱的操作⽅法。
⼆.实验原理红辣椒含有多种⾊泽鲜艳的天然⾊素,其中呈深红⾊素主要是由辣椒红脂肪酸酯和少量辣椒⽟红素脂肪酸酯所组成,呈黄⾊的⾊素则是-胡萝⼘素。
这些⾊素可以通过⾊谱法加以分离。
本实验以⼆氯甲烷作萃取剂,从红辣椒中提取红⾊素。
然后采⽤薄层⾊谱分析,确定各组分的再经柱⾊谱分离,分段接收并蒸除溶剂,即可获得各个单组分。
三.实验装置如图3-13回流装置,图2-20柱⾊谱装置,图2-18计算值⽰意图所⽰。
四.实验试剂与器材试剂:⼲燥红辣椒、⼆氯甲烷、硅胶G(200~300⽬)、沸⽯。
器材:圆底烧瓶、球形冷凝管、布⽒漏⽃、吸滤瓶、⼴⼝瓶、3cm*8cm薄板、点样⽑细管、⾊谱柱、锥形冷凝管。
五.实验步骤在50mL圆底烧瓶中,放⼊1g⼲燥并研碎的红辣椒和2粒沸⽯,加⼊10ml⼆氯甲烷,装上回流冷凝管,加热回流20min。
待提取液冷却⾄室温,过滤,除去不溶物,蒸发滤液,收集⾊素混合物。
以200ml⼴⼝瓶作薄板⾊谱槽、⼆氯甲烷作展开剂。
取极少量⾊素粗品置于⼩烧杯中,滴⼊2~3滴⼆氯甲烷使之溶解,并在⼀块硅胶G薄板上点样(铺板、活化、点样、⾊谱分离参见2.3.6⼀节),然后置⼊⾊谱槽进⾏⾊谱分离。
计算各种⾊素的值。
在1.5cm的⾊谱柱中,装⼊硅胶G吸附剂(参加2.3.6⼀节),⽤⼆氯甲烷作洗脱剂,将⾊素粗品进⾏柱⾊谱,收集各组分流出液,浓缩各组分,得到各组分产品。
六、注意事项1.红辣椒要⼲且研细。
2.硅胶G薄板要铺得均匀,使⽤前活化充分。
3.⾊谱柱要装结实,不能有断层。
七、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薄层⾊谱可得到各组分的值,再通过柱⾊谱,分段浓缩可得到不同的组分。
⼋、思考题1.硅胶G薄板失活对结果有什么影响?2.点样时应该注意什么?点样⽑细管太粗会有什么后果?3.如果样品不带⾊,如何确定斑点的位置?举1~2个例⼦说明。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引言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天然的颜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
由于其亮红色和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辣椒红色素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包括传统的水煮、溶剂提取和现代的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技术。
1. 传统的水煮提取方法1.1 材料准备辣椒颗粒、蒸馏水1.2 提取过程1.将辣椒颗粒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蒸馏水使其完全浸泡。
2.开启火源,将锅加热至沸腾。
3.在中火状态下继续煮沸10-20分钟,使辣椒红色素溶解入水。
4.关火,将煮沸后的液体冷却至室温。
5.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操作,分离出液体中的辣椒红色素。
2. 溶剂提取方法2.1 材料准备辣椒颗粒、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酸乙酯)2.2 提取过程1.将辣椒颗粒与有机溶剂混合,使其充分浸泡。
2.利用搅拌器等设备,加速色素的溶解过程。
3.过滤提取液,分离出辣椒红色素及溶剂。
3. 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3.1 材料准备辣椒颗粒、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3.2 提取过程1.将辣椒颗粒放入超临界流体提取装置中,加入足够的超临界流体。
2.提高温度和压力,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性能将辣椒红色素溶解。
3.降低温度和压力,使溶解的辣椒红色素从超临界流体中析出。
4.分离出溶剂和辣椒红色素。
4. 辣椒红色素的应用辣椒红色素具有艳丽的颜色和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因此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 食品:用作食品着色剂,可以为食物增添红色,并提供抗氧化保护。
- 医药:辣椒红色素具有抗氧化、抗菌等功效,可以用于保健品和药物中。
- 化妆品:作为美容产品的成分,辣椒红色素能够增加产品的色彩鲜艳度和抗氧化能力。
结论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有传统的水煮、溶剂提取和现代的超临界流体萃取等多种方式。
其中,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逐渐成为研究者的热点。
辣椒红色素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未来,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将继续优化,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提取一、综述辣椒红色素别名辣椒红、辣椒色素、椒红素、辣红素,,是一种存在于成熟红辣椒果实中的四萜类橙红色色素,属类胡萝卜素类色素。
辣椒红色素是辣椒的主要显色物质,其中主要含辣椒红素和辣椒玉红素,具有辣椒香气味的深红色粘性油状液体,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耐光、热、酸、碱,且不受金属离子影响;溶于油脂和乙醇。
1.辣椒红色素结构及理化性质纯的辣椒红色素是有光泽的深红色针状结晶,呈橙红、橙黄色调,属类胡萝卜素类色素,主要成分及含量为:辣椒红素约50%,辣椒玉红素约8.3%,玉米黄质约14%,β-胡萝卜素约13.9%,隐辣椒质约5.5%,此外还有辣椒黄素、辣椒色素脂肪酸酯、辣椒红素乙二酸酯、辣椒红素二软脂酸酯等,可用作食用红色色素,未酯化辣椒红素的生物利用率高于酯化辣椒红素。
辣椒果实在成熟过程的不同时期,各种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质、辣椒红素)含量不同,其中在其生长过程的第9周时(自开花起计算),辣椒红素的含量为19 000 μg /100 g,占总类胡萝卜素的60%。
纯的辣椒红色素熔点为175 ℃左右,易溶于极性大的有机溶剂,如:丙酮、三氯甲烷、植物油、乙醚,溶于乙醇,不溶于甘油和水。
与浓无机酸作用显蓝色。
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在p H为3~12,温度在25~70℃较为稳定,在糖类溶液中稳定性较好,耐还原性好,耐氧化性差,金属离子K+、C a2+、N a+、M g2+、Z n2+对其无影响,可以与这些添加剂一起使用,而A l3+、F e3+对其影响不大,C u2+、F e2+对其有显著影响,使用时应注意避免。
辣椒红素耐光性差,暴露于室外强光下易褪色。
辣椒红色素各成分的分子结构如下: 辣椒红素( capsan thin) (C40H56O3 = 584.85)辣椒玉红素( capsorubin) (C40H56O4 = 600.85)玉米黄质( zeaxan thin)β- 胡萝卜素(β-carotenone2.辣椒红色素的应用及前景辣椒红素是天然红色素的一种,可从成熟的茄科红辣尖椒中提取。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辣椒红色素的提取院系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年月辣椒红色素的提取目录题目 (1)摘要及关键词 (1)1 前言 (1)1。
1辣椒概况 (1)1.2辣椒红色素 (2)1.3实验目的 (5)2 材料和方法 (5)2。
1主要材料 (5)2。
2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7)3。
1辣椒红色素最佳吸收峰的确定 (7)3.2 辣椒红色素标准曲线 (8)3。
3辣椒红色素提取结果测定 (8)3.4试验偏差分析 (9)4 结论 (9)5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参考文献 (10)辣椒红色素的提取王炼(重庆三峡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07级生物技术专业,重庆万州 404000)【摘要】辣椒红色素是天然红色素的一种,可从干红辣椒中提取。
本实验对有机溶剂从干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以丙酮、四氯化碳、乙醚、石油醚为萃取剂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萃取的辣椒红色素的含量。
观察并统实验测量结果,结果表明:总体上四氯化碳、石油醚、乙醚和丙酮提取辣椒红色素的产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乙醚例外。
石油醚在60℃3小时内对辣椒进行辣椒红色素提取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辣椒辣椒红色素吸光度1 文献综述1。
1辣椒概况辣椒,又叫番椒、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
辣椒属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通常成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作为佐料能增进食欲。
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
1.1。
1 辣椒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点辣椒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和墨西哥等中美洲热带地区及西印度群岛等热带地区。
单叶互生,叶片卵圆形;花萼杯状,花白色;果实通常成圆锥形或长圆形,向有朝天或向下之分,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酱色、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
实验七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提取辣椒红色素(水溶、油溶) 是以辣椒为原料,采用科学方法提取、分离、精制而成的天然色素。
主要成份为辣椒红素和辣椒玉红素(辣椒红素的分子式为C40H56O3,辣椒玉红素分子式为C40H56O4)为深红色油溶性液体,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耐光、热、酸、碱,且不受金属离子影响;溶于油脂和乙醇,亦可经特殊加工制成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色素。
该产品富含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具保健功能。
广泛应用于水产品、肉类、糕点、色拉、罐头、饮料等各类食品和医药的着色。
没有辣味、色泽鲜艳、性能稳定,耐热性、抗光性良好,不受PH值变化的影响,对油脂产品染色力强。
本产品经反复除味、精制,虽有轻微的异味,添加在产品中,没有任何味道。
实验主要分为超声提取辣椒红素、柱层析提取辣椒红素、薄层层析提取辣椒红素三个板块。
超声提取辣椒红色素一.实验原理:1.辣椒红色素是从茄科植物红辣椒中提取出的天然色素。
因其色调鲜艳、安全可靠并具有药理作用, 不仅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天然食品着色剂,而且被广泛应用于制药行业, 。
但是辣椒粉是片状凹凸不平的纤维组织结构, 色素及其它脂溶性成分存在于纤维组织之内,, 采用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法需要耗费大量有机溶剂和时间才能提取完全。
超声提取过程产生强烈的振动,搅拌, 与传统提取方式比较具有收率高、生产周期短、无需加加热。
2.旋转蒸发仪的工作原理:通过电子控制,使烧瓶在最适合速度下,恒速旋转以增大蒸发面积。
通过真空泵使蒸发烧瓶处于负压状态。
蒸发烧瓶在旋转同时置于水浴锅中恒温加热,瓶内溶液在负压下在旋转烧瓶内进行加热扩散蒸发。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材料:干红辣椒;仪器:粉碎机,超声波清洗器,旋蒸仪,冰箱,锥形瓶,小试管,漏斗,封口膜,滤纸,试管夹,量筒,电子天平;试剂:石油醚,丙酮。
三.实验步骤:干红辣椒(去籽)→粉碎→辣椒粉1至2克→150ml锥形瓶中→70ml丙酮→封口→戳几个小眼→试管夹夹住→超声20min→过滤→旋蒸→茄形瓶中加3至4ml石油醚→标记→冰箱储存;四.实验说明:1.丙酮容易挥发且有毒害,实验中注意避免吸入过多;2.超声提取中应保证锥形瓶直立,切勿斜倒让水流入;3.加入石油醚在茄形瓶后来回震荡,尽量溶解附着在壁上的辣椒红素;4.旋蒸的作用就是蒸去溶剂,比一般的方法效率高。
2009年第6期(总第55期)Storage &Process辣椒红色素的超临界萃取姜爱丽,胡文忠,刘程惠,田密霞(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116600)摘要:为了制备高质量的辣椒红色素,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有机溶剂浸提辣椒油树脂及超临界CO 2流体技术提纯辣椒红色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筛选。
结果表明,制备辣椒油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丙酮作有机溶剂,辣椒粉末细度为40目,固液比为1∶6,浸提时间40min ;辣椒油树脂提纯辣椒红色素的超临界萃取条件为:萃取釜温度35℃,萃取压力30MPa ,时间2.0h 。
有机溶剂浸提和超临界萃取结合使用可有效地提高辣椒红色素的色价与质量。
关键词:辣椒油树脂;超临界CO 2萃取;辣椒红色素Extraction of Capsicum Red Pigmentwith Supercritical CO 2FluidJIANG Ai-li,HU Wen-zhong,LIU Cheng-hui,TIAN Mi-xia(College of Life Science,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Biotechnology &Bioresources Utilization,The State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Ministry of Education,Dalian 11660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produce high quality of capsicum red pigment,the experimental orthogonal designs were used to selec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organic solvent extraction capsicum oleoresin and supercritical CO 2ex -traction technique to purify capsicum red pigment.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the optimum parameters of organic solvent extraction pepper oil are acetone to organic solvent,chili powder fineness of 40meshes,solid-liquid ratio of 1∶6,the extraction time is 40min.Moreover,supercritical CO 2technique was extraction temperature 35℃,ex -traction pressure 30MPa and extraction time 2.0h.The combined using of organic solvent extraction and super -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effectively raised the color price and quality of capsicum red pigment.Key words:capsicum oleoresin;supercritical CO 2extraction technique;capsicum red pigment中图分类号:TS20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221(2009)06-0050-04辣椒红色素作为一种天然食用色素,不仅稳定性好,着色力强,而且还具有营养、保健、天然、安全等特点,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和世界卫生组织(WHO )将辣椒红色素列为A 类色素,在使用中不加以限量。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1. 引言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具有艳丽的红色,常用于食品、饮料和化妆品等领域。
其主要成分是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和其他色素成分。
本文将介绍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和应用。
2.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以下几种:2.1 乙醇提取法乙醇提取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提取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 1. 将新鲜辣椒切碎。
2. 将切碎的辣椒样品与乙醇按一定比例混合。
3. 在低温环境下进行浸泡,一般为4°C至10°C,浸泡时间为30分钟至12小时。
4. 使用过滤器过滤乙醇提取液,得到纯净的辣椒红色素。
2.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一种高效、环保、低温的提取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1. 将辣椒样品与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置于高压容器中。
2. 加热高压容器,使超临界流体达到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
3. 超临界流体与辣椒样品发生溶解反应,辣椒红色素被提取。
4. 降压,使超临界流体蒸发,得到纯净的辣椒红色素。
2.3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精确度高、分离效果好的提取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1. 将辣椒样品研磨成粉末。
2. 将粉末样品加入溶剂中溶解。
3. 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和提取,根据物质的挥发性差异进行分离。
4. 通过收集和浓缩,得到纯净的辣椒红色素。
3. 辣椒红色素的应用辣椒红色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3.1 食品领域辣椒红色素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色泽和提高食欲。
常见的食品领域应用有辣椒酱、番茄酱、火锅底料等。
3.2 饮料领域辣椒红色素可以添加到饮料中,赋予饮料红色的外观。
常见的饮料领域应用有果汁饮料、汽水、酒精饮料等。
3.3 化妆品领域辣椒红色素具有显色效果,可作为化妆品中的颜料成分。
常见的化妆品领域应用有唇膏、腮红、眼影等。
3.4 医学领域辣椒红色素在医学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如用于药物制剂的着色和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