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提取及测定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红辣椒中色素的分离
实验目的: 学习用柱层析分离有机物原理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 辣椒红是以脂肪酸酯的形式存在的,辣椒玉红素也可能是以脂肪酸酯的形式存在。
本实验以丙酮为萃取溶剂,从红辣椒中萃取出色素。
实验器材: 红辣椒丙酮石油醚硅胶15g(100~200目)沸石球形冷凝管抽滤装置电炉硅胶薄层板毛细管层析柱台秤水浴装置
实验步骤: 1、色素萃取和浓缩:将干的红辣椒剪碎研细,称取5g,置于250ml的圆底烧瓶,加入40ml的丙酮和两三粒沸石,装上回流冷凝管,水浴加热回流20分钟。
将所得滤液用水浴加热蒸馏浓缩至约剩1ml残液,即为混合色素浓缩液。
2、选用内径1cm,长约20cm的层析柱,按照实验方法,用15g硅胶在50ml石油醚中装柱,柱装好后用滴管汲取混合色素的浓缩液,加入柱顶,然后再用石油醚淋洗,用不同的接收瓶分别接收先流出的三个色带。
3、色带的薄层检测:取三块硅胶薄层板,划好线,进行点样。
用石油醚作为展开剂展开,比较各色带的Rf值。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辣椒红色素是从辣椒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色素,属于类胡萝卜类色素。
由于它颜色鲜艳,色调多样,一经问世,便深受人们的喜爱。
辣椒红色素广泛用于医药、高级化妆品,还广泛用于食品中的饮料、果汁、汽水、果酒、糕点等。
其色调如下:用食品乙醇以1:15溶解后,加量为1/1500时呈红色,1/18000时呈桔红色,1/12000时呈黄色,因此具有很重要的生成价值。
辣椒红色素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因此国际上规定ADI(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为“不限制”。
我国的辣椒利用率很低,仅限于制作辣椒干、辣椒粉、辣椒油等食品,开发利用较晚,生产厂家不多,因此大有开发利用前途。
辣椒的主要成分是辣椒素和辣椒色素,以及具有特殊香味的挥发物。
辣椒中生产辣椒味的物质是辣椒碱,辣椒红色素能溶解于乙醇、乙醚、氯仿、苯等有机溶剂和碱溶液中。
辣椒碱在辣椒中的含量为0.2~0.5%,但只要辣椒红色素中有十万分之一的浓度就可明显地感觉到辣味。
由于辣椒碱对人体有刺激性作用,所以在提取辣椒红色素的同时要除去辣椒碱。
一、原料及试剂(1)辣椒选取干辣椒果皮作原料。
(2)乙醇无色透明易挥发,易燃的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和辛辣的味道。
相对密度为0.789。
沸点为78.4℃。
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还可溶与甲醇、甲醚、氯仿等。
有吸湿性,能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
这里用作溶剂选用食用乙醇。
(3)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醇品无色,工业品因含杂质而呈黄色,浓度约在36%左右,相对密度为1.19,浓溶液在空气中发烟,有刺激性气味。
它是一种强酸,对皮肤、织物、纸张等都有腐蚀性。
这里用于调节pH值,选用化学纯试剂。
(4)正己烷(C6H14)无色透明液体。
易挥发,能与乙醇、醚和三氯甲烷相混溶;不溶于水。
凝点-95℃。
易燃,应密封存与阴凉处。
这里用作溶剂,选用化学纯。
(5)氢氧化钠纯品是白色透明的晶体,相对密度为2.130熔点318.4℃。
工业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是白色不透明的固体,有片状、块状、颗粒状和棒状等吸湿性很强,易溶于水,同时强烈放热。
从红辣椒中提取红色素实验报告红辣椒是我国一种常见的调味品,也是一种常用的蔬菜。
它不仅可以为菜肴增添辣味,还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
而红辣椒的红色素正是由胡萝卜素组成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红辣椒中的红色素,了解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及其特性。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准备红辣椒、酒精、石油醚、无水硫酸钠、滤纸等实验器材。
b. 红辣椒切成细碎的颗粒,使得红辣椒中的红色素更容易提取出来。
2. 提取红色素:a. 将切碎的红辣椒放入一个容器中。
b. 加入足够的酒精,使红辣椒完全浸泡在酒精中。
c.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促使红色素与酒精充分混合。
d. 将混合液静置一段时间,待红色素充分溶解在酒精中。
e. 使用滤纸等过滤器将混合液过滤,使得提取出的红色素分离出来。
3. 分离红色素:a. 将过滤后的提取液倒入一个蒸发皿中。
b. 加入少量的石油醚。
c.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石油醚与酒精中的红色素充分混合。
d. 将蒸发皿放置在通风处,使石油醚缓慢蒸发。
e. 待石油醚完全蒸发后,可以观察到蒸发皿中残留的红色素。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从红辣椒中提取到了红色素。
红色素在酒精中溶解度较高,但在石油醚中溶解度较低,因此通过加入石油醚并蒸发石油醚,我们成功地将红色素分离出来。
实验探究:胡萝卜素是一种植物可溶性黄色颜料,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在红辣椒中,胡萝卜素的含量较高,因此红辣椒呈现出鲜艳的红色。
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有很多种,本实验采用了酒精提取法。
酒精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够有效地溶解红辣椒中的胡萝卜素。
而石油醚则是一种较好的分离剂,通过蒸发石油醚,可以将红色素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提取效果较好。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从红辣椒中提取到了红色素。
胡萝卜素是红辣椒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抗氧化作用。
了解红辣椒中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和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红辣椒的营养价值,并在日常生活中合理饮食。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简介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常见的天然染料,广泛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行业。
它具有良好的色泽和稳定性,在提高产品的色彩吸引力的同时,也有助于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提取工艺材料准备•新鲜辣椒:选择红色辣椒,质地饱满且颜色鲜艳的辣椒。
•食用酒精:具备良好的溶解性能和安全性。
步骤1.辣椒的准备:将新鲜辣椒洗净,去除蒂头和籽,然后切成小块备用。
2.辣椒的浸泡:将辣椒块放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倒入足够的食用酒精,使辣椒完全浸泡在酒精中。
3.辣椒的搅拌:用搅拌器将辣椒和酒精充分混合,以促进红色素的溶解和提取。
4.辣椒的静置:将混合液置于室温下静置一段时间(通常为24小时),以便红色素完全溶解。
5.液体的过滤:用滤纸或滤网过滤辣椒混合液,去除辣椒渣。
6.提取液的浓缩:将过滤后的液体放入一个瓶中,通过蒸发酒精的方法进行浓缩,直至获得辣椒红色素。
注意事项1.安全措施: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酒精的挥发性和易燃性,避免与明火和高温源接触,并确保通风良好的操作环境。
2.辣椒的处理:在选择辣椒时,要确保其品质良好,没有腐烂和变质的迹象。
3.时间控制:静置时间和浓缩时间的控制很关键,过久可能会影响提取效果,过短可能无法充分提取红色素。
4.存储条件:提取的辣椒红色素应存放在干燥、阴凉和避光的环境中,以保持其色泽和稳定性。
结论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工艺方法,可以通过酒精溶解和浓缩来获得纯净的红色素。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注意安全、材料的选择和时间的控制,以确保提取的效果和质量。
这种天然染料的应用范围广泛,对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行业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相信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辣椒红色素的提取过程和注意事项。
从红辣椒中分离红色素
一丶实验目的
1、了解分离天然化合物的技术与方法;
2、了解红辣椒所含色素的种类,掌握红色素的分离方法;
3、掌握有机溶剂分离物质的一般步骤。
二、实验原理
色素作为一种着色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
天然植物色素与人工合成色素相比,因其原料来源充足,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红辣椒是辣椒Capsicum annum的成熟果实,含有几种色泽鲜艳的色素,主要为红色素。
红辣椒色素以其色泽鲜艳、稳定性好而广泛作为食品着色剂,因此,研究红辣椒色素中红、黄色素的提取、分离和分析方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三、仪器及试剂
实验原料:干红辣椒或辣椒粉
实验仪器:索氏提取器、水循环式多用真空泵、电子天平、电加热套、真空干燥箱、旋转蒸发器
实验试剂:石油醚、95%乙醇(A.R.)、丙酮(A.R.)、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
丙酮浓缩
椒红色素
辣椒粉索氏萃取提取液
酮回收1.原料处理:将干红尖椒置于70℃真空干燥箱中2h左右至用手一捏即破的程度,粉碎过筛后放置干燥环境中待用。
2.提取溶剂的选取:准确称取4份辣椒粉,每份10g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分别用100 mL的95%乙醇、丙酮、石油醚、丙酮和石油醚混合液作为溶剂提取2h后。
提取2h后,将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辣椒红色素粗产品。
3.辣椒红色素的提纯:在提取出来的辣椒红色素提取液中再加入50ml95%乙醇、丙酮、石油醚、丙酮和石油醚混合液进行二次萃取,2h时后放出95%乙醇、丙酮、石油醚、丙酮和石油醚混合液;用旋转蒸发器对石油醚层减压浓缩得辣椒红色素精品。
红辣椒中红色素的提取实验目的1. 学习从红辣椒中提取红色素2. 学习薄层层析法和柱层析法及应用3. 掌握提取、分离、鉴定天然化合物的方法 产品介绍天然红辣椒中含有辣椒红色素(简称辣椒红),辣椒素、辣椒油酯等。
辣椒红是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β-胡萝卜素等色素的混合物,为深红色油状液体。
辣椒红是食品和化妆品中的天然色素添加剂。
其化学组成为呈深红色的色素主要是由辣椒红脂肪酸酯和辣椒玉红素脂肪酸酯所组成。
呈黄色的色素则是β-胡萝卜素,化学结构:HOCH 3CH 3OCH 3CH 3CH 3CH 3CH 3OHCH 3CH 3H 3C辣椒红OCH 3CH 3O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 3H 3C OCO RCO R辣椒红的脂肪酸酯(R=3个或更多碳的链)另一个具有稍大R f 值的较小红色斑点,可能是由辣椒玉红素的脂肪酸酯组成。
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 3H 3Cβ-胡萝卜素 实验原理:色谱法是分离、纯化、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有着广泛的用途。
色谱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即分配)的不同,或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分分开。
流动的混合物称为流动相;固定的物质称为固定相(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
依据各组分在固定相中的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排阻色谱等;依据操作条件的不同,又可分为柱色谱、薄层色谱、纸色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
下面着重介绍柱色谱与薄层色谱:柱色谱常用的有吸附色谱和分配色谱两种。
吸附色谱常用氧化铝和硅胶为吸附剂。
分配色谱用硅胶、硅藻土、纤维素等为支持剂,以吸收大量的液体作为固定相。
吸附柱色谱通常在玻璃管中填入表面积很大经过活化的多孔性或粉状固体吸附剂。
待分离的混合物溶液流过吸附柱时,各种组分同时被吸附在柱的上端。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引言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天然的颜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
由于其亮红色和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辣椒红色素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包括传统的水煮、溶剂提取和现代的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技术。
1. 传统的水煮提取方法1.1 材料准备辣椒颗粒、蒸馏水1.2 提取过程1.将辣椒颗粒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蒸馏水使其完全浸泡。
2.开启火源,将锅加热至沸腾。
3.在中火状态下继续煮沸10-20分钟,使辣椒红色素溶解入水。
4.关火,将煮沸后的液体冷却至室温。
5.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操作,分离出液体中的辣椒红色素。
2. 溶剂提取方法2.1 材料准备辣椒颗粒、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酸乙酯)2.2 提取过程1.将辣椒颗粒与有机溶剂混合,使其充分浸泡。
2.利用搅拌器等设备,加速色素的溶解过程。
3.过滤提取液,分离出辣椒红色素及溶剂。
3. 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3.1 材料准备辣椒颗粒、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3.2 提取过程1.将辣椒颗粒放入超临界流体提取装置中,加入足够的超临界流体。
2.提高温度和压力,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性能将辣椒红色素溶解。
3.降低温度和压力,使溶解的辣椒红色素从超临界流体中析出。
4.分离出溶剂和辣椒红色素。
4. 辣椒红色素的应用辣椒红色素具有艳丽的颜色和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因此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 食品:用作食品着色剂,可以为食物增添红色,并提供抗氧化保护。
- 医药:辣椒红色素具有抗氧化、抗菌等功效,可以用于保健品和药物中。
- 化妆品:作为美容产品的成分,辣椒红色素能够增加产品的色彩鲜艳度和抗氧化能力。
结论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有传统的水煮、溶剂提取和现代的超临界流体萃取等多种方式。
其中,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逐渐成为研究者的热点。
辣椒红色素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未来,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将继续优化,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实验四:辣椒红色素的提取与分离专业:生物工程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时间:实验项目:辣椒红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原料:干辣椒若干实验仪器:水浴锅(80℃),干粉搅拌器,索式提取器,旋转蒸发仪,层析柱试剂:丙酮(石油醚95%乙醇)硅胶环己烷70%乙醇等耗材及辅助器材:滤纸脱脂棉试管若干圆底烧瓶一个玻璃棒1 支漏斗等。
参考文献:[1]谭天伟. 生物分离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2]蒋本国,王艳颖,李春斌,刘秋.生物化学实验.大连民族学院。
2010.7[3]刘宝全. 生化分离工程实验讲义(内部试用版).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院.2011.6[4] 刘国诠,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5] 陈来同,生物化学产品制备技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qtw-1操作步骤:操作说明及结果记录:取红辣椒干粉10g↓用95%乙醇300mL,80℃索式提取4h(或用其他溶剂如环已烷提取)↓浸提液减压蒸馏(40℃)↓浓缩液用少量环己烷溶解待用↓取8mL 硅胶和20ml 环己烷混匀装柱↓将浓缩液上样↙↓洗脱液1 环己烷↙↓洗脱液2 环己烷/丙酮(10:1)分部1 分部2 色素↓纸层析点样,跑样紫外光下观测qtw-2实验结果:1、取红辣椒干粉质量m=5.446g索氏提取数据记录表回流次数 1 2 3 4 5 时间9:18 9:39 9:55 10:13 10:28 颜色深橘红色深橘红色桔黄色桔黄色淡黄色(注:开始加热时间为8:05 ,结束时间为:10:28 ,历时2小时23分,水浴温度:99℃)2、索氏提取浸提液的理化特征:(1)第一、第二次回流液为深橘红色3(2)第三、第四次回流液为深桔黄色4(4)第五次回流后,粗体液呈深橘红色,清澈透明,颜色鲜艳,似干红颜色。
3、总的浸提液经旋转蒸发提纯后,梨形瓶内壁上附有一层粘稠的油状液体体,光亮透明。
闻上去有清香的辣椒味道。
5产品(注:开始旋转蒸发的时间为:10:56 ,结束时间为:11:10 ,历时14分钟)4、称重:空瓶质量:209.16 g 空瓶加产物质量:210.26 g最终产物质量= 210.26 g —209.16 g = 1.1 g%20.20%100446.51.1%100=⨯=⨯=原料样品质量最终产物质量产品的率5、样品的柱层析(1)柱层析所用样品的体积:0.3ml(2)样品经层析柱分离后产生三个色带,从上到下分别是:橙黄色 深红色 黄色,(3)其中黄色色带最长然后是橙黄色,最后为深红色。
毕业设计(论文)令狐采学题目辣椒红色素的提取院系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年月目录题目1摘要及关键词11 前言11.1辣椒概况11.2辣椒红色素21.3实验目的52 材料和方法52.1主要材料52.2实验方法63 结果与分析73.1辣椒红色素最佳吸收峰的确定7令狐采学创作3.2 辣椒红色素标准曲线83.3辣椒红色素提取结果测定83.4试验偏差分析94 结论85 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参考文献10令狐采学创作辣椒红色素的提取王炼(重庆三峡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07级生物技术专业,重庆万州404000)【摘要】辣椒红色素是天然红色素的一种,可从干红辣椒中提取。
本实验对有机溶剂从干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以丙酮、四氯化碳、乙醚、石油醚为萃取剂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萃取的辣椒红色素的含量。
观察并统实验测量结果,结果表明:总体上四氯化碳、石油醚、乙醚和丙酮提取辣椒红色素的产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乙醚例外。
石油醚在60℃3小时内对辣椒进行辣椒红色素提取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辣椒辣椒红色素吸光度1 文献综述1.1辣椒概况辣椒,又叫番椒、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
辣椒属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果实通常成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
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
作为佐料能增进食欲。
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
1.1.1 辣椒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点辣椒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和墨西哥等中美洲热带地区及西印度群岛等热带地区。
单叶互生,叶片卵圆形;花萼杯状,花白色;果实通常成圆锥形或长圆形,向有朝天或向下之分,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酱色、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
种子肾形、淡黄色,胚珠弯曲。
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
从红辣椒中分离红色素一、实验目的1、了解分离天然化合物的技术与方法;2、了解红辣椒所含色素的种类,掌握红色素的分离方法;3、了解薄层色谱板和色谱柱的制作方法,掌握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分离的一般步骤。
二、实验原理色素作为一种着色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
天然植物色素与人工合成色素相比,因其原料来源充足,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红辣椒是辣椒Capsicum annum的成熟果实,含有几种色泽鲜艳的色素,主要为红色素。
红辣椒色素以其色泽鲜艳、稳定性好而广泛作为食品着色剂,因此,研究红辣椒色素中红、黄色素的提取、分离和分析方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物质提纯方法主要包括萃取法,色谱分离法和蒸馏法。
萃取法的原理: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提取或纯化目的的一种操作。
自固体中萃取化合物,通常是用长期浸出法,靠溶剂长期的浸润溶解而将固体物质中的需要成分浸出来。
萃取溶剂的选择,应根据被萃取化合物的溶解度而定,同时要易于和溶质分开,所以最好用低沸点溶剂。
每次使用萃取溶剂的体积一般是被萃取液体的1/5~1/3,两者的总体积不应超过分液漏斗总体积的2/3。
色谱分离法的原理:根据样品混合物各组分在不同的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中溶解、解析、吸附、脱附,或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使各组分在两相中反复多次受到上述各作用力的不同而以不同的速度在固定相上移动,从而得到互相分离。
柱色谱(柱上层析)常用的有吸附色谱和分配色谱两类。
吸附色谱常用氧化铝和硅胶作固定相;而分配色谱中以硅胶、硅藻土和纤维素作为支持剂,以吸收较大量的液体作固定相,而支持剂本身不起分离作用。
吸附柱色谱通常在玻璃管中填入表面积很大经过活化的多孔性或粉状固体吸附剂。
当待分离的混合物溶液流过吸附柱时,各种成分同时被吸附在柱的上端。
当洗脱剂流下时,由于不同化合物吸附能力不同,往下洗脱的速度也不同,于是溶质在柱中自上而下按对吸附剂的亲和力大小分别形成若干色带,再用溶剂洗脱时,已经分开的溶质可以从柱上分别洗出并收集。
柱色谱分离辣椒红色素从红辣椒中分离红色素一、实验目的1、了解分离天然化合物的技术与方法;2、了解红辣椒所含色素的种类,掌握红色素的分离方法;3、了解薄层色谱板和色谱柱的制作方法,掌握柱色谱分离的一般步骤。
二.实验原理红辣椒是辣椒Capsicum annum的成熟果实,属于茄科辣椒属植物,营养丰富,堪称“蔬菜之冠”,辣椒素素有“红色药材”之称。
适量吃辣椒有食疗作用促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作用,驱风活血,抗癌、抗氧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辣椒素能够降低血糖。
天然植物色素与人工合成色素相比,因其原料来源充足,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红辣椒色素作为一种着色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
包括辣椒红素(50%)、辣椒玉红素(8.3%)、β-胡萝卜素(13.9%)、玉米黄质(14%)、隐黄质等色素。
红辣椒色素以其色泽鲜艳、稳定性好而广泛作为食品着色剂,因此,研究红辣椒色素中红、黄色素的提取、分离和分析方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利用混合物的各组分和固定相亲和性的差异,当混合溶液流经固定相,混合组分在两相间反复地吸附解吸从而实现分离。
当待分离的混合物溶液流过吸附柱时,各种成分同时被吸附在柱的上端。
当洗脱剂流下时,由于不同化合物吸附能力不同,往下洗脱的速度也不同,于是溶质在柱中自上而下按对吸附剂的亲和力大小分别形成若干色带,再用溶剂洗脱时,已经分开的溶质可以从柱上分别洗出并收集。
吸附色谱的作用机理:硅胶表面具有硅醇基与极性化合物或不饱和化合物形成氢键而表现出吸附性能。
三、仪器及试剂仪器:100 ml 圆底烧瓶、色谱柱、小烧杯、滴管、台秤、试管,滴液漏斗试剂:正己烷、二氯甲烷等四、实验步骤1、粗红色素的制取称取2g 红辣椒剪碎研细放入100ml 的圆底烧瓶中,加入20ml 二氯甲烷和少许沸石,70-80℃加热回流提取30 min。
然后冷却抽滤,滤液即是粗红色素提取液。
实验四-辣椒红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生化别离工程实验报告辣椒红色素的提取与别离实验申请实验工程:辣椒红色素的提取与别离实验原料:干辣椒假设干实验仪器:水浴锅〔80℃〕,干粉搅拌器,索式提取器,旋转蒸发仪,层析柱试剂:丙酮石油醚硅胶环己烷耗材及辅助器材:电子天平滤纸脱脂棉平底烧瓶试管假设干圆底烧瓶胶头滴管玻璃棒漏斗烧杯量筒玻璃毛细管 TLC薄板移液管洗耳球等。
参考文献:[1]刘宝全,李春斌,王剑锋,权春善,范圣第.生化别离工程根底实验.大连民族学院。
2021.11shqr实验记录操作步骤:取红辣椒干粉5g↓用丙酮溶液120mL,80℃索式提取1h↓浸提液减压蒸馏〔40℃)↓得到色素浓缩液↙↓纸层析点样,跑样取适量硅胶和20ml 环己烷混匀装柱↓将浓缩液上样,跑样↓最大的时候,可以分别收集色素实验结果shqr实验结果:1、取红辣椒干粉质量m=5.036g索氏提取数据记录表回流次数 1 2 3 4时间14:18 14:39 14:55 15:13颜色深橘红色深橘红色桔黄色淡黄色〔注:开始加热时间为14:13 ,结束时间为:15:15 ,历时1小时2分,水浴温度:80℃〕2、索氏提取浸提液的理化特征:(1)第一、第二次回流液为深橘红色〔2〕第三、第四次回流液为桔黄色shqr3、总的浸提液经旋转蒸发提纯后,瓶内壁上附有一层粘稠的油状液体体,光透透明。
闻上去有清香的辣椒味道。
4、样品的柱层析shqr〔1〕柱层析所用样品的体积:约1ml 〔2〕样品经层析柱别离后产生三个色带,从上到下分别是:橙黄色深红色黄色,(3)其中黄色色带最长然后是橙黄色,最后为深红色。
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玉米黄质5、层析液收集实验结果与分析 1. 提取结果分析 ⑴辣椒红色素的粗提取:辣椒红色素是天然红色素的一种,可从成熟的茄科红辣尖椒(Capsicum annum1)中提取。
辣椒果皮含有0.2%~0.5%的胡萝卜色烯类色素,其中辣椒红素和辣椒玉红素占总量的50%~60%。
辣椒红素综述
辣椒辣椒红色素又名辣红素,是从辣椒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色素,属于叶黄素类共轭多烯烃
含氧衍生物,主要成分为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玉米黄质一胡萝卜素、隐辣质等,辣椒红色
素作为从成熟辣椒果皮中提取的天然红色素的主要成分,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好的红色素。
我国早在“七五”期间就将辣椒红色素列为重点开发的4种天然色素之一。
理化性质:纯品为深红色液体,无辣味,其显色强度强于其他天然色素。辣椒红色素不溶
于水,易溶于乙醇、酮、油脂等有机溶剂,因其极性较强,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几乎不溶解。
具有如下稳定性:
1.光对稳定性的影响在室内光线下,稳定性较好,放置4周,色素无褪色现象。但如直接暴露
在室外强光之下则很容易褪色。
2.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温度对辣椒红色素有一定影响。温度越高色素损失愈多,加热至70℃以
上则损失更明显。
3. pH值对稳定性的影响辣椒红色素的耐酸、耐碱性好。pH值在3—12之间时色泽稳定不变。
4.金属离子对稳定性的影响cu、Fe对辣椒红色素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Sn、A1+在浓度较高,
即大于400 mg/kg时对红色素的色价有影响,而Fe3+、Na+、K+、M矿等对红色素的影响可以忽
略。
提取方法比较:
辣椒红素是从红辣椒果皮中得到的深红色天然红色素,色泽优良、性质稳定,广泛用于食
品、化妆品、饲料等领域,另外还具有抗癌功能。目前,辣椒红色素提取方法大致可归为油
溶法、溶剂提取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超声波溶剂提取法、溶剂微波提取法和酶法提
取六类。国内外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油溶法、有机溶剂法和超临界CO 流体萃取法
三种。油溶法因油与色素难分离不易得到纯净的辣椒红色素,所以该种方法现已基本停止使
用;溶剂法使用较普遍,通常用丙酮、乙醇、正己烷等有机溶剂浸提。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法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工艺简单、能耗低、萃取溶剂无毒、易回收、所得产品具有非常
高的纯度。
提取目的及社会需求
:
辣椒红色素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很大。但从色素提取环节上看,我国该领域企业大多数缺
少必要的国际认证,如HAccP。生产标准未执行国际高标准,残溶达不到要求,微生物检测控
制不严,重金属超标准等,导致我国辣椒红色素一直未能在国际市场(特别是在美国市场)占有
一席之地。而发达国家为保护其国内加工企业,或迫于环保压力不断修改标准、设置技术壁垒
或利用世贸规则进行反倾销(美国就曾对印度辣椒红色素提出过反倾销)。因此,为了真正将辣
椒色素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农产品的再次升值,研究辣椒红色素提取和分析工艺是十分必的。
对辣椒红色素进行综合开发与利用,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提取及测定
一.实验原理
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存在于成熟红辣椒果实中的四萜类橙红色色素,为深红色粘性油状液
体,易溶于植物油、丙酮、乙醚、三氯甲烷,溶于乙醇,不溶于和水,熔点175C,具有较好的
分散性、耐热性、耐酸性、耐碱性,但耐光性较差。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
1.材料:干红辣椒
2.试剂:丙酮,石油醚,柱层析用硅胶,薄层层析用硅胶,
3.设备:粉碎机,索氏提取器,柱层析,层析缸,高效液相色谱仪
三.实验步骤:
1.色素提取
1)干红辣椒粉碎,称取10g,选取丙酮作为萃取液放入索氏提取器中进行提取
2)将提取液进行减压蒸馏回收溶剂,浓缩后的产品即为粗辣椒红素,记下浓缩液体积
2.色素粗分离
1)用100—200目硅胶为填料,石油醚与丙酮(体积比为10:1)复合液位洗脱液制作柱层析
2)将1中粗辣椒红素放入柱层析机型粗分离
3.色素分离
1)用薄层层析专用硅胶制作硅胶板,晾干
2)在石油醚:丙酮=10:1的展开剂中上行15min,主要红色素集中在红1-红三
4.色素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色素纯度
参考文献:
[1】吴少福,徐明生,蒋艳,等.紫红薯色素、辣椒红色素和胭脂红色素稳定性[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3,25(3):435—-438.
[2】杨本宏.辣椒红色素稳定性[J】.生物学杂志,1997,14(2):2伊一22.
【3】涂莉娟.李添宝辣椒红色素的提取纯化及稳定性研究 2007(19)
[4]张宗恩,黄丽贞.食用天然色素辣椒红提取工艺研究.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7.6(2)
[5] 江英,武占省,田丽萍等. 辣椒红色素提取与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5, 26
(3)_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