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语言特色
- 格式:ppt
- 大小:143.00 KB
- 文档页数:55
小说考题探究(14):语言类题(语言特色)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赏析文章划线段落语言风格。
②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是本文语言的重要特色,请举例简析。
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语言特点特点的角度特点的具体内容用词之美(1)动词、形容词:准确、简练、深刻、含蓄、直白、突出、生动、形象、传神、充满动感、充满想象等。
(2)叠词:①语言具有生动性、形象性,从而增强艺术表现力,具有绘画美;②能使韵律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③可以组成整齐的句式,具有形式美;④能使意思强化,起到强调作用;⑤能使上下文联系紧密,有一气呵成之感。
(3)反复:突出某种意思,强调某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4)化用成语:富有文采;使用文言词语,典雅优美。
句式之美(音韵之美)骈句、长短句、对偶句、排比句,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
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结合,使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
修辞之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
如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
描写之美白描、细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视嗅听结合(有色有声)、对比衬托、铺陈渲染等。
语言风格风格类型具体表现豪放与婉约豪放:所表现的主题多为雄心伟业;所描写的景象境界开阔;所运用的动词富有力度,形容词和副词色彩鲜明;抒情方式激越昂扬;多用排比、夸张、反复、反问等修辞手法。
婉约:所表现的对象纤巧细致;所表现的情感细腻缠绵;所描写的画面色调柔和;修辞上少用排比、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
直露与含蓄直露:比较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感受和观点。
含蓄:不直接表达情意,而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多用象征、设问、比喻等修辞手法。
质朴与华丽质朴(平实):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少用修辞,少用描绘性语言。
华丽(典雅):讲究节奏和韵律,多用描绘性语言;多用引用、排比、对偶、用典等修辞(表现)手法。
小说考题探究(14):语言类题(语言特色)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赏析文章划线段落语言风格。
②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是本文语言的重要特色,请举例简析。
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语言特点语言风格(2)答题角度赏析小说的语言风格与特色①从修辞看语言:运用了比喻、拟人等,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②从语体看语言:文白夹杂,既灵活又端庄,既通俗又内蕴。
③从长短看语言:长短句交错,句式灵活,语句铿锵,简洁明了。
④从人物看语言:富有人物个性,语言符合人物身份特征。
⑤从雅俗看语言:明白如话,乡语俚语;典雅厚重,富有内蕴。
⑥从风格看语言:通畅自然,清丽隽永,浓墨重彩,诙谐讽刺,亦庄亦谐。
⑦从效果看语言:富有想象,令人回味,字字玑珠,含英咀华。
二、真题实践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红梅川端康成父母面对面地坐在被炉边上,一边观赏着古树红梅绽开的两三朵花儿,一边争论着。
父亲说:“这颗红梅的花儿,几十年来都是从下面的枝桠开始绽开的。
自从你嫁过来以后,也没有改变过。
”“我没有这种感觉。
”母亲没有附和父亲的感怀,父亲很不服气。
“自从嫁过来以后,我压根儿没有空闲观赏过梅花。
”“那是因为你稀里糊涂地虚度岁月。
”说完这些,想到与红梅的寿命相比,还是人的一生短暂,父亲就没兴致继续感慨了。
不觉间,话题转到新年的糕点上来。
父亲说他正月初二,在风月堂买了点心回来。
母亲却强调没有那回事儿。
“瞧你,我不是让车子在明治糕点公司那儿等了一会儿,又坐这部车子绕去风月堂吗?我的确在这两家铺子买糕点了嘛。
”“你的确在明治糕点公司买了,可是,自打我到这个家来以后,就不曾见你在风月堂买过什么东西。
”“言过其实了吧。
”“当然,我从来没尝过嘛。
”“别装糊涂了,过年你不也吃过了吗?我的确买回来了嘛。
”“唉,真讨厌。
大白天说梦话,你不觉得害羞吗?”“咦?难道是我——”女儿在厨房准备午餐,父母的争论她全听见了。
她是了解真情的。
但她无意开口,只顾微笑地站在锅台边上。
“的确带回来了吗?”母亲好不容易只对父亲在风月堂买过东西这一点,准备予以承认似的,可她又说:“不过,我没有看见过呀。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小说语言特色考题解读(思维导图)
考题演练:
1、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①用词精炼准确、新颖形象。
“扎进”“飞舞”“出动”“录取”“高扬”“呼啸”“嘹亮”等动词、形容词的选用既表意精准,又新颖形象,表现力极强。
②句式上长短结合,整散结合,错落有致。
本文句式上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穿插运用,既整齐和谐,富有气势,又不乏变化,舒卷自如。
③修辞上大量运用比喻、排比修辞手法。
大量比喻的运用使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大量排比的运用使本文文采斐然、气势充沛。
④整体语言风格激越而富有诗意。
本文语言奔放炽烈,激情洋溢,不少表达新颖别致,感受独特,充满诗意,韵味悠长。
2、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作家群被称为“山药蛋派”,请概括这篇小说的语言特点。
①叙述语言完全口语化:无论讲述故事或评论人物、事件,都使人觉得是一个农民在说话。
通
俗浅近而又极富表现力。
②语言诙谐风趣,轻松幽默:如对“小腿疼”外号由来的描写等,表现出人民群众的聪明机智。
③使用方言进行创作,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如“血盘儿”“过来过去”等。
人物语言具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充分表现了人物性格。
思维导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