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数学实验教程勘误表
- 格式:doc
- 大小:209.00 KB
- 文档页数:5
勘误表1.P.13,倒第9行,将“左”字改这“右”字。
倒第10行,将“右”字改为“左”字,将“左字改为“右”字。
2.P.14,表1-1在Form1与Label1之间加横线。
3.P.15,第五行改为“Text2.Text=”””。
4.P.24,倒第14行,将“WindowsState”改为“WindowState”。
5.P.26,倒第10行,名尾加冒号。
6.P.36,倒第9行,句中一对全角双引号改成半角双引号。
7.P.41,将“图”字改为“表”字,在“所示”后加“,”。
8.P.43,第9行,将“WindowsState”改为“WindowState”。
9.P.55,倒第20行,改为“Area=3.14*Radius*Radius”10.P.56,倒第7行,将“-298.66”改为“-298.67”。
11.P.57,第1行,将(B)”女”后的小于号改成大于号。
12.P.68,倒第3行,除去语句中间的“Tab(40);”。
13.P.69,倒第13行,将句中的“10”改成“11”。
倒12行“全角字符”前加“为”字。
14.P.73,第4行,改成“Area=3.14*Radius_out*Radius_out-3.14* Radius_in* Radius_in”15.P.75,删除倒第11行至倒第16行。
16.P.76,第18行,第19行中的“;”改为半角的“;”。
17.P.78,倒第6行,答案改为“10+20=030.00”18.P.86,第19行,在“多个”和“变量”之间加“分离的”。
第27行删除“,同时Case X*Y>0也是错误的”。
19.P91,第4行,改成“If x+y>z And x+z>y And y+z>x Then”20.P.96,倒第10行。
改为“Sub Command2_Click()”21.P.100,第3行的句尾加冒号。
22.P.106,第12行的句尾加冒号。
数学分析中的典型问题与方法《勘误表》(1) 原书 第4页的例1.1.5有错, 2011年6月21日, 作者将此题更改写为: 例1.1.5 试证: 设 y = f(x) 是R 上的有界实函数. 且有 2f(x)2h)f(x h)f(x ++=+ (∀x R ∈). (1)(其中h 为某一正数). 则h 必是函数f 的周期. 证 根据式 (1), 有f (x + 2h ) – f (x + h ) = f (x + h ) – f (x ) (∀x R ∈). 令 F (x) = f (x + h ) – f (x ) . 上式即为 F (x + h ) = F (x ) (∀x R ∈).于是 f (x + n h ) = [ f (x + n h ) – f (x + (n - 1)h )] + [ f (x + (n – 1)h ) – f (x + (n - 2)h ) +…+ [f (x + h ) - f (x )] + f (x ) =∑=+1-n k ))(F 0kh x + f (x ) = n F (x ) + f (x ).若 F (x )≠0 , 当n +∞→时, nF (x ) 趋向无穷大, 与函数f 有界矛盾. 所以F (x )= 0. 即 f (x + h ) = f (x ). (∀x R ∈). 故h 是函数f 的周期.注意1. 对于任意给定的实数h , 若h 是函数f 的周期, 则条件 (1) 显然成立. 因此本例说明: 存在实数h 满足条件 (1), 是有界函数f 为周期函数的充分必要条件. 2. “有界”条件不可忽略, 例如f (x ) = x , 不是周期函数, 但是式 (1) 总成立.特别要道歉的是, 更正中又出现了重大遗漏将2f(x)2h)f(x h)f(x ++=+写成了 2f(x)2h)f(x f(x)++=, 虽然从证明里可以看出, 但是题目写错, 是有罪的。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勘误表第1章:行列式p.13,例题4.1:解的第二个等号后,应加一个负号。
p.15,第三行(等号后):去掉;p.17,第7-8 行: (t=1,2,…,j-1,j+1,…,n)p.19倒数第4-5行:假设对于n-1阶范德蒙行列式V_{n-1}结论成立,p. 20,第 2 行:D_{n-1}改为V_{n-1}p.20,第6行,定理5.2中:去掉“若”字p.21,倒数第3行:…展开代入而得,p.2 4倒数第1行:(-1)的指数应为“ 1+2 - k+1+2 ----- k ” 习题1:第1题(2)答案有误:应为sin2x-cosx A2.第6题(3)答案有误:(3)n(3n-1)/2,当n=4k或者n=4k+3时为偶数,当n=4k+1 或4k+2时为奇数.第10 题(4)(5)答案有误:(4)(-1)A{(n-2)(n-1)/2}; (5)(-1)A{ n-1}a_n第11题(6)答案有误:….,当a\neq 0时,D=(-1)A{n( n-1)/2}aA{n-2}国八2-(n-1)xA2]y1 +z1z1 +x1禺+ y1p.26,第12题(2):改为:y2 +z2z2 +x2X2 + y丫3 +Z3 Z3 +X3 X3 + y―-.(n -1)(n+2)…八n A.(3): •••= [a + —1) J2“-n(4):…二送a i b n_Li =ep.27,第14题(4):(此题较难,可以去掉!)答案有误,应为:D n = [(x 、x2-4yz)n 1_(x _ I x2_4yz)n勺]/2n 1x2-4yz,当 x2= 4yz ;D n =(n1)(|)n,当 x2=4yz。
第15题答案有误:为60(11- .2)p. 27,第16题:去掉条件“若x_1+x_2+x_3+x_4=1,则”第二章:矩阵p.32,第7 行: 称其为n阶对角矩阵,…..p.35,第5-6 b_21和b_12互换位置(两处)p.36,第7行:去掉“设A , B, C分别为….矩阵,”在第10行后增加:当然, 这里假定了矩阵运算是有意义的.p.39,第 4 行: 就得到一个2*2的分块矩阵。
勘误表“参考文献”放在书的最后一页。
详细修改请看《校正本》的前言,目录及各页。
第一章1. 第10页,最后一行:122424B m C P ==应该改为:122B m C ==2. 第19页第2题:C={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书} 改为:C={21世纪出版的书}3. 第238页第2题的答案应该改为:(1)“21世纪以前出版的英文版数学书”;(2)在“馆中所有数学书都是21世纪出版的英文书”的条件下,等式成立;(3)“21世纪以前出版的书都是英文版的”;(4)“馆中非数学书都是英文版的,并且所有的英文版的书都不是数学书”4. 第20页,第5题最后一行:“恰好为1,2,3,4的概率”应该改为“恰好为1,2,3,4,5的概率” ,并把最后一行紧接到上一行的后面。
5. 第238页第5题的答案(3)“15”应该改为“25!”6. 第20页,第14题:“求()()P B A B P B ⋅ ”应该改为:“求()P B A B ”7. 第238页第15题(1)的答案“22222rrnn rnC C ”应该改为:“22222rrnrnC C ”8. 第239页第36题的答案“0.632”错误,应该改为()1111111234!!!!n n --+-++-9. 第22页,第38题第二行:“输出AAAA ,BBBB ,CCCC 的概率分别为”应该改为:“输入AAAA ,BBBB ,CCCC 的概率分别为”10. 第239页第39题的答案(2)()()222094006..N n C β-=应该改为:()()222094006..n n C β-=11.第239页26题的答案,应该是0.36,而非0.35第二章1、P26定义2.2.3上面一行P (X=k )改为P {X=k }2、 改为3、 P29例6(1) -12=ee λλ-⎛⎫ ⎪⎝⎭()1(1)n p kn k pkqkq+-+-=+()()p q kqkp n kqpk n -=-++=-+=111)1(改为2=ee 1-λλ-⎛⎫ ⎪⎝⎭(2) 中删去D={有两个乙类细菌};另外P(C) -12=ee λλ-⎛⎫ ⎪⎝⎭改为P(C)2=e e 1-λλ-⎛⎫ ⎪⎝⎭()()()()()()()()()()222P A P D A P C D P D P A D P D C P C P C P C P C ====2211221e2!2=ee 8e λλλλλλ----⎛⎫⎪⎝⎭=⎛⎫⎛⎫ ⎪ ⎪⎝⎭⎝⎭改为()()()()222P A P C A P A C P C =222221e2!2=ee 18e 1λλλλλλ--⎛⎫⎪⎝⎭=⎛⎫⎛⎫-- ⎪ ⎪⎝⎭⎝⎭4、 P30定义2.2.5 ……..试验次数,称X 服从参数p 的几何分布。
复习全书1.P21【例29】评注的第二行 原式为:ln ln 1()x xx x x e -→+∞改正为:ln ln 1()xx xe x x -→+∞2、P51第四行有错原式为:因此,()y x 的极大值为()10y -=,()y x 的极小值为()11y = 改正为:因此,()y x 的极小值为()10y -=,()y x 的极大值为()11y =3、P53 【例36】的答案写错了,应该是C4.P75【例8】的评注里面原式为:2111121xdx d x x +=--改正为:2111ln 121xdx d x x +=--5.P90【例39】解答的第二行原式为:()226csc 1t dx ππ-⎰改正为:()226csc 1t dt ππ-⎰6.P129上数第四行原式为:在4,03⎛⎫ ⎪⎝⎭点,=160∆<改正为:在4,03⎛⎫⎪⎝⎭点,=160∆>【例6】的评注原为:此函数在=0x处不可导。
改为:此函数在=1x处不可导。
8.P137【例47】的图形错误,应该没有下半部分阴影。
9.P258【例14】倒数第三行原式为:00000 00 00ab ab ab a ⎡⎤⎢⎥⎢⎥⎢⎥⎢⎥⎣⎦改正为:0000 00 00a bb ab ab a ⎡⎤⎢⎥⎢⎥⎢⎥⎢⎥⎣⎦10.P277【例10】解的第二行中的ξ应该为α11.P278【例12】解的第二行和第三行原式为:()()32322525TTTB f A A A E A A E B==-+=-+=改正为:()()332525TTTB f A A A E A A E B==-+=-+=12.P283倒数第三行原式为:110223000Bb⎡⎤-⎢⎥⎢⎥=⎢⎥⎢⎥⎢⎥⎣⎦改正为:25505301Bb-⎡⎤⎢⎥=-⎢⎥⎢⎥-⎣⎦分阶习题同步训练第10题解答原式为:()2121-1sin 1n n n n a a n λ++⎛⎫≤ ⎪+⎝⎭改正为:()-1sin11n n n n n λλλ⎛⎫≤⋅≤ ⎪++⎝⎭ 2.P159第5题解答的第二行 原式为:1523111a a a a a++=++---123βααα 改正为:1523111a a a a a ++=-++---123βααα 3.P16411题解答的最后一行 原式为:1011001001001011001003+123-23-11043043-3-63+63⎡⎤⋅⎢⎥⋅⎢⎥⎢⎥⋅⎣⎦ 改正为:1011001001001011001003+123-23-11043043-3-63+63+3⎡⎤⋅⎢⎥⋅⎢⎥⎢⎥⋅⎣⎦4.P168上面的第一行原式为:112321233344,,,,x z z z x z z z x z x z =+-⎧⎪=--⎪⎨=⎪⎪=⎩改正为:112321243344,,,,x z z z x z z z x z x z =+-⎧⎪=--⎪⎨=⎪⎪=⎩。
《高等数学(经管类)》(上)勘误表页码、行号错误内容正确内容 (说明)P2第13行 a ∈b ,但a ∉A , a ∈B ,但a ∉A , P2第16行 若A ⊆B ,且B ⊇A , 若A ⊆B ,且A ⊇B ,P3倒第1行 oU (x 0,δ), 即oU ( a , δ), 即P4第1行 oU ( x 0,δ)={x |0<|x - a |<δ}. oU ( a , δ)={x |0<|x - a |<δ}. P4第2行 o U ( a ,δ)=U (a ,δ)-{ a }.o U ( a ,δ)=U (a ,δ)\{ a }.P7第17行 库存量 库存费P10倒第12行 12x x -,12x x -<0,P13第8行 y = f (x ) 的图形上的点,y = f -1(x ) 的图形上的点,P20图1-22 图1-23原图中误将虚线为实线,正确如右图P21图1-24 图1-25原图中虚线与实线不准确,正确如右图P22倒第10行注: 由基本初等函数经过有限次四则运算后所成的函数称为简单函数,注:一般由常数和基本初等函数经过四则运算后所成的函数称为简单函数,P26第3行需求函数的反函数1()d f Q p -=需求函数的反函数1()d f Q P -=P29倒第2行 0<x <38.0<x <138.P29倒第5行 221146)((6100)39x x x x -=+-++ 221146)((6100)39x x x x =+++--P30倒第11行 6.已知某厂单位产品时 6.已知某厂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时P31倒第9行 9.下列函数是由哪些基本初等函数复合而成的?9.下列函数是由哪些简单函数复合而成的? P32倒第6行 7.若)(x f 对其定义域上的一切, 7.若)(x f 对其定义域上的一切x , P36倒第11行 则∃N 1>0, 则∃正整数N 1, P36倒第8行 ∃N 2>0,∃正整数N 2,P37第3行 ∃N >0,当n >N 时, ∃正整数N ,当n >N 时, P37第9行 ∃N >0,当n >N ∃正整数N ,当n >N P37第11行 ∃N >0,当n >N 时, ∃正整数N ,当n >N 时, P37第13行 ∃N >0,当n >N 时,∃正整数N ,当n >N 时,2)(10)2)1)(0x x +-2)(10)2)1)(0x x -+,3(4ks ka k ⎧⎪⎨+⎪⎩,03(),4ks ka k s a ⎧⎪⎨+-⎪⎩。
代数学方法(第一卷)勘误表李文威2019-10-23以下页码等信息参照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之《代数学方法》第一卷, ISBN:978-7-04-050725-6.这些错误将在新版一并改正.⋄第12页,倒数第8行原文也可以由稍后的无穷公理保证.更正也可以划入稍后的无穷公理.感谢王东瀚指正.⋄第16页,定义1.2.8原文若传递集α对于∈构成良序集,则称α为序数.更正若传递集α对于x<y定义⟺x∈y成为良序集,则称α为序数.感谢王东瀚指正.⋄第16页,倒数第5行原文于是有γ∈γ,这同偏序的反称性矛盾.更正于是有γ∈γ,亦即在偏序集(α,≤)中γ<γ,这同<的涵义(≤但≠)矛盾.感谢王东瀚指正.⋄第19页,倒数第5行原文aα∉Cα更正aα∉{aβ}β<α感谢胡旻杰指正⋄第23页,第5行原文由于σ无穷...更正由于ℵσ无穷...感谢王东瀚指正.⋄第42页,倒数第2行原文...同构.Z(⋯)≃...更正...同构Z(⋯)≃...感谢王东瀚指正.⋄第49页,倒数第9行原文由此得到伴随对(D op,D,φ).更正由此得到伴随对(D op,D,φ−1).感谢王东瀚指正.⋄第54页最后更正图表微调成兴许更易懂.感谢熊锐提供意见.⋄第94页,习题5倒数第2行原文Yang–Baxter方程.更正杨–Baxter方程.⋄第116页,第5行原文H⊆N G(H)更正H⊊N G(H)⋄第126页,第6行原文(⋯)n i=0更正(⋯)n−1i=0⋄第141页,第11行原文另外约定S′n={1}更正另外约定S′1={1}⋄第149页,第3行CRing表交换环范畴.另外此行应缩进.⋄第165页,5.3.11之上两行原文∃s∈R更正∃s∈S⋄第205页,第7行原文M作为R/ann(M)-模自动是无挠的.更正M作为R/ann(M)-模的零化子自动是{0}.感谢戴懿韡指正.⋄第220页本页出现的Bil(•ו;•)都应该改成Bil(•,•;•),以和216页的符号保持一致.⋄第228页,倒数第4行原文∑y∈R更正∑y∈Y⋄第230页,第13行原文萃取处更正萃取出⋄第235页底部图表中的垂直箭头f i,f i−1应改为ϕi,ϕi−1.⋄第237页,命题6.8.5证明最后两行原文故(v)⟹(i);更正故(iv)⟹(i);⋄第238页,第8行原文Y′→Y→Y正合更正Y′→Y→Y″正合⋄第246頁,第16行原文u i f i更正u iαi感谢陆睿远指正.⋄第247頁,第6—7行原文其长度记为n+1.更正其长度定为n.⋄第264頁,第14行原文如果ann(M)={0}更正如果ann(N)={0}⋄第311页,命题8.3.2证明第4行更正分别取......和F′|E′.⋄第315页,倒数第2行原文deg f(X p)=pf(X)更正deg f(X p)=p deg f(X)感谢杨历指正.⋄第317页,倒数第13行(出现两次)原文∏n i=1⋯更正∏n m=1⋯⋄第359页,倒数第2行原文∈A F更正∈A E感谢杨历指正.⋄第360页,证明将所有χ(⋯)=1改成χ(⋯)=0,以确保与之前的惯例一致.感谢杨历指正.⋄第417页,最后一行它被刻画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