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病人的护理查房
- 格式:doc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8
胃癌护理查房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对于胃癌患者的护理,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和关爱精神。
本次护理查房旨在探讨胃癌患者的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一、病例介绍患者_____,男性,58 岁,因“上腹部疼痛伴食欲减退3 个月”入院。
患者3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隐痛,伴有腹胀、反酸、嗳气等症状,食欲明显减退,体重逐渐下降。
在外院行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诊断为“胃窦部低分化腺癌”。
患者为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就诊。
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面色苍白。
生命体征:体温365℃,脉搏88 次/分,呼吸20 次/分,血压120/80mmHg。
体格检查: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 90g/L,白细胞 65×10⁹/L,血小板200×10⁹/L;生化检查示肝肾功能正常,电解质无异常;肿瘤标志物CEA、CA19-9 均升高。
腹部 B 超、CT 等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
二、护理评估1、健康史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如是否长期食用腌制、熏烤食物,是否有暴饮暴食、进食过快等不良习惯。
了解患者的家族史,是否有亲属患胃癌等恶性肿瘤。
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慢性胃病病史,如胃炎、胃溃疡等。
2、身体状况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观察患者的面容、神态、营养状况等。
检查患者的腹部体征,如有无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以及腹部肿块的大小、位置、质地等。
3、心理社会状况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
了解患者的家庭支持情况,以及经济状况对治疗的影响。
三、护理诊断1、疼痛与肿瘤侵犯胃壁组织、手术创伤等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肿瘤消耗、食欲减退、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等有关。
3、焦虑/恐惧与对疾病的恐惧、担心治疗效果和预后等有关。
(完整版)胃癌病人的护理查房胃癌病人的护理查房背景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病人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在护理查房中的角色至关重要,可以为胃癌病人提供全面的照顾和支持。
本文档旨在提供胃癌病人护理查房的完整指南。
查房目的- 监测胃癌病人的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 确保病人在治疗期间得到适当的护理和支持。
- 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以减轻病人的不适和痛苦。
- 促进胃癌病人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查房内容1. 生命体征监测- 测量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压,并记录数据。
- 注意观察体温的变化,发现是否有感染迹象。
2. 症状评估- 询问病人是否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记录并评估其程度和频率。
- 观察病人的面色、口唇颜色,发现是否有贫血表现。
- 注意观察病人是否有肝功能异常等体征。
3. 饮食评估- 询问病人的饮食状况,包括进食量、饮食种类和惯。
- 评估病人是否出现饮食不良、进食困难等问题。
- 提供相应的饮食建议和营养支持。
4. 药物治疗评估- 确认病人是否按时服用药物,并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疗效。
- 记录病人的药物过敏史,避免出现过敏反应。
5. 心理支持评估- 与病人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
- 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安慰,帮助病人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 鼓励病人参与支持小组或咨询服务,获取更多的心理支持。
6. 教育和指导- 向病人和家属提供关于胃癌护理的教育和指导,包括病情管理、饮食调整、药物使用等方面的知识。
- 提供病人和家属需要的信息和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胃癌的挑战。
查房频率- 住院阶段:每日查房一次,根据病情需要适时调整频率。
- 出院后:根据病人的情况和需求,定期进行随访查房,提供必要的护理和支持。
结论胃癌病人的护理查房是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密切关注病人的病情和需求。
通过全面的监测和评估,有效的护理干预和心理支持,我们可以为胃癌病人提供最佳的护理质量,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提高生活的质量。
胃癌护理查房背景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
护理查房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定期的查房,护理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本文档将介绍胃癌护理查房的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目的监测胃癌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评估护理措施的有效性,调整护理计划,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提供患者和家属教育,增强其对胃癌管理的理解和参与程度。
促进医护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提高护理质量。
内容一、患者基本情况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历资料、诊断情况、手术情况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个人信息:姓名、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业等。
病历资料:住院号、入院时间、入院诊断、初步诊断等。
诊断情况:胃癌类型、分期、转移情况等。
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后恢复情况等。
二、查体情况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查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生命体征:测量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
皮肤黏膜:观察是否存在黄疸、浅表淋巴结肿大、皮肤气色等。
肺部:听诊肺部呼吸音,观察呼吸是否规则。
腹部:观察是否存在腹胀、腹痛、腹部包块,触诊腹部有无压痛等。
肢体水肿:观察是否存在水肿情况。
三、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病情变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饮食情况:观察患者进食情况,是否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排便情况:观察大便性状、排便频率,是否出现便秘或腹泻。
疼痛情况:观察是否有疼痛感,以及疼痛的程度和部位。
药物使用:了解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包括抗癌药物和辅助治疗药物等。
四、护理计划评估评估之前制定的护理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饮食护理:评估患者是否能够接受护士提供的膳食建议,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疼痛管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缓解措施的效果,根据需要调整疼痛管理方案。
患者教育:评估患者及家属对胃癌管理的理解程度,及时提供相关教育和指导。
精神护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护理措施。
胃癌病人的护理查房
患者,王妹,女,43岁,已婚,主诉上腹部疼痛伴黑便1月于2015年3月20入院, T:36.9℃,P:66次/分,R:20次/分,BP:115/71mmHg 患者近1月来在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发现上腹部阵发性疼痛,不剧,无向它处放射,进食后疼痛缓解,无恶心呕吐,无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大便1日1次,有黑便,柏油样,质地较硬,有轻微便秘,腹泻,无发热畏寒寒战,无胸闷胸痛心悸,无呼吸困难,无吞咽困难,无咳嗽咳痰,无明显消瘦。
20天前在当地医院就诊,行胃镜示:“胃体溃疡”,病理诊断:“(胃体)印戎细胞癌”,症状同前。
现为求进一步手术治疗,拟“胃恶性肿瘤”收住我科。
患者神志清,精神可,胃纳差,睡眠可,大便如上述,小便清长,体重无明显减轻。
患者步行入院,神志清,呼吸平稳,腹软,中上腹隐痛,全腹无压痛、反跳痛。
二便正常。
诉有高血压病史1年,规则服药。
入院后医嘱给于二级护理,低盐半流质饮食,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护理上注意观察腹部体征及大便情况。
患者于3月23日在全麻下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毕Ⅰ式吻合术(D2)”,术毕返房,现为术后第7天,神志清,呼吸平稳,腹软,创口敷料外层干燥,腹带包扎完整,尾骶部皮肤完整。
各引流管在位,通畅,肛门已排气,减压胃肠及尿管已拔除,医嘱予二级护理,流质饮食,抗炎、补液治疗。
术前护理诊断
P1.焦虑/恐惧与对癌症、手术的恐惧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焦虑/恐惧减轻,能够配合治疗和护理
●护理措施:
a.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
b.操作做到轻快稳,做好解释,避免在病人面前交头接耳
c.关心体贴病人,尽量满足其提出合理要求
d.鼓励家属和朋友给予关心和支持
●效果评价:焦虑稍微较前减轻
P2.知识缺乏缺乏胃癌及手术的相关知识
●预期目标:患者对疾病对手术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并配合做
好术前准备
●护理措施:
a.提供相关的疾病知识,使之理解手术的必要性
b.嘱患者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c.指导病人做术前各种训练: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d.介绍术后各类引流管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导管的护理
e.介绍术前和术后的常规护理
●效果评价:患者能配合做好术前准备、对疾病与手术有一定了
解
P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患者患病后食欲差有关
●预期目标:营养状况能维持平衡,无水电解质失衡,机体处于
接受手术的最佳状态
●护理措施:
a.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进食情况
b.向病人讲解饮食营养的重要性,加强营养,鼓励其少量多餐,
易消化饮食
c.监测体重变化
●效果评价:病人体重维持恒定
术后护理问题
P1.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术中出血、术前术后禁食及引流液丢失有关
●预期结果:患者液体出入量及电解质平衡
●护理措施:
1)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心率、血压的变化
2)观察尿量、色,并做好记录,观察病人皮肤、粘膜情况
3)观察创口敷料情况,引流管引流液的量、色、质的变化情况,做好记录
4)遵医嘱进行止血、补液治疗,合理安排顺序,控制滴速
5)定期检测电解质的变化
●效果评价:患者无电解质紊乱,生命体征平稳
P2.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预期目标:疼痛减轻
●护理措施:
1)生命体征平稳后,多取半卧位,以减轻伤口张力,减少疼痛2)翻身、咳嗽时,双手保护伤口,防止牵拉痛
3)评估疼痛的部位、程度,及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处理
4)保持镇痛泵在位,开放,做好主动止痛
5)使用注意力转移法,提高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
●效果评价:评价:患者疼痛得到有效控制。
P3.低效性呼吸型态改变与术后疼痛,术后卧床,痰液粘稠不可易咳出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能自主咳嗽咳痰
●护理措施:
1)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
2)进行翻身拍背,并指导家属进行操作。
3)鼓励患者多活动,多翻身。
●效果评价:患者自行咳嗽咳痰。
P4.排尿形态改变与留置导尿管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留置尿管期间无诉不适,无尿路感染
●护理措施:
1)保持导尿管通畅,观察其量、色、质,做好记录
2)定期更换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
3)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每日会阴护理2次
4)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袋不能高于耻骨联合
5)术后第三日予以夹闭尿管,每2-3小时开放一次,锻炼患者膀胱的舒张功能。
●效果评价:患者无诉不适,无尿路感染
P5.舒适的改变与手术创伤、留置各类导管有关
●预期结果:术后不适程度减轻,得到较好休息
●护理措施:
1)全麻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一侧,清醒后若血压稳定取低半卧位2)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减少积气、积液
3)镇痛:遵医嘱予镇静止痛药物
4)休息: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效果评价:术后不适程度减轻,得到较好休息
P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术后禁食有关
●预期结果:患者营养摄入充足,体重维持,未出现营养不良状
况
●护理措施:
1)遵医嘱给予静脉补充营养
2)指导患者术后48-72小时肛门排气后,先开始进流质饮食,再逐渐过渡到半流饮食,术后2周左右可进普食,注意补充高热量、高蛋白、低脂、维生素丰富的食品
3)监测相关营养指标的变化
●效果评价:患者无营养不良,体重保持
P7.活动无耐力与病人接受腹部大手术有关
●预期结果:日常生活能在他人协助下或者独立完成
●护理措施:
1 ) 将床旁桌及常用物品按方便病人使用的原则固定摆放,活动空间
不留障碍物,避免下床时发生危险或跌倒。
2 ) 加强病人的生活照料,如头发护理、口腔护理等。
3)加强病情观察,以及尾骶部皮肤的观察,以早期发现可能产生的并发症。
4)鼓励并协助病人早期活动,并根据病情逐步增加活动量。
●效果评估:患者术后得到悉心护理,自理能力逐步恢复,术后
第?天开始下床活动,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P8.知识缺乏与知识来源不足有关
●预期结果:对术后护理相关知识和疾病转归有所了解
●护理措施:
1)尽量多活动,促进身体机能恢复
2)引流管的护理:平卧时引流袋应低于腋中线,站立或活动时应低于腹部切口,保持通畅,经常挤压,有效引流
3)饮食护理:低脂、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等易消化吸收饮食
●效果评估:对术后护理相关知识和疾病转归有所了解
P9.潜在并发症:胃出血、感染、吻合口漏、倾倒综合征、消化道梗阻等
●预期结果: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膜炎等症状和体
征,遵医嘱告知患者禁食,检测患者生命体征
予补液、抗炎等治疗
2)保持引流管通,及时评估引流管是否通畅及
时观察引流液量色性状。
每日按无菌要求
更换引流管一次(必要时随时更换)
3)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4)生命体征监测
效果评价: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
1.舒适的改变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3.潜在并发症: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吻合口瘘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变化
2.鼓励早期活动,注意安全
3.引流管护理,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色、质情况
4.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5.饮食护理:逐渐恢复饮食
6.监测患者体重及各项实验室检查
外二外三科
赵小丽
2015年3月30日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