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世界的10个历史典故
- 格式:docx
- 大小:15.79 KB
- 文档页数:4
“为什么和平鸽代表和平?”“桂冠”的出处是哪里?“潘多拉的盒子”是怎么回事?……如果你答不出这些问题,就快来补补课吧!30个常见外国文学典故的出处、意义,帮你加强读书写作的文学储备!01禁果出自《圣经·旧约·创世纪》: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中,上帝允许他们食用园中的果子,惟有一棵“知善恶树”上的果子禁止吃。
但狡猾的蛇引诱他们吃了禁果,结果亚当和夏娃被上帝逐出伊甸园,蛇也受到惩罚:终生用肉躯爬行。
比喻因被禁止而更想得到的东西。
02和平鸽出自《圣经·旧约·创世纪》:上帝降洪水于大地,大雨下了40 昼夜,遍地汪洋,只留下诺亚方舟里的人和动物。
雨停后,诺亚放出一只鸽子去探测外面的消息。
直到黄昏,鸽子才飞回来,嘴里衔着一枝翠绿的橄榄叶,诺亚知道洪水已退,人们平安了。
后将鸽子和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
03伊甸园出自《圣经·旧约·创世纪》:上帝在东方一片富饶的平原上开辟了一个园子——伊甸园。
园子里生长着美丽的并结着甜果的树木,也有各式各样的飞禽走兽。
上帝派亚当看守园子,为排除亚当的孤寂,上帝从他的身上取出一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一一夏娃来陪伴他。
他们吃着甜果,漫步林间草地,过着无忧无虑、和谐美满的生活。
后世以此比喻乐园。
04诺亚方舟出自《圣经·旧约·创世纪》:上帝对人类所犯下的罪孽十分忧伤,决定消灭人类。
因为诺亚是义人,所以上帝吩咐他造舟避灾。
后指灾难时代的救星,或危境中的避难所。
05海妖之歌出自希腊神话:传说在一个岛上住着一些以美妙歌声迷人害人的海妖,名叫塞壬。
后奥德赛路经该岛,事先得到瑟西女仙的警告,用蜡封住同伴们的耳朵,又把自己绑在桅杆上,同伴们奋力划桨,终于战胜了迷人的歌声。
比喻骗人的甜言蜜语。
06苹果之争出自希腊神话:密尔弥多涅斯人的国王珀琉斯和女神西蒂斯邀请众神参加婚礼,惟独忘了争吵之神厄里斯。
厄里斯寻衅将一个金苹果扔在宴席中,说是要送给最美丽的女神。
英语典故:潘多拉的盒子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第一个尘世女子。
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盗天火给人间后,主神宙斯(Zeus)为惩罚人类,命令神用黏土塑成一个年轻美貌、虚伪狡诈的姑娘,取名“潘多拉”(Pandora),意为“具有一切天赋的女人”。
并给了她一个礼盒,然后将她许配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Epimetheus,意为“后知”)。
埃庇米修斯不顾禁忌地接过礼盒,潘多拉趁机打开它,于是各种恶习、灾难和疾病立即从里面飞出来。
盒子里只剩下惟一美好的东西:希望。
但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来,潘多拉就将盒子永远地关上了。
后来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就被用来比喻造成灾害的根源。
Pandora's box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周星驰的经典电影《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英文译名就被翻译成了A Chinese Odyssey Part One: Pandora's Box。
里面有一句现在很多人都会背的台词“月光宝盒是宝物,你把他扔掉会污染环境。
唉,要是砸到小朋友那怎么办?就算没有砸到小朋友砸到那些花花草草也是不对的呀!”这句话用英语就被说成“Pandora‟s Box is a treasure. You‟ll pollute the environment. You‟ll hurt kids. If there are no kids, it is bad to hurt plants. ”英语典故:达摩克利斯之剑The Sword of Damocles达摩克里斯之剑——喻临头的危险,源于希腊传说,古Syracuse国王命其廷丞达摩克里斯坐在以一根头发悬挂的剑下,以示君王多危。
此典出于古希腊的一个历史故事:公元前四世纪西西里东部的叙拉古王迪奥尼修斯(公元前430-367)打击了贵族势力,建立了雅典式的民主政权,但遭到了贵族的不满和反对,这使他感到虽然权力很大,但地位却不可靠。
简短的历史典故10篇01、涿鹿之战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
但是,你知道吗,我们祖先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要追溯到5000年以前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涿鹿之战,即黄帝对蚩尤的战争。
据史书记载,黄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他从小就很聪明、能干,被推举为部落首领。
黄帝所处的时代,大约是我国原始社会逐步解体的时期,私有制、阶级有了初步发展。
氏族公社不断扩大或合并,逐渐形成部落。
黄帝最早居住在陕西北部,后成为黄河流域一个有名的部落,在涿鹿(今河北涿鹿)一带定居下来。
当时在黄河流域西北部有一个首领叫炎帝的部落,同一个首领叫蚩尤的九黎族部落发生了冲突,斗争结果是炎帝被打败了。
于是炎帝带领他的部落成员逃到了涿鹿,与黄帝部落合并,结成部落联盟,黄帝、炎帝担任正副首领,这就是炎黄部落,是中华民族的雏形。
炎黄部落合并后,九黎族部落自恃强悍,经常前来骚扰。
为了解除九黎族部落的威胁,一场新的大战开始了。
传说中的蚩尤是一个人头、兽身、长着四眼六臂的怪物。
他有81个弟兄,个个是人头兽身,铜头铁额,凶猛异常。
黄帝更是异常,他一个头颅上长着四张脸,分别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他住在天廷中央,总管春夏秋冬。
他拥有以虎豹熊罴命名的几支精锐部队,还有用玉石磨制的,在当时是很厉害的石刀石斧作武器。
大战开始,蚩尤和他的81位弟兄主动出击,黄帝则调动虎豹熊罴,狮貔貅各路军队,还请来四方天兵神将助战,杀向蚩尤。
双方厮杀成一团,难分难解。
黄帝命大将应龙拦截江河,以大水冲淹蚩尤,蚩尤则请来能呼风唤雨的风伯、雨师对付。
黄帝又命随军出征的女儿、名叫魃的旱神收云息雨,使狂风暴雨无影无踪。
刹时烈日当空,把蚩尤的军队晒得焦灼不安,四散逃命。
蚩尤眼看就要战败,便使了一个绝招:他和他的弟兄张开大口吐雾,使大地白茫茫、迷濛濛一片,抬头不辨东西南北,使黄帝的军队迷失方向而蚩尤的军队却能时隐时现,运动自如。
黄帝命人制作一辆指南车,用以辨别方向,并集中力量向蚩尤军队发动强大攻势,最后打败蚩尤军仅并活捉了蚩尤,将他杀死,带到涿鹿埋葬。
英语知识:15个常见的英文典故柏拉图式爱情Platonic Love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古希腊著名哲学家。
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其哲学思想对唯心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影响极大,代表作有《理想国》、《法律》等。
他主张人的绝对精神,而忽视肉体感受。
“柏拉图婚姻”即是没有肉体性欲,而是绝对精神的男女爱恋。
诺亚方舟Noah’s Ark出自《圣经》。
上帝对人类所犯下的罪孽非常忧虑,决定用洪水消灭人类。
而诺亚是个正直的人,上帝吩咐他造船避灾。
经过40个昼夜的洪水,除诺亚一家和部分动物外,其他生物都被洪水吞没了。
后来人们常用此语比喻灾难中的避难所或救星。
滑铁卢Waterloo1815年,在比利时的滑铁卢,拿破仑率领法军与英国、普鲁士联军展开激战,法军惨败。
随后,拿破仑以退位结束了其政治生涯。
因此,“滑铁卢”常常被用来比喻惨痛的失败。
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本是名著《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书名,作者为英国的约瑟夫·海勒。
军规规定:面临真正的、迫在眉睫的危险时,对自身安全表示关注,乃是头脑理性活动的结果;如果你认为你疯了,可以允许你停止飞行,只要你提出请求就行。
可是你一提出请求,就证明你不是疯子,就得继续飞行。
此语常用来比喻圈套、枷锁等。
它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无处不在,无所不包。
自相矛盾的一套诡辩逻辑,任何人也逃不出它的手心。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
一次他雕刻了一座美丽的少女像,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
后来,爱神阿佛洛狄忒见他感情真挚,就给雕像以生命,使两人结为夫妻。
于是“皮格马利翁效应”成为一个人只要对艺术对象有着执著的追求精神,便会发生艺术感应的代名词。
缪斯Muse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九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
她们均为主神和记忆女神之女。
她们以音乐和诗歌之神阿波罗为首领,分别掌管着历史、悲剧、喜剧、抒情诗、舞蹈、史诗、爱情诗、颂歌和天文。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负毯者进军工业革命继续发展后,1817年,曼彻斯特的失业工人组织了向伦敦的进军。
他们打算向议会递交请愿书,要求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他们在行进途中,像士兵一样背着折叠起来的毛毯,所以这次运动又称“负毯者进军”彼得卢屠杀1819年8月16日发生在英国曼彻斯特圣彼得广场上的一场流血惨案。
由于镇压这次集会的军队,有的曾参加过4年前的滑铁卢战役,群众乃讥称这次流血惨案为彼得卢屠杀。
1832年议会改革背景: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
1830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下,英国再次掀起改革运动高潮。
资产阶级和工人都发动起来,改革的呼声响彻全国。
集会、游行此起彼伏,有些地方甚至发生暴动。
内容: 1.重新分配议席,取消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
2.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扩大选民范围,大大增加选民人数,工业资产阶级和富农得到选举权以和平的方式削弱了贵族保守势力,工业资产阶级得以更多的分享政权,但是广大工人,雇农,妇女仍被排斥于政治之外。
定义:1832年议会改革为代议制,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利。
也就是“集体统治”。
作用:适应了工业革命需要,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
意义: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防止独裁统治,还得以和平方式解决利益纠纷,避免暴力冲突。
(英)保守党、自由党维多利亚统治时期,英国议会里,存在着两党制,1832年改革后,托利党和辉格党分别改名为保守党和自由党。
这两个党仍然交替地操纵着英国的政治。
保守党仍然代表土地贵族特别是大农场主的利益,但50、60年代时,保守党的统治不能再长久维持,自由党已站到了首要地位此时自由党不仅代表大地主和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且也部分的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在两党交替执政的过程中,19世纪前半期保守党占优势50——60年代责有自由党长期执政,在1848到1868这二十年里,即使在自由党在野的四年中,虽然由保守党执政但事实也执行了本质上跟自由党相似的政策。
万圣节的典故与传说万圣节是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的一个传统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穿上各种各样的化妆服装,庆祝并拜访邻居家,要求给予糖果或其他小礼物。
然而,很多人对于万圣节的起源和背后的典故并不了解。
本文将为您介绍万圣节的典故与传说。
一、万圣节的起源万圣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凯尔特人庆祝新年的时候。
凯尔特人相信,10月31日是夏天的终结,同时也是死亡和黑暗势力的开始。
因此,他们在这一天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名为“萨温”(Samhain)。
在这个夜晚,凯尔特人认为,死者的灵魂会回归到人间,与他们一同庆祝。
为了迎接这些灵魂的到来,人们点燃篝火,穿上鬼面具,希望能够吓走恶魔和其他邪恶的存在。
二、杰克灯笼与鬼魂据传说,有一个名叫杰克的人。
杰克是一个著名的酒鬼,被认为聪明但狡猾。
有一天晚上,他遇到了一个恶魔。
杰克用一根十字架夹住恶魔,要求恶魔答应他一件事:在杰克去世后,恶魔不能收取他的灵魂。
数年后,杰克去世了,但是他因为生前的罪恶而被拒之地狱的大门。
杰克跑回恶魔身边,要求他的灵魂得到安宁,但恶魔不接受。
恶魔同情他,给了他一根烧制的萝卜,杰克将其挖空并放了一根小蜡烛,这就是所谓的“杰克灯笼”。
杰克被迫在黑暗的地方漫游,只能依靠杰克灯笼的微弱光芒照亮前方。
人们相信,杰克的灵魂变成了一种鬼魂,到处游荡,用杰克灯笼吓唬行人。
三、妖精与变装根据凯尔特民间传说,万圣节这一夜,妖精们也会出来参加庆祝活动。
为了避免被妖精识破,人们会穿上各种化妆服装,模仿妖精的样子。
这也是万圣节中人们化妆的一个传统。
此外,人们还会设立诱骗妖精的陷阱,比如放置了奶酪和饼干等食物,以期能吸引妖精上钩。
对于凯尔特人来说,妖精既有友善的一面,也有邪恶的一面。
因此,他们希望通过这些仪式来与妖精达成友好的关系,以保证平安度过整个冬季。
四、万圣节的传入在公元前43年,罗马人征服了凯尔特人居住的地区。
凯尔特人的传统庆祝活动“萨温”与罗马人的庆祝活动“染血日”(Feralia)和“亡灵日”(Pomona)相结合。
30个经典外国典故_3000字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1.硅谷旧金山往南,从圣克拉拉到圣何塞,有一条30英里长、10英里宽的地带,这就是闻名世界的“硅谷”。
这里聚集着惠普、苹果等数以千计的微电子工业和其他高技术企业,成为信息社会的发祥地。
自1981年第一台个人电脑问世以来,从286、386、486一直到“奔腾”,都是在这里酝酿和诞生的。
用“硅”制成的半导体芯片是微电子工业的基本产品。
因此,1971年《微电子新闻》开始称这个地带为“硅谷”。
这里是美国第九个最大的制造业中心,是美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裕的地区,可是这里见不到一个烟囱,听不到一点儿机器的声响,它不像人们习惯理解的工业区,倒像是一个大花园。
“硅谷”已成了尖端技术、信息产地的代名词。
2.达摩克利斯剑:达摩克利斯是希腊神话中暴君迪奥尼修斯的宠臣,他常说帝王多福,以取悦帝王。
有一次,迪奥尼修斯让他坐在帝王的宝座上,头顶上挂着一把仅用一根马鬃系着的利剑,以此告诉他,虽然身在宝座,利剑却随时可能掉下来,帝王并不多福,而是时刻存在着忧患。
人们常用这一典故来比喻随时可能发生的潜在危机。
3.缪斯:缪斯是希腊神话中9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
她们均为主神和记忆女神之女。
她们以音乐和诗歌之神阿波罗为首领,分别掌管着历史、悲剧、喜剧、抒情诗、舞蹈、史诗、爱情诗、颂歌和天文。
古希腊的诗人、歌手都向缪斯呼告,祈求灵感。
后来,人们就常用“缪斯”来比喻文学、写作和灵感等。
4.斯芬克斯之谜: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以隐谜害人的怪物,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怪兽就是他。
他给俄狄浦斯出的问题是:什么东西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俄狄浦斯回答:是人。
在生命的早晨,他是个孩子,用两条腿和两只手爬行;到了生命的中午,他变成壮年,只用两条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他年老体衰,必须借助拐杖走路,所以被称为三只脚。
俄狄浦斯答对了。
斯芬克斯羞愧坠崖而死。
古罗马的辉煌意大利罗马的历史典故古罗马的辉煌:意大利罗马的历史典故古罗马帝国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文明之一,其影响深远,至今仍能在意大利罗马的遗迹中感受到。
本文将带领读者回顾古罗马帝国的历史,探讨其辉煌的原因以及留给后世的典故和遗产。
一、共和政体的崛起公元前753年,罗马城的建立标志着古罗马的起源。
起初,罗马城是由七个丘陵上的村落组成的,经过多次扩张和战争,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城邦。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起了自己的共和制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民主的国家。
共和政体的出现为罗马的辉煌埋下了伏笔,使得军事、经济和政治等领域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二、军事征服与领土扩张古罗马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闻名于世。
自共和国时期开始,罗马便积极扩张领土,通过一系列战争实现了地中海地区的统一。
最终,古罗马帝国辐射到欧洲、非洲和亚洲等广阔地区。
军事征服不仅带来了领土的扩张,也为罗马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
征服者的文化、艺术和科技也被带入罗马帝国,丰富了古罗马的文明。
三、法律制度的建立古罗马对法律制度的重视,为后世的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
根据罗马法的原则,其法庭程序和法律制度得到了完善。
罗马法的精确和公正性,使得它成为后来许多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对西方法律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建筑艺术的繁荣罗马建筑艺术是古罗马辉煌的重要象征之一。
古罗马人在建筑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创造了许多宏伟的建筑物,例如斗兽场、巴西利卡和万神殿等。
这些建筑物不仅体现了古罗马的雄伟气势,还展示了他们在建筑技术方面的精湛造诣。
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现代建筑的重要参考和灵感之源。
五、文学和哲学的繁荣在古罗马帝国时期,文学和哲学也达到了巅峰。
许多知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如维吉尔、塞涅卡和马尔库斯·奥勒留等,都在这个时期诞生。
他们的作品体现了古罗马的智慧和思想,为后来的文学和哲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罗马的文学作品至今仍被世人推崇,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丝绸之路简短典故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经济和技术交流的桥梁。
它的开启和演变与古代中国的发展密切相关,充满了许多丰富的典故和故事。
一、出使西域的张骞丝绸之路的开启与西汉时期的张骞密不可分。
汉武帝时,张骞被派往西域,开辟了通向西方的交通线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的奠基人。
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张骞面临着重重困难和险阻。
出使西域的途中,张骞在天山和塔里木盆地中遭受艰难的考验,但他坚持不懈,终究成功达到了目的地,与西域各国建立起了友好的关系,使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得以展开。
二、佛教的传入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贸易路线,也是宗教传播的重要途径,佛教的传入正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的。
公元1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丝绸之路成为佛教东渡的重要通道。
著名的佛教寺庙大慈恩寺即是在丝绸之路沿线建立起来的,它是中国历史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佛教寺庙,也是佛教文化传播的象征之一。
三、唐朝的使者丝绸之路的繁荣史上,唐朝时期的使者功不可没。
唐朝时期,随着中原政权的统一,丝绸之路的贸易经济进一步发展,唐朝的使者成为东西方间物品和文化交流的纽带。
著名的使者有玄奘、郑和等人。
其中,玄奘传播了佛教文化,他自愿前往印度取经,返回后带回了大量佛经和文化艺术品,对中国的佛教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文化的融合丝绸之路的贸易不仅带来了物质的交流,也促进了文化的融合。
沿线各个国家的文化和艺术都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同时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物品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展开了中西文化的交汇。
这种文化的融合体现在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中。
例如,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就融合了中国的佛教艺术和西域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五、世界的变迁丝绸之路的兴盛也伴随着世界格局的变迁。
在丝绸之路的时期,中国是世界的贸易中心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但在经历了数个朝代的更迭之后,中国逐渐走向封闭,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减弱。
丝绸之路的繁荣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国力和地位,进而也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和影响力的象征。
如果有不准确的地方,麻烦大家纠正!1.An Apple of Discord争斗之源;不和之因;祸根An Apple of Discord直译为“纠纷的苹果”,出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传说希腊阿耳戈英雄(Argonaut)珀琉斯(Peleus)和爱琴海海神涅柔斯的女儿西蒂斯(Thetis)在珀利翁山举行婚礼,大摆宴席。
他们邀请了奥林匹斯上(Olympus)的诸神参加喜筵,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惟独没有邀请掌管争执的女神厄里斯(Eris)。
这位女神恼羞成怒,决定在这次喜筵上制造不和。
于是,她不请自来,并悄悄在筵席上放了一个金苹果,上面镌刻着“属于最美者”几个字。
天后赫拉(Hera),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Aphrodite),都自以为最美,应得金苹果,获得“最美者”称号。
她们争执不下,闹到众神之父宙斯(Zeus)那里,但宙斯碍于难言之隐,不愿偏袒任何一方,就要她们去找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Paris)评判。
三位女神为了获得金苹果,都各自私许帕里斯以某种好处:赫拉许给他以广袤国土和掌握富饶财宝的权利,雅典娜许以文武全才和胜利的荣誉,阿芙罗狄蒂则许他成为世界上最美艳女子的丈夫。
年青的帕里斯在富贵、荣誉和美女之间选择了后者,便把金苹果判给爱与美之神。
为此,赫拉和雅典娜怀恨帕里斯,连带也憎恨整个特洛伊人。
后来阿芙罗狄蒂为了履行诺言,帮助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国王墨涅俄斯的王后---绝世美女海伦(Helen),从而引起了历时10年的特洛伊战争。
不和女神厄里斯丢下的那个苹果,不仅成了天上3位女神之间不和的根源,而且也成为了人间2个民族之间战争的起因。
因此,在英语中产生了an apple of discord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any subject of disagreement and contention;the root of the trouble;dispute等意义这个成语最初为公元2世纪时的古罗马历史学家马克•朱里•尤斯丁(Marcus Juninus Justinus)所使用,后来广泛的流传到欧洲许多语言中去,成为了一个国际性成语。
第一节、源自希腊和罗马神话的典故。
古代希腊和罗马神话众多,凭着其自身的经典魅力,在西方早已家喻户晓,因此对英文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例如,有这样一则典故“the apple of discord”来自希腊神话,故事这样说:在Peleus和Thetis的婚礼上,所有的天神都受邀参加了庆典,唯独女神Eris或Discord(不合女神)未被邀请。
为了报复被排除在外的耻辱,女神Eris向婚宴上投去一只金苹果,上面还刻着字“给最美丽的一位女神”。
于是,Juno,Venus和Minerva都声称金苹果应该属于自己。
Jupiter (宙斯)不想为这庄棘手的事做裁判,于是他把女神们送去Mount Ida(伊德山),把这个难题交给了美貌的牧羊人Paris。
女神们来到Paris面前,Juno向Paris 承诺如果封她为最美丽女神,她会赋予他权力与财富;Minerva则向Paris许诺,她会帮助他在每一场战争中取得辉煌胜利;Venus则保证赐予Paris一个仙女般的妻子。
Paris接受了Venus的许诺,把金苹果给了Venus,而其他两位女神从此开始与他为敌。
在Venus的保护下,Paris远航到达希腊,受到了斯巴达王Menelaus的热情款待,Helen是斯巴达王的妻子,而她就是Venus准备赐给Paris 的美丽女子。
原来,在Venus宣布她的决定之前,Helen是无数的仰慕者的梦中情人,在Ulysses的倡议下,众多追随者立誓要保护Helen不受任何的伤害、愿意为她采取任何报复行动。
后来,Helen选择嫁给了Menelaus,并与他过着幸福的生活,直到Paris的到来。
在Venus的协助下,Paris说服了Helen和自己私奔到Troy,随后便爆发了著名的特洛伊之战(Trojan War)。
于是,由这则神话引申而出典故“the apple of discord”(不合的苹果),这则典故借助古希腊神话中的金苹果来表达一切争端、不合的种子、斗争的根源。
100个历史小知识1.在古希腊,奥运会的冠军将获得橄榄枝作为奖励。
2.莫斯科红场的颜色是有意这样设计的,以表达共产主义的色彩。
3.尼安德特人是现代人类的近亲,他们生活在约20万年前。
4.罗马人在建造庞贝古城时使用了水泥。
5.美洲大陆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秘鲁的卡尔奇。
6.新石器时代的人类使用骨头刀作为工具。
7.印度尼西亚的波罗岛是著名的巨石阵遗址。
8.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墓穴是被发现最完整的古埃及法老陵墓之一。
9.马可·波罗是一位著名的意大利探险家和商人,曾到达中国。
10.法国的凡尔赛宫是欧洲最宏伟的宫殿之一。
11.第一部现代小说认为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12.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
13.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领导美国废除了奴隶制。
14.世界上最古老的七大奇迹之一是古代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15.中国的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防御性建筑之一。
16.阿兹特克人建造了著名的太阳金字塔。
17.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重要的文化运动之一,发源于意大利。
18.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古代世界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19.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签署的《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进行了苛刻的制裁。
20.罗马的庞贝城在公元79年的火山喷发后被掩埋了。
21.埃及有古代世界最伟大的文明之一。
22.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象征。
23.古希腊有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24.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俄国沙皇制度的终结。
25.在古代,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6.阿拉伯数字是印度数学家发明的。
27.意大利有许多世界著名的城市,如罗马、威尼斯和佛罗伦萨。
28.亚洲有古代七大文明之一的印度河谷文明。
29.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故事发生在中国战国时期。
30.荷兰在17世纪是欧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31.雅典是古希腊的文化中心。
32.日本爱国主义的象征是富士山。
【历史典故】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是如何成为经度原点的?导读: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最早建于1676年。
它成为全世界最负盛名的天文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们在这里找到了世界通用的“经度”。
格林尼治天文台第一个研究出了简易测定航海中船舶方位的方法。
测定位置需要两个参数:经度和纬度。
海员们很早就懂得在夜间比照北斗星的高度角推算纬度,可是经度的计算要难得多。
精确的海图出现之前,航海家只能用罗盘、铅垂线或大致估计的船速来确定自己的地理位置,很不可靠。
因此,在15世纪航海事业走向常规化的时候,随时测定船舶的位置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成了当时欧洲各国科学家竞技的焦点。
格林尼治天文台最初的使命是:观测星空,绘制完整的星空图。
这样人们就可以按照星空图来测定船舶所在地的经度。
但这是一个费时费力、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和专业观测工具与地点的工作。
星空图绘制工作还没有完成的问题在18世纪初终于从“不便”演变成了“灾难”。
1707年10月,4艘英国海军的船只因为定位混乱而在西西里岛附近相撞,死亡2000多人,震惊世界。
英国议会就此成立了“经度委员会”。
悬赏2万英镑(相当于现在100万英镑)征集确认经度的简易办法。
这个奖项直到几十年后才出人意料地被一个名叫约翰?哈瑞森的钟表匠获得。
早在1530年就有科学家指出:只要带上一座钟,让它从航海开始时保持准确的走时,到一个新地方后,把这座钟的时间和当地的时间比较,利用时差就可以测算两地的经度差,也就可以求得一个地方的经度。
但当时的钟表要靠钟摆的摆动来计算时间,航行的船只无法保持水平,船一晃,钟摆一歪,时间就“不见”了。
这个当时并不可行的想法为后来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找到经度的思路:只要有准确的计时工具,就可以在任何地方轻松地计算经度。
1730年,钟表匠约翰?哈瑞森走进了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大门,拜会当时的台长,也就是哈雷彗星在西方的发现者,埃德蒙?哈雷。
哈雷接纳了他。
此后的29年里,哈瑞森用机械齿轮制作出了4代不需钟摆的计时器。
历史典故: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太平军定都天京后,就举行了北伐和西征.北伐的一路一直打到天津,孤军浴血奋战,坚持了两年多。
西征军则转战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省,控制了长江的中游地区.就在清政府被太平军起义弄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外国侵略者又在寻找机会,用各种方式威胁清政府,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扩大他们在中国的侵略利益。
公元1856年(咸丰六年)10月8日,广东水师在一艘中国船“亚罗”号上拘捕了十二名海盗及嫌疑犯,英国驻广州代领事巴夏礼借口“亚罗"号在香港领过英籍登记证,对广东水师检查船只横加干涉。
他还伪造情节,诬陷中国官员在“亚罗”号上撕毁英国国旗。
英国政府就利用这一事件为借口,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爆发后,糊涂的两广总督叶名琛,居然“不战、不和、不守”,使得广州城很快落入敌人手中。
英法侵略者为了迫使清政府乖乖就范,就在公元1858年5月进犯大沽口,形成了对天津的攻势。
清朝统治者惊恐万状,急忙派人求和,分别与英、法、俄、美代表签订了《天津条约》。
沙皇俄国乘火打劫,又用武力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割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中国领土。
条约签订以后,事情并没有完结.英法政府对条约的内容并不满足,得寸进尺,准备趁到北京换约的机会,重新组织英法联军,再次挑起战争。
公元1860年8月,英法联军占领了大沽口和天津城,并扬言要北上,兵锋直逼北京.咸丰皇帝吓破了胆,赶紧带着一大帮官僚大臣逃往热河避难。
一个月后,英法联军杀气腾腾开进了北京城。
这伙强盗到处烧杀、抢掠、奸淫,干尽了坏事.闻名中外的圆明园就是在这时候惨遭浩劫的。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三园组成,所以也称“圆明三园”.这一皇家园林在明朝时就开始建造了,经过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朝一百五十多年的不断扩建,成了世界上一座最宏伟的皇家大花园。
园林里面有典型的中华民族风格的木结构建筑,又有非常壮观的西洋式石建筑,布局和谐,景色优美,美不胜收。
西方世界的10个历史典故西方世界的10个历史典故西方文化典故多来自《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方世界的10个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1、潘多拉的盒子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第一个尘世女子。
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间后,主神宙斯为惩罚人类,命令神用黏土塑成一个年轻美貌、虚伪狡诈的姑娘,取名“潘多拉”,意为“具有一切天赋的女人”,并给了她一个礼盒,然后将她许配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意为“后知”)。
埃庇米修斯不顾禁忌地接过礼盒,潘多拉趁机打开它,于是各种恶习、灾难和疾病立即从里面飞出来。
盒子里只剩下唯一美好的东西——希望。
但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来,潘多拉就将盒子永远地关上了。
“潘多拉的盒子”被用来比喻造成灾害的根源。
2、达摩克利斯剑达摩克利斯是希腊神话中暴君迪奥尼修斯的宠臣,他常说帝王多福,以取悦帝王。
有一次,迪奥尼修斯让他坐在帝王的宝座上,头顶上挂着一把仅用一根马鬃系着的利剑,以此告诉他,虽然身在宝座,利剑却随时可能掉下来,帝王并不多福,而是时刻存在着忧患。
人们常用这一典故来比喻随时可能发生的潜在危机。
3、缪斯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九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
她们均为主神和记忆女神之女。
她们以音乐和之神阿波罗为首领,分别掌管着历史、悲剧、喜剧、抒情诗、舞蹈、史诗、爱情诗、颂歌和天文。
古希腊的诗人、歌手都向缪斯呼告,祈求灵感。
后来,人们就常用“缪斯”来比喻文学、写作和灵感等。
4、斯芬克斯之谜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以隐谜害人的怪物,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怪兽就是他。
他给俄狄浦斯出的问题是:什么东西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俄狄浦斯回答:是人。
在生命的早晨,他是个孩子,用两条腿和两只手爬行;到了生命的中午,他变成壮年,只用两条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他年老体衰,必须借助拐杖走路,所以被称为三只脚。
俄狄浦斯答对了。
斯芬克斯羞愧坠崖而死。
“斯芬克斯之谜”常被用来比喻复杂、神秘、难以理解的问题。
西方以邻为壑典故西方文化中的一句谚语说道:“以邻为壑”。
这句话源自古希腊的一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应该以邻为壑,远离与邻居的纷争和争斗。
这个典故的意义深远,不仅仅适用于个人生活,还可以应用于国家之间的关系。
在个人生活中,邻里关系的和睦与融洽对于人们的幸福和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
邻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伙伴和朋友,他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分享快乐。
而如果与邻居之间存在纷争和争斗,不仅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情,还可能导致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以邻为壑”,尊重邻居的权益,保持友好关系,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社区环境。
在国家之间的关系中,亦可以应用“以邻为壑”的原则。
邻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对于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国家之间存在领土争端和边境纠纷,不仅会导致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还可能引发战争和冲突。
因此,各国应该以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原则来处理邻国之间的问题,通过对话和协商寻求共同利益,共同推动地区的和平与繁荣。
以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关系为例,这两个国家是亚洲最大的两个邻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
然而,由于历史和领土问题,中印之间的关系一直不太友好。
近年来,两国领导人通过高层互访和对话,努力改善两国之间的关系。
他们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包括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致力于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这种改善的势头为两国和整个地区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除了国家之间的关系,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也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国际社会面临着许多共同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应该摒弃以往的冷战思维,以合作共赢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和互相支持,才能够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国家之间的关系中,都应该遵循“以邻为壑”的原则。
尊重他人的权益,保持友好关系,共同努力创造和谐的社区和国际环境。
只有通过合作与互信,人类社会才能够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繁荣。
西方世界的10个历史典故
西方文化典故多来自《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方世界的10个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第一个尘世女子。
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间后,主神宙斯为惩罚人类,命令神用黏土塑成一个年轻美貌、虚伪狡诈的姑娘,取名“潘多拉”,意为“具有一切天赋的女人”,并给了她一个礼盒,然后将她许配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
埃庇米修斯不顾禁忌地接过礼盒,潘多拉趁机打开它,于是各种恶习、灾难和疾病立即从里面飞出来。
盒子里只剩下唯一美好的东西——希望。
但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来,潘多拉就将盒子永远地关上了。
“潘多拉的盒子”被用来比喻造成灾害的根源。
达摩克利斯是希腊神话中暴君迪奥尼修斯的宠臣,他常说帝王多福,以取悦帝王。
有一次,迪奥尼修斯让他坐在帝王的宝座上,头顶上挂着一把仅用一根马鬃系着的利剑,以此告诉他,虽然身在宝座,利剑却随时可能掉下来,帝王并不多福,而是时刻存在着忧患。
人们常用这一典故来比喻随时可能发生的潜在危机。
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九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
她们均为主神和记忆女神之女。
她们以音乐和诗歌之神阿波罗为首领,分别掌管着历史、悲剧、喜剧、抒情诗、舞蹈、史诗、爱情诗、颂歌和天文。
古希腊的诗人、歌手都向缪斯呼告,祈求灵感。
后来,人们就常用“缪斯”来比喻文学、写作和灵感等。
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以隐谜害人的怪物,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怪兽就是他。
他给俄狄浦斯出的问题是:什么东西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俄狄浦斯回答:是人。
在生命的早晨,他是个孩子,用两条腿和两只手爬行;到了生命的中午,他变成壮年,只用两条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他年老体衰,必须借助拐杖走路,所以被称为三只脚。
俄狄浦斯答对了。
斯芬克斯羞愧坠崖而死。
“斯芬克斯之谜”常被用来比喻复杂、神秘、难以理解的问题。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
他憎恨女性,决定永不结婚。
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女像,并爱上了她。
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
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
“皮格马利翁效应”后
来被用在教育心理学上,也称“期待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比喻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对他们施加的方法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
犹大是《圣经》中耶稣基督的亲信子弟12门徒之一。
耶稣传布新道虽然受到了百姓的拥护,却引起犹太教长老司祭们的仇恨。
他们用30个银币收买了犹大,要他帮助辨认出耶稣。
他们到客马尼园抓耶稣时,犹大假装请安,拥抱和亲吻耶稣。
耶稣随即被捕,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人们用“犹大的亲吻”比喻可耻的叛卖行为。
出自《圣经》。
上帝对人类所犯下的罪孽非常忧伤,决定用洪水消灭人类。
诺亚是个正直的人,上帝吩咐他造船避灾。
经过40个昼夜的洪水,除诺亚一家和部分动物外,其他生物都被洪水吞没。
后被用来比喻灾难中的避难所或救星。
出自《圣经》。
上帝在东方的一片富饶的平原上开辟了一个园子,里面有果树和各种飞禽走兽。
上帝让亚当看守园子。
为排解他的寂寞,上帝从亚当的身上取出一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夏娃来陪伴他。
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人们用伊甸园比喻人间的乐园。
出自《圣经》。
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中,上帝允许他们食用园中的果实,唯独“知善恶树”上的果实不能吃。
狡猾的蛇引诱他们吃了禁果,从此他们懂得了善恶,辨别出真假,而且产生了羞耻之心。
上帝因此将他们逐出伊甸园。
禁果比喻被禁止得到而又渴望得到的东西。
一种西洋游戏,将许多长方形的骨牌竖立排列成行,轻轻推倒第1张牌时,其余骨牌将依次纷纷倒下。
用于比喻时,“多米诺骨牌效应”常指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即“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