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及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和保存操作规程第一章体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操作规程一、尿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尿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是临床检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尿液干化学测定的检查项目包括尿液比重、pH值、尿胆原、胆红素、潜血、酮体、蛋白质、白细胞、亚硝酸盐、葡萄糖和抗坏血酸等。
同时也需要检测尿液有形成份,如红细胞和白细胞形态等。
此外,还需要检测24小时尿总蛋白、尿肌酐和尿尿酸等。
二、脑脊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脑脊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采集脑脊液标本时,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三、浆膜腔积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浆膜腔积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四、分泌物标本的采集、运输分泌物标本的采集、运输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
五、分泌物革兰阴性双球菌检测标本的采集、运输分泌物革兰阴性双球菌检测标本的采集、运输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
六、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七、前列腺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前列腺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八、粪便采集、运输和保存粪便采集、运输和保存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的标本采集、运输和保存操作规程一、未梢血标本采集未梢血标本采集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痰标本采集是临床诊断中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通过采集患者的痰液样本,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
正确的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对于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1. 检查仪器和材料是否齐全,包括痰杯、痰杯盖、标本袋等。
2. 患者是否已经了解检查目的和方法,并同意配合。
3. 医务人员应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保证操作无菌。
二、操作步骤1. 让患者坐在椅子上,或采取其他合适的姿势,保持舒适。
2. 让患者先咳嗽几次,以清除口咽部的分泌物,然后深呼吸几次,以增加痰液的产生。
3. 使用无菌的痰杯,让患者深呼气,然后用力咳嗽,将咳出的痰液直接吐入痰杯中,注意避免掉落到地面或其他污染物上。
4. 收集的痰液应达到痰杯的1/3至1/2,避免过少或过多。
5. 立即将痰杯盖盖紧,并在标本袋上标明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相关信息。
6. 将痰杯和标本袋交给实验室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三、注意事项1. 痰液样本应尽早送到实验室进行检验,避免样本的变质。
2. 采集痰标本时应确保操作无菌,避免交叉感染。
3. 在采集痰液之前,患者应该避免食用含有颜色的食物,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4. 如果患者无法主动咳嗽,可以采用人工刺激咳嗽的方法,如轻拍患者的背部等。
5. 对于无法咳嗽的患者,可以采用吸痰器等辅助工具进行痰液的采集。
四、痰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1. 虽然痰标本采集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但是采集到的痰液样本可能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
因此,在临床上对于疑似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如果初次采集的痰液标本结果为阴性,仍然需要重新采集痰液进行检查。
2. 痰液标本采集时应注意避免污染和误差,采集时要确保无菌操作,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入。
3. 痰液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检验,避免标本的变质和结果的误差。
4. 痰液标本采集时,应确保患者清楚操作流程,并配合医务人员的指导,避免采集不到位或操作不当导致结果不准确。
病理标本采集及送检标准操作程序一、目的规范标本的采集和送检,保证送检标本的质量,从而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为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正确指导二、适用范围组织学、细胞学标本的采集、固定、包装运输,申请单填写。
三、操作人临床医师四、工作流程(一)组织活检标本1、病人知情同意:所有为了疾病的诊断而采取的有创组织活检,在活检前均应向患者和或其家属说明活检病理诊断的必要性。
特别向其说明,病理诊断并不是万能的,有时病理活检并不能得出明确诊断,使患者和/或其家属了解病理诊断的局限性,使其对活检不能明确诊断表示理解,必要时(根据各自医院的相关规定)和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2、申请单填写:根据检测要求填写金域检验中心相应的专用申请单,病人信息对病理诊断非常重要,临床医师应认真、详细填写申请单各项内容(包括医生姓名、联系电话),特别要填写有意义的阳性体征、影像学检查及其它检验结果,以前做过病理学检查(包括细胞学和组织学)的,应填写检查结果。
妇科标本应填写月经史、妊娠史。
字迹应清晰可辨。
3、样本获取(1)组织样本获取①对于病理诊断来说,组织越多,诊断成功率越高,因此临床医师在切取组织时,在病人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取组织。
②取材时应尽量获取未坏死组织,较大肿瘤中央区域常常坏死,做穿刺时应避开坏死区域。
③取材动作应轻柔,尽量避免挤压组织。
④肿瘤切除标本应标记标本的方位,并在申请单中记录清楚,以便在发报告时报告各切缘情况,建议对下述标本进行方位标记。
A.带皮肤的肿瘤在标本的十二点位用缝线标记。
B.不带皮肤的软组织肿瘤、乳腺肿瘤、甲状腺肿瘤切除标本分别在十二点位和前面用长度明显不同的缝线标记。
C.宫颈环切术标本在12点位用缝线标记;D.肠管切除标本于近断端用缝线标记E.肾切除标本分别用长度明显不同的缝线标记输尿管与肾血管切缘。
F.膀胱切除标本分别用长度明显不同的缝线标记左、右输尿管及尿道切缘。
G.子宫全切、次全切标本可在子宫前壁用缝线标记。
目录1.目的 (1)2.范围 (1)3.责任人 (1)4.依据 (2)5.定义 (2)6.内容 (2)7.附件 (5)1.目的规范临床试验中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安全有序的进行临床操作。
2.范围适用于II-IV期所有临床试验中标本采集操作时。
3.责任人专业负责人。
4.依据科室相关标准操作规程。
5.定义指用于临床试验分析、控制的人体体液或分泌、排泄物等。
6.内容6.1 标本采集的原则6.1.1采集任何标本前,都应先根据医嘱核对标签或化验单上床号、姓名、住院号及检验项目、送检日期。
选择适当的标本容器,将化验单标签贴于标本容器上。
6.1.2收集标本用的试管、小瓶或其他的盛器需清洁、干燥、无污染和霉变。
凡采集细菌培养标本,须放入无菌容器内,事先检查容器有无裂缝,瓶塞是否干燥,培养基是否足够,有无混浊,变质等。
采集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不可混入防腐剂、消毒剂及其它药物,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培养标本应在受试者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如已用药,应在检验单上注明。
6.1.3采集标本前、后及送验前均应仔细逐项核对检验单,以防发生差错。
向受试者说明检验项目的有关事宜,消除顾虑,取得配合。
6.1.4 采集各项标本均应按照规定要求做到:及时采集,标本要新鲜,量要准确,按时送验,不应放置过久,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特殊标本要注明采集时间。
6.1.5 必须掌握正确的采集方法。
6.2血样采集6.2.1采血时,应询问是否服用过明显干扰试验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同时根据检查目的规定采血时间。
采血方法包括以下三种:a) 毛细血管采血法:成人常用手指或耳垂采血。
b) 静脉采血法:位于体表的浅静脉均可作为采血部位,通常用肘部静脉,肘部静脉不明显时,可用手背静脉或内踝静脉。
幼儿可于颈外静脉采血。
严禁从静脉输液管中采血样。
c) 动脉采血法:股动脉穿刺采血,采得的血必须与空气隔绝,立即送血气检查。
6.2.2血液标本的保存条件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枸椽酸钠(trisodium citrate)枸椽酸盐、草酸钠(sodium oxalate)草酸盐、肝素(heparin)。
实验室标本采集、处置和管理操作程序1.目的:规范实验标本的采集、运输、接收及保存,以保证原始标本在采集、运输、接收及保存过程中方法适当,原始标本中的待测成分不受影响。
2.范围:适用于科室所有标本的采集、运输、接收及保存。
3.职责:3.1 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标本管理的指导和监督。
3.2 检验人员负责各自检测标本的管理和标本采集手册的编制。
4.工作程序:4.1标本采集4.1.1 由各专业实验室负责人组织实验室成员编制各自实验室的标本采集手册,标本采集手册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患者准备;标本收集容器;标本的类型;所需标本量。
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4.1.2 质量管理小组对标本采集手册的内容进行审查,经科主任批准后,由医院计算机中心负责将标本采集手册添加入医院系统,以便标本采集部门和各临床科室随时参阅。
4.1.3质量管理小组每年对标本采集手册进行审查,如发现不合格内容可要求实验室负责人修改。
4.1.4检验标本包括从门急诊,住院部患者和体检中心的体检人员等处采集的标本,标本由有以下资格人员采集:注册护士、执业医生、检验技术人员。
4.1.5检验申请单包括以下信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号、病床号、申请医生、申请检验项目、采集标本的日期和时间、标本类型、是否需优先处理。
4.2 标本的运输4.2.1 标本应放在有盖、内有固定架的标本运输箱中运输,盒外贴上生物危害的标识,标本和检验申请单分开放置。
4.2.2 若标本运输箱被标本污染,应立即用消毒液消毒,用2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倾入标本运输箱内,浸泡30-60分钟,再用流水冲洗。
4.3住院部标本采集和运送程序4.3.1临床医生出具检验项目申请,急诊医嘱立即通知责任护士。
4.3.2当班护士写上检验标签条码并贴于标本容器上。
4.3.3采集者在标本采集前仔细核对患者姓名、床号、检验项目、标本类型及特殊要求。
4.3.4当班护士与标本运送人员当面清点标本数量,并在登记本上签名,由后者将标本送至相关检验部门签收。
临床常见标本的采集方法一、静脉血标本的采集1.操作者先洗手或用手消毒剂喷雾后揉搓待干;2.根据受检者检验项目选择真空采血管;3.在穿刺点上方约6cm处系紧压脉带,嘱受检者紧握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进行皮肤消毒;4.取下双向采血针头无菌帽,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下端,右手拇指和食指持采血针柄,使针头与皮肤呈30°角沿静脉走向快速刺入皮肤,然后呈5°角向前刺破静脉壁,进入静脉腔。
见回血后,将针头顺势深入少许即可;5.将采血针的另一端刺入所需的真空采血管盖中央的胶塞中,血液自动流入试管。
如需多管血样,将松开压脉带,嘱受检者松拳,用消毒干棉球压住穿此处,快速拔出针头,嘱受检者按压局部数分钟;6.取下采血针放入利器盒,将所采血样分别贴上相应的条码,抗凝血需立即颠倒混匀,及时送检。
二、动脉血气标本的采集1.受检者取坐位或卧位,休息5min,应正常呼吸,避免憋气及过度通气,以免影响检查结果;2.选择动脉血管后,常规皮肤消毒,用动脉采血针(内有肝素)垂直刺入血管,针管自动吸入0.5ml后,用消毒干棉球压住穿刺处快速拔出针头。
局部按压5min以上,防止血肿形成;3.拔出后立即将针头用橡皮封闭,隔绝空气。
随即挫动注射器,使血液与肝素充分混匀,立即送检。
送检过程中要防止针头橡皮脱落,造成空气直接进入注射器。
如有不慎脱落,必须如实向检验人员说明情况,并告知临床医生,以免影响检验结果和临床诊断。
如确因不能及时送检,可将标本短时间内保存于4℃冰箱中。
三、生化检验标本的采集注意病人生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如年龄、性别、体型、情绪、运动、体位改变等。
研究表明,CH、ALP、UA等项目易受年龄的影响,性激素的测定男女差别巨大。
受情绪影响较大的项目有GLU、GH、CA、Cor、PRL等。
另外,血清中CH、ALB、ALT、ALP、AST、TG、AMY及血清Ca等项目受体位改变因素影响较大。
还应注意饮食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包括病人是否真正空腹及不进流食。
标本采集流程标本采集流程1、确认病人信息在样本采集以前必须确认病人信息与申请单是否一致,嘱咐病人做好样本采集以前的准本工作,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
2、容器选择按照规定选用合适的容器。
采集抗凝血时,应选择合适的抗凝剂,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必须准确,抽血后立即轻轻颠倒混匀5~6次,避免血液凝固。
需要添加防腐剂时,正确使用防腐剂的种类与数量。
3、容器标识容器上需清楚标识与申请单一致的病人姓名与编号,做到双标识。
4、特殊采样要求样本采集前须留意部分项目有特殊采样要求,如使用专用抗凝管、特殊时段采集等。
5、采集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采集。
如用注射器抽血需轻缓注入试管,避免溶血。
6、复核标本采集后应再次核对检验申请单信息、病人信息和容器标识三者是否一致,并标注采集时间。
临检标本采集1、血常规标本1)抗凝管:EDTA-K2-K2抗凝管(1:9),检查试管底部是否有抗凝剂。
2) 采血量:1ml,立即颠倒混匀不少于5次,避免剧烈振荡,以免产生气泡。
3) 若要进行比较性测定,应尽量在同一时间采血,不同时间的细胞数可能有较大的变化2、血沉标本1) 抗凝管:枸橼酸钠管抗凝管(1:4),检查试管底部是否有抗凝剂2) 尽量空腹采血,采血要顺利。
3) 血沉管中加血至2ml刻度处,务必要准确,颠倒充分混匀5、6次。
及时送检。
3、出凝血标本1) 抗凝管:枸橼酸钠管抗凝管(1:9),检查试管底部是否有抗凝剂2) 尽量空腹采血,采血要顺利。
3) 血沉管中加血至2ml刻度处,务必要准确,颠倒充分混匀5、6次。
及时送检。
4、其他常规血液项目标本1) 血中微丝蚴:在夜间10时至凌晨2时之间,取末梢血2~3滴于干净玻片上,制成厚涂片,立即送检。
2) 红斑狼疮细胞(LE):不加抗凝剂和促凝剂,抽干燥管抽血5ml,30min内送检。
3) 疟原虫:最好在全身开始寒战初期,将血滴涂成薄涂片,立即送检。
5、尿液标本1)晨尿:早晨起床后采集第1次排尿,用于常规检验。
医院病理标本采集及送检操作程序第一条目的规范标本的采集和送检,保证送检标本的质量,从而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正确指导。
第二条适用范围组织学、细胞学标本的采集、固定、包装、运输及申请单填写。
第三条工作流程(一)组织活检标本1、患者知情同意:所有为了疾病的诊断而采取的有创组织活检,在活检前均应向患者和/或其家属说明活检病理诊断的必要性。
特别向其说明,病理诊断并不是万能的,有时病理活检并不能得出明确诊断,使患者和/或其家属了解病理诊断的局限性,使其对活检不能明确诊断表示理解,必要时和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2、申请单填写:根据检测要求填写病理的专用申请单,患者信息对病理诊断非常重要,临床医师应认真、详细填写申请单各项内容,特别要填写有意义的呈阳体征、影像学检查及其它检验结果,以前做过病理学检查(包括细胞学和组织学)的,应填写检查结果,在本院检查的应填写相应的病理号。
妇科标本应填写月经史、妊娠史。
字迹应清晰可辨。
3、样本获取(1)组织样本获取①对于病理诊断来说,组织越多,诊断成功率越高,因此临床医师在切取组织时,在患者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取组织。
②取材时应尽量获取未坏死组织,较大肿瘤区域常常坏死,做穿刺时应避开坏死区域。
③取材动作应轻柔,尽量避免挤压组织。
④肿瘤切除标本应标记标本的方位,并在申请单中记录清楚,以便在发报告时报告各切缘情况,建议对下述标本进行方位标记。
a、带皮肤的肿瘤在标本的十二点位用缝线标记。
b、不带皮肤的软组织肿瘤、乳腺肿瘤、甲状腺肿瘤切除标本分别在十二点位和前面用长度明显不同的缝线标记。
c、宫颈环切(leep术)标本在12点位用缝线标记。
d、肠管切除标本于近断端用缝线标记。
e、肾切除标本分别用长度明显不同的缝线标记输尿管与肾血管切缘。
f、膀胱切除标本分别用长度明显不同的缝线标记左、右输尿管及尿道切缘。
g、子宫全切、次全切标本可在子宫前壁用缝线标记。
h、其它部位肿瘤以方便病理医师识别切缘为原则进行标记。
检验科最新标本采集指南一、标本采集前的准备1.1 人员准备:在进行标本采集前,确保采集人员已接受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
采集人员应穿着清洁、干燥的工作服,戴好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1.2 器材准备:提前检查并准备好所需的采集器材,如采集管、注射器、采血管、消毒棉球、标签等。
1.3 环境准备:确保采集环境整洁、明亮、通风良好。
如有可能,尽量保持无菌环境。
二、标本采集流程2.1 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采集标本的流程和目的,取得其配合。
要求患者在采集前保持空腹(根据具体项目而定)。
2.2 信息核对:采集前,仔细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2.3 采集操作: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如静脉采血、尿液采集、粪便采集等。
2.3.1 静脉采血:找到合适的静脉,进行消毒处理。
用一次性注射器或采血管抽取所需血量,轻柔地将血液注入采血管中。
采血完成后,用消毒棉球按压穿刺点,并嘱患者保持姿势一段时间。
2.3.2 尿液采集:向患者说明尿液采集的方法,使其能够正确地进行尿液排出。
采集时,确保尿液收集容器清洁、干燥,并避免尿液溅出。
2.3.3 粪便采集:向患者说明粪便采集的方法,并指导其正确地收集粪便样本。
确保采集的工具清洁、干燥,并避免样本污染。
2.5 标本运送:确保标本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达实验室,避免标本质量受到影响。
三、标本采集注意事项3.1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3.2 采集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立即停止采集并给予适当处理。
3.3 确保标本采集量符合实验室要求,避免过多或过少。
3.4 采集完毕后,及时将标本送检,避免延迟影响检验结果。
3.5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检验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一、标本采集前的准备在开始标本采集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包括人员、器材和环境的准备。
1.1 人员准备:我们要确保采集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他们应该接受过专业培训,能够熟练地掌握采集技巧。
•
•
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及方法
•报告病例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采集,辖区CDC专业人员提供技术指导
•采样时防护:穿戴隔离衣、防护服、护目镜、N95口罩、帽子、乳胶手套、鞋套,推荐准备0.5%碘伏消毒液和含氯手消毒剂
•填写《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采样登记表》
•呼吸道标本:下呼吸道标本优先
–上:咽/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咽漱液、痰液
–下:气管吸取物、支气管灌洗液、肺组织标本
•血清标本:5ml
–第一份血清应尽早(最好在发病后7天内)采集
–第二份病后3-4周采集
采集后4℃保存,辖区CDC送市C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