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实施情况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100.50 KB
- 文档页数:8
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研究性学习实施情况记载本课题名称对中外传统节日及其影响的研究课题组长李志恒课题组组员杨卓群、虞汕珊、许鹏、王琪、徐林言、邵伟宁、诸葛陈敏班级七(7)指导教师许安班主任许安2010年11月目录1.研究性学习课题组长职责与要求 (1)2.研究性学习学生职责与要求 (2)3.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 (3)4.研究性学习课题申报表 (4)5.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评审表 (7)6.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一) (8)7.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二) (9)8.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三) (10)9.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四) (11)10.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五) (12)11.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六) (13)12.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七) (14)13.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八) (15)14.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九) (16)15.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十) (17)16.研究日记或观察记录(一) (18)17.研究日记或观察记录(二) (19)18.研究日记或观察记录(三) (20)19.课题实施过程评审表 (21)20.课题组研究成果报告表 (22)21.课题结题评审表 (23)22.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24)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组组长职责与要求1.课题组长一般由学生民主推荐产生;组长应以身作则,尊重组员,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要有研究意识,作好协调工作,处理同学之间出现的矛盾和分歧,对小组课题研究计划的实施和组员的管理负有责任。
2.课题组组长在研究性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主要负责团结全组同学并带领大家积极投入每个阶段的学习活动,完成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3.在教师的指导下,带领全组制订课题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开展课题研究,完成结题报告和小组总结,参加年级统一组织的开题评审、成果展示、答辩、考核等活动。
4.负责课题小组成员的分工,根据组内成员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合理有效地进行人员配置,明确本组人员各自的责任,要求大家认真履行,对不能完成任务的组员及时进行批评、督促。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参加人员信息技术环境下得语文自主·探究·合作研究策略研究XXX课题主持人地点XXX学校会议室2016年9月30日讨论课题研究中的具体问题XXXXXXXXXXXXXXXXXXXXX过程一、组长介绍本次讨论得主要议程。
二、讨论。
一)研究方法要科学,要结合学生实际,要有可操作性。
二)研究内容要具体,要有针对性,要有可操作性。
三)研究中要注意保护学生个人信息,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三、决议。
方案由组长负责修改。
活动效果通过本次讨论,课题组成员深入探讨了课题研究中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为后续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课题研究活动的进展和成果展示。
三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交流和分享,分享了各自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创新方法和实践经验,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
四针对上一阶段的工作和成果,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总结和评估,发现在信息技术整合语文学科教学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五课题组成员共同制定了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并确定了具体的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活动效果通过本次活动,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更加积极地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研究积极性。
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自己的教学技巧和知识水平,而不是关注学生的研究情况和需求。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和探究,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三)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应该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巧,将其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研究兴趣。
活动效果:通过本次讨论,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加强了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023——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个人课题研究计划一、任教学科:三年级语文二、研究课题:《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承担的策略研究》三、指导思想:学期伊始,在学校科研管理的大方针指导下,我将从课题研究的实际出发,结合本学期本人的教学实践和个人课题的自身特点,进一步进行课题研究。
在上学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如:自主学习、开设研究课、成果展示等。
本年度我将继续努力钻研,认真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探索研究,从各个方面增强自己的理论水平,增长教学实践次数,扎扎实实作好这一年的研究工作。
四、研究目的:1、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积极、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动力系统,实现师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
2、通过课题的研究,构建体现和谐课堂教学环境的操作模式,减轻学生承担。
3、通过课题的研究,积极探索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促进教师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达成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研究内容:1、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努力提高师德素质和教师备课、上课、辅导等常规教学能力。
2、提高教师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运用精彩的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灵活多样的学生活动。
六、研究措施:1、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和谐课堂、学生减负”的理论知识。
认真地学习一些相关的专著和别人的经验性文章,在学习中提高结识,在学习中转变陈旧的观念,并撰写好学习笔记、心得体会,使之服务于实践。
2、按照确立的研究对象,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访谈或问卷,收集关于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并定期进行数据整理,提出解决措施,撰写调查报告。
3、注重课题研究过程,在学校研究计划安排下,积极参与课题研讨课的上课、听课和评课工作。
积极与全组成员一起探讨成败得失,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4、联系实际,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搞好课堂教学,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