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元素
- 格式:ppt
- 大小:712.50 KB
- 文档页数:23
什么叫元素吗?【板书】一、元素1.定义: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提问】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是什么意思?【提示】请同学们回忆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时教材上的小注,得出结论【补充】除这种碳原子外,还有质子数为6 而中子数不同的碳原子,所以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指的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并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
【过渡】搞清楚了元素的概念。
我们再来看元素有哪些特点。
【板书】2 •特点【讲解】由定义可知,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具体说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因为它是一个总称,所以它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板书】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补充】既然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那么在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时,只能说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而不能说该物质由几个元素组成。
请看下列练习。
【投影】展示下列练习。
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把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①水是由1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组成的。
②二氧化硫中有硫和氧2个元素。
【提问】前面我们学过物质的构成可用原子表示,现在又知道元素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那么原子和元素有什么区别呢?【板书】3 •原子和元素的区别:【投影】展示下列表格理解记忆元素的概念。
学生感到很茫然,而后思考讨论[回忆]课本P56小注指出: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指的是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叫做碳-12。
倾听、理解。
回答①错误。
改正: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
②错误。
改正:二氧化硫由硫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学生思考填写表格通过举例可将理论难度降低,使学生真正掌握其内涵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学习。
建立正确的理论观。
区别联系答:a.错误。
改正:加热 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 化汞中含有氧元素和汞元 素。
b .错误。
改正:二氧化硫 分子疋由硫原子和氧原子 构成的。
C .错误。
改正:水是由氢 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分组讨论后,由学生代表 陈述讨论结果,有不同意 见者补充说明回答:上述两个反应,反 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 子都发生了变化,元素没 有发生变化。
1.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1)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即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2)原子与该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属于统一元素。
如:钠原子与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
2.元素与原子的比较3.4.元素的分布:①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Ca②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C、H、N③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O1.(2023秋·全国·九年级随堂练习)菠菜是含铁量很高的一种蔬菜,据分析,每100g菠菜中含铁左右。
这里的“铁”指的是A.原子B.物质C.元素D.分子【答案】C【详解】这里的“铁”不是以原子、物质、分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指表示宏观概念的元素而不是微观概念的粒子,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
1.(2023秋·黑龙江大庆·八年级统考期末)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被称为同位素。
氘是氢的一种同位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元素符号为D,常用于特种灯泡、核研究、氘核加速器的轰击粒子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氘原子的中子数为0B.氘原子是金属元素原子C.氘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D.氘原子与氢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答案】C【详解】A、氢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原子序数=质子数,氘是氢的一种同位素,则氘的质子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氘原子的中子数为21=1。
不符合题意;B、氘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则氘原子是非金属元素原子。
不符合题意;C、根据A分析,氘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
符合题意;D、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被称为同位素,氘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所以氘原子与氢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不符合题意;故选C。
2.(2023秋·湖南株洲·九年级统考期末)基于“宏观一微观一符号”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法。
课题三元素
【课标要求】
1、认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知道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了解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是不变的,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微粒与物质之间关系的回顾,让学生理解元素的定义。
2、通过元素与原子的对比学习,辨析组成和构成的区别,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
的认识统一、知道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分布。
3、通过对元素进行分类以及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学会分类思想
4、通过科学史实体会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重点与难点】
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元素的分类及意义
难点:元素宏观概念和微观概念的辨析,元素符号的意义。
课题3 元素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篇:课题3 元素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元素的概念及涵义,学会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了解元素的种类及其含量,了解元素周期表。
(能力培养):通过对元素概念及元素符号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宏观与微观的辩证关系,培养总结概括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元素概念,元素概念的形成及应用,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元素符号的意义。
3.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4. 标签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复习提问)1.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2.请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几种物质的构成:氧气、水、二氧化碳。
学生相互讨论:氧气→氧分子→氧原子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 3.这三种物质在构成上的共同点是什么?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都含有氧原子。
(讲述)不管是哪种物质中含有的氧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质子数)都是8,我们将质子数为8的所有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引出新课)课题三元素元素的概念。
让学生看下表分析回答问题:(资料)以下是不同氢原子、碳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问题)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由学生讨论分析答出:(1)不同的氢原子数相同,数不同;(2)不同的碳原子数相同,数不同;(3)对所有的氢原子或碳原子而言,数一定相同。
学生结合上表资料不难得出:质子数。
(问题)要求学生找出物质、元素、分子、原子四者间的关系(讲述)元素的特征:① 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100多种。
②元素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
③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差别很大:地壳中氧、硅、铝、铁含量较多。
(问题)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汽油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那么水会变汽油吗?(讲述)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
(问题)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有什么意义?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
(问题)如何书写元素符号?学生看教材中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表,分析元素符号的特点,找出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