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李睿医考: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指南
- 格式:docx
- 大小:25.51 KB
- 文档页数:4
最全头颈部肿瘤精准放疗⽅案,值得收藏通常⼈们会把肿瘤根据解剖部位的不同,分成很多类型,⽐如通常说的肺癌、肝癌等,不同部位的肿瘤⼜有多种病理亚型和分⼦亚型,因此可以说是相当复杂。
然⽽,就有⼀类癌症的命名极为特别,我们将其统称为头颈部肿瘤。
⼤家可能对这⼀癌种较为陌⽣,如果进⾏“拆分解析”,就会看到了⼀些熟悉的字眼——喉癌、甲状腺癌、⼝腔癌、⿐咽癌、副⿐窦癌、下咽癌等。
头颈部肿瘤较为复杂,⾸推放射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占全⾝恶性肿瘤的30%左右,在我国男性中的发⽣率为第6位,死亡率为第7位。
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鳞癌,除了⿐咽癌主要由EB病毒引起,烟草和酒精是导致其他头颈部鳞癌的主要原因。
头颈部肿瘤的发病依次为喉(32.1%)、甲状腺(19.6%)、⼝腔(16.1%)、⿐咽(14.9%)、副⿐窦(6.6%)、⼤涎腺(4.2%)、⼝咽(3.3%)、眼(1.52%)、下咽(1.5%)。
其患者主要以年龄>50岁的男性多见,值得注意的是近10年⼥性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
头颈部肿瘤好发部位⽰意图由于头颈部集中了诸多重要器官,控制着重要的⽣理功能,如视觉、听觉、嗅觉、思维、呼吸、发声与进⾷等,在相当狭⼩的空间内集中着较多的肌⾁、⾻骼、⾎管和神经,各器官部位交错,⼀旦发现肿瘤,很难达到根治性切除,因此放射治疗成为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的⾮常重要的⼿段。
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有80%左右的患者会接受放射治疗。
随着放射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放射技术的不断改进,放射与⼿术、化疗、⽣物治疗等各种治疗⽅法的有机结合,使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治疗效果在近年来有了明显的提⾼。
各⼤放疗技术各显神通,精准狙击癌灶1、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近10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及放疗计划系统的飞速发展,以三维适形调强(3D-CRT、IMRT)技术为代表的精确放疗已引起放射治疗界的⼴泛重视并开始应⽤于临床。
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精确放疗已经在逐渐取代常规放疗技术。
由于头颈部肿瘤毗邻重要的功能器官且肿瘤及这些器官⾃主或不⾃主运动⼩,因此特别适⽤于IMRT的治疗。
头颈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头颈部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一旦被诊断出来,就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这种肿瘤可以发生在颌面部、舌、喉咙、口腔、鼻腔、颈部等区域。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头颈部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当今医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诊断及治疗方面着手,探讨头颈部肿瘤的相关知识。
一、诊断1.症状头颈部肿瘤的症状各不相同,也不一定明显。
当头颈部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常会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颌面部肿胀、口腔异味、口腔溃疡等症状。
若肿瘤位于耳部,患者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耳内疼痛等症状。
舌鳞癌患者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舌部疼痛等症状。
一旦出现以上症状,最好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2.检查常用检查:a.头颈部CT/MRI头颈部CT/MRI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范围等信息,帮助医生正确诊断病情。
b.细胞学检查腺体细胞瘤、颅内转移瘤等头颈部肿瘤可以通过细胞学检查获得诊断。
这种检查不需要进行手术,因此也较为安全、快捷。
c. 活检活检是一项主动检查,也是确诊头颈部肿瘤最可靠、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活检,可以直接观察肿瘤的组织结构,确定肿瘤是否为良性或恶性。
3.辅助检查麻醉喉镜、食管胃镜等检查方法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肿瘤的生长情况,对于判断病情及治疗方案的制定非常有帮助。
二、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方案一般由多个专业医生共同制定,根据具体病情,采取不同治疗方法:1.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核心方法。
它可以彻底切断肿瘤组织,防止其继续生长扩散。
根据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等不同情况,可采用局部切除或根治手术。
2.放疗放疗常常与手术相结合,可以有效杀灭肿瘤细胞,减少手术难度和切除范围。
放疗是一种无创伤、无痛苦的治疗方法,但并不是所有头颈部肿瘤都适合进行放疗。
3.化疗化疗是通过给患者使用化学药物,杀灭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
头颈部肿瘤一般会与放疗或手术相结合使用化疗方法达到更好的疗效。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又称为分子靶向治疗,是一种高效、创新的治疗方案。
2015考研西综病理及生理真题及答案(北医李睿医考版)41.男性,25岁。
患急性糜烂性胃炎,经治疗痊愈后,原胃体黏膜糜烂处表现为:AA 正常胃黏膜B 幽门腺化生C 肠上皮化生D 表面腺体增厚42.不会引起慢性肝炎的肝炎病毒是 AA HAVB HBVC HCVD HDV44.下列可以发生坏疽的病变是DA 肝大片状坏死B 脾梗死C 脑梗死D 肠套叠45.使用正压静脉输液时,可能发生的栓塞是 BA 血栓栓塞B 空气栓塞C 肿瘤栓塞D 脂肪栓塞46.下列属于原位癌的病变是 CA 大肠黏膜下癌B 食管黏膜下癌C 乳腺导管内癌D 胃黏膜内癌47.双侧卵巢肿大,活检发现癌细胞,首先考虑癌细胞来源于CA 卵巢B 肠C 胃D 子宫48.风湿小结内的阿少夫细胞来源于 CA 成纤维细胞B B淋巴细胞C 巨噬细胞D T淋巴细胞49.类风湿关节炎滑膜内浸润的特征性细胞是 CA 中性粒细胞B 巨噬细胞C 浆细胞和淋巴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50.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主要细胞是 BA 内皮细胞B 泡沫细胞C 成纤维细胞D平滑肌细胞51 在下列肿瘤类型中,细支气管肺泡癌属于 CA小细胞癌B 鳞状细胞癌C 腺癌D大细胞癌52 腺泡周围型肺气肿的病理表现是AA 呼吸性细支气管不扩张,其周围的肺泡扩张B 呼吸性细支气管扩张,周围肺泡扩张不明显C 肺泡间隔内出现成串小气泡D 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囊均扩张53 下列选项中,符合NK/T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的是 DA CD20B CD65C CD19D CD5654 与子宫内膜癌关系不密切的子宫内膜变化是 CA单纯性增生B非典型增生C增殖期子宫内膜D 复杂性增生55、原发性肺结核的好发部位是DA 肺尖部B 肺锁骨下区C 肺下叶D 肺上叶下部、下叶上部56、下列乳腺癌的病理学类型中,恶性度较低的是CA 浸润型导管癌B 髓样癌C 小管癌D 浸润性小叶癌二.B型题:121~1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颈、腰痛已经成为工业化国家民众病变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由其产生的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
不幸的是,目前对于如何正确处理颈、腰痛的意见普遍不一致,而且患者也往往对治疗效果并不满意。
长久以来,椎间盘本身病变就被认为是导致颈、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们推测存在两种独立但相互关联的病因:即椎间盘突出和椎间盘本身的病变,这两种病因都是在近一个世纪前就已经提出的。
过去几十年中,有许多临床研究将椎间盘本身病变确定为导致颈、腰疼痛的主要原因,而且文献对其的命名也多种多样,包括:椎间盘源性疼痛、椎间盘破坏、疼痛性退行性椎间盘病。
尽管这类病变历史悠久,但目前对于由椎间盘本身病变导致的疼痛的认识仍然很不充分,同样对其诊断和治疗也极具争议。
其原因之一可能在于目前对这种模棱两可的临床表现认识不足,以及对考虑为椎间盘源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缺乏共识。
为了进一步阐明这类被广泛探讨的独特病变的研究现状,美国西北大学学者Malik KM等复习了最新临床文献资料,总结并区分了有关其诊断、治疗及命名的差异。
研究方法2010年Malik KM等以“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diagnosis、Discogenic、spine、Internal disc disruption”等关键词通过Medline共检索到162篇相关文献,排除掉重复文献后剩余149篇。
将那些考虑为主要由椎间盘本身病变导致的疼痛并着眼于治疗疼痛性椎间盘病变的文献纳入研究。
排除那些主要针对放射性疼痛、或评估比较不同诊断方法的研究。
通过上述标准筛选,共得到53篇文献进行进一步研究。
通过阅读上述53篇文献,分析其中用于确认椎间盘相关疼痛的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
除了评估具体治疗方案和效果之外,Malik KM等还分析了相关文献的研究设计、样本量、随访时限、以及用于表述明确为椎间盘相关性疼痛的名词。
但该研究并未分析评估每一项研究有关随机性和盲法设计,以及统计学分析等研究方法的异同。
斜坡、岩斜区及枕大孔区脑膜瘤手术治疗困难较大;尽管显微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改善了这些区域脑膜瘤术后的预后,但仍面临着较高的死亡率和神经功能缺失。
经鼻内镜扩大入路在治疗颅底肿瘤中的应用,为后颅窝腹侧脑膜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
近期,巴西圣保罗大学神经外科André博士等,结合自身应用经鼻内镜治疗后颅窝腹侧脑膜瘤的经验和文献回顾,在Neurosurge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杂志上,介绍了经鼻内镜切除后颅窝脑膜瘤时的手术技巧及需注意的相关事宜。
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前需综合评价患者状况,疾病特点及术者的能力经验。
严格筛选合适的病例,是经鼻内镜切除后颅窝腹侧脑膜瘤成功的关键。
1. 适应证有症状的后颅窝脑膜瘤都是手术的指证;无症状性巨大肿瘤和影像学随访持续生长的肿瘤也需要手术治疗。
当肿瘤位于后颅窝腹侧,尤其是靠近中线处时,适合扩大经鼻内镜入路切除。
肿瘤靠近中线、脑干向后移位及颅神经向侧方移位,是实施腹侧入路切除肿瘤的最佳条件。
图1. 后颅窝手术入路示意图。
经蝶斜坡入路对暴露后颅窝腹侧脑膜瘤优势明显(1)斜坡脑膜瘤斜坡脑膜瘤基底位于中线,肿瘤使V 神经向外侧和上方移位;VI 神经向外侧和后方移位;VII、VIII、IX、X、XI 神经向后方移位;XII 神经向后方和下方移位;脑干向后方推挤。
(2)岩斜区脑膜瘤岩斜区脑膜瘤基底部位于岩斜裂,并推挤周围组织。
使V、VII、VIII、IX、X、XI 神经向后方移位;VI 神经向内侧移位;脑干向后方和内侧移位。
由于岩斜区脑膜瘤常起源于偏中线部位,经鼻内镜入路有时不能完全切除肿瘤,需联合其他手术入路。
(3)枕大孔区脑膜瘤枕大孔区脑膜瘤可分为颅型和脊髓颅型;脊髓颅型起源于枕大孔区下方,因此颅神经和椎动脉常被推挤到肿瘤的上极。
颅型可以起源于枕大孔区的任何部位,并伴有不同结构的移位。
起源于枕大孔区前缘的颅型肿瘤适合经鼻内镜入路切除。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影像学技术的进展以及生存期的延长,乳腺癌脑转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20% 左右的脑转移瘤来源于乳腺,成为脑转移发生率仅次于肺癌的恶性肿瘤。
年轻女性、肿块较大(大于 5 cm)、组织学分级高、ER 阴性、三阴乳腺癌、Her-2 过表达、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更常出现脑转移。
乳腺癌脑转移最常见的症状是颅高压表现,主要通过颅脑MRI 或颅脑增强CT 确诊,MRI 比CT 扫描更敏感,应作为首选检查。
乳腺癌脑转移的预后与分子亚型、KPS 评分、脑转移瘤个数和颅外转移等因素有关。
三阴乳腺癌脑转移的总生存期大约3~4 个月。
相反的,尽管Her-2 阳性乳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更高,但经过抗Her-2 治疗后比三阴乳腺癌生存期更长;确诊脑转移时,KPS 评分≥ 70 分的患者生存期更长;脑转移瘤个数越多以及不可控制的颅外转移,其预后越差。
乳腺癌脑转移的治疗包括手术、全脑放射治疗(WBRT)或立体定向放疗(SRT)、化疗和生物治疗等,本文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局部治疗对于孤立脑转移瘤,特别是对于全身疾病控制良好合并脑转移的患者,手术切除可以提高OS,手术切除+ WBRT/ 瘤床SRS 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
1~3 个的脑转移瘤:外科手术切除+ WBRT;局限性脑转移灶,无法耐受外科手术切除或解剖位置手术切除困难:SRS+WBRT;>3 个的脑转移瘤:WBRT 能减轻症状,提高局部控制率;对于预计生存时间不到3 个月推荐最佳支持治疗或WBRT。
全身治疗1. ER 阳性的脑转移瘤可以通过全身化疗获益。
内分泌治疗的获益未明,但很多研究显示他莫昔芬、甲地孕酮、芳香化酶抑制剂对脑转移有效。
他莫昔芬及其代谢产物在脑组织中的浓度远远高于在血液中的浓度。
因此,对于ER 阳性没有全身症状的脑转移瘤患者,可以考虑内分泌治疗。
2. Her-2 阳性的脑转移瘤部分化疗药及曲妥珠单抗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然而脑放疗能够开放血脑屏障,从而提高化疗药物在颅内的浓度,行脑放疗后,化疗药物联合曲妥珠单抗能提高总生存率。
头颈部恶性肿瘤nccn指南解读摘要:2010 版头颈部肿瘤 NCCN 指南较2009 版的内容有重大的更新,整合了已取得的重要临床数据,调整了部分治疗原则。
主题词:头颈部肿瘤;临床指南;NCCN 中图分类号:R73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70X (2010 )07-0511-05 NCCN 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是由代表美国癌症研究和治疗最高水平的肿瘤中心组成的学术联盟组织编写,它的宗旨是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当前最佳的治疗建议,提高肿瘤治疗水平。
NCCN 指南制定专家组汇集多学科团队, 充分采用循证医学证据作为推荐标准;每条建议都拥有自己的共识分类,供医生使用时参考。
头颈部肿瘤的种类及治疗手段复杂多样,需要各个领域的专家合作以获得最佳的治疗及随访,其指南在临床工作中尤为重要。
本文对NCCN 鼻咽部:鼻咽癌中第6 版的T2a (肿瘤侵犯口咽和/ 或鼻腔,无咽旁间隙侵犯)归入第7 版的T1 ,而T2b (咽旁间隙侵犯)作为第7 版的T2(T2 不分a 、b)。
而淋巴分期中的改变为:N1 增加了单侧和/或双侧咽后淋巴结转移,最大径不超过6cm 。
口咽:T3 增加肿瘤浸润会厌舌面。
T4a 增加了局部中度浸润的疾病:肿瘤侵犯喉,舌的外部肌肉,翼内肌,硬腭或下颌骨。
T4b 增加了局部非常广泛浸润的疾病。
下咽:T3 增加了肿瘤累及食管( 原为T4a) 。
T4a 增加了局部中度浸润的疾病剔除食管累及。
T4b 增加了局部非常广泛浸润的疾病。
口咽、下咽淋巴结分期无变化。
2010 版的头颈部肿瘤临床实践指南进行解读。
1 按AJCC 分期第7 版对TNM 分期进行了更新几乎所有头颈部肿瘤分期中进行了更新的内容为在T4a 、T4b 分期中分别增加了描述性的说明:1.3 喉部TNM 分期声门上:T4a 增加局部中度浸润的疾病。
T4b 增加局部非常广泛浸润的疾病。
声门型:T4a 增加局部中度浸润的疾病。
T4b 增加局部非常广泛浸润的疾病,并且在T4a 的描述时说明肿瘤侵犯穿过甲状软骨的外皮质,而在第6 版中为肿瘤侵犯穿过甲状软骨。
一、头颈部肿瘤题库2-2-10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属于鼻腔及副鼻窦恶性肿瘤最佳治疗方式的是()A.放疗结合化疗B.单纯手术C.放疗结合手术D.单纯放疗E.手术结合化疗鼻腔及副鼻窦恶性肿瘤治疗方式主要以放射治疗与手术结合的综合治疗为主,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放疗或单纯手术。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鼻腔及副鼻窦恶性肿瘤的治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恶性黑色素瘤应采取以放疗、手术、化疗及生物治疗联合的综合治疗模式B.上颌窦未分化癌只需行单纯放疗C.临床A期的嗅神经母细胞可单纯手术或单纯放疗D.若上颌窦顶壁和眶内软组织受侵可保留眶内容物,术后补充放疗E.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时应行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上颌窦未分化癌,只需给予单纯放疗。
手术中探查上颌窦顶壁,如果顶壁结构可以随上颌骨切除,而与眶内软组织没有明显粘连,可以保留眶内容物。
如果肿瘤明显遣返顶壁和眶内软组织,应切除眶内容物。
对临床A期的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嗅神经母细胞瘤可单纯放疗或单纯手术。
恶性黑色素应以放疗联合手术、化疗及生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为宜。
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时,应行根治性颈部淋巴结清扫。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颌骨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A.纤维肉瘤B.骨肉瘤C.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D.软骨肉瘤E.淋巴瘤颌骨恶性肿瘤中常见的原发性颌骨恶性肿瘤为骨肉瘤,约占45%,软骨肉瘤占26%,纤维肉瘤占19%。
(11选5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颌骨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组织来源是()A.非牙源性B.转移癌C.牙源性D.神经来源E.软组织来源颌骨恶性肿瘤有多重组织来源,但以非牙源来源最多,其次的牙源性,另外少见的有肝、肾、肺及甲状腺等其他部位肿瘤的颌骨转移癌。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关于涎腺恶性肿瘤不正确的说法是()A.自然病程一般较短B.腮腺恶性肿瘤最常见C.舌下腺恶性肿瘤最少见D.小涎腺癌好发于上颚E.病理类型复杂多样涎腺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复杂多样,每种病理类型的肿瘤又各具有不同的生理学行为。
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头颈部恶性肿瘤是指颅底到锁骨上、颈椎前这一解剖范围内的所有恶性肿瘤,这些肿瘤可以来源于耳鼻咽喉、口腔、涎腺、头面部软组织、颈部软组织和甲状腺等部位,一般不包括颅内、颈椎及眼内的肿瘤。
头颈部的恶性肿瘤大部分为鳞癌。
本章只讨论鼻咽癌、鼻腔和鼻旁窦恶性肿瘤、喉癌和甲状腺癌。
【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1.抗肿瘤药物治疗前需取得明确的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治疗期间应定期评估疗效。
2.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复杂,各种治疗手段间的配合繁复,对个体化的要求较高,因此建议在有经验的中心治疗,并且以综合治疗组(MDT)的形式开展。
3.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各种治疗手段可能造成并发症,疾病本身和治疗都可能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因此需重视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还需重视患者的对症治疗和护理。
在制定治疗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耐受性。
4.患者的合并症会影响诊断、治疗、预后和生活质量。
合并症评价应在治疗前完成,在制定整个治疗计划时应考虑合并症因素。
5.应重视生活质量的评估与改善。
6.由于同步化放疗的效果优于单纯放疗或序贯化放疗,但不良反应较重。
因此建议在有经验的中心进行,并需重视不良反应的处理。
7.鼓励患者戒烟、戒酒,以免降低疗效。
(一)鼻咽癌鼻咽癌传统上的标准治疗是放疗,但这一疾病在头颈部肿瘤中最易发生远处转移,并且局部晚期鼻咽癌在单纯放疗后局部复发率也较高,化疗在本病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适用范围和治疗目标】1.同步放化疗和辅助化疗:对于局部晚期的鼻咽癌患者,同步化放疗序贯辅助化疗,与单纯放疗相比,可降低局部、区域和远处复发率,提高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这一治疗策略适于T1-2aN1-3M0以及T2b-4 N0-3M0的患者。
在同步化放疗后可加用。
2.对于III/IV期鼻咽癌,可采用靶向治疗联合放疗。
3.远处转移患者的单纯化疗:对于M1患者,先行化疗,若达到完全缓解可行根治性放疗。
2009-03-13 07:10:29 章节练习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头颈部癌选用单纯放疗适用于(1.00分)√ A、年轻患者、对美容要求较高者B、女性患者C、对手术犹豫D、病理属分化差的癌E、病理分化好,中或晚期肿瘤2、垂体瘤照射野一般是(1.00分)A、3cm×3cmB、4cm×4cm√ C、5cm×5cmD、6cm×6cmE、根据病情透视下确定3.5×3.5cm至4.5×4.5cm3、垂体瘤三野常规照射剂量是(1.00A、DT40GyB、DT45Gy√ C、DT50GyD、DT55GyE、DT60Gy4、肿瘤免疫治疗以识别自身抗原为可能的靶目标已成为疫苗发展的重要方向,前列腺癌与哪一种抗原有关(1.00分)A、gp100B、MART-1/MelanAC、tyrosinaseD、CEA√ E、PSA5、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为(1.00分)√ A、PSAB、AFPC、AECD、FCME、ABO6、前列腺癌发病率最低的是(1.00分)A、拉美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 E、亚洲7、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是(1.00分)A、CEAB、AFPC、CA19-9√ D、酸性磷酸酶E、碱性磷酸酶8、下述哪个肿瘤来源于骨髓及造血组织(1.00分)A、骨巨细胞瘤B、骨样骨瘤C、骨软骨瘤√ D、尤文氏瘤E、动脉瘤样骨囊肿9、精原细胞瘤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1.00分)A、局部侵犯B、血行转移√ C、淋巴道转移D、种植转移E、其他10、睾丸精原细胞瘤的扩散规律是首先引流到(1.00分)A、同侧髂内淋巴结√ B、腹膜后淋巴结C、髂外淋巴结D、同侧腹股沟淋巴结E、闭孔淋巴结11、多数睾丸肿瘤早期发生淋巴转移,最早到达(1.00分)A、同侧腹股沟淋巴结B、盆腔淋巴结C、腹主动脉旁淋巴结D、下腔静脉旁淋巴结√ E、邻近肾蒂淋巴结12、早期睾丸精原细胞瘤治疗原则为(1.00分)√ A、手术切除患者侧睾丸+术后治疗B、手术切除患侧睾丸C、放射治疗D、化学治疗E、手术切除患侧睾丸+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13、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术后放疗的范围应为(1.00分)A、瘤床B、瘤床+双锁骨上区放疗C、全纵隔放疗√ D、瘤床+全纵隔+双锁骨上区放疗E、胸部给予观察,双锁骨上区放疗14、非小细胞肺癌单纯放疗的5年生存率是(1.00分)√ A、小于2%B、5%~10%C、20%D、30%E、40%15、CT扫描示右下肺叶一直径2cm的结节,密度较淡伴胸膜皱缩和毛刺,肺门上纵隔淋巴结肿大,直径2cm,同侧胸腔积液多次胸穿为血性,细胞学检查(-)性,按UICC分期为(1.00分)A、T N MB、T N MC、T N M√ D、T2N2M0E、T N M16、对仅可从支气管肺的分泌物中查见癌细胞,证实有癌存在,但X光片及支气管镜未见病灶时,在肺癌TNM分期中应属于(1.00分)A、TB、T√ C、TxD、TisE、T17、男性,45岁,心功能好,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为鳞癌,胸片及CT等检查分期为T N M,首选治疗方案为(1.00分)√ A、根治性手术B、根治性放疗C、根治性放疗+手术D、术前放疗+手术E、单纯化疗18、男性,50岁,胸片与CT见周边有一直径4cm肿块,侵犯胸壁局部肋骨破坏,肺门淋巴结肿大,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无远处转移,按87年UICC分期为(1.00分)A、T N M√ B、T3N1M0C、T N MD、T N ME、T N M19、男性,60岁,因咳嗽、咯血2周就诊。
2020版CSCO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引言:自2018年CSCO头颈部肿瘤指南首次发布以来,“基于证据、兼顾可及、结合意见”的CSCO系列指南受到临床医生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2020年初在CSCO副秘书长、头颈肿瘤专委会主委郭晔教授的带领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专家组共同基于最前沿的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进展,在2019版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临床实践,调整了不同方案的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重磅推出《2 020版CSCO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
1.兼顾国际前沿性和中国可行性本次指南首次增加了Ⅲ级专家推荐,而2019版的指南只有Ⅰ级和Ⅱ级专家推荐。
不同等级的专家推荐是基于不同的证据级别,比起Ⅰ级、Ⅱ级专家推荐,Ⅲ级专家推荐的内容证据级别较低,相当于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的ⅡB类推荐,其证据多是回顾性研究、个例报道的文献等,存在一定的争议性,但是在临床上可以选择,结合我国医疗、经济水平以及药物的可及程度方面存在明显地区差异的实际情况,对于二、三线医院及基层医生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2.进一步明确MDT多学科团队的构成和推荐“头颈部肿瘤诊疗总则”部分:由于头颈部肿瘤的诊疗需要兼顾肿瘤缓解、生存延长及生活质量提高等多个方面,新版指南继续强调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强调包括外科、放疗科和肿瘤内科在内的三大学科以及放射科、核医学科、营养科等相关学科部门,并强调MDT的治疗原则应当贯穿始终。
研究表明,和传统单一学科诊疗模式相比,MDT 有助于缩短治疗等待时间和改善治疗预后,并且大约三分之一的治疗模式有可能发生改变[1][2]。
因此,针对“MDT学科构成”我们增加了Ⅲ级专家推荐。
我们在Ⅲ级专家推荐中,增加了口腔科和康复科的参与,心理科由Ⅱ级专家推荐调整为Ⅲ级专家推荐。
3.立足中国实际,诊断原则更具针对性“头颈部肿瘤的诊断原则”部分:“影像诊断”部分的标题修改为“临床和影像诊断”,其中Ⅲ级专家推荐中增加了颈部B超;“病理学诊断”中主要增加了“EGFR免疫组化检测(针对鼻咽癌)”和“HPV DNA或RNA检测(针对口咽癌)”的Ⅱ级专家推荐;“根据组织形态学明确鳞癌和其他类型头颈部肿瘤”对于“所有手术标本”都适用,是Ⅰ级专家推荐;原来Ⅱ级专家推荐中的“测量原发肿瘤侵袭深度(针对口腔癌)”调整为针对“根治性手术标本”的Ⅰ级专家推荐,针对“根治性手术标本”,新增“原发灶部位、大小、组织学类型及分级、有无神经及脉管侵犯”、“切缘有无肿瘤、上皮中或重度异型增生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包膜外侵状态”为Ⅰ级专家推荐;2019版指南推荐口咽癌患者进行p16 的免疫组化检测作为替代指标以明确是否与HPV 感染相关,根据ASCO 和美国病理协会推荐采用≥70%作为阳性的界值[3] [4];2020版指南参考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口腔癌及口咽癌病理诊断规范,更新为:当p16阳性细胞数≥70%、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且为中等至强阳性,并且组织学形态为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时,应报告“HPV相关性(p16+)鳞状细胞癌”。
最新: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头颈肿瘤要点(全文)第一章下咽癌第一节下咽癌的筛查和诊断下咽又称喉咽,位于喉的后面及两侧,起于舌骨延线以下,止于环状软骨下缘平面,向上连接口咽,向下连接食管。
下咽癌(HPC)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5%,头颈恶性肿瘤的3%~4%。
1 下咽癌的症状HPC患者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可有咽异物感、吞咽梗塞感及吞咽痛等症状,易被误诊为慢性咽炎或咽异感症,晚期可有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痰中带血、呼气臭味、呼吸困难、颈部淋巴结肿大,消瘦和体重减轻等症状。
2 下咽癌的检查方法间接喉镜检查可初步了解喉咽部情况,但环后区及梨状窝尖的病变常不易窥见,需进一步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观察病变部位、肿瘤范围和生长方式的最直接方法。
包括直达喉镜、纤维(电子)喉镜、纤维(电子)胃镜或食管镜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判断肿瘤范围和分期的主要手段,可提供重要的三维解剖学信息。
颈部增强CT是标准分期手段,特别是对于特征性的淋巴结坏死具有良好的分辨能力。
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MRI对明确HPC在咽喉部软组织内的扩展和侵犯程度具明显优势,在评估肿瘤对放化疗疗效以及肿瘤复发有一定优势。
B超具有精确、非侵袭性及经济等优点,可作为初筛或淋巴结的引导穿刺。
PET/CT有利于早发现远处转移或复发,一般用于晚期(Ⅳ期)评估。
基于高通量基因测序及大数据分析的基因检测有助HPC的精准诊治,具体包括:评估预后风险、筛选药物靶点、预测诱导化疗敏感性、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等。
3 下咽癌的全身评估对患者的一般状况,特别是体力和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可更好地了解患者耐受治疗的程度。
体力状况常用Karnofsky(KPS,百分法)或Zubrod-ECOG-WHO(PS,5分法)评分进行评估。
重要脏器功能评估有助于了解患者治疗后发生风险和并发症的可能性。
4 下咽癌的分期(AJCC2017年第8版)5 下咽癌多学科整合诊疗模式(MDT to HIM)HPC的诊治应重视MDT to HIM作用,特别是中晚期HPC的治疗应贯穿治疗全程。
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方案头颈部肿瘤是头颈部部位发生的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与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有许多区别。
本文将从头颈部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三个方面来介绍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方案。
一、头颈部肿瘤的临床表现头颈部肿瘤的临床表现比较多样化,常见症状包括颈部肿块、疼痛、咳嗽、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等。
有些患者可能没有症状,也可能一开始只有轻微的不适感。
对于长期存在的颈部肿块或不适感,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
二、头颈部肿瘤的诊断头颈部肿瘤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
专业的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颈部和喉咙,进行三维重建图像,以更清晰准确地看到病变的部位。
还可以通过细胞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血液检查等方式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病理类型。
三、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方案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方案有很多种,常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疗等。
这些治疗方式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
1、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头颈部肿瘤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切除肿瘤来治疗患者。
手术切除的适应证包括肿瘤的大小、病变部位和病理类型等因素。
如果病变较小,位于表面且没有深入周围组织中,那么手术切除是最好的治疗方案。
但是有些病变可能比较深入周围组织中,手术难度会比较大,对患者的切除率和术后恢复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2、放射治疗对于一些无法切除或切除后难以完全去除的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是一种好的选择。
放射治疗是利用高能量射线杀死癌细胞的方法,对于一些已经发生转移的肿瘤也很有效。
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包括肿瘤的大小、病理类型、转移情况和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
但是放射治疗也有副作用,可能会影响到周围正常组织的功能,导致吞咽、呼吸或言语等方面的问题。
3、化疗化疗是通过药物杀死癌细胞的方法,对于某些无法切除和放射治疗没有显著效果的头颈部肿瘤是一种好的选择。
化疗适应证包括病理类型和转移情况等因素。
但是化疗有时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等,对患者的质量生活会有较大影响。
对HNC 复发的监测
治疗结束后第一年,应该每1~3 个月进行详细的癌症病史和体格检查,第二年每2~6 个月进行一次,第三至五年每4~8 个月进行一次,第五年以后每年进行一次;由耳鼻喉专科医生或NHC 专家进行头颈部重点检查。
对有吸烟史的高危HNC 幸存者进行低剂量CT 扫描筛查肺癌,筛查HNC 幸存者是否有其他头颈部肿瘤或食管癌。
评估和管理HNC 及治疗对生理和心理的长期和晚期反应
1. 手术
长期反应:肩关节及颈部活动受限、疼痛;口干、吞咽困难、口腔感染
晚期反应:脊神经异常;神经性淋巴水肿;颈部神经根病变
2. 放疗
长期反应:口干、吞咽困难;颈部肌力障碍、牙关紧闭;肩部功能障碍;放射性皮炎;淋巴水肿;口腔感染
晚期反应:过早白内障;颈动脉阻塞;构音困难、吞咽障碍;肺炎、肺纤维化;臂丛神经损伤;颈部神经根病变;股骨头坏死;颈动脉狭窄;听力损伤;眼部问题;味觉改变或丧失
3. 化疗
长期反应:感觉/运动神经病变,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异常;眩晕;异常肥胖、体重增加;疲倦;贫血;体毛减少;眼干
晚期反应:心脏异常、心肌病;骨质疏松、骨折;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可能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糖尿病;胆固醇增高;脂肪增加、肌肉减少/萎缩;静脉血栓栓塞;认知功能障碍
并发症和处理
1. 术后脊髓副神经(SAN)麻痹
康复科,以提高运动范围和能力。
2. 术后颈部肌张力障碍、肌肉痉挛、神经病变
颈部肌张力障碍以颈部肌肉痛性痉挛为特点,可由颈淋巴结清扫术或/和放疗引起;一旦确诊颈部肌张力障碍或神经病变,应建议患者寻求康复科专家进行综合神经肌肉管理;
为控制疼痛或痉挛,可使用神经稳定剂,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度洛西汀,或咨询有关专家,向受累肌肉内注射 A 型肉毒毒素。
3. 肩部功能障碍
评估治疗后肩部功能的基线,包括肌力、ROM 及撞击征,并继续评估后续持续的并发症或病情恶化情况。
肩关节障碍发生时,应就诊康复科,改善疼痛、伤残和运动范围。
4. 牙关紧闭
一旦确诊应立即治疗,使用神经稳定剂治疗疼痛和痉挛
5. 吞咽困难/误吸/食管狭窄
出现吞咽困难、餐后咳嗽、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和/或肺炎等情况,医生应评估吞咽功能,管理吞咽困难和误吸等症状、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怀疑食管狭窄者首选由语言病理学家进行电视透视检查,确诊存在食管狭窄应行食管扩张术。
6. 胃食管反流病
监测GERD 的发展或恶化情况;告知患者患食管癌的风险及相关症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抗酸药,教育患者使用楔形枕头或床头摇高 3 英寸,睡前 3 小时内不进食水,戒烟酒;若上述处理后症状未缓解,建议患者转诊消化科
8. 淋巴水肿
评估患者淋巴水肿的情况,建议转诊康复科进行徒手淋巴引流、加压包扎等
9. 癌症相关性疲乏(CRF)
评估疲乏情况,治疗导致疲乏的任何因素,对于未查明原因的患者,应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如,情绪障碍,睡眠障碍,疼痛等)并予以治疗,建议患者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10 .味觉改变或丧失
咨询营养师的意见,额外使用调味品,避免难闻的食物,扩大食物选择
11. 听力丧失、眩晕和前庭神经病变
咨询相关专家(如听觉病矫治专家)
12. 睡眠障碍/睡眠呼吸暂停
了解打鼾和其他呼吸暂停的症状,如果怀疑存在睡眠呼吸暂停,建议患者转诊睡眠研究专家进行检查,如多导睡眠图;推荐患者使用鼻减充血剂、止鼾贴片,睡眠时枕高头部以减少打鼾和张口呼吸,房间冷雾加湿设备也可以帮助睡眠和保持气道湿润;请专业的口腔科医生检测义齿是否合适,并建议患者睡眠时取下义齿
13. 言语障碍
评估患者语言障碍的情况,如果存在沟通障碍,建议患者咨询语言病理学家
14. 甲状腺功能减退
每6~12 个月测量促甲状腺水平,评价甲状腺功能
15. 口腔问题
及时到口腔科进行随访;避免烟草、酒精(包括含酒精的漱口水)、辛辣食物、高温液体、含糖口香糖或含糖饮料、酸性液体等;出现口腔问题后,患者应转诊至口腔科进行专业护理
16. 龋齿
进行专业的口腔常规检查和清洁;减少粘性和/或含糖饮料及食物的摄入,以降低龋齿风险;积极预防,使用再矿化牙膏、含氟牙膏和牙线
17. 牙周炎
寻求周炎专家进行彻底评估,接受正规治疗,并加强对牙龈附着性的检查
18. 口干症
鼓励患者使用无酒精漱口水;教育患者低糖饮食,避免咖啡因、烟草、辛辣和高酸饮食;饮用含氟自来水以避免脱水
19. 颌骨坏死
监测患者下颌肿胀和/或下颌疼痛的症状;对于早期病变,应该进行保守治疗,如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氯己定冲洗;建议就诊头颈外科,并考虑高压氧治疗,保守治疗的同时进行死骨清除
20. 口腔感染/念珠菌病
转诊口腔科;考虑全身使用氟康唑和/或局部使用克霉唑含片,以治疗口腔真菌感染
21. 形体与自我形象
评估HNC 生存者对自身形体与自我形象的关注度;推荐患者进行心理咨询
22. 痛苦/抑郁/焦虑
建议使用有效的评估量表,定期评估HNC 生存者的痛苦、抑郁和/或焦虑情况;如果出现痛苦、抑郁和/或焦虑情况的征象,应提供药物治疗和/或进行专业心理健康咨询;
健康促进
评估HNC 生存者对于HNC 及其治疗、副作用和其他健康问题的信息需求,提供或建议转诊,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1. 健康体重
建议患者达到并保持健康体重;对于有恶病质风险的患者,应该进行营养咨询来保持健康体重;如果患者超重或肥胖,应建议患者限制高热量饮食的摄入并增加体育锻炼
2. 体育运动
教育患者尽快恢复日常活动,每星期至少150 分钟的中度或75 分钟的剧烈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 2 次力量训练
3. 营养
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谷物,低饱和脂肪,膳食纤维充足,避免饮酒;根据患者的营养问题来咨询相应的营养专家
4. 戒烟
建议患者避免接触烟草制品,并提供戒烟建议
5. 个人口腔健康
(1)保持常规的口腔保健,及时到口腔科就诊、早期发现并干预口腔并发症等;
(2)测试义齿是否合适,建议患者睡前取出义齿以避免刺激;
(3)使用止鼾贴片减少打鼾和张口呼吸,使用室内加湿器和盐水洗鼻喷剂;
(4)教育患者学会在家进行头颈部自检,如果有任何问题应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