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微课大赛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93.00 KB
- 文档页数:6
【技术标准要求】✓ 图文微课,提交JPG/PNG/GIF格式文件,其内容可在5分钟左右完成阅读✓ 视频微课,采用标清标准,MP4文件200M以内,时长一般为3-10分钟,不超过15分钟✓ 音频微课,提交MP3文件,音频时长10分钟左右,不超过15分钟,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 ✓ H5微课,时长一般为3-10分钟,25P以内,作品链接及二维码提交主办方✓ 参赛作品需有明确的作者信息和作品名称,命名格式为《作品名称-作者-作者单位》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减分制)作品规范(10)材料完整(5分)包含音频文件、文字稿及设计说明等技术规范(5分)符合技术标准,声音清晰稳定、无错读、漏读教学设计(60)收益识别(10分)作品内容不学习者应用后的收益关联明显,能够被受众识别对象识别(10分)目标学员对象指向清晰,针对具体岗位、人员及特定的应用场景选题识别(10分)所选主题适合以音频方式呈现,符合听觉心理学习目标(10分)学习目标明确、具体,可衡量;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痛点、重点、个性化教学等问题学习内容(10分)教学内容适当、准确,无科学性或政策性错误,能理论联系实际,能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10分)展开方式逻辑、层次清晰,能够有效支持实现教学目标、呈现教学内容并符合学员特征教学呈现(30)教学呈现(10分)导入简短顺畅,能有效激发学习动机;内容呈现具有启发性,指导性教学语言(10分)普通话讲解,语言简练准确,吐字清晰,无明显语病呈现艺术(10分)声音具有感染力,能够有效地将读者带入情景总分【复赛作品评审标准】 图文微课音频微课视频微课H5微课。
微课大赛评分标准微课大赛评分标准是评定微课作品优劣的重要依据,它直接影响着微课的质量和影响力。
在评分标准中,通常包括内容设计、教学效果、创新性、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微课大赛评分标准的具体内容。
首先,内容设计是微课评分的重要因素之一。
内容设计要求微课的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能够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发学生的兴趣。
微课内容的设计要有针对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要求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要得到充分考虑。
其次,教学效果是评定微课的重要指标之一。
教学效果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等方面。
微课的教学效果要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同时要求微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此外,创新性也是微课评分的重要依据之一。
创新性要求微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能够有新意,能够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引领教学的潮流。
微课的创新性要求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新鲜和活力。
最后,表达能力也是微课评分的重要考量之一。
表达能力要求微课的讲解清晰、条理清楚,能够让学生轻松理解和接受。
微课的表达能力还要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微课中保持高度的专注和参与。
综上所述,微课大赛评分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它综合考量了微课的内容设计、教学效果、创新性和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能够达到一定的要求,微课才能够获得较高的评分。
因此,作为微课创作者,我们需要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些评分标准,努力提升微课的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最新规章制度范文-微课大赛评审参考标准
微课大赛评审参考标准
1微课大赛评审参考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说明
选题设计
(10分)
选题简明
(5分)
主要针对知识点、难点、案例等环节进行讲授、分析、推理、答疑等教学选题。
尽量“小(微)而精”,建议围绕某个具体的点,而不是抽象、宽泛的面。
设计合理
(5分)
应围绕现实生活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的问题或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要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问题。
教学内容
(20分)
科学正确
(5分)
教学内容严谨,不出现任何认知性错误。
逻辑清晰
(10分)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内容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