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 格式:ppt
- 大小:2.66 MB
- 文档页数:36
一.单选题1.七年级某班在讨论男女生差异时,形成以下几种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了解差异有利于相互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B.有了差异我们应该感到骄傲与自豪,因为我们与众不同C.不能因为某方面优势而自傲,也不能因为某一方面欠缺而自卑D.男女生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2.对于尊重在日常生活中的写照,下列做法可取的是()A.往抓住的小偷脸上写上“小偷”两个大字B.小刚性格老实,把所有重活儿都给他干C.小飞只是个孩子,对他的诉求不必理会D.看到辛苦的环卫工,小华揣起了手里的垃圾3.当人们问球王贝利哪一个进球最精彩的时候,他回答“下一个”。
这是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也是对已有成绩的超越。
“做最好的自己”成为球王的座右铭。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做更好的自己”需要扬长避短B.“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C.“做更好的自己”还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D.“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放弃学习4.中国古话说:“人无耻,无以立。
”我国古代文学家欧阳修说:“不知耻者,无所不为。
”这告诉我们()①做人要知廉耻,懂荣辱②做人不可以有羞耻心③一个人有了羞耻心,便失去了自尊④只有有了羞耻感,才会洁身自爱、维护自尊。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目前,许多留守儿童自卑、霸道、花钱大手大脚、沉迷网络……你认为这些儿童应该()A.拒绝外出活动,抵制不良诱惑B.增强自负心理,提升人格魅力C.培养良好习惯,坚决远离网络D.丰富社会生活,做自尊自信的人6.清朝诗人袁枚写过一首小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小诗随着《经典咏流传》的播出而刷爆朋友圈。
这首诗主要启示我们要养成的生活态度是()A.珍爱生命,自信自强B.拼搏进取,事事第一C.理想远大,科学规划D.青春短暂,及时狂欢7.如图漫画《随便比》中,水牛对蜗牛说的话,可以看出水牛()A.骄傲自大B.自卑虚荣C.自信自强D.自尊知耻8.漫画《鸡贵有自知之明》讽刺了一些人()A.正确认识自己B.自卑心严重C.正确接纳自己D.盲目自大,不正确认识自己9.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
初一政治自强不息自尊试题答案及解析1.无论别人给予我们的帮助多么微不足道,我们应该诚恳的说一声A.请B.对不起C.谢谢D.劳驾【答案】C【解析】根据教材知识,礼貌是交往的“名片”:礼貌是谦虚恭敬的态度和言行,是尊重他人的美德的外观;礼貌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内涵和良好修养;礼貌能够增添一个人的风采和魅力;礼貌是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交往方式。
所以当别人帮助我们了,我们应该有礼貌,对别人说声谢谢,所以答案选C。
ABD说法都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有礼貌的做法。
2.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2007年总冠军—杨光,是从一位从8个月大时就双目失明的盲人歌手。
他凭借坚定的信念和梦想的追求,坚持不懈,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他的成功主要得益于①自尊自信②自立自强③自负自傲④自卑自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答案】A【解析】题文中盲人歌手,凭借坚定信念和梦想,获得成功,体现了他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优秀个性心理品质。
所以答案选A。
③自负自傲④自卑自弃的心理,在题文中没有体现。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正确认识优秀的个性心理品质。
3.我不漂亮,但很喜欢自己,因为我很聪明,我很勤奋,我乐于助人;我的建议被老师采纳,当众受到表扬,心里美滋滋的。
这些表明()A.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B.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C.自尊要量力而行D.自尊要适度【答案】B【解析】我们感悟生活的意义,首先要体验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为人所需要的,并且这种价值常常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欣赏,无论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A,C,D与题意不符,正确的答案为B【考点】本题考查自尊4.生活中有许多人缺乏应有的自信,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自身的潜力,从而产生自负。
()【答案】错【解析】生活中有许多人缺乏应有的自信,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自身的潜力,不相信自己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过于相信自己才会产生自负,所以题干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自信、自负、自卑。
5.(12分)在全校的演讲比赛中,七年级的三位同学在台下准备着:小江想:前面的几个不是忘词就是死记硬背,我们班的其他两位也不如我,冠军非我莫属!小明虽有点紧张,他不断的暗示自己不要担心,要相信自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小文紧张的手都凉了,心想我胆小、声音也小,肯定不行,可大家非要我来锻炼,看别人多优秀,我一定会砸了......(1)根据三个人的心理活动,请你说说他们三人各是什么心理?(3分)(2)这三种心理对他们会有什么影响?(6分)(3)请说说应怎样培养自己的自信心?(3分)【答案】(1)答:小江是自负心理,小明是自信心理。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懂得自尊和知耻
1、为什幺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为什幺要自尊?﹗
①人格尊严是一个人立于天地之间的精神根基,没有自尊的认识不完整的。
②人的尊严无比珍贵。
失去尊严以后,要花很多倍的代价才能找回来。
③不因眼前小利而牺牲自己做人的尊严,这样的人浑身洋溢着凛然正气,让人肃然起敬。
④尊严不是一时的得失,更不是财富的多寡,而是你自己是否把自己当作大写的人。
2、怎样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①增强自尊心,知荣耻、讲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②不歧视别人,尊重他人,赢得尊严。
③面对别人的歧视,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④不盲目崇拜,守护尊严。
⑤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3、为什幺要尊重他人?﹗不歧视别人?﹗。
初一政治做自尊自信的人试题答案及解析1.孔子说:“行己有耻。
”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课外活动时,同学们围绕“知耻”准备展开一次研讨活动,请你参与进来,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1)行己有耻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2)写出生活中两个缺乏羞耻之心的事例【答案】(1)行己有耻要求我们做到第一,要求学生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第二,要求学生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低线的事情不能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第三,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2)乱扔垃圾、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偷拿他人的东西等。
(答出2点即可)【解析】(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一般。
根据所学知识,行己有耻要求我们做到: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低线的事情不能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现实生活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
根据所学知识,懂得羞耻就要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并勇于承认错误,改过自新。
生活中诸如自大、乱扔垃圾、倚强凌弱等现象都是缺乏羞耻的表现,只要学生任意列举出两点即可。
2.某学校的新校训由“求真、感恩、知耻、砺行”四个词构成。
强调把“知耻”列入校训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A.自立人格B.自信人格C.自尊人格D.自强人格【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自尊的人是知道羞耻的,所以知耻,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尊和人格,其中AB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C。
3.小明和小鹏原来是很好的朋友。
小明给小鹏起了个外号。
一天,在年级排球赛中,小明无意中喊了小鹏的外号,小鹏极度气愤。
从此以后,小明和小鹏的关系日益紧张起来,小鹏再也不理小明了,对这件时件的正确评价是()A.小鹏不够朋友,朋友之间取个外号没什么大惊小怪的B.小明做得不对,喊他人的外号要注意场合C.两人都不对,朋友之间不能生气D.好朋友之间也需要相互尊重【答案】D【解析】与朋友相处时,要尊重理解朋友。
初一政治做自尊自信的人试题1.下列属于自负的是()A.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B.马谡说:“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
岂一街亭不能守耶?”C.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陈胜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答案】B【解析】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事先所追求的目标。
ACD属于自信,而自负不同于自信,就在于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
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价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
马谡属于自负,故选B。
【考点】考查对自负的认识。
点评:本题考查对自负的认识。
自负者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会使他们远离成功。
2.有一位中学生,曾经因为外语考得不好,便对学习外语逐渐失去了信心。
老师对他说:“你的基础差一些,先不要和其他人比,自己有进步就是成功。
”第一次他定的目标是得50分,经过努力得了52分,老师鼓励他说:“有进步!下次争取及格。
”这就样,随着成绩的逐步提高,这个同学学习外语的信心也增强了,终于进入了中上等成绩的行列。
请问:这位中学生的经历对你有何启示?【答案】有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
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与成绩,不断为自己喝彩。
这样,我们就会肯定自己、欣赏自己,从容面对挑战。
但在尝试与挑战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失败和挫折。
这时我们不应该把暂时的困难与失败看得太重,而应该积极调整心态,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完成任务上,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信的意义。
回答本题时需要在仔细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找到材料的关键词、句,通过理解,可以明确“随着成绩的逐步提高,这个同学学习外语的信心也增强”是关键词句,可以看出这名学生自信心的增强,因此回答本题就结合自信的知识来回答,再加上“启示”类的题目,重点回答“说明了什么”和“做法”,结合本题就回答“自信的意义”和“怎样自信”即可。
3.叶笃正院士,国际全球气候变化科学的开拓者和我国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奠基人。
如何拥有自尊一名收破烂的老人不小心划破了一年轻女子的牛仔裤,因拿不出对方要求的50元赔偿,老人下跪十次。
老人手里只有8元零4角钱。
据了解,当时这对母女走到高等教育出版社附近的路口处,刚好老人骑三轮车拐弯,车上的铁丝将年轻女子的裤子剐了一个小口。
女子的母亲要求老人赔她50元。
无奈之下,老人“扑通”一声跪下,不想对方丝毫没有反应,老人连续下跪十次。
面对路人的指责,中年妇女毫不在意,坚决要让老人赔钱。
同样是人,为什么要践踏他人的尊严呢?!请你思考:如何评价这对母女的行为?答案提示:这对母女的行为是没有羞耻心的表现。
人人生而平等,每一个人都拥有不可侵犯的尊严,因此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尊重并保护自己做人的尊严,拥有羞耻之心。
我们应遵照做人的基本准则,自觉约束自己的不合理行为,不做违背社会公德、违反国家法律等对自身、他人和国家造成危害的事情。
1.如何拥有自尊?点拨:主要阐述拥有自尊的方式和方法,从而成为一个自尊的人。
概括:(1)要接纳和珍爱自己,相信自己的生命价值,敬重和关爱自己的生命,接纳、爱护自己的身体,绝不轻视和轻贱自己。
(2)要有羞耻心,做到自重自律。
(3)尊重是相互的,自尊还必须学会尊重他人。
(4)自尊还必须自立自强。
尊重不是乞求来的,而是通过自身努力赢得的。
2.如何理解羞耻心与自尊心的关系?点拨:自尊心与羞耻心是道德情感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培养自尊,必须拥有羞耻心。
概括:(1)自尊是一种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与爱护的心理需要。
培养自尊要求我们遵照做人的基本准则,自觉约束自己的不合理行为,不做违背社会公德、违反国家法律等对自身、他人和国家造成危害的事情。
(2)羞耻心是一种以自尊心为基础的道德情感,是一个人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言行诱惑,具有良好行为品质的内在能力。
(3)自尊心与羞耻心是道德情感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没有羞耻心,必然没有自尊心,同样,没有自尊心,也谈不上有羞耻心。
初一政治做自尊自信的人试题1.公交车上小刚感到车里有些热,把鞋子脱掉,散发出难闻的脚臭味。
附近的乘客皱着眉头,用责怪的眼光看着他,并用手捂住了鼻子。
小刚的行为告诫我们A.为了自尊,不要在乎别人的感受B.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C.对待陌生人,不用尊重他们D.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答案】B【解析】小刚脱鞋散热的做法是对车内其他乘客的不尊重,因此受到附近乘客的责怪,说明一个人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先要懂得尊重他人。
因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B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A说法错误,要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C说法错误,尊重他人,不分熟悉的人还是陌生人;D的说法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
2.某学校的新校训由“求真、感恩、知耻、砺行”四个词构成。
强调把“知耻”列入校训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A.自立人格B.自信人格C.自尊人格D.自强人格【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自尊的人是知道羞耻的,所以知耻,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尊和人格,其中AB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C。
3.青春就像在天空飞翔的风筝,而自信就是掌控风筝的线;如果你有自信,你的风筝就会飞得比别人高。
这是因为自信的人( )①有勇气交往与表达②有信心尝试与坚持③能展现优势与才华④能激发潜能与活力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自信的人敢于尝试和坚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与活力;自信的人有勇气表达自己的看法,展现自己的优势与才华。
故①②③④四个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应选A。
4.矮个子的人说:“浓缩就是精华”;头发少的人说:“热闹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
”这表现出他们的()A.自信B.自卑C.自立D.知耻【答案】A【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自信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材料中的观点体现了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
体现了自信,所以正确答案选A。
其中BCD不符合题意。
第二节《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尊严和骨气,懂得自尊和自耻。
理解自
尊和尊重他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意识到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是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表现,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2、能力目标: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
与沟通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尊重他人、尊重权利的生活态度,热爱社会主
义祖国、热爱中华民族。
教学重点:如何做到自尊自强,明确自尊的重要表现“知耻”。
教学难点:如何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歌曲《男儿当自强》
(一)自尊的含义及重要性
(二)如何做一个有自尊的人
1、从知耻开始(知荣辱,讲自爱)【讨论】写一写:校园“八荣八耻”阅读与思考:书本28,29页材料“无价的石头”和“做一颗珍珠”
2、自尊自强,守护尊严
当人格受到侮辱时该怎么做?说说要如何维护自尊
拓展与链接:纽约商人与“乞丐”推销员的故事
3、尊重他人,赢得尊严书本31页材料“王刚的故事”
【想一想】你平时对待父母、老师是不是注意了语言上的尊重?你是不是喜欢当着许多人的面指责同学呢?
我们应该怎样尊重他人
晏子使楚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维护民族和国家的尊严
议一议:我们中学生可以为维护民族和国家的尊严做什么?
小结:
作业:作业本
板书:。
初二政治做自尊自信的人试题1.有位著名音乐家说过:“在任何困难的时候,我们都要有希望,都要想到早晨,都要想到阳光,都要想到美丽的颜色。
”这句话主要说明()A.充满自信的人就能战胜一切困难B.追求理想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C.信心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成为强者D.看到自己的长处就能克服困难【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自信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所期望的目标,材料中对生活充满希望,体现了自信,其中ABD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C。
2.“喂!这只鸡腿给你吧,我不想吃了。
”“我不要,咱自己挣钱呢,买得起,谢谢啊!”这段中学生与农民工的对话中,你懂得了()①做人要自尊,自尊的人知荣辱,讲自爱②帮助他人,首先要尊重他人③要想得到他人的帮助,就不必在意他人是否尊重自己④好心不一定被接受,以后就不去帮助他人了A.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④D.①②【答案】D【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自尊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决不允许他人歧视侮辱的心理,材料中的对话,表明农民工有很强的自尊心,中学生的做法是对他人的不尊重,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所以排除③④,正确答案选D。
3.成年的“神奇指挥”舟舟尽管只有儿童的智商,但他只要站在指挥台上,就会陶醉万分,随着乐队的演奏做出各种或轻柔或激昂的指挥动作。
正如一位大师评价那样:“给他一段旋律,他就能划出最美的弧线。
”这说明()A.他是个天才B.只有智商低的人才懂得指挥C.它的成功非常偶然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发现优势,就找到了自信的“支点”【答案】D【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自信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材料中的儿童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这是自信的基础,其中ABC观点都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D。
4.自古以来,我们的民族就有许多视尊严胜过生命的人。
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这些人的品质的是 (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D.生当作人杰.死亦当鬼雄【答案】C【解析】此题是一道逆向型选择题,要求选出没有体现重视尊严的诗句。
做自尊自信的人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教材重点回顾:1、自尊的含义及表现:(1)含义: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2)表现: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以塑造更好的形象,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肯定。
2.自尊和被人尊重的关系:如果别人不仅能欣赏我们的长处,而且不耻笑我们的弱点与缺陷,这种被尊重的感觉更能使我们体验到快乐与感动。
无论是自己对自己价值的肯定,还是他人对我们价值的肯定,即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3、自尊与知耻的关系(1)做人不能没有自尊。
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知道羞耻的人。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唯有知耻,才有自尊。
(2)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不知道惭愧,不感到难为情,就是不知羞耻,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尊。
(3)一个人有缺点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将缺点转换为优点。
4、虚荣(1)虚荣心的含义: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
(2)爱慕虚荣的具体表现:盲目攀比,追求名牌,过于爱面子,不敢承认自己的缺点。
(3)虚荣心理的影响:影响学业、影响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有时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克服虚荣心的方法:要有平常心;要敢于暴露自己的不足;追求真实的自我。
5. 尊重他人的原因:(1)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2)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3)每个人都要通过其他人的尊重、欣赏、鼓励、期望来感受自尊。
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也是我们的快乐。
只有人人彼此尊重,相互接纳,才能共同在自尊的快乐中成长。
(4)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6、自尊要适度的原因:适度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错误;过度的自尊,则使我们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
7、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一、课标透析课标要求:(本单元主要落实以下几条课程标准的要求)1、“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整体形象,”2、“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部分:“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他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3、“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部分:“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相互帮助。
”二、单元内容介绍1、单元地位:本单元是初一下册教材的第一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学期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本单元是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
在上学期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变化和自身的成长,对自己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学习本单元,进一步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本单元的学习,也为后几个单元的学习做了铺垫。
只有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才能做生活的主人,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我们知道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自我意识的产生与迅速发展。
中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方面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自我评价水平提高,自尊心增强,强烈的成人意识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给予信任。
但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完全成熟,学生的自我意识不稳定,有时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出现评价过高;当遇到失败时,又很快丧失斗志,产生自卑,失去自信。
因此,帮助学生正确树立起自尊与自信,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是十分必要的。
2、主要内容:本单元包括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和“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的主题探究活动。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包括三框内容:“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本课通过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什么是自尊,进而逐层分析自尊的表现,让学生明白自尊与尊重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彼此尊重,使得青少年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