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设计1复习要点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94.00 KB
- 文档页数:43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I》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价值:1、技术与人的关系技术是人类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⑴、人类需要着衣遮身避寒—-----——-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⑵、人类学要进食补充能量—-——-—--—食品烹饪加工、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⑶、人类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建筑技术。
⑷、人类需要抵御野兽攻击和伤害--—--武器制造技术。
⑸、人类需要出行——————-—车、船制造技术。
⑹、人类需要交往、保持联系---—--通讯技术。
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技术的作用:保护人:提供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身体器官,拓展活动空间,提高劳动效率,增强各方面的能力。
发展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2、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
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具体为:⑴、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
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如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
⑵、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也发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数量减少,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增加。
如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使农业从业人口减少.⑶、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⑷、技术进步不仅带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变化,而且渗透到军事、政治、文化各领域。
3、技术与自然的关系⑴、利用技术,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
如:都江堰、荷兰的风车。
⑵、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要有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技术与设计1知识点技术与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在科技和艺术领域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技术与设计1课程中,涉及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逐一介绍。
1. 创意设计创意设计是技术与设计1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个知识点中,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发散思维和灵感激活等方法来产生创新的设计理念。
这包括了从观察、研究、头脑风暴到概念设计的整个过程。
学生需要学会挖掘问题背后的需求,并找到富有创造力的解决方案。
2. 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是技术与设计1课程中的一个重要模块。
在这个知识点中,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设计流程来开发新产品。
他们将了解到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人机工程学和可持续设计的概念。
学生需要学会将市场需求转化为产品设计方案,并运用CAD等工具进行设计和建模。
3. 数字制造数字制造是现代技术与设计中的重要领域。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产品设计和建模,并结合数控加工(CNC)技术进行制造。
他们将了解到各种数字制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包括3D打印、激光切割和数控车床等。
通过数字制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将虚拟设计转化为现实产品。
4. 电子科技电子科技是技术与设计1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将学习基本的电子电路原理,如电阻、电容和电感等。
他们将了解到电路的连接方式、分析电路的方法和常见的电子元件。
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基本的电子元器件进行电路设计,并进行模拟和实验验证。
5.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技术与设计1课程中的关键概念之一。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设计和创新来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
他们将了解到可持续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减少能源消耗、延长产品寿命和开发可再生能源等。
通过学习可持续发展原则,学生将培养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总结:技术与设计1课程涵盖了广泛的知识点,包括创意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制造、电子科技和可持续发展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技术与设计1全册知识点导读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国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作、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概念: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二、技术的价值表现在技术与人、与社会、与自然三个方面:1、技术与人:技术具有保护人(提供防侵害的手段)、解放人(解放、延长了自身器官的功能或提高其效率)和发展人(自身能力的发展、自身价值的实现)的作用。
2、技术与社会: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
3、技术与自然:人类依靠技术利用、合理改造自然;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思考:1、区分“保护人”和“解放人”。
如:B超的应用体现技术(解放人)的价值。
2、理解技术“发展人”的含义:如爱迪生在完成大量发明项目过程中,自身造诣日渐深厚,并且博得世人的尊重。
三、技术的性质技术有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其中:1、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是技术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内在原因。
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是通向技术发展之路的重要机制)和技术发明(对技术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2、由“技术的综合性”引出“技术与科学的关系”(二者的区别:科学是发现规律并对其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技术则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对大自然的改造;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而技术侧重利用和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科学回答“为什么”,技术回答“怎么办”;过程:科学用实验证明理论规律;技术用试验验证可行、合理性。
二者联系:科学是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发展促进科学的应用)。
3、专利权申请: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技术可以提出申请,其程序为: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
技术专利有独占性、时效性和地域性。
《技术与设计 1》知识点汇集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一、基本概念: “技术” 、 “科学” 、 “设计” 、 “创新” 、 “发明” 、 “革新” 二、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1)技术的起源比科学早了许多。
因此,最早期的技术是没有依靠科学的。
而当今,技术与科学的关系是互 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2)创新是技术和科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中国与世界的技术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创新史。
(3)设计是技术的关键。
设计要依靠技术来实现。
(4)发明和革新组成了技术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发明和革新推动着技术的发展。
三、各节知识内容: (一)技术的性质及作用: 1.技术与人: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要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是辩证的关系;人类需求孕育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保护人]技术为人提供了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既包括生理上的保护,也包括心理上的 保护。
(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身体器官,拓展活动空间,提高劳动效率,增强利用、保护、合理地改造自然的能力。
(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 [发展人] 在探究技术、 使用技术过程中, 人的精神和智力得到发展, 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 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例:爱迪生、袁隆平) 3.了解技术的性质:两面性、综合性、创新性、目的性、专利性 4.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关系(参照笔记记忆)课本 P14 页 5.能从技术的两面性角度分析技术的影响(如:试分析“火药技术” 、 “农药技术” 、 “核技术” 、 “克隆技术” 等的影响。
可从网上查阅相关资料。
) (二)技术发展的源泉——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1.理解发明、革新、创新之间的关系; 2.理解一个基本原理“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 ,并能对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和总结。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性质:(1)技术的目的性: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与愿望。
(2)技术的双重属性。
自然属性: 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永动机梦想的破灭;社会属性: 技术必然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如新旧社会对传染疾病的防范。
(3)技术的创新性。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
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
)(4)技术的综合性:技术设计需要综合知识的应用,则重合作精神。
(5)技术的两面性:技术应用推动社会发展、给人们带来幸福,同时技术应用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6)技术的专利性:1)知识产权:智力劳动者的创造性劳动取得成果后,对其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
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
2)知识产权的内容:主要有著作权、商标使用权、发明权、专利权。
3) 专利的三种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4) 专利的种类: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5)专利的有效期:发明专利20年。
实用新型专利10年。
外观设计专利10年。
6) 专利申请的原则:先申请原则,即先申请专利,后发表论文或公开,避免因过早公开技术而丧失保护机会。
7) 专利申请的途径:主管单位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一是自己直接申请;二是到专利事务所委托专利代理人代办专利申请。
8)专利申请步骤:①提出申请②受理③初审④公布⑤实质性审查⑥授权二、技术与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技术与人:技术具有保护人(安全帽)、解放人(交通工具)和发展人(智力进步)的作用。
技术与社会: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
技术与自然:人类依靠技术利用、合理改造自然;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三、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科学是通过各种方法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理论,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I》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价值:1、技术与人的关系技术是人类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技术的作用:保护人:提供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身体器官,拓展活动空间,提高劳动效率,增强各方面的能力。
发展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2、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
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
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
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与自然的关系⑴、利用技术,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
如:都江堰、荷兰的风车。
⑵、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要有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⑶、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绿色”技术:主要包括绿色产品的生产技术以及清洁工艺等。
二、技术的性质1、技术的目的性技术总是从一定的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人们的某方面的需求。
如:助听器的发明。
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
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3、技术的综合性⑴、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
一般地,每一项技术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
⑵、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展(科学是回答“为什么”);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技术与设计1》知识要点第一单元 走进技术世界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 [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 [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a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
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
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
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
(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
)2.技术的两面性:a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
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
(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网络技术 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
B 超技术 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 )3.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b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4.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a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对“技术的未来”的追思和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盲目乐观。
第二章技术设计的基础一、设计的创造性思维和工程思维1、创造性思维:[1]、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等特性;它以思考的问题为中心,从多角度、多个层次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扩展思路,然后从多个方法中选择最好的。
是重要的创新思维方式。
[2]逆向思维:采用和正向思维相反的方法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逆向思维是摆脱常规思维羁绊的一种创新性思维方式。
[3]、联想思维:是指人的表象记忆系统中由于某种诱因使不同表象发生联系的一种思维活动。
[4]工程思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它强调系统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可持续性。
工程思维的核心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更小的部分,然后通过分析、设计、实验和评估等步骤来解决问题。
二、技术设计的原则:科学性、创新性、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可靠性和耐用性、标准化、最优化、工程心理学和生理学、可持续发展原则、时效性、法律、道德规范。
(当设计原则出现矛盾冲突时必须先保证法律、道德规范、可持续发展、科学性、安全性原则的基础上综合系统的分析处理,取得最优方案)。
三、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方法1、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2、技术设计的方法:(1)设计草图的绘制;(2)设计方案的构思:黑箱法、列举法、移植借鉴法、筛选法3、设计的分析(1)设计的需求分析(2)设计的功能分析4、人机关系:指人与“机器设备”及所使用的“一切物品”之间的关系,包括使用时与所在的环境之间的关系。
(高效、方便、舒适、健康、安全)四、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1、设计交流的技术语言及作用[1]、设计的技术语言:口头语言、文本语言、技术符号、技术图纸、图样、图表、模型、网页和计算机演示。
2、三视图[1]、正投影及其特性(1)投影:指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在地面或墙面上出现影子叫物体的投影。
②投影法:是指用物体投影的方法和原理来表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叫投影法。
③正投影:投影光线与投影面垂直的投影叫正投影。
投影光线必须是互相平行的投影线。
技术与设计1知识点总结在技术与设计领域,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
本文将对技术与设计1中的关键知识进行总结,帮助读者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一、流程与系统设计1.1 流程设计流程设计是指在一个业务过程中,将一个复杂的业务过程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子任务,并确定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流程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到流程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
1.2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指根据用户需求和技术要求,对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系统设计要考虑到系统的结构、功能模块、数据流程、接口设计等方面。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二、软件工程2.1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是指软件从提出需求到最终交付使用的整个过程。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上线等多个阶段。
在每个阶段,我们都需要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流程,以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2.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种将现实世界的事物抽象为对象,并通过对象之间的交互来实现系统功能的编程方法。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强调代码的可重用性、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三、数据库设计与管理3.1 数据库设计原则数据库设计是指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应用需求,规划和设计数据库结构。
在数据库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遵循数据库设计原则,如实体完整性、关系完整性和域完整性等。
3.2 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管理是指对数据库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的工作。
数据库管理包括数据库安装、备份与恢复、性能优化等方面。
一个好的数据库管理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四、网络与通信技术4.1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指允许网络中的设备进行通信和交互的规则和标准。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了解和理解不同的网络协议对于进行网络通信是非常重要的。
4.2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损害或破坏的行为。
《技术与设计1》知识点串联一、通用技术是指具有基础性、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技术的内涵P4(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四页,下同)技术的基本要素P5:经验形态、实体形态、知识形态二、技术的价值:1、技术与人: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与愿望;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2、技术与自然:填海造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都江堰,荷兰风车3、技术与社会:与工业、农业、交通、军事、政治、文化等三、技术的性质:1、目的性P3 例:助听器2、创新性P8(创新思维的特征:开放性、多向性、独立性)3、综合性P11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P14→①含义②成果形式③任务④与生产的关系4、两面性P16 空调病,B 超技术,汽车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等全球生态危机P18全球变暖、臭氧空洞、酸雨、有害废弃物质5、专利性P22 知识产权: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收益权 。
《课堂新坐标》P27第31题图 从内容上主要有: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P24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专利的种类: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的申请步骤P25:提交申请→受理→初审→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授权四、技术试验及其方法(重要补充)1.什么是技术试验 通常将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验活动称为技术试验。
技术试验是技术活动中一项重要内容,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技术推广等活动中,不仅是对技术成功与否的验证,更是发现问题、探究规律、优化技术的关键。
技术试验分类:根据应用范围:农业试验、工业试验、国防试验、科学技术试验等;根据目的不同:性能试验(如产品的高低温试验)、优化试验(如农业中不同品种的对比试验)、预测试验(如预测零件老化后的结果)、信息试验(通过测量、采集、识别和处理信息来影响试验结果)等。
2.技术试验方法优选试验法: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选定若干次典型意义的试验,逻辑地推出全部试验所达到的最佳效果,这种试验方法称为优化试验法,如:水稻对比试验。
高一年技术与设计1知识点技术与设计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高一年级的技术与设计课程通常包括一系列的知识点,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知识点。
知识点一:工程图纸和制图在技术与设计领域中,工程图纸和制图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绘制和解读不同类型的图纸,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和立体图等。
他们需要了解各种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学会测量、标注和尺寸设计。
知识点二:材料与结构学生需要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和用途,包括金属、塑料、木材和复合材料等。
他们需要了解这些材料的制作工艺和加工方法,并能够选择合适的材料用于特定的设计项目。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各种结构的原理和应用,如梁、柱和桥梁等。
知识点三:电子技术与电路设计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电子知识。
他们需要了解电子元器件的种类和功能,如电阻器、电容器和二极管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会设计和组装简单的电路,并能够使用相关工具进行电路测试和故障排除。
知识点四:机械结构与机械原理机械结构和机械原理是技术与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机械结构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如齿轮、传动系统和机械臂等。
他们需要学会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机械结构的设计和仿真,并能够进行相应的力学分析和优化。
知识点五:创意设计与产品开发在技术与设计领域中,创意设计和产品开发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学生需要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学会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创意设计方案。
他们需要学习市场调研、用户需求分析和产品规划等技能,以及产品的设计、制作和推广等过程。
知识点六: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话题,也是技术与设计教育中的重点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概念,学会将环境保护融入到设计和制作过程中。
他们需要了解可再生能源、废弃物处理以及环境评估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够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设计作品。
通过学习上述知识点,高一年级的学生能够逐渐掌握技术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考试要求a——了解:再认或记忆所学的技术知识、思想方法,列举它们在日常生活或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b——理解:对技术的基本概念进行解释、区分,运用所学的技术知识、思想方法对技术现象进行解释。
c——应用:对技术设计的过程、方案和成果作出比较全面的评价,运用所学的技术知识、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的价值(一)技术对人类的价值(a)1、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技术在满足人类需求的过程中不断发展。
同时,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又能更好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2、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
人类往往依靠技术保护自己,技术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手段和工具。
技术对人的解放作用表现为人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自己的身体器官,拓展了生活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强利用、保护、改造自然的能力。
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到提高,思维方式发生改变,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二)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的影响(a)1、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2、技术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的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技术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1、人类依靠技术得以利用和改造自然自然为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资源,人类依靠技术使填海造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成为肯能,从而实现了自然为人所用的目的。
2、人类在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
人类在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的同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能源技术的发展,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而实现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技术与设计1知识点梳理在技术与设计领域,掌握并理解相关的知识点是提升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对技术与设计1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
一、技术与设计的基本概念1.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技术是指利用科学知识和现有资源以实现特定目标的实践活动,而设计则是在技术基础上进行的有目的的规划和构思。
技术和设计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2. 技术与设计的特点:技术包含着客观规律性和人为的主观能动性,设计则强调创造性和个性化,是对于问题的解决方案的选择和创新。
3. 技术与设计的价值: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可以为社会带来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而设计则能为产品、环境等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使用价值。
二、技术与设计思维1. 技术思维:技术思维是由技术活动和问题解决中衍生出的一种思维方式,强调逻辑性、系统性和实践性。
技术思维注重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评估效果。
2. 设计思维:设计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强调创新性、综合性和用户体验。
设计思维强调观察和理解用户需求、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和实践验证。
三、技术与设计的基本原理1. 技术原理:技术活动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常见的技术原理包括机械原理、电磁原理、热力学原理等。
技术原理是保证技术活动正常进行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2. 设计原理:设计活动中,需要考虑用户需求、功能要求、美学要求等多方面因素。
设计原理包括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追求形式美原则等。
设计原理是指导设计活动和创新的基本依据。
四、技术与设计的方法和流程1. 技术方法:技术活动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流程。
例如,问题分析、要求分析、方案设计、实施和评估等。
技术方法是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和步骤。
2. 设计方法:设计活动需要依据一定的方法和流程。
例如,研究调查、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和评估等。
设计方法是指导设计活动和创新的具体过程和方法论。
五、技术与设计的应用领域1. 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是以产品为中心,运用设计和工艺技术手段,进行产品外观、功能和使用体验的改进和创新的设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