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培训教材9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2
《财务管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目的和内容。
2. 培养学生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使学生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环节和策略。
4. 提高学生运用财务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财务管理基本概念与目标2. 财务报表分析3. 资金筹集与管理4. 投资决策5. 营运资本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操作财务软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财务管理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3. 案例: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案例。
4. 财务软件:安装财务软件,方便学生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财务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财务软件操作中的表现,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财务管理基本概念与目标2. 第3-4周:财务报表分析3. 第5-6周:资金筹集与管理4. 第7-8周:投资决策5. 第9-10周:营运资本管理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财务报表分析、资金筹集与管理、投资决策、营运资本管理。
2. 教学难点: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资金筹集与管理的策略、投资决策的方法、营运资本管理的技巧。
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1-2周:介绍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目的和内容,讲解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
2. 第3-4周:讲解资金筹集与管理的相关知识,分析企业融资策略和融资渠道。
3. 第5-6周:介绍投资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讲解项目投资和股权投资的评估。
4. 第7-8周:讲解营运资本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分析企业营运资本的优化策略。
我国建设银行岗位培训教材财务管理知识与实务我国建设银行作为我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其在培训员工方面一直非常重视。
其中,岗位培训教材财务管理知识与实务是建行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从基础概念到实务操作进行全面评估,并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
1.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在建设银行的岗位培训教材中,财务管理基础知识是员工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
这些知识主要包括财务报表分析、资金管理、成本控制、财务风险管理等方面。
财务报表分析是财务管理的基础,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了解银行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度。
资金管理则是建行在日常运营中必须重点关注的内容,包括资金的调配、运作和监控。
成本控制是保证银行正常经营的关键,合理控制成本可以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
财务风险管理也是员工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之一,它关乎银行的经营稳健性和风险防范能力。
2. 实务操作技能除了理论知识外,建设银行的岗位培训教材还会涉及到实务操作技能的培养。
这包括财务软件的应用、风险管理工具的使用、财务分析方法的掌握等。
财务软件的应用在现代银行业中至关重要,建行的员工需要熟练掌握各类财务软件,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风险管理工具的使用是保证银行资金安全和客户利益的重要手段,建行的员工需要熟悉各类风险管理工具的操作方法。
财务分析方法的掌握也是建行员工必备的能力,通过对各项财务指标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经营风险。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我国建设银行岗位培训教材中的财务管理知识与实务内容非常全面和实用。
它不仅帮助员工建立了扎实的财务管理基础知识,还注重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
这样的培训内容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对于银行的稳健经营和风险防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建行还注重员工个人发展规划的制定,鼓励员工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选择相应的岗位和职业发展方向,这也是建行在人才培养上的一大特色。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我国建设银行岗位培训教材中的财务管理知识与实务内容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
新财务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一、培训背景财务是企业经营中的核心部门,财务职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管和管理,为企业的长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新员工进行有效的财务培训,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帮助新员工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了解企业的财务运作方式。
二、培训目标1. 帮助新员工了解企业的财务政策和制度,掌握财务工作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2. 提高新员工的财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其整体绩效水平;3. 加强新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提升其在工作中的执行力和应变能力。
三、培训对象新员工,特别是财务相关岗位的员工。
四、培训内容1. 财务基础知识1.1 财务概念和基本原理1.2 会计基础知识1.3 财务报表分析1.4 财务数据处理和记录2. 财务制度和政策2.1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2.2 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控制2.3 风险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3. 财务软件操作3.1 财务软件的基本功能介绍3.2 财务软件操作技巧3.3 财务软件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4. 财务分析和预测4.1 财务指标分析4.2 财务经营分析4.3 财务预测和决策5. 财务沟通和协作5.1 团队协作与沟通5.2 财务部门的协作与合作5.3 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六、培训方式1. 理论学习通过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
培训课程设计以系统性、全面性为特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度分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实践操作通过实操练习、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
让学员在模拟环境下进行财务软件的操作,熟练掌握软件功能和操作技巧。
3. 讨论交流通过小组讨论、案例讨论、问题解决等方式进行交流与学习。
让学员可以在讨论中了解不同的观点和思路,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七、培训师资1. 外部培训师邀请具有丰富财务实战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外部培训师授课,确保培训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2. 内部高管公司内部具有丰富财务经验的高管,可以与外部培训师共同进行培训,分享经验和案例,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
第十一章作业成本管理系统
学习要求
本章的内容是近年来管理会计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将对管理会计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学习本章,要求学生理解使用单一成本分配率的传统成本系统是如何扭曲产品和客户成本的;识记资源、作业、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的概念;掌握作业成本计算的原理;了解作业成本管理的方法;理解实际生产能力和闲置生产能力的重要性;掌握把营销费用、分销费用和销售费用分配给客户;领会客户获利能力分析和管理;了解作业成本管理系统在服务性企业中的应用。
第一节传统成本会计系统的局限性
一、传统成本会计信息与决策分析
二、单一产品与多种产品企业的成本比较分析
第二节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一、资源
二、作业
三、资源成本动因
四、作业成本动因
第三节作业成本计算
一、作业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
(一)确认和计量各类资源耗费,将资源耗费价值归集到各资源库
(二)确认作业、主要作业和作业中心,并建立作业成本库,
将各个资源库汇集的价值分配到各个作业成本库
(三)将各作业成本库价值分配计入最终产品或劳务成本计算单,计算完工产品或劳务成本
二、计量资源生产能力成本
三、把营销费用、分销费用和销售费用分配给客户
四、服务性企业的作业成本计算
第四节作业成本管理
一、作业分析
二、产品定价
三、客户获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