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知识培训教材
- 格式:pptx
- 大小:284.85 KB
- 文档页数:34
第一讲05年考试难度要加大。
教材的重点内容:第2章—第6章,第9章—第11章,更多要关注其中的计算题与综合题。
第一章财务治理总论一般每年考两个客观题,3—4分第一节财务治理的目标教材P3关于企业财务治理的目标,即理财的目标,要紧有三种关点:1、利润最大化。
这种关点认为,企业治理的目标确实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那个地点的利润是指息税前的利润,也确实是那个地点的利润是支会利息和支付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用EBIT来表示。
E是指利润或收益,I是指利息,T是指所得税。
这种关点的缺陷有三点:(1)没有考虑货币的时刻价值;(2)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当中没有考虑相应的投入,也确实是没有把相应的投入资本与获得的利润配比关系结合考虑;(3)没有充分的考虑风险。
2、每股盈余最大化。
在一般股股东的角度来讲,表示每一股一般股所享有的EPS表示净利润。
P表示第一个单位,S表示一般股。
假如有优先股,税后净利润有支付优先股的股息,D 表示优先股的股息,那后的净利润支付完优先股的股息后,剩余的净利润就归一般股所有,一般股的股数N ,()()NT I EBIT EPS --=1确实是每股盈余。
缺点:(1)没有考虑每股盈余的时刻性;(2)没有考虑每股盈余的风险性。
3、股东财宝最大化,也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财务治理的目标。
企业的价值确实是企业的市场价值。
二、阻碍财务治理目标实现的因素财务治理的目标是企业的价值或股东财宝的最大化,股票价格代表了股东财宝,因此,股价高低反映了财务治理目标的实现程度。
从公司治理当局可操纵的因素看,股价的高低取决于企业的酬劳率和风险,而企业的酬劳率和风险,又是由企业的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决定的。
在资本市场有效的前提下,阻碍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因素,两个直接因素:酬劳率和风险,三个间接因素: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
三、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的冲突与协调(一)股东和经营者这间,股东追求的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经营者追求的是在职消费。
财务管理培训教材(11个ppt)4第九章成本控制第一节成本控制概述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以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超过预期的成本限额。
一、成本控制系统的组成一个企业的成本控制系统包括组织系统、信息系统、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等内容。
(一)组织系统组织是指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从事活动的一种方式。
在企业组织中,通常将目标划分为几个子目标,并分别指定一个下级单位负责完成。
每个子目标可再划分为更小的目标,并指定更下一级的部门去完成。
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与企业组织机构相适应,即企业预算是由若干分级的小预算组成的。
每个小预算代表一个分部、车间、科室或其他单位的财务计划。
与此有关的成本控制,如记录实际数据、提出控制报告等,也都是分小单位进行的。
这些小单位作为责任中心,必须有十分明确的、由其控制的行动范围。
(二)信息系统成本控制系统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信息系统,也就是责任会计系统。
责任会计系统是企业会计系统的一部分,负责计量、传送和报告成本控制使用的信息。
责任会计系统主要包括编制责任预算、核算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评价和报告业绩三个部分。
(三)考核制度考核制度是控制系统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考核制度的主要内容有:(1)规定代表责任中心目标的一般尺度。
它因责任中心的类别而异,可能是销售额、可控成本、净利润或投资收益率。
(2)规定业绩考核标准的计量方法。
例如,成本如何分摊,相互提供劳务和产品使用的内部转移价格,使用历史成本还是使用重置成本计量等,都应作出明确规定。
(四)奖励制度奖励制度是维持控制系统长期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
人的工作努力程度受业绩评价和奖励办法的影响。
经理人员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到与业绩评价有关的工作上面,尤其是业绩中能够影响奖励的部分。
因此,奖励可以激励人们努力工作。
二、成本控制的原则(一)经济原则是指因推行成本控制而发生的成本,不应超过因缺少控制而丧失的收益。
财务管理培训教材(11个ppt)8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短期经营决策就其具体内容可以分为: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存货决策三类。
按照决策者掌握的信息可以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
第一节生产决策一、生产决策涉及的范围1、生产什么产品、提供什么劳务?2、生产数量3、如何组织和安排二、生产决策最常用的方法差量分析法、贡献毛益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最优生产批量法、线性规划法、成本计划评审法。
(一)差量分析法1、原理差量分析法:根据两个备选方案的差量收入与差量成本的比较确定哪个方案最优的方法。
也称为相关损益分析法。
2、分析程序差量成本:两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成本的差异数。
差量收入:两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收入的差异数。
差量损益:差量收入减去差量成本注意:差量成本即相关成本3、选优标准(1)差量损益>0,前者为优;(2)差量损益<0,后者为优。
4、适用范围案例一:生产什么产品的决策分析(P212)1、分析差量收入与差量成本2、固定成本总额为无关成本案例二: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分析(P214)适用条件:零部件需求量固定。
1、预期收入相同,仅分析差量成本2、在生产能力的相关范围内,自制方案不考虑固定成本(例1)3、自制方案要考虑超过生产能力的专属成本(例3)4、自制方案要注意是否存在机会成本(例2)案例三:半成品、联产品或副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分析(P217)1、半成品或联产品继续加工前的成本为无关成本2、决策分析仅限于其加工后所增加的收入是否超过追加的成本(例1、2)3、副产品是否作为废料处理的决策分析(二)贡献毛益分析法1、原理注意:“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必须具有直线性的关系。
(1)方法几何解法(或称图解法);行列式法;单纯形法(4)适用范围案例一: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产品最优组合的决策(P239)案例二:追求成本最低化的产品最优组合的决策(P243)第二节定价决策一、定价决策的意义和内容售价高低与销售量、单位销售成本和销售利润有直接关系。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教材chen目录第一章财务管理基础知识5第一节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5一、财务和财务管理的本质5二、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6第二节财务管理的目标7一、企业的目标及其对财务管理的要求7二、企业的财务目标9三、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利益的冲突与协调11 第三节财务管理的内容14一、筹资活动的管理14二、投资活动的管理15三、经营活动的管理15四、分配活动的管理15第四节财务管理的职能15一、财务决策15二、财务计划15三、财务分析16四、财务控制16第五节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关系16一、生存是第一目标17二、发展是第二目标17三、获利只是第三目标17第六节树立全员理财观18第二章财务与会计的关系19第一节财务与会计的内涵19一、会计19二、财务20第二节财务与会计的关系20一、理论上财务和会计的关系20二、实务上财务和会计的关系20三、还财务本来面目21第三节评价现行财务制度21第四节会计基础知识22一、会计对象22二、会计要素22三、会计科目25第三章财务“三张表”的解读25第一节资产负债表25第二节利润表27第三节现金流量表29一、会计等式29二、现金流量表的理论基础——收付实现制29第四节全面解读企业财务信息32 第四章财务分析35第一节流动性分析35一、流动比率35二、速动比率35三、现金债务总额比36第二节资产管理比率分析37一、存货周转率37二、应收账款周转率37三、流动资产周转率38四、总资产周转率39第三节长期偿债能力分析39一、资产负债率39二、与资产负债率相关的其他比率40 第四节盈利能力的分析41一、销售净利率(或营业净利率)41二、资产净利率41三、净资产收益率41第五节上市公司财务分析41一、每股收益42二、市盈率42三、每股净资产42四、净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报酬率)43第六节安通服业绩指标解释44一、业务收入44二、净利润44三、自由现金流44四、毛利率45五、SG&A占收比45六、资本性支出即CAPEX(Capital Expenditure)45七、EBIT和EBITDA45八、ROIC45九、WACC46十、ROA和ROE46第五章财务预测和财务预算47第一节经营预测47第二节资金预测48一、资金预测的基本步骤48二、资金预测的方法48三、资金的来源48第三节成本预测50一、成本的分类50二、成本预测的方法52第四节利润预测52第五节财务预算53一、财务预算的意义53二、企业全面财务预算53三、财务预算的内容54四、财务预算编制的新方法57第六章成本性态与本量利分析59 第一节成本性态分析59一、成本按性态分类59二、成本估计62三、合理控制成本63四、降低生产成本的技巧64五、用花钱的办法省钱64第二节本量利分析65一、对盈亏临界点的分析65二、边际贡献66三、安全边际67第七章筹资活动的管理68第一节企业筹资的含义和动机68 第二节企业筹资的分类68第三节普通股筹资69一、普通股筹资的必要条件69二、普通股筹资的利弊69第四节负债筹资71一、筹资条件71二、利弊71第五节营运资金政策72一、流动资产72二、流动负债72三、营运资金政策73第六节资金成本、财务杠杆、资本结构74一、资金成本74二、财务杠杆78三、资本结构81第八章投资活动的管理83第一节投资的分类83一、按投资的内容划分83二、按投资回收时间的长短划分83三、按投资方向划分85第二节投资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85一、货币的时间价值85二、投资的风险价值86第三节项目投资87一、决策的基础——现金净流量87二、长期投资的评价方法87第四节证券的评价91一、债券91二、股票93第九章经营活动的管理97第一节现金和有价证券的管理97一、现金和有价证券管理应遵循的原则97二、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97第二节应收账款管理98一、应收账款的成本98二、应收账款的管理政策99三、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100第三节存货管理101一、存货管理成本101二、存货经济批量模型102第十章利润分配活动的管理105第一节利润分配的内容与顺序105第二节利润分配政策106第一章财务管理基础知识第一节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企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