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名师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8.11 KB
- 文档页数:6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质教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详案第一课时一、视频导入播放电视剧或电影中XXX最后一次讲演片段。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是谁在演讲,在呐喊吗?生:XXX!师:看了短片,你有什么感受?生:热血沸腾,感情澎湃,激动人心。
我们能感受到XXX先生面对凶残的敌人,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备受世人瞩目的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XXX的革命烈士——XXX先生。
(板书课题、作者并介绍他与XXX的关系)XXX家,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
1930年,XXX入学考试中以三句杂感诗被独具慧眼的主考——文学院院长XXX先生破格录取。
研究期间经常出入XXX先生的办公室和家中,向先生请教,受闻先生影响很大。
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以后连续出版诗集《泥淖集》《淮上吟》等。
XXX遇难后,XXX家撰写了《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二、初读感知一)检查预1.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按照拼音写汉字。
那时分,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讨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jí(籍)钻探,有如向地壳(qiào)寻求宝藏。
仰之mí(弥)高,越高,攀得越努力;钻之mí(弥)坚,越坚,钻得越锲(qiè)而不舍。
2.通晓词义,填对词语。
①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②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③兀兀穷年:用心劳累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④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二)朗诵课文,整体感知1.XXX师长教师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于常人之处?答案:XXX师长教师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2.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师长教师的“说”和“做”?答案: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师长教师的“说”和“做”。
3.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XXX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同答)答案:“动作与动作完整同等”或“他,是口的巨人。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秀教学设计闻一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一位伟大诗人和教育家。
他生前为教育事业奔波了一生,以“积极主义、进化主义、人文主义”为课程理念,受到了世人的赞誉。
下面,我们将通过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来回顾他的教育思想和课程实践,以此启示我们。
一、“强调学习方法,注重引导学生”闻一多先生认为,学习方法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
他常常引导学生:“要注重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学其所长,悟其所精。
”同时,他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多问问题,多互相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据闻一多先生的学生回忆,他在课堂上经常给学生出一些纯属个人体验的问题,例如:你吃过肉夹馍吗?你认为它比煎饼好吃吗?学生们面对这些问题自然而然地开始思考,彼此讨论,最终形成自己的思考观点。
这种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思考。
二、“将教育融入生活,追求人文情怀”闻一多先生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认为学生课堂上的兴趣可以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实现教育与生活的有机融合。
例如,他在教学上用自然语言,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自然的情境、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文学知识。
闻一多先生还非常注重人文情怀的培养,他在课堂上进行人文修养的培养,强调人文关怀与思想启迪。
由此可见,心灵与知识同样重要,通过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人,使他们热爱生活,关注他人,以人文情怀影响更多的人。
三、“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弘扬爱国精神”闻一多先生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教育家。
他认为,爱国不是口号,而是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促进爱国精神的形成和提升。
他通过教学,表扬儒雅风范,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灌输学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变革精神。
他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注重品格的培养,强调经常性的道德思考。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名师教案教案名称:《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名师教案教案作者:[教师姓名]教学目标:1. 了解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认识他的思想和品质;2. 探讨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对青年学生的启示和影响;3. 培养学生对于积极向上的学习与人生态度的认识和追求。
教学重点:1. 了解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和品质;2. 分析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对青年学生的启示和影响。
教学准备:1. 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及相关资料;2. 课件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3. 学生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使用课件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展示一张图片,引入课题。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如:你们是否听说过闻一多先生?你们对他有什么了解?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主要事迹,重点强调他的思想和品质。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的方式,展示与闻一多先生相关的文献、图片等,并配以适当的语言和表情,使学生对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示范分析(15分钟)教师选取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进行示范分析。
教师可以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言行片段,将其展示给学生,并解读背后蕴含的思想和品质。
老师可以在此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认为他这样做的动力是什么?他的言行对你有何启示?小组探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就闻一多先生展开讨论。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思考。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人的意见。
总结梳理(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的结果,梳理出闻一多先生的主要思想和品质,并与学生对比,看学生是否认同闻一多先生的价值观和追求目标。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你认为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对当代青年学生有何启示?你愿意将来成为像他一样的人吗?课堂延伸(5分钟)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拓展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了解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和品质。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教材中《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这一章节。
该章节详细记载闻一多先生言行一些具体事例,通过这些事例,展示闻一多先生崇高品质和为人师表榜样力量。
具体内容包括闻一多先生在治学、为人、处世等方面言行举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闻一多先生生平事迹,感受其崇高品质。
2. 通过对闻一多先生言行学习,培养学生言行一致、为人师表道德观念。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闻一多先生品质,并将其内化为自己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分析闻一多先生言行事例,学习其为人师表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学习资料、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为人师表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主题。
2. 新课内容展示:展示闻一多先生生平事迹,让学生初步解其为人师表品质。
3. 例题讲解: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言行事例,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闻一多先生品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身边为人师表榜样,并进行小组讨论。
6. 课堂互动: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感悟和体会,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主题:《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2. 板书内容:a. 闻一多先生生平事迹b. 为人师表品质特点c. 言行一致重要性d. 学生感悟与体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你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闻一多先生为人师表看法。
b. 请举例说明你身边一个为人师表榜样,并简要介绍其事迹。
2. 答案:a. 闻一多先生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严谨治学,关爱学生,是我们学习楷模。
b.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关于闻一多先生著作,深入解其为人师表品质,将所学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主要内容通过讲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展现了他作为学者和革命者的两面。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总写闻一多先生的特点;第二部分重点写他在学术上的成就,特别是唐诗研究;第三部分重点写他在革命中的表现,突出他“说”和“做”的结合。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学习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分析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文文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闻一多先生吗?对他有什么了解?然后简介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特点和成就。
3.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如何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课文主题,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闻一多先生学者革命者说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要概括课文内容,阐述闻一多先生的特点和成就。
(2)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如何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2. 作业答案:(1)课文内容概括:课文通过讲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展现了他作为学者和革命者的两面。
在学术上,他致力于唐诗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在革命中,他积极参与,为革命事业付出了生命。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精品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一篇描写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斗士闻一多先生的人物通讯。
文章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闻一多先生在学术研究和革命斗争中说和做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崇敬和赞扬。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人物通讯的文章,对于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闻一多先生的的生平和事迹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背景,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来理解闻一多先生的品质和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闻一多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具体事例分析,理解作者是如何刻画闻一多先生的品质和特点的。
2.难点:深刻理解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原因,以及这种特点背后的精神内涵。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的相关资料,课堂提问的问题和讨论的话题。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搜集与闻一多先生相关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闻一多先生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思路和通过具体事例刻画人物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归纳出闻一多先生的品质和特点。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与闻一多先生相关的资料,了解闻一多先生在学术研究和革命斗争中的贡献。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这一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言行举止进行展开。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他为国家、民族、文化所付出的努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成语和典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分析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 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质,学习他的言行举止。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闻一多先生的品质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课文,找出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分析其品质。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质。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身边是否存在具有闻一多先生品质的人,如何向他们学习。
5. 例题讲解:分析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的成语、典故,讲解其意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典故进行造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2. 主要内容:a. 闻一多先生生平事迹b. 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及品质分析c. 课文中的重要词语、成语、典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请运用课文中的一个成语、典故,写一段话描述你的一个朋友。
2. 答案:a. 闻一多先生的品质:热爱祖国、勇于担当、勤奋好学、严于律己等。
b. 示例:我的朋友小李,他勤奋好学,堪称“凿壁借光”的典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引导学生学习他的崇高品质。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关注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并接受了这些品质。
部编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秀教案案例大全教案名称:《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闻一多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伟大精神。
2.学习闻一多先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精神。
3.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
2.学习闻一多先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
2.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精神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
2.教师讲解闻一多先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精神,引导学生学习。
四、互动交流(1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学习课文的心得体会。
2.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全班交流学习成果。
五、实践活动(1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
2.各组进行表演,全班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2.学生谈收获,提出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闻一多先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精神的认同程度。
3.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在教学《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这篇课文时,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闻一多先生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
教案中已经给出了详细的教学步骤,我将补充一些教学内容和注意事项。
在导入环节,除了介绍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还可以分享一些关于闻一多先生的小故事,让学生更加亲近这位伟大的学者。
例如,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任教时,曾因不满当时的教育体制而辞职,后来又因研究古代文字而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赞誉。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阐述,此单元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一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文学阅读”单元,结合课标要求,学生将通过此单元的学习,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内涵;通过细节描写,深入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字斟句酌,揣摩关键语句或段落的含义和表达的妙处;体会语言恰当、贴切的运用;精读细读,让学生深切体会语言艺术的魅力。
二、单元教材分析这个单元主要讲述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名人的风采。
课文中所选择的名人,都是在历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物。
他们所做的贡献,崇高的品格,良好的习惯和治学方法对中学生是非常有益的。
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值得细细揣摩。
在篇章结构、语言形式等方面,也各有特色,可以细读、积累。
此单元教学,可以结合“语文主题学习”设计理念来组织教学,通过多篇文本的学习,让学生深度感知人物思想感情,揣摩关键语句和段落的含义。
三、单元学情分析我们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阶段。
对于他们来说,了解这些杰出人物的经历,认识他们所做的贡献,感受他们的崇高品格,学习他们良好的习惯和治学方法是非常有益的。
此单元的四篇名人故事涵盖古今,可以让学生从不同侧面感受伟大人物的崇高品格,更好地引领自己的成长。
学习此单元还要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必要时联系其他相关作品,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四、单元学习目标1.抓住关键语句和段落,厘清作者的思路、全文的脉络,理解文章内涵。
2.字斟句酌,揣摩关键语句、段落的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3.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运用此单元所学方法,写自己熟悉的人,力求做到形神兼备。
设计说明课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此文的作者臧克家,既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与闻一多先生有过密切交往,同时又是一位诗人。
部编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秀教案案例大全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中心思想,感受闻一多先生的崇高人格和伟大精神。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特点,感受其人格魅力。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语句。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特色。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2.有关闻一多先生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理解“说和做”的含义。
2.初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特点。
(2)学生举例说明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
4.课堂讨论(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2.学习课文(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3.实践活动(1)学生仿写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2)教师点评学生作品。
(1)学生分享学习课文的心得体会。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难点语句。
2.分析课文(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语句。
(2)学生举例说明难点语句的理解。
3.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写作特色。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1)学生分享学习课文的心得体会。
第四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思想教育。
2.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闻一多先生的人格魅力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3.实践活动(2)教师点评学生作品。
(1)学生分享学习课文的心得体会。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教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体会闻一多先生的品质。
2. 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包括严谨的结构、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主题。
3. 培养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认识,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严谨治学和勇于斗争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体会闻一多先生的品质。
2. 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包括严谨的结构、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主题。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认识,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严谨治学和勇于斗争的精神。
2. 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教案和教学PPT。
2. 学生准备笔、纸以及工具书,如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朗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通过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3. 整体感知: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文章要点。
4. 深入理解: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文章主题和写作特点。
5.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闻一多先生的品质和我们应该学习的精神。
6.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改进。
六、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2. 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细节来表现人物性
格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品味本文凝练含蓄的语言,理解本文结
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嫉恶如仇、为祖
国安危而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选取典型事例和细节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难点:理解本文结构特点,即高度概括、凝练的语言。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回顾历史人物事迹,引导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的杰
出贡献和崇高品质。
2.课文朗读:通过集体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自主探究: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和主题思想。
教
师提出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4.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分享答案。
教师巡视指
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深入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内涵,品味语言,体会
作者情感。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比较阅读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闻一多先生的贡献和品
质。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和拓展阅读。
四、教学评价:
1.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反思和评价,
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2.小组互评: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学习成果,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肯定学生的进
步和成绩,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优秀4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篇一导语:每一节课堂都有老师精心备课,都离不开教案。
下面小编整理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欢迎参考借鉴!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理解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作者对闻一多的赞美敬重之情。
3、学习闻一多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终生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品味重点语句关键词语,探究其内涵。
课前准备阅读课文,预习生字、生词。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邓稼先》这篇文章,我们无不为我国优秀知识分子为祖国默默奉献的感人品质所感染。
甘愿为国为民而献身,是我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光荣传统。
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篇写我国优秀知识分子的文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让我们在从闻一多身上感受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检查生字、生词预习效果。
二、整体感悟1、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听读的学生思考如何归纳文章的中心内容。
2、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一分钟,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评议学生发言,归纳讨论意见:本文叙述了闻一多先生不同阶段在说和做方面表现的不同特点,热情赞扬他救国救民的需要而说和做的爱国精神。
三、品味探究1、闻一多一心救国救民的精神,最突出的表现在哪些事情上?a.全班讨论交流。
估计不止提到老师预期的两件事。
b.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每一阶段中最突出的表现:苦读写作《唐诗杂论》,在李公朴被害后大无畏地参加群众大会。
2、探究品味闻一多写作《唐诗杂论》的部分:a.齐读三、四小节。
b.这部分文章叙述闻一多写作《唐诗杂论》的目的以及他为了这一目的而苦读钻研的特点。
请从文中找出表现这些内容的关键词句的表达作用。
四人合作小组讨论,时间不少于三分钟。
全班讨论交流,教师随时评议归纳学生的讨论意见:要给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深宵灯火“大开光明之路”,用比喻、拟人手法表达闻一多先生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古籍的目的。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以整齐的句式,流泻的激情,热情赞美闻一多治学“潜心贯注、心会神凝”。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和能力:积累消化落实字词,尤其是四字成语;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
2)过程和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以及他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不息的优秀品质教学重难点感知课文内容;品味重要语句,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把握闻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
了解课文的写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及内容:、音乐导入播放闻一多做的容韵琳《七子之歌.澳门》。
熟悉的旋律响起,来自儿时。
更是来自一个时代一个爱国学者的铿锵之笔。
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
七子尽泪下,诗人独悲歌。
他目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 ,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 ,“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
”故而有了不朽之《七子之歌》。
这位伟大爱国学者便是闻一多。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感受他的伟大情怀!(布置学生下去后,集齐七子之歌)二、读文知事1.介绍作者臧克家和闻一多明确)臧克家:臧克家(1905〜2004。
他是对我国新诗做出了卓越贡献的著名诗人,创作长达80 年之久。
成果之丰、影响之大,被认为是“一部足以现身说法的活生生的中国新诗史”人们比较熟悉的是他为纪念鲁迅先生而写的《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如今,这句诗已经成为送给诗人 自己最好的挽歌。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青年时代是新月派 诗人,1923 年出版第一部诗集 《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 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 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 “一二 ?一”惨案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直到牺牲生命。
你们见过真正的闻一多吗 ?想不想见?不过见到他是不可能了,因为他早在 我们出生前就由于反对独裁 ,争取民主被国民党杀害了,幸运的是我们能看到他的画像?请大家看课本中的插图 ,看从中能感受到闻一多的哪些特点 ?(不爱修饰 , 把时间用到了研究上。
留了一把胡子。
抗战八年中, 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 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目光坚毅 ,说明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为了祖国 ,他红烛一样燃烧自己 )。
对画像的解读是感性的, 我们还是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的高足臧克家写的课 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来进一步了解吧。
了解更多,参看汪曾祺《闻一多先 生上课》,感受大师风范。
2. 自读课文,勾画精美句子和词语。
疏通字词,把生字词划下来,读记藏(c 印g 躲藏;z Gg 宝藏)行 ⑵xi a 暇h e 赫ku i 窥p G 澎湃shu o 硕m i 弥pi GO 漂ji m g 炯⑶ 诗兴不作(作:兴起;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锲而不舍(锲:刻;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 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 文中指闻一多书写的密密麻麻、 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之盛,可以直冲云霄)3.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 “说”和“做”的?明确:从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来写的。
三、整体把握1. 学者的闻一多 作为学者闻一多是怎样说的? (用原文回答 )3-5 分钟,然后考核。
(1)校(Xi GO 校规;ji GO 校订) 壳(k ©弹壳;qi G 地壳) (h 印g 行列;X in g 行动)兀兀穷年兀兀:劳苦的样子;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迥乎不同差得远;很不一样) 一反既往 已经;与以往完全不同)潜心贯注 隐藏的;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体现:三部著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目的: “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作为学者闻一多做了哪些主要成就?目的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明确: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是做了再说。
2.革命家的闻一多:说了紧跟着就是做(说了就做,言行一致)那他做了什么?目的又是什么?(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明确: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目的: 争取民主。
课堂小结:综合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的人,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我们通过朗读、讨论,认识到闻一多先生“说”和“做”是完全一致的,这种高贵的品格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
四、解读文章1. 研读表现闻一多先生潜心学术,成就卓著的段落。
闻一多先生一生中,主要的身份是学者、诗人。
他治学严谨,才华横溢、学贯中西,给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文章的那一部分最能表现他的这一特点?默读文章的第一部分,把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潜心学术、成就卓著的语句滑下来,并进行圈点批注。
2. 研读表现闻一多先生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的段落,同样勾出重要句词。
教师:一个如此“血性”的男儿,很长一段时间竟能“沉寂”下来做学问,甚至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种性格反差看似悖理,实则不然。
1925 年,闻一多先生在给梁实秋先生的一封信中,他这样说:“我国前途之危险不独政治、经济又被征服之祸患,文化之征服甚于其他方面之征服千倍之,杜渐防微之责,舍我辈汽水堪任之!”可见,闻一多先生是想从谈所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渊源中,寻找出医治我们民族病症的药方。
闻一多有这样一句名言“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她的祖国,爱她的民族。
”在他的眼里,做一个中国人比作一个文学家更重要。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她用她的言和行终生时间这着句话,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文章的第二部分,感受一下闻一多那种大义凛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概。
3.探究闻一多前后的“变”与“不变' 。
① “变”:(做学问和革命有什么变化?)在“说”与“做”方面前后判若两人前期潜心研究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
做学问的时候,他目不窥园,足不下楼,潜心钻研,无声无闻;干革命的时候,他起草传单,发表演说,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这种变化源于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② “不变”:(始终不变的是什么?)闻一多前后外在表现的变化却有着不变的精神核心一一爱国情和使命感。
潜心学术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革命斗争是为了他出一条救国救民的血路。
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他是始终如一的。
4.把你认为生动优美的语句或词语划出来,并说说原因。
语言特点:1)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 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
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 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2)精练含蓄: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
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而第5段“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段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命家”,闻作为革一多的“说”,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也就不但是“言” ,也是“行”了。
这种结合一定语言环境灵活地赋予同一个词以不同含义的表现手法,是耐人寻味的。
3)富于音乐美。
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形势紧张”,等等。
结构整齐,有节奏感。
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又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动不响,无声无闻”,“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还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偶句。
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五、总结全文闻一多先生既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又是大勇的民主战士,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在结尾,让我们以蓬勃之力,吟诵出他的七子之歌吧!七子之歌•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现代改编为歌曲《七子之歌》,歌词见后文“衍生歌曲”)七子之歌七子之歌•香港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七子之歌七子之歌•台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现代改编为歌曲《七子之歌•台湾》七子之歌七子之歌•威海卫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老的海,威海卫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七子之歌七子之歌•广州湾东海和硇州是我的一双管钥,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广州湾,现广东湛江市,曾为法国殖民地。
”东海和硇州“,即东海岛和硇洲岛。
现代改编为歌曲《七子之歌•广州湾》)七子之歌七子之歌•九龙岛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旅顺•大连旅顺大连租借地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
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地比拟?两个强邻将我来回地蹴蹋,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
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
你不知道儿们如何的想念你!母亲!我们要回来,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