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4教案-6_意识的作用_教学设计_教案_2
- 格式:docx
- 大小:2.89 MB
- 文档页数:8
【教學設計】第五課把握思維的奧妙第二框《意識的作用》一、教材分析《意識的作用》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5章第2框的教學內容,主要意識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識記意識的作用、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2.能力目標:通過學習意識的作用原理,使學生對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一個正確的估計,逐步培養起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通過對客觀規律性和主觀能動性辨證關係的認識,增強自覺貫徹和執行黨的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自覺性。
三、教學重點難點意識的作用。
四、學情分析這一框的核心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關於這一問題,應該主要從怎樣才能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進行講述的。
五、教學方法1.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
2.學案導學:見後面的學案。
3.新授課教學基本環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導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導學案、佈置預習六、課前準備1.學生的學習準備:課前預習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製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後延伸拓展學案。
3.教學環境的設計和佈置:全班分為四組,教室內教學。
七、課時安排:1課時八、教學過程(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並瞭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教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意識的本質是客觀世界的映象,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意識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探究一:人能夠能動的認識世界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38頁探究框題內容,並思考所提問題。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分組討論問題。
教師點評:建築師比蜜蜂高明的地方就在於,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
正是因為意識的能動性,人類才能夠認識世界.(多媒體展示知識要點)1、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2、意識活動具有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39頁內容,並思考人能否認識世界?學生活動:閱讀課本,分組討論問題,代表發言。
《意识的作用》教学设计【学科素养】政治认同:1.结合具体事例明确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人类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根本原因。
2.理解意识活动的特性,理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和意义。
3.多了解时事热点,增强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和重视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树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教学重点】意识活动的特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教学难点】1.理解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
2.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港珠澳大桥是人们借助智慧创造出来的,这说明意识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意识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课堂。
明确教学目标,学生自主学习三分钟。
讲授新课: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案例】为什么要建设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首次实现了珠海、澳门与香港的陆路连接,极大地缩短了三地间的距离。
通车后,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从3个小时缩短至约45分钟,这对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师】上述材料体现意识活动的哪个特点?(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什么事意识活动的目的性?【生】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师】体现意识活动目的性的标志性词语有哪些?动物的活动有没有目的性?(学生思考并回答)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案例】2005年,孟凡超带领团队完成了大桥三种总体设计方案:全桥、全隧和桥岛隧组合方案。
但在总体方案论证会上,各类专家意见严重不统一,每一种方案都会被质疑。
但最后港珠澳大桥选择了桥、岛、隧三种方式的集群组合方式。
5.2《意识的作用》教学设计一、课标规定二、教材分析《意识的作用》是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题的内容。
在此之前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意识的本质》这节课,对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以及意识的内容,有了相关了解,通过学习得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本节课是在前面意识的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习,它从意识的特征讲解了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特点,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以及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接着引入意识的能动作用,进一步强化对意识作用的认识,使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的发挥意识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意识的作用。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难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五、教学思路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过:“‘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那么,意识有什么作用呢?怎样才能正确发挥意识的作用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新课,第五课第二框题《意识的作用》。
课件展示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
(二)预习检查、课前准备1、自主梳理(创新思维32页)2、高中学涯规划教师:通过课前的预习,同学们初步了解了意识的作用,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探讨意识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目标专业:林学专业学习情况依据兴趣爱好措施(一)分成高一、高二、高三三个阶段1、小明的学涯规划的目标是什么,这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什么特点?2、小明又是怎么分步设计的,这又体现了意识活动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得出结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目标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专业:林学专业依据学习情况:年级前50名兴趣爱好:打球措施3、根据上图的两个学涯规划,说说意识活动具有怎样的特点?学生:自觉选择性。
高二政治必修四《意识的作用》教案高质量的教案设计是高效率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必修四《意识的作用》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意识的作用》教案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力求让哲学理论学习水到渠成,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自主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
3.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履行课程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教学背景分析1.课标要求内容目标:阐释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学习要求:理解意识的作用;阐释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规律相结合的方法。
2.教学内容本框内容从人能够认识世界到人能够改造世界,从而理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性,这是第五课的核心问题。
3.学生情况学生的思维主要还在感性认识的层面,对哲学理论的认识相对有难度,他们的生活经验比较简单,仅限于学校和家庭,认识哲学理论需要教师铺设大量的情境。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意识的作用。
理解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认识世界的条件。
懂得如何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蜜蜂筑巢和建筑师设计的不同,培养学生学会比较的能力。
通过分析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通过学生探究活动-设计低碳生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明确意识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当前人类关注的热点,认同我国目前实行科学发展观战略,增强主人翁意识。
通过探究,讨论,增强自觉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
四、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教学重点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教学难点意识对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教学目标分析知识:识记意识活动的特征;意识对于人们改造世界的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理解意识是怎样指导人们认识世界的;意识是怎样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
列举实例说明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通过对列宁、毛泽东的名人名言以及贝多芬事例,分析意识对于改造世界的作用。
能力: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理解意识活动的特性,增强对事物的分析能力。
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意识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大意义;树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正确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来自生活的报告】多媒体展示:材料一:教材38页探究活动材料。
材料二:这些年,我国国产彩电的产量世界第一,但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截至2002年底,我国内地数字电视技术专利只占世界的不到5%,九成中国彩电到了国外不敢叫真名,必须贴上人家的品牌,导致利润微薄。
面对这种局面,海信集团组织技术力量,制定研发计划,进行技术攻关。
2005年7月2日,中国彩电业终于找回了一项缺失已久的东西。
这一天,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视频芯片装上了海信集团的电视机,这个芯片有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信芯”。
思考问题:(1)马克思关于蜜蜂筑巢、蜘蛛织网与建筑师活动的对比说明了什么?(2)海信集团关于“信芯”的研发说明意识活动有何特性?【教学互动合作探究】一、人能够能对地认识世界(板书)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思考两则材料的问题,展开讨论,探究意识活动的特性。
学生:就上述两个题目进行讨论,合作探究。
教师:认真听取学生探究的结果,并对“意识活动特性”、“人能够认识世界的根本原因”问题进行归纳。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板书)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板书)3、世界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板书)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根本原因。
《意识的作用》教案(精选6篇)《意识的作用》篇1【教学要求】1、懂得人能够能都地认识世界2、把握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3、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教学重难点】重点:意识的能动作用难点: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有一个梦想”讲授新课: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分析陈新年的案例,让学生感悟出人的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并指出它并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分析一战前德国收购婆罗门石油的案例,让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并进行详细些的解释。
教师总结:目的、计划、主动、创造、自觉选择,这些活动都只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是人头脑中的活动,因此,这些都体现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这个世界。
或者说人的意识能够反映这个世界。
多媒体展示抗震救灾的案例,做个过渡。
说明人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还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首先将整个世界划分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1、具体指出,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详细讲解含义,并指出这种指导具有双重性,它可能是正确的指导,也可能是错误的指导;再用人与自然的关系案例证明上述结论。
2、具体指出,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主观世界)指明不同的意识会产生不同的作用,高昂的意志和萎靡的意志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在此贯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应保持高昂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乐观的思想。
3、概括指出,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会产生消极的阻碍破坏作用;在此针对有些典型错误进行分析:见。
并以此过渡到第三个大问题。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教材40页材料,分析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生阅读教材后,找到三个方面,教师进行概括、总结。
多媒体展示材料,根据上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练习;之后教师进行总结、解题指导。
本课小结:本课主要讲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两个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意识作用的主要表现。
理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的原因。
理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及要求。
能力目标1.树立世界是可知的观念,逐步培养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
明确意识对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培养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
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有计划、有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办事情取得成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积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培养坚强的意志,克服悲观、消极思想和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不断奋进。
在学习和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发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意识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在明确物质决定意识的基础上,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思想。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教学中的第二个重点。
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教学难点既要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要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辩证思维的能力有一个逐步培养的过程,学生往往会认为二者是截然对立的,肯定了物质的决定作用,就要否认意识的反作用。
突破这一难点,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知识运用中的一个难点。
在实际生活中,能否真正做到这一点,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只有不断地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办事情才能取得成功。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复习提问: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新课,预习导读教师引入材料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是2004年2月正式启动的,大致分三个阶段实施,规划为“绕”、“落”、“回”三期,首先发射环绕月球的卫星,深入了解月球;接着发射月球探测器,在月球上进行实地探测;最后送机器人上月球,建立观测站,实地实验采样并返回地球,为载人登月及月球基地选址做准备。
整个计划大概需要20年的时间。
任务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
目标探测月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等。
绕月高度 100公里飞行时间 112小时携带装备月球车、分辨率10米CCD相机、激光眼等“七种武器”着陆方式月面“软着陆”教师:自主探究一:上述材料体现了人类意识活动的什么特点?学生回答: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理解:人在反映(认识)客观世界时,总是有目的和动机的,在行动前要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步骤等。
而动物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那么,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表现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板书)发射火箭能否将卫星精确送入奔月轨道到达月球能否被月球顺利捕获降落能否顺利降到距月球15公里的轨道上——发射嫦娥二号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全长54.84米,起飞质量345吨,运载能力为3.8吨,嫦娥二号发射将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31次飞行;选择长三丙火箭——相比嫦娥一号任务先将卫星发射到地球附近的过渡轨道,再经过卫星自身多次调整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奔月轨道不同,嫦娥二号任务是要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长三丙火箭增加了两个捆绑助推器,运载能力更大。
教师提问:自主探究二:上述材料体现了人类意识的什么特点?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1)自觉选择性人的意识对象主要是依据人自己生活或社会实践的需要自觉选择的,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应什么(2)主动创造性人的意识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通过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复制当前,追溯过去,推测未来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3)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教师提问:为什么说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⑴、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⑵、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思维拓展:※人类意识这个“思维的眼睛”,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它可以逐步解开自然之谜和社会历史之谜。
教师展示:《十大未解之谜》1、UFO之迷2、埃及古墓咒语之迷3、鬼魂之迷4、裹尸布之迷5、韩国客机坠毁之迷6、肯尼迪死之迷7、尼斯湖水怪之迷8、奇迹之迷9、人体自燃之迷10、泰坦尼克号沉没之迷教师归纳: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未知≠不可知)就每个个人以及认识的每一次实现而言,认识是有限的;但就整个人类的无限发展和认识不断前进的总趋势而言,认识又是无限的。
材料阅读: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神话故事,它描写的是一个叫嫦娥的美女,在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仙药后,身体变轻飘到月亮上去,成为月球上的第一个居民,过着天上人间生活的故事。
事实上,嫦娥奔月的神话寄托着炎黄子孙几千年的奔月梦想。
现在,嫦娥奔月的神话即将变成现实。
嫦娥二号卫星总指挥张廷新欣慰地说,嫦娥二号卫星研制团队采取了科学有效的管理外,在研制队伍中还不断强化“用成功报效祖国”的使命感、“零缺陷”的工作理念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通过多种形式不断强化队伍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质量意识。
坚持不懈地开展岗位培训工作,确保每一位研制人员对自己的岗位职责、岗位技能、岗位依据文件和标准规范都一清二楚。
在全体研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嫦娥二号研制队伍逐步形成了以“强烈的成功欲望,认真的负责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协作素质,精湛的业务能力”为精髓的独具特色的团队文化。
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立志当如斯。
在风险多、难度大的型号研制工作面前,志存高远的“嫦娥”设计者们,以前所未有的勇气与魄力全情投入到确保圆满成功中,铺就了“二姑娘”完美的奔月之路。
教师提问:意识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板书)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板书)问题讨论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设疑:自然界本来没有电脑,没有航天飞船,人能制造出这些东西。
燕子能筑巢,蜜蜂能酿蜜,也能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
人与动物都能使自然界发生变化,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学生讨论、回答)(归纳总结)1.动物只能用自己的身体器官使自然界改变,这种对自然界的改变是极其有限的。
例如,蜜蜂只能依靠自己的特殊器官采集花的甜液,酿成蜂蜜,它既不能织网,也不能筑堤。
如果这个地区没有花了,它就毫无办法,只好远走高飞,或者活活饿死。
2.人类能制造并使用生产工具,把自然界改造得合乎自己的需要。
人没有狮虎那样的坚牙利爪,不像鹰隼那样能展翅高飞,奔跑的能力甚至不如一只兔子。
但凭借种种工具,人类可以制服狮虎,飞得比鹰隼更高,跑得比兔子更快。
人们可以制造锄犁拖拉机,耕种土地,生产出粮食来;还可以驯养牛羊猪鸡鸭,让它们生养繁殖。
总之,人的意识使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且使人能制造和使用越来越先进的生产工具,按照计划实现自己预定的目的,在自然界打上自己意志的印记,因而对自然界起着真正的改造作用。
人们不但改造着自然界,也不断改造着由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社会环境。
问题讨论2:设疑: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
他来到一所小学选了一个班,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将实验后认为具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和学生本人。
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
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和学生,从而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
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
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学生讨论、回答)(归纳总结)1.意识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
人们只能用语言表达它,用文字记录它,不能用它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只靠单纯的意识不会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2.意识可以指导人们的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取得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
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神可以变物质。
(板书)法国作曲家鲁兰斯.查理斯在1932年创作了一首名为《黑色星期天》的管弦乐曲,使100多人听了之后自杀,却使他名声大噪,成为世界音乐史的一个奇迹。
一个匈牙利青年在酒吧听这首乐曲时,突然拔出手枪朝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警察赶到现场后,在他左手握着的《黑色星期天》乐谱上发现如下字句,如果有一天我死了,凶手就是这乐曲。
一个美国姑娘出于好奇,借了一张录有这首乐曲的唱片回家。
第二天下午,同事发现她躺在卧室的血泊中,桌上留有遗书说,我无法忍受这旋律,它是我的葬礼曲。
乐器能杀人,让世人震惊。
为此英、法、美等多国的电台召开特别会议,号召欧美各国联合行动抵制这首乐曲。
1945年《黑色星期天》的乐谱和唱片被全部焚毁。
查里斯临终时忏悔说。
这首乐曲给人类带来如此灾难,让上帝在另一个世界惩罚我吧。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归纳总结)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又叫意识的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教师总结:(一)唯物论1.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3.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这要求我们做事情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4.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我们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阅读探究:1.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阅读教材。
2.问题探究。
材料:气象与奥运息息相关。
奥运会期间正值北京多雨时节,为保证奥运会的成功举行,有关部门加强了天气预报和人工消雨的准备工作。
届时,奥运天气预报将禁用“降水概率”等模糊词语,必须明确“是否降雨”,而且将具体到“几时几分”、哪个奥运场馆有降雨。
为提高人工消雨的成功率,他们还加强了与重庆等具有丰富人工消雨经验城市的联系。
问题:(1)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天气。
这种说法对吗?(2)你认为怎样才能准确地做出天气预报?3.学生思考并回答。
(1)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天气的预报越来越准确精细,甚至可以干预、影响天气。
这说明人能够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但是这并不说明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