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政策与法规》课件:第3章第3节环境保护
- 格式:ppt
- 大小:453.00 KB
- 文档页数:15
第三章:旅游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第三章:旅游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第一节:消费者权益保护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消费者:指为个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自然人。
经营者:指为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单位或个人。
二、旅游者的权利A、安全保障权B、知悉真情权:旅游者有权利知道自己接受的旅游服务产品的内容、质量等级、费用等真是情况。
C、自主选择权D、公平交易权E、获得赔偿权F、依法结社权G、获取知识权H、受到尊重权I、监督批评权三、经营者的义务A、履行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B、接受监督义务C、保证提供商品和服务安全义务D、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E、保证商品或服务质量的义务F、不得单方面作出含有对消费者不利义务的规定G、不侵犯消费者人格权利的义务H、出具购买凭证的义务四、国家对消费者和泉权益的保护A、国家对消费者和权益的保护B、消费者组织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1、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2、参与有关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3、就有关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向有关行政部门反映、查询、提出建议4、投诉事项涉及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可以提请鉴定部门应道告知鉴定结论5、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节6、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7、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评8、各级人民政府对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能应当予以支持。
C、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a、与经营者协商和解b、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c、向有关部门申诉d、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e、向人们法院提起诉讼4、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经营者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区分不同的情况,分别承担或者同时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第二节:旅行社对旅游者权益的保护一、旅行社对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保护A、旅行社应按约定向旅游者提供服务B、旅行社提供的服务符合人身、财产安全需要(1、旅行社提供的各项服务必须达到安全要求,能够保障旅游者的人身、财务安全2、对可能危及旅游者安全的情形要做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3、对旅游地可能引起旅游者误解或产生冲突的情形要作出明确的说明和忠告)C、旅行社必须履行保险责任D、旅行社应按规定收取服务费用旅行社所提供的服务应明码标价、质价相符,不得有价格欺诈行为。
《旅游政策与法规》精讲蔡正敏主讲乐清市雁荡山旅游学校副校长(《旅游政策与法规》,浙江省旅游局编,2014年5月第4版,中国旅游出版社。
)第三章我国的基本国策与外交政策第三节环境保护一、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1.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
2.保护环境、减少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已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永续发展战略,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3.保护环境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提出与主要内容(一)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提出1983年,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
1989年12月26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与世界各国在探索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1994年3月,我国政府批准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2013年,我国《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增加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这是第一次在法律中规定环保国策,意义重大,代表了未来文明发展的方向。
(二)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1983年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其主要内容包括:1.确立环境保护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制定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方针,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
3.颁布实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把环境保护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环境法律体系,严格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保证环境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