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艺师试题汇编
- 格式:doc
- 大小:104.00 KB
- 文档页数:35
陶艺基础期末考试题1一、填空(每小题4分,共20分)1、釉上彩的“烤花”温度一般在( 700度—900度) 之间。
2、绘制釉上彩的笔主要有( 勾线笔)、(彩笔)、(蘸色笔)、(扒笔)。
3、泥板制作陶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容易形成较大的( 完整的表明),成型速度较快。
4、釉上彩绘画的基本表现技法是(勾填法)。
5、画没骨画的新花用老油调料,主要是蘸(樟脑油)画,因瓷釉面没有吸水性,光滑。
6、彩陶是陶艺的一种重要的装饰手法,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等形式。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中国成熟的瓷器——青瓷,最早在(A )地区出现。
A、浙江B、福建C、广东D、河南2、我国在( A )烧制成真正的瓷器。
瓷器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A、东汉晚期B、西汉晚期C、东汉时期D、东汉早期3、在以下说法中,最正确的说法是:( C )A、斗彩就是釉上五彩B、斗彩就是釉下三彩C、斗彩既是釉下彩,也是釉上彩D、斗彩就是珐琅彩4、宋代汝窑窑址在今天的(D )。
A、河南临汝B、河南平顶山C、河南开封D、河南宝丰清凉寺5、宋代定窑白瓷釉色特征为(D )。
A、灰白色B、青白色C、纯白色D、白中闪黄色6、宋代磁州窑装饰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D )。
A、白地绿斑B、珍珠地划花C、铁锈花D、白地黑花7、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 C )多年的悠久历史。
A、1700B、17000C、11700D、1170008、英语中的“CHINA”最初的意思是(D )。
A、华夏B、中华C、中国D、瓷器9、我国白瓷的起源可以上溯至( D )A、三国时期B、两晋时期C、南北朝时期D、北朝的北齐时期末期10、(B )的收藏是所有文物收藏中时间最长,数量、品种最多的一项。
A、石器B、古陶瓷C、青铜器D、玉器三、简答题(每题6分)1、刻坯装饰的步骤?用特殊的刀具在干燥的坯体上刻画出装饰纹样,然后上透明油烧成,主要步骤包括:描图、刻大形、粗刻、细刻。
陶瓷工艺学作业集锦一、填空题1.粘土按成因可分为和,前者杂质含量,耐火度;后者杂质含量,可塑性。
2.钠长石与钾长石相比,钠长石的熔融温度范围,高温粘度,高温下对石英和粘土的溶解速度。
3.原料预烧的作用和。
4.釉料中提高SiO2的含量,可以使釉的成熟温度、高温粘度、热膨胀系数、抗张强度;如果提高Na2O的含量可以使釉的成熟温度、高温粘度、热膨胀系数、抗张强度。
5. 控制坯釉应力主要是控制坯和釉间的的差值。
6.瓷器釉用原料常用的有、、、和。
低温釉常用的主熔剂有和。
7.坯和釉的热膨胀系数是影响坯釉适应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二者相差太大,釉面产生和缺陷,通常希望二者的大小关系是。
8.注浆成型适应于成型类制品,注浆成型分为空心注浆和。
其中空心注浆要求泥浆有良好的、和一定的,泥浆含水率%~%,的稀释剂有和等。
9.普通陶瓷坯釉料化学组成常见的八种氧化物是、、、、、、和,灼减量是指。
10. 生产长石质瓷的三大原料是指、和,它们在坯料配方中所占质量分数对应大约为、和。
11.影响陶瓷制品白度的主要因素是坯釉料化学组成中的和氧化等氧化物。
12.施釉方法常用的有、、和。
13.坯体干燥过程分为、、和四个阶段,其中收缩最大的是阶段。
临界点是指14.瓷器釉用原料常用的有、、、和。
低温釉常用的主熔剂有和。
15.在普通陶瓷坯釉配方中Al2O3和SiO2的摩尔比,瓷坯一般控制在1∶左右;光泽瓷釉一般控制在1∶左右。
16.陶瓷烧成过程中制度是实现气氛制度的保证,通常窑内正压有利于气氛的形成,负压有利于气氛的形成。
17.试举两例用于低温快烧原料:和。
18.普通陶瓷生产主要原料,高岭石、钾长石和石英的理论化学式分别是、和。
19. 长石质瓷的岩相组成有、、、和少量的。
20.生产绢云母质瓷的主要原料是和,其中含量越高,烧成越高,烧成范围越,制品的强度越。
21.可塑成型泥料含水率范围,注浆成型泥浆含水率范围为,干压和半干压成型粉体的含水率范围分别为和。
最新中国陶艺等级考试高级试卷(七-九级)附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 以下哪种陶器制作工艺是在瓷胎上贴附色料的?A. 釉下彩B. 青花瓷C. 雕花瓷答案:A2. 下列关于陶瓷釉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 釉料可提高陶瓷的保温性能B. 釉料会使陶瓷的表面更加光滑C. 釉料会增加陶瓷的强度答案:B3. 白瓷的主要原料是:A. 石英砂B. 镁质黏土C. 长石答案:B4. 下列哪种陶土适合制作红陶?A. 高岭土B. 红粘土C. 白云石答案:B5. 下列不属于陶瓷产品的是:A. 瓷器B. 陶罐C. 玉器答案:C(以下省略部分题目)第二部分: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陶瓷艺术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
史前时期。
2. 唐三彩以其丰富多彩的色彩而闻名于世。
丰富多彩的色彩而闻名于世。
3.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瓷器窑口有很多,其中以景德镇最为著名。
景德镇最为著名。
4. 瓷胎是指瓷器的骨架部分。
骨架部分。
5. 黄泥陶是指以黄泥为原料制作的陶器。
黄泥为原料制作的陶器。
(以下省略部分题目)第三部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青花瓷的制作工艺。
青花瓷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制作瓷胎:使用特定的陶土材料制作成形,然后晾干。
- 刷花:在干燥的瓷胎上用特制的青花颜料进行刷花,形成图案和纹饰。
- 上釉:将瓷胎上釉,进行第一次烧制。
- 装饰:在烧制一次后,对瓷器进行装饰,如精细的刻画、彩绘等。
- 二次烧制:将装饰后的瓷器进行二次烧制,使其表面更加光滑并固定装饰。
2. 请简要说明陶艺的分类及特点。
陶艺可以分为器皿陶艺和雕塑陶艺两大类。
- 器皿陶艺:以制作陶器器皿为主要形式,如碗、盘、罐等。
器皿陶艺注重实用性和装饰性,常用于日常生活和室内装饰。
- 雕塑陶艺:以制作陶艺雕塑为主要形式,如人物雕塑、动物雕塑等。
雕塑陶艺追求艺术表现力和造型美感,常用于艺术展览和室外装饰等领域。
陶艺的共同特点是使用陶土作为主要原料,通过塑造、捏制、刻画等工艺方式进行造型,并经过烧制过程使其固化和完成。
陶艺制作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制作陶艺的基本原料是什么?A. 塑料B. 金属C. 粘土D. 玻璃答案:C2. 陶艺作品在烧制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对作品质量的影响是?A. 无影响B. 影响不大C. 影响很大D. 完全无关答案:C3. 下列哪种工具不是陶艺制作中常用的?A. 陶轮B. 雕刻刀C. 剪刀D. 拉坯机答案:C4. 陶艺作品在干燥过程中,以下哪个步骤是必要的?A. 快速干燥B. 均匀干燥C. 随意干燥D. 潮湿环境干燥答案:B5. 陶艺作品上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重量B. 提高硬度C. 增加美观D. 改变形状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陶艺制作中,______是用来固定和旋转陶泥的工具。
答案:陶轮2. 在陶艺制作中,______是指通过手工或机械将陶泥塑形成所需形状的过程。
答案:拉坯3. 陶艺作品在烧制前需要进行______,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答案:干燥4. 陶艺作品的装饰手法之一是______,通过在表面刻画图案或文字来增加艺术效果。
答案:雕刻5. 陶艺作品在烧制完成后,可以通过______来增加作品的光泽和色彩。
答案:上釉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陶艺制作的基本流程。
答案:陶艺制作的基本流程包括选材、揉泥、拉坯、干燥、修坯、上釉、烧制等步骤。
首先选择适合的粘土作为原料,然后通过揉泥使其均匀;接着使用陶轮或手工拉坯成型;成型后的作品需要放置一段时间进行自然干燥;干燥后的作品需要修整,去除多余的边缘和不平整的部分;修整完毕后,作品表面需要上釉,增加美观和保护;最后将作品放入窑中进行高温烧制,使其硬化成型。
2. 描述陶艺作品上釉的过程。
答案:陶艺作品上釉的过程首先需要准备釉料,釉料可以是液态或粉末状。
将干燥后的陶艺作品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使用刷子、喷枪或浸釉等方法将釉料均匀地涂抹在作品表面。
涂抹釉料时要确保覆盖均匀,无遗漏。
陶艺试题(闭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5分)1.釉上彩的“烤花”温度一般在(700度—900度)之间。
2.泥板制作陶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容易形成较大的(完整的平面),成型速度较快。
3.釉上彩绘画的基本表现技法是(勾填法)。
4.没骨画的新彩调和剂主要是(樟脑油),因瓷釉面没有吸水性,光滑。
5.在《陶瓷工艺学》中我们用(吸水率)来划分陶与瓷的界限。
6.陶瓷是陶瓷器的统称,它共分为三大类,分别是(陶器)类、(炻器)类、(瓷器)类。
7.元代青花瓷器的三大特点是:(器型大)、(装饰满)、(胎体厚)。
8.《中国陶瓷史》将我国瓷器产生的时间定于(东汉)时期。
9.广东佛山石湾窑仿均釉中,以一种俗称“(广钧)”的最为著名,它是一种蓝釉中流淌成葱白色如雨点状的品种,好像夏日在蔚蓝的晴空中,突然下了一场暴雨似的。
10.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烧成于(唐)代(巩义)窑。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35分)1.唐三彩的釉料以何种金属氧化物作助熔剂。
(D)A.纳 B.钾 C.钙 D. 铅2.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斗彩”瓷器是( C )创制的。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3.宋代定窑白瓷釉色特征为( D )。
A.灰白色 B.青白色 C.纯白色 D.白中闪黄色4.宋代官窑瓷器口沿与底足的外观特征为( A )。
A.紫口铁足 B.青口灰足 C.白口黑足 D.白口、火石红足5.北宋龙泉窑青瓷胎的呈色为(C)。
A.白 B.灰白 C.灰或浅灰 D.深灰6.中国成熟的瓷器——青瓷,最早在(A)地区出现。
A.浙江 B.福建 C.广东 D.河南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斗彩就是釉上五彩 B.斗彩就是釉下三彩C.斗彩既是釉上彩,又是釉下彩 D. 斗彩就是珐琅彩8.宋代汝窑窑址在今天的(D)。
A. 河南临汝B. 河南平顶山C. 河南开封D. 河南宝丰清凉寺9.宋代磁州窑装饰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 D )。
陶瓷工艺师试题库一、选择题1、传统陶瓷(一般陶瓷)是以( C )为要紧原料与其它天然矿物原料通过粉碎混炼——成形——煅烧等过程而制成的各种制品。
A、石英B、长石C、粘土D、石灰石2、传统陶瓷化学成份中,含量最高的是( B )。
A、Al2O3B、SiO2C、CaOD、K2O3、下列材料中( A )不属于硅酸盐材料。
A、氧化铝瓷B、玻璃C、水泥D、建筑红砖4、下列材料中( C )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A、氧化铝瓷B、玻璃C、塑料D、水泥5、我国陶器起源于( D )。
A、4000年~5000年B、5000年至6000年C、6000年至7000年D、8000年前6、我国在( B )年前就有瓷器生产,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A、1000B、2000C、3000D、40007、下列陶瓷原料中( A )含氧化铝最高。
A、高岭土B、叶腊石C、长石D、膨润土8、下列陶瓷原料中( D )属于非可塑性原料(瘠性原料)。
A、粘土B、高岭土C、叶腊石D、石英9、下列陶瓷原料中( A )属于熔剂性原料。
A、长石B、石英C、粘土D、叶腊石10、下列陶瓷原料中( C )属于可塑性原料。
A、长石B、石英C、粘土D、石灰石11、( A )不属于粘土矿物。
A、滑石B、高岭石C、蒙脱石D、叶腊石12、纯高岭土含氧化铝为( C )%。
A、25至30B、30至35C、35至40D、40至4513、吸水后体积可膨胀多倍的粘土是( B )。
A、高岭土B、膨润土C、瓷土D、叶腊石14、( C )粘土含有K2O。
A、高岭石类B、蒙脱石类C、伊利石类D、水铝英石类15、阻碍粘土烧成白度的杂质成份要紧是( D )。
A、Al2O3和SiO2B、CaO和MgOC、K2O和Na2OD、Fe2O3和Ti O216、某粘土化学组成为:SiO2 46.42%、Al2O3 38.96%、Fe2O3 0.22%、CaO 0.38%、MgO、K2O、Na2O痕量、灼减14.40%,该粘土应属于( A )。
A、高岭土B、膨润土C、伊利石土D、叶腊石17、从化学组成来看( B )含量高的粘土耐火度高。
A、CaOB、Al2O3C、MgOD、K2O18、高岭土结构水快速排出温度为( C )。
A、100至300度B、300至500度C、500至800度D、800至1200度19、高岭石矿物理论化学式为( C )。
A、3Al2O3·2SiO2B、2Al2O3·3SiO2·2H2OC、Al2O3·2SiO2·2H2OD、Al2O3·4SiO2·H2O20、石英要紧化学成份为( A )。
A、SiO2B、Al2O3C、CaOD、MgO21、石英耐酸性强,除( D )外,一般酸类对它都不产生作用。
A、硫酸B、硝酸C、盐酸D、氢氟酸22、石英相对密度因晶型而导,变动于( C )。
A、1.4~1.8B、1.8~2.2C、2.2~2.7D、2.7~3.023、石英熔融温度与晶体形态和杂质有关,纯的脉石英熔融温度在( B )。
A、1600~1700℃B、1700~1800℃C、1800~1900℃D、1900~2000℃24、石英有多种晶型,有自然界中大部分以( B )的形态稳定存在。
A、α——石英B、β——石英C、鳞石英D、方石英25、α—鳞石英向α—方石英转化温度为( C )。
A、870℃B、1170℃C、1470℃D、1770℃26、石英晶型转化,体积变化最大的是( B )。
A、β—石英向α—石英转化B、α—石英向α—鳞石英转化C、α—鳞石英向α—方石英转化D、α—方石英向熔融态石英转化27、钾长石理论化学式为( C )。
A、K2O·Al2O3·2SiO2B、K2O·Al2O3· 4SiO2C、K2O·Al2O3·6SiO2D、K2O·Al2O3·8SiO228、钾长石理论组成含K2O为( D )%。
A、14.7B、15.2C、18.1D、16.929、纯的钾长石熔融温度为( B )。
A、1100℃B、1150℃C、1200℃D、1250℃30、钾钠长石相对密度为( B )。
A、2.5~2.6B、2.6~2.7C、2.8~2.9D、2.9~3.031、长石在陶瓷生产中要紧起( D )作用。
A、增强坯泥可塑性B、使注浆泥料有悬浮性C、构成瓷胎骨架D、在坯釉料中起熔剂32、下列矿物原料,含K2O、Na2O最少的矿物是( B )。
A、晶花岗岩B、滑石C、霞石D、珍宝岩33、锂辉石理论化学组成中,其中Li2O含量为( A )。
A、8.02%B、9.52%C、10.02%D、11.02%34、( D )可用于配制低热膨胀陶瓷,如耐热陶瓷煲。
A、霞石B、石灰石C、长石D、锂辉石35、滑石理论化学组成中,其中MgO含量为( B )。
A、25.88%B、31.88%C、35.88%D、43.0%36、下列陶瓷原料中,( A )不属于镁质原料。
A、硅灰石B、滑石C、蛇纹石D、菱镁矿37、下列陶瓷原料中( C )不属于碱土硅酸盐原料。
A、硅灰石B、透辉石C、白云石D、透闪石38、下列陶瓷原料中,( B )不属于碳酸盐类原料。
A、方解石B、透辉石C、菱镁矿D、白云石39、下列陶瓷原料中( D )烧失量最小。
A、方解石B、石灰石C、菱镁矿D、透辉石40、下列陶瓷原料中( D )不起助熔作用,而提高陶瓷坯体的烧结温度。
A、滑石B、石灰石C、硅灰石D、石英41、下列陶瓷原料中( A )不起助熔作用,而提高陶瓷坯体的烧结温度。
A、硅线石B、方解石C、透辉石D、蛇纹石42、长石质瓷化学成分中,( A )含量最高,是瓷的要紧组分。
A、SiO2B、Al2O3C、K2O与Na2OD、CuO与MgO43、阻碍陶瓷白度的成分是( B )。
A、SiO2与Al2O3B、Fe2O3与TiO2C、K2O与Na2OD、CaO与MgO44、长石质瓷胎物相中,( C )比例最高,占50%~60%。
A、莫来石晶相B、残余石英相C、玻璃相D、半安定方石英45、长石质瓷的烧成温度一般为( C )。
A、1050~1150℃B、1150~1250℃C、1250~1350℃D、1350~1450℃46、长石质瓷化学成分中( D )含量不能太少,否则易变形。
A、SiO2B、K2OC、Na2OD、Al2O347、长石质瓷化学成分中( A )含量太高,会阻碍瓷器的热稳定性,易出现自行炸裂现象。
A、SiO2B、K2OC、Na2OD、Al2O348、下列有关坯料可塑性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膨润土可塑性比高岭土强B、颗粒越细可塑性越强C、板片、短柱状颗粒比圆球状颗粒可塑性强D、坯料含水量多少不阻碍可塑性49、对泥浆的成型性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泥浆要有良好的流淌性B、泥浆应尽可能低的含水率C、泥浆的稀释剂越多,流淌性越好D、泥浆要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50、骨灰瓷坯料中,骨灰含量为( C )。
A、10~20%B、20~30%C、20~60%D、50~60%51、镁质滑石瓷坯料中,滑石含量( D )。
A、20~30%B、30%~40%C、40~~60%D、60%~80%52、下列电解质中( A )不能用于泥浆解凝剂(稀释剂)。
A、氯化钠B、硅酸钠C、碳酸钠D、腐植酸钠53、下列酸类中,( D )能侵蚀陶瓷釉和胎。
A、硫酸B、硝酸C、盐酸D、氢氟酸54、下列氧化物含量( C )提高,会提高釉的高温粘度。
A、K2OB、Na2OC、SiO2D、Li2O55、要提高釉的强度和硬度,在配方应增加( C )含量。
A、K2OB、B2O3C、SiO2D、Li2O56、釉的膨胀系数和其组成紧密相关,要降低釉的膨胀系数,应提高( D )含量。
A、K2OB、Na2OC、CaOD、SiO257、对坯釉适应性叙述不对的是( C )。
A、减少坯釉膨胀系数差,有利于坯和釉适应。
B、增大釉的弹性,有利于坯和釉适应C、增加釉层厚度,有利于坯和釉适应D、增加坯釉中间层厚度,有利坯和釉适应58、下列有关原料精选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淘洗法能分离出粘土粗颗粒的砂子B、淘洗法能分离出粘土中木屑、树皮、草根等夹杂物C、水力旋流法,能分离泥浆中粗和细的矿物原料D、磁选法能分离原料中的带磁含铁矿物59、不需预烧的原料是( D )。
A、滑石B、氧化锌C、牛骨D、石灰石60、可塑性成型用坯料含水率为( C )。
A、3%~7%B、8%~15%C、18~~25%D、28%~37%61、注浆成形用坯料含水率为( D )。
A、3%~7%B、8%~15%C、18%~25%D、28%~37%62、干压成形用坯料含水率为( A )。
A、3%~7%B、8%~15%C、18%~25%D、28%~37%63、坯料细度要达到过( D )筛以上。
A、50目B、100目C、150目D、200目64、下列原料中( C )不必用颚式破裂机粗碎。
A、石英B、长石C、软质粘土D、叶腊石65、经颚式破裂机粗碎的矿石原料颗粒为( C )以下。
A、1mmB、5mmC、10mmD、40mm66、经轮辗机中碎的矿石原料颗粒为( B )以下。
A、0.1mmB、5mmC、10mmD、40mm67、有关球磨机工作效率叙述正确的是( C )。
A、球磨机转速越快,磨料效率越高B、研磨体(球石)越多,磨料效率越高C、装载量适量,留的空容积为20%,磨料效率较高D、水的比例越少,磨料效率越高68、传统陶瓷要紧原料是( C )A、石灰石B、石英C、粘土D、长石69、不是硅酸盐材料的是( D )A、陶瓷B、玻璃C、水泥D、塑料70、从广义上讲,不属于陶瓷的是( C )。
A、红砖B、铁氧体磁铁C、煤碴砖D、耐火砖71、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陶的吸水率比瓷高B、陶的烧成温度一定比瓷低C、陶不透光,大部分瓷会透光D、瓷胎玻化程度比陶高72、据文物发掘和考古研究,我国在距今( A )年前就能制作陶器。
A、7000—8000B、15000C、4000D、200073、( C )是我国陶瓷进展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A、彩陶的出现B、黑陶的出现C、釉陶的出现D、秦始皇陵兵马陶俑74、( C )时期完成由陶向瓷的过渡。
A、商代B、秦代C、汉代D、宋代75、以下不属于宋代五大名窑的是( A )。
A、建窑B、官窑C、越窑D、定窑76、我国( D )制瓷技术达到历史上的空前水平。
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初叶77、从地表至地下15km的地层化学组成中比例最大的氧化物是( B )。
A、Al2O3B、SiO2C、Fe2O3D、K2O78、应用铜红釉最早的窑(D)A、哥窑B、汝窑C、官窑D、钧窑79、含钾的粘土矿物有(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