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检验规范范本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2
成品检验实施细则第一条目的严格把关产品质量,确保出厂产品质量合格,实现质量目标。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种成品的检验。
第三条职责(一)技术研发部检验员负责各种成品的相关项目的检验工作。
(二)技术研发部负责人负责检验的审核、分析和报告。
第四条检验人员及检验设备要求(一)检验员的配置应符合公司及相关部门要求,经试用考核合格后方能独立开展检验工作。
(二)检验设备应经过官方检定部门进行检定,确认合格后,方能用于检验工作,严禁不合格设备投入试用,影响检验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第五条抽样方法及依据产品抽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标准按照GB/T2828.1-____执行。
第六条检验内容及依据(一)检验依据应采用公司企业标准或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
(二)检验项目应包括企业标准或相关国家标准要求检验的项目。
第七条记录与报告(一)化验员应作好检验原始记录,且保持记录清晰、完整、准确无误。
(二)化验员应根据检验结果客观、公正的出具“检验报告单”,签字确认。
必要时加盖检验专用章。
(三)需要出具“出厂检验报告单”时,经技术研发部负责人审核,技术总监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数据传递(一)当检验结果为合格时,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准予放行。
(二)当检验结果为不合格时,应加严抽样检验一次,加严检验合格,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准予放行。
当加严检验不合格时,判该批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第九条附则(一)所有违反本制度规定的按照《员工奖惩制度》相关处罚规定执行。
(二)本制度由公司规章制度编审委员会起草并修订,自____年____月____日总经理签发公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三)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属公司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品控部。
成品检验实施细则(2)是企业为确保成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所制定的具体检验标准和步骤。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实施细则的例子:1. 检验标准制定:- 确定成品的质量指标和要求;- 参考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制定企业内部的检验标准。
成品检验报告(标准范本)(一)引言概述:成品检验报告是一种根据标准范本制定的文档,用于记录产品的质量检验结果。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讲述成品检验报告的内容。
正文:一、产品基本信息1. 产品名称:标注被检产品的具体名称。
2. 产品型号:记录被检产品的型号及版本。
3. 生产日期:记录产品的生产日期。
4. 批次号:记录产品的批次号,有助于溯源。
5. 检验单位:记录负责进行检验的单位。
二、检验标准与方法1. 检验标准:列出被检产品的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
2. 检验方法:说明用于进行检验的具体方法和仪器设备。
三、检验项目与结果1. 外观检验: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查,如颜色、形状、表面缺陷等。
2. 尺寸检测:测量产品的尺寸规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 功能性能测试:测试产品的功能是否符合规定,例如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等。
4. 包装检验:检查产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5. 样品保留:保留部分样品用于日后的追溯和备案。
四、检验结论与建议1. 符合要求:说明产品的检验结果符合标准要求,可以正常投放市场。
2. 不符合要求:指出产品在某些方面未能达到标准要求,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附录1. 检验员签字:记录负责进行检验的检验员信息,并签署检验报告。
2. 附件清单:列出与检验报告相关的附件文件。
3. 参考文献:列出用于制定检验标准和方法的参考文献。
总结:通过对成品检验报告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产品的质量状况以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及时编制和准确填写成品检验报告对于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至关重要,能够为企业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指导。
同时,检验结论和建议可以帮助企业改进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成品检验管理制度范文第1章总则第____条为了使质检专员在成品检验工作中有所依据,严格进行成品检验工作,以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品牌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____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的成品检验以及出货检查等。
第____条成品检验工作目标如下。
1.明确成品检验作业的各项内容与要求,使繁杂的检验工作不易产生疏漏。
2.规范成品检验的作业流程,保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3.确保成品质量检验的客观公正。
4.提高质检专员和生产人员的业务水平。
第2章成品检验规划第____条质检专员在实施检验之前,应将需要检验的项目列出,防止在检验过程中漏检。
第____条质检主管应在实施检验之前明确规定成品检验的质量标准,作为检验时的判断依据。
如质量标准无法用文字进行说明,则用限度样本来表示。
第____条质检主管应在进行成品检验前,对使用何种检验仪器量规或是以感官检查的方式检验作出选择。
如果本公司不具备对某些项目的检验能力,而必须委托其他机构代为检验,则应在成品检验前进行申请说明。
第____条制订抽样计划的相关规定如下。
1.质检专员应根据所检验产品的特性,在成品检验前确定采用何种抽样计划表,以保证抽样的均匀有效。
2.抽取样本时,必须在群体批中无偏倚地随机抽取,可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但是,若群体批各成品无法编号时,则取样时必须从群体所有部位平均抽取样本。
第____条列明检验结果处理办法。
在成品检验之前,质量管理部应明确成品经过检验后的处置办法。
处置办法应依成品质量管理作业办法有关要点进行制定。
第____条其他事项规划如下。
1.若检验时必须按特定的检验顺序来检验,则必须将检验顺序列明。
2.必要时可将制品的蓝图或者略图附于检验标准中。
3.质检专员应详细记录检验情况,在成品检验规划中应明确记录的事项和保存时间等。
第3章成品检验规范第____条质量管理部质检主管____专人进行检验规范的制定工作。
第____条成品检验具体规范如下。
1.制定方式(1)对每一类产品应制定一份成品检验规定供最终检验或者出货检验使用,将检验的项目、内容和方法予以明确,有差异部分也应予以明确,并标示出检验依据文件。
成品检验规范成品检验规范一、目的和范围1.1 目的:制定成品检验规范,确保成品质量稳定可靠,满足客户需求。
1.2 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的所有成品。
二、检验准则2.1 外观检验:成品外观应整洁、无划痕、无变形、无色差、无异味等。
2.2 尺寸检验:成品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误差不超过允许范围。
2.3 功能检验:成品应能正常使用,性能达到设计标准。
三、检验方法3.1 外观检验:采用目测法,仔细观察成品外观。
3.2 尺寸检验:采用测量仪器,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尺寸测量。
3.3 功能检验:采用实际操作方法,检验成品功能是否正常。
四、检验要求4.1 外观要求:成品外观无划痕、无变形、无色差、无异味。
4.2 尺寸要求:成品尺寸误差不超过设计要求。
4.3 功能要求:成品功能正常、稳定,满足设计标准。
五、检验记录5.1 检验记录应详细记录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和检验人员等信息。
5.2 检验记录应保存至少2年,以备查阅和参考。
六、异常处理6.1 发现不合格品时,应立即停止生产,并进行追溯和排查原因。
6.2 对于不合格的成品,应分类处理,包括修复、返工、报废等。
6.3 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原材料或工艺,应进行调查研究,尽快解决问题,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七、质量改进7.1 定期评估成品检验结果,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7.2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检验技能和质量意识。
7.3 参与相关行业协会和组织,了解最新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标准。
八、附则8.1 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由质量管理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8.2 对于特定的产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但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
以上为成品检验规范,按照该规范进行成品检验,能够确保成品质量稳定可靠,满足客户需求。
成品质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通过遵守检验规范,不断优化质量管理,可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成品检验实施细则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成品质量,提高产品合格率,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法规法规定和标准的要求,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所有进行成品检验的组织。
第三条成品检验实施细则是对成品检验的具体操作规范,包括检验步骤、检验人员资质要求、检验设备要求等内容。
第四条成品检验实施细则的执行机构是质量管理部门。
第五条所有涉及成品检验的人员都应熟悉并遵守本细则。
第六条检验人员应按照本细则的要求进行成品检验,并填写相应的检验记录。
第七条检验人员在进行成品检验前,应仔细查看检验设备的使用说明,并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第八条在进行成品检验过程中,如发现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检验,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第九条检验人员应时刻保持检验设备的清洁和良好维护,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条检验人员应及时将检验结果报告给生产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并记录下来。
第二章检验步骤第十一条成品检验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准备工作:包括检查检验设备的使用状态,检查样品的数量和质量等。
(二)检验样品抽样: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按照抽样方案进行成品的抽样。
(三)样品准备:按照要求对抽样的样品进行准备,包括清洁、标记等。
(四)检验:按照标准要求对样品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测试等。
(五)结果判定:根据检验结果和相关标准,判断样品是否合格。
(六)记录和报告:将检验结果记录下来,并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
第十二条检验人员在进行成品检验时,应严格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确保每一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检验人员资质要求第十三条进行成品检验的人员应具备以下资质:(一)具有相关产品质量检验岗位培训证书。
(二)具备一定的产品质量检验知识和经验。
(三)具备操作检验设备的技能。
第十四条检验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产品质量检验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第十五条检验人员应熟练掌握使用不同型号和规格的检验设备,并了解相关设备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范文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是指对采购的原材料、生产制造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查和验收的规定和程序。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所采购和生产出来的材料和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的一些要点:1. 原材料的检查验收制度:- 对于进货的原材料,应该先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明显损坏、变质或异味等问题;- 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包括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微生物污染等等,以确保原材料符合规定标准或要求;- 检查原材料的检验报告和证书,确保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真实有效;- 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判定原材料是否合格。
2. 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对于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半成品,应该检查其外观、尺寸、物理性能等参数,确认无明显问题;- 进行必要的功能测试和试验,确保半成品的性能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检查半成品的检验报告和质量记录,确保半成品的每个步骤都符合质量标准;- 验收半成品时,对合格的半成品进行标识和随附必要的文件。
3. 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对于生产出来的成品,应该检查其外观、尺寸、功能等参数,确认无明显问题;- 进行相关的性能测试和试验,如强度测试、电气测试、耐久性测试等,以确保成品的性能和功能符合标准和产品要求;- 完善成品的质量文件和记录,包括产品出厂合格证明、产品质量标志等;- 审核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文件,并进行验收判定。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行业和不同产品的检查验收制度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和程序,确保质量的可控和可追溯。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范文(二)检查、验收制度范本一、引言本检查、验收制度旨在确保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质量符合公司标准,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客户满意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相关的采购、生产和质检环节。
二、原材料检查、验收制度1.目的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防止不良原材料进入生产环节,影响产品质量。
1目的
确保本公司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提供产品质量保证.
2适用范围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成品的验收.
3检验依据
产品图纸或合同要求
4职责、权限
4.1生产部主管
(1)保证本规范完整、持续、有效地实施。
(2)对不合格品提出处理方案。
4.2检验员
(1)对完成了生产全过程的所有产品进行抽检或全检。
(2)依据事实针对检验结果做客观正确的判定,并如实填写《成品检验记录表》上交相关生产部主管。
(3)对所在成品应做好各种标识,已检的成品要在包装箱上签名(盖章)。
5程序
5。
1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及抽样标准
(1)、若发现不合格品,由检验人员填写《不合格品记录表》,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若整批不合格,则由生产主管按《改进控制程序》开《纠正预防措施报告》交生产工序进行分析改进。
(2)、检验合格的产品,由检验人员填写《成品检验记录》,交生产部主管确认。
并在成品包装外贴上合格标签,通知仓库入库,并放置于成品仓出货区域。
(3)、检验记录:所有的成品检验都应有相应的检验报告,并按《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予以妥善保管、控制。
(4)成品出货时必须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可靠性测试,测试项目有水分,定量等;
(5)现场必须张贴或持有此作业规范,并严格执行;。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范文(一)对用于工程的各种原材料(水泥、钢筋、管线、导线、防水材料等)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场,进场要严格按市质检站的要求及相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分批取样,进行有见证送检。
对施工单位有自检资格的材料,要按比例进行抽检(送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所有材料的检验合格证均需监理工程师验证,否则一律不准用于工程,主要材料以及用于重要工程或关键部位的材料还需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对装饰材料、卫生洁具和电气材料要按业主及监理认可的样板对板检查验收,同时必须出具出厂合格证。
(三)对于大型设备的验收,要按合同规定的要求,必须具备出厂证书,检查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和标书所规定的厂家、型号规格和标准,在有关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开箱验收,满足合同要求后,方可进行安装。
(四)工程中使用进口建筑材料应进行全部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专门定货的进口设备、材料应会同商检局进行检验,并取得商检证书。
(五)不合格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不允许进入现场,如已进入现场的,根据情况必须限期或立即退出施工现场。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范文(2)标准型检查和验收制度范本(____字)一、引言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和验收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客户满意度。
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和验收活动。
二、术语和定义1. 原材料:用于生产过程中直接加工或转化的材料。
2. 成品:经过全部生产过程并符合产品标准要求的最终产品。
3. 半成品:经过部分生产过程但尚未达到最终产品标准的中间产品。
三、检查和验收的基本原则1. 符合标准要求:所有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必须符合公司和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2. 科学和合理:检查和验收活动必须基于科学和合理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来料、成品抽样检验规范1.目的:规范来料检验、成品检验之抽样水准、抽样方案以统一检验标准,确保来料及成品的质量稳定、良好.2.范围:适用本公司IQC进料检验、OQC成品出货检验的所有产品。
3.职责:a)IQC、OQC负责执行本规定b)品管部负责监督执行并视产品实际情况制定、修改本规定4.程序:A.来料检验1)抽样标准:按ANSI/ASQ Z1。
4—2003Ⅱ级检查水平一次抽样进行2)合格质量水准AQL规定:①电子料MAJOR:0。
65;MINOR:1。
0②组合料MAJOR:0.65;MINOR:1。
53)检查严格度:正常检验4)抽样方式:随机抽样5)抽样批量:每一订单作为一个检查批次以上规定了来料检验通用抽样检验标准,部分物料特别规定的除外,参见具体物料检验标准,特殊情况由物料QE决定。
B.成品出货检验1)抽样标准:按ANSI/ASQ Z1。
4-2003Ⅱ级检查水平一次抽样方案进行2)合格质量水准AQL规定:产品:MAJOR:0。
65;MINOR:1。
5产品:在客户验货标准规定的AQL轻重缺陷均加严一个等级,特殊情况由产品QE决定3)检验严格度:正常检验4)抽样方式:随机抽样5)抽样批量①一般以生产线生产一盒或者一板数量作为一个批量,成品在1000PCS以下每单为一次,超过的按照1000PCS一次②根据相应机型的质量控制计划来确定每批批量③生产清机尾数少于50PCS应全检6)抽样标准转移规则正常检验时,若连续五批中有两批检验不合格,则从下一批检验转到加严检验加严检验时,若连续五批检验合格,则从下一批检验转到正常检验正常检验时,若连续十批经检验合格,则从下一批检验转到放宽检验放宽检验时,若有一批不合格,则从下批检验转到正常检验进料检验规范进料检验又称验收检验,是管制不让不良原物料进入物料仓库的控制点,也是评鉴供料厂商主要的资讯来源。
所进的物料,又因供料厂商的品质信赖度及物料的数量、单价、体积等,加以规划为全检、抽检、免检。
成品检验报告规范模板1. 引言本文档是为了规范成品检验报告的编写而制定的模板。
成品检验报告是对成品质量进行评估和验证的重要工具,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和商业价值。
本模板旨在提供一个简单而有效的结构,以确保成品检验报告的一致性和可读性。
2. 报告概述成品检验报告包含以下内容:- 产品信息:包括产品名称、型号、批次号等。
- 检验目的:说明该次检验的目的和背景。
- 检验范围:明确检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 检验方法:描述使用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 检验结果:汇报实际检验结果。
- 结论与建议:根据检验结果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3. 报告编写要求- 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的法律术语。
- 依据实际情况提供准确的数据和详细的描述。
- 在报告中使用标准的排版和格式,包括使用表格、图表和编号等。
- 报告应具有统一的结构和逻辑顺序。
4. 报告样例下面是成品检验报告的简单示例,供参考:产品信息:- 产品名称:XYZ手机- 型号:XYZ-123- 批次号:检验目的:该次检验的目的是验证XYZ手机的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检验范围:对XYZ手机的外观、功能和性能进行全面检验。
检验方法:- 外观检验:使用目测和触摸进行检查。
- 功能检验:运行手机内置软件和功能进行测试。
- 性能检验:使用测试仪器和标准测试流程进行评估。
检验结果:外观正常,无明显瑕疵。
功能测试通过,包括电话、短信、摄像头等功能均正常。
性能测试符合相关标准,如电池续航时间、CPU运行速度等。
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检验结果,XYZ手机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建议全面推广该产品并继续保持质量控制。
5.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一份成品检验报告规范模板,旨在提高报告的一致性和可读性。
使用该模板能够帮助编写出清晰准确的成品检验报告,以便于评估和验证产品质量。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