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检验作业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13.79 KB
- 文档页数:4
成品巡检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 目的本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成品巡检工的安全生产,并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 适用范围本安全生产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成品巡检工作的员工,必须严格遵守。
二、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在成品巡检工作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牺牲安全来追求其他目标。
2. 预防为主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防护工作,严防事故的发生。
3. 综合施策在成品巡检工作中,注意全面、系统、综合施策,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三、作业前准备1. 穿戴防护用品作业前必须穿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包括头盔、安全鞋、防尘口罩、防护手套等,确保自身安全。
2. 了解作业环境在进入作业现场之前,必须对作业环境进行了解,包括地洞结构、通风情况、气温等,做好相应的准备。
3. 查验作业设备对作业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坏、无异响等异常情况,如有问题及时报修或更换设备。
四、作业操作规程1. 严格遵守作业程序成品巡检工作必须按照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更改或跳过任何步骤。
2. 注意仪器使用方法在使用相应的仪器进行巡检时,必须严格按照使用方法进行操作,避免仪器操作不当造成安全隐患。
3. 注意安全标识在作业过程中,要留意安全标识的规定,注意有无安全隐患,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4. 遵守操作要求在进行作业操作时,必须按照操作要求进行,不得擅自改变或违反操作规程。
五、应急措施1. 熟悉应急预案成品巡检工必须熟悉应急预案,了解各种应急情况的处理方法,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妥善应对。
2. 建立逃生通道保持作业现场的通道畅通,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撤离现场。
3. 灭火器材准备保持灭火器材的完好,随时保持灭火器材的可用性,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灭火。
4. 协助救援在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下,必须积极配合救援人员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1. 指导书目的本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标准的成品检验作业流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通过遵循本指导书,可以提高成品检验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降低产品质量问题的风险。
2. 检验范围本指导书适合于所有成品的检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功能性测试、材料检验等。
3. 检验设备和工具3.1 外观检查:使用放大镜、灯光、显微镜等设备进行外观检查。
3.2 尺寸测量:使用卡尺、游标卡尺、量规、显微镜测微目镜等设备进行尺寸测量。
3.3 功能性测试: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和工具,如电子测试仪器、压力计、温度计等。
3.4 材料检验:使用显微镜、化学试剂、拉力测试机等设备进行材料检验。
4. 检验步骤4.1 外观检查:4.1.1 检查产品表面是否有划痕、凹陷、气泡等缺陷。
4.1.2 检查产品的颜色、纹理、图案等是否符合要求。
4.1.3 检查产品的标识、商标、批次号等是否清晰可见。
4.1.4 记录外观检查结果,如有不合格项,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2 尺寸测量:4.2.1 根据产品的尺寸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4.2.2 按照标准的测量方法进行尺寸测量。
4.2.3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如有不合格项,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3 功能性测试:4.3.1 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和工具。
4.3.2 按照标准的测试方法进行功能性测试。
4.3.3 记录测试结果,如有不合格项,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4 材料检验:4.4.1 根据产品的材料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设备和工具。
4.4.2 进行材料的外观检查、化学成份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等。
4.4.3 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如有不合格项,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5. 检验记录和报告5.1 检验记录应包括检验日期、产品批次号、检验人员、检验设备和工具等信息。
5.2 检验报告应包括产品的检验结果、不合格项的详细描述、处理措施等信息。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成品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外观质量以及安全性能等方面的检测。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成品检验工作提供指导和规范,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所有公司生产的成品,包括但不限于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化工产品等。
三、检验标准1. 技术指标检验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包括但不限于尺寸、重量、电气性能、力学性能等。
检验方法可以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公司制定的标准。
2. 外观质量检验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测,包括但不限于表面平整度、颜色、标识、包装等。
检验方法可以采用目测、量测或使用特定的检测仪器。
3. 安全性能检验对产品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包括但不限于电气安全、机械安全、化学安全等。
检验方法可以采用实验室测试、抽样检测或使用特定的安全检测设备。
四、检验流程1. 检验准备确定需要检验的成品批次和数量,准备好检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标准样品。
2. 检验操作按照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进行实际操作,记录检验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3. 数据分析对检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判断产品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如有不合格项,需进行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4. 检验报告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检验报告,包括产品信息、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检验报告应及时提交给相关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
五、记录与保存所有的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应进行记录和保存,以备后续追溯和分析。
记录应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仪器和设备等相关信息。
六、质量改进根据检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质量改进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改进措施可以包括调整生产工艺、优化设备配置、提升员工培训等。
七、培训与评估定期组织成品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评估,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技能,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八、附录1. 参考标准:列出适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公司制定的标准。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和指导成品检验工作而制定的文件,旨在确保成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本指导书包括成品检验的目的、范围、操作步骤、检验方法、记录要求等内容,旨在提供一个标准化的操作指南,以确保成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二、目的本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成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以保证成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稳定性。
通过严格的成品检验,可以发现和排除潜在的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三、范围本指导书适合于所有成品的检验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化工产品等。
检验的内容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功能测试、耐久性测试等。
四、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定检验所需的设备、工具和仪器,并进行校准和验证。
b. 准备检验样品和相关文件,包括产品规格、标准和检验记录表等。
2. 外观检查a. 检查成品外观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包括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
b. 检查成品是否存在破损、变形、划痕等表面缺陷。
3. 尺寸测量a. 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仪器,对成品的尺寸进行测量。
b. 比较测量结果与产品规格要求,判断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4. 功能测试a. 根据产品规格和标准,进行成品的功能测试,包括开关测试、电流测试、温度测试等。
b. 检查测试结果是否符合产品规格和标准要求。
5. 耐久性测试a. 对成品进行耐久性测试,摹拟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使用寿命。
b. 检查产品在耐久性测试中是否浮现故障或者性能下降。
6. 检验记录a. 在检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检验结果和观察到的问题。
b. 检验记录应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信息。
五、检验方法根据不同的成品特点和检验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包括目视检查、测量仪器、功能测试设备等。
检验方法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检验要求进行选择,并确保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记录要求检验记录应详细、准确地记录检验过程和结果,以便后续的追溯和分析。
OQC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OQC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OQC成品检验工作,确保所出厂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本指导书覆盖了从检验准备、检验流程、异常处理等方面的详细内容,以确保检验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二、检验准备1.确认检验范围a) 确认待检产品的种类和型号。
b) 确认本次检验所需的测试设备和工具。
2.检查设备和工具a) 检查并确认测试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精确度。
b) 确保所有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已经准备就绪。
3.准备检验文档和记录表格a) 根据产品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文件和标准。
b) 准备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检验结果和异常情况。
三、检验流程1.样品接收与登记a) 接收到待检样品时,进行样品的核对和登记工作。
b) 确定样品数量和样本批次,记录相关信息。
2.外观检验a) 检查产品外观,包括颜色、形状、标贴质量等方面。
b) 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外观检验记录和评价。
3.尺寸和功能测试a) 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进行尺寸和功能测试。
b) 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和评价,与产品要求进行比较。
4.性能和可靠性测试a) 根据产品要求进行性能和可靠性测试。
b) 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和评价,与产品要求进行比较。
5.化学成分分析a) 如有需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b) 记录测试结果并与产品要求进行比较。
四、异常处理1.发现异常情况a) 如果发现产品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检验过程。
b) 记录异常情况的详细信息和发现的数量。
2.异常处理流程a) 将检验不合格的产品进行隔离,禁止运出。
b) 制定具体的异常处理流程,以确保问题的及时解决。
3.异常报告a) 填写异常报告,详细描述异常情况和处理措施。
b) 将异常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并跟踪问题的解决情况。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1.检验文件和标准法律名词及注释1.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成品出厂质量控制。
2.异常处理:针对不合格产品或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情况,进行过程控制和问题解决的活动。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成品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流程和要求,以确保成品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本指导书适用于公司的成品检验工作,所有相关人员必须按照本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二、检验项目及标准1. 外观检验- 外观缺陷:成品外观应无明显划痕、凹陷、气泡等缺陷。
- 颜色一致性:成品颜色应与标准样品一致。
- 尺寸精度:成品尺寸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2. 功能性检验- 功能测试:根据产品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测试。
- 电气性能:对电子产品进行电气性能测试,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3. 包装检验- 包装完整性:检查成品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 标签准确性:检查包装上的标签是否准确无误。
三、检验设备和工具1. 外观检验仪器:放大镜、显微镜、测量尺等。
2. 功能性检验仪器:测试设备、电压表、电流表等。
3. 包装检验工具:刀具、尺子、称重设备等。
四、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确认检验项目和标准。
- 准备所需的检验设备和工具。
- 清理检验工作区域,确保整洁。
2. 外观检验- 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检查成品外观,记录任何可见的缺陷。
- 使用测量尺等工具,测量成品尺寸,与产品设计要求进行比对。
3. 功能性检验- 根据产品功能要求,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进行功能性测试。
- 对电子产品进行电气性能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4. 包装检验- 检查成品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如有破损情况记录并报告。
- 检查包装上的标签是否准确无误,如有错误情况记录并报告。
五、记录和报告1. 记录检验结果: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包括外观缺陷、尺寸精度、功能测试结果等。
2. 报告异常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或不合格项,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3. 存档和追踪:将检验报告存档,并建立追踪系统,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和改进。
六、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相关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成品检验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符合标准要求。
为了规范成品检验工作,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制定一份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
一、检验前准备1.1 确定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确定适用的检验标准,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内部标准。
1.2 确定检验方法:根据产品特性和检验标准,确定适用的检验方法,如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测试等。
1.3 准备检验工具和设备:根据检验方法,准备好相应的检验工具和设备,如卡尺、显微镜、拉力试验机等。
二、检验流程2.1 样品接收与登记:接收待检样品,并进行登记,包括样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信息。
2.2 样品准备:根据检验方法的要求,对样品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准备,如切割、研磨、烘干等。
2.3 检验操作:按照检验方法的要求,进行检验操作,如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测试等。
三、检验记录与报告3.1 记录检验数据:在检验过程中,准确记录检验数据,包括样品信息、检验结果、检验时间等。
3.2 分析检验结果:根据检验数据,进行结果分析,判断样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3 编制检验报告: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检验报告,包括样品信息、检验结果、分析结论等,并进行归档保存。
四、异常处理4.1 发现异常情况:在检验过程中,如发现样品存在异常情况,如破损、缺陷等,应及时记录并报告相关人员。
4.2 分析异常原因: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异常的根本原因。
4.3 采取措施:根据异常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修复、更换、返工等,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五、持续改进5.1 定期评估:定期对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评估,检查是否需要进行修订和更新。
5.2 收集反馈意见:定期收集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检验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5.3 更新改进指导书:根据评估和反馈意见,及时更新和改进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确保其符合实际需求和最新标准。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成品检验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成品的检验,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提高产品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成品检验人员进行检验工作,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二、检验对象本次成品检验的对象为某公司生产的X型电子产品,该产品用途广泛,具有重要的市场需求。
三、检验项目及标准1. 外观检验:(1) 外观缺陷:检查产品表面是否有划痕、凹陷、气泡等缺陷,不得超过标准规定的数量和大小。
(2) 颜色一致性:检查产品颜色是否与标准色板一致,不得出现色差。
(3) 标识和标志:检查产品上的标识和标志是否清晰可辨认,不得模糊或缺失。
2. 尺寸检验:(1) 外观尺寸:测量产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外观尺寸,应符合标准要求。
(2) 内部尺寸:测量产品内部空间的尺寸,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3. 功能性检验:(1) 电气性能:通过连接电源,测试产品的电气性能,如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应符合标准范围。
(2) 功能操作:测试产品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开关、按钮、接口等,不得出现故障或不良反应。
4. 包装检验:(1) 包装完整性:检查产品包装是否完好无损,不得有破损、变形等情况。
(2) 标签和说明书:检查产品包装上的标签和说明书是否齐全、清晰可读,不得缺失或模糊。
四、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使用目视检查法,检查产品外观缺陷、颜色一致性和标识标志的情况。
2. 尺寸检验:使用尺子、卡尺等工具,测量产品的外观尺寸和内部尺寸。
3. 功能性检验:使用测试仪器,对产品的电气性能和功能操作进行测试。
4. 包装检验:检查产品包装的完整性和标签说明书的情况。
五、检验流程1. 准备工作:准备所需的检验仪器和工具,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2. 外观检验:对产品进行外观检查,记录外观缺陷、颜色一致性和标识标志的情况。
3. 尺寸检验:使用尺子、卡尺等工具,测量产品的外观尺寸和内部尺寸,记录测量结果。
成品检验作业规范
1.目的
为确保成品﹑样品质量,使检验工作有据可依特制定此办法。
2.适用范围
成品检验。
3.实施程序
3.1 检验准备
3.1.1 成品检验员根据订单资料﹑样品单或工单入库条,备齐相关数据(抽样计划表﹑爆炸图﹑BOM﹑不良经历书﹑设变单等)及检验工具。
3.1.2 成品或样品检验合格入库后若超过30天需出货,由生管提前五天通知品管并提供机型明细﹑订单号及成品入库的时间表,成品检验员根据生管提供的出货单于出货前重新做检验。
3.1.3 各需求单位在下样品单时,须在样品单上注明样品用途或样品的特别要求。
3.1.4新品第一次出货时须准备包装材料标准件以备核对检验及检验杂色系产品发现整组颜色有差异时要核对颜色标准件。
3.2 检验的执行。
3.2.1 成品检验人员抽样时,依据成品待检区每天工单机型数量为检验批,进行抽样检验入库。
3.2.2 成品检验员根据“成品检验报告”或“样品检验报告”的每项检验项目内容进行查检。
合格时则在合格项“□”内打“√”,不合格在不合格项“□”内打“√”。
如为检验不合格,需将不良内容填入“不良品描述”栏内。
按《不合格品作业程序》处理。
3.2.3 所有成品或样品检验完毕,须将检验结果分别填写于“成品检验报告”或“样品
检验报告”上。
成品检验员判定合格的批次,产品可先放行,报表每天下班前缴交上级主管审核。
3.2.4 样品检验合格后须在“产品检验卡”QA一栏签名确认。
3.3 品管员对检验合格成品及样品需在产品外包装上盖“QC合格”章,并在入库单上签名确认。
3.4 对检验不合格的成品、样品,在外包装上贴“不合格”标,并填写“不合格品处理通知单”经部门主管审核后,发放责任单位。
若为重工或分选,生产单位返检完毕,QC 重新进行检验,若复检合格,盖“QC合格”章,并写一份“成品检验复检报告”,在“成品检验报告”备注栏中注明复检二字;若为特采则撕掉“不合格”标,直接盖“QC合格”章。
3.5 对急于出货的成品、样品,成品检验人员可提前在制程时进行检验,若检验不合格应第一时间通知厂品管主管、装配部和生管部主管,再发“不合格品处理通知单”给责任单位。
3.6 成品、样品检验人员发放的《不合格品处理通知单》,必须依据“不合格品作业程序”执行。
3.7 品管成品或样品检验人员发放的《不合格品处理通知单》,由责任单位进行纠正与预防。
3.8 对新产品、客户有特别要求的产品、厂内包装方式改变的产品及检验员认为有异常的产品,都须做成品落地测试,并将执行结果记录于“成品落地测试报告”。
3.9 成品检验人员如接到客户报怨或在成品或样品检验过程中发现质量异常问题点,均记录于“不良经历书”上,以作为日后检验参考。
3.10客户验货
3.10.1 客户有验货时,由销售人员通知品管准备,在确认验货人员信息时,由人力资源部在会客室接待,确认后,以电话方式通知品管,再由品管带客户到验货现场。
3.10.2 在客户验货前,生管应提前检查仓库货物数量是否生产完工,并把结果通知品管。
如产品未生产完,生管要求客户验货时,应由生管与客户沟通。
3.10.3 客户验货点数抽样时,由仓库和品管部派人员陪客人点数,并由仓库人员把客人抽样的产品拉到成品验货区。
3.10.4 客户验货时,出现签样错误及客户数据与工厂数据不相符造成客户对产品中止检验,由陪验人员通知相关人员与客人沟通,客户中止验货报告由品管主管签字确认,并通知相关人员。
3.11成品统计分析。
3.11.1 成品检验员每月底将本月成品验货情况统计汇总于“成品检验统计表”上,特采的在异常现象一栏标识特采。
3.11.2 对成品﹑样品异常缺失由责任单位实施检讨。
3.11.3 成品质量报表汇总于“QA一次合格率目标与实际推移图”。
4.表单及附件
4.1 成品检验报告。
4.2 样品检验报告。
4.3 产品检验卡。
4.4 QC合格章。
4.5 成品落测试报告。
4.6 成品/样品检验统计表。
4.7 QA一次合格率目标与实际推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