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记叙文中的描写生动起来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整理记叙文的描写方法及作用
记叙文的描写方法有多种,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全面地介绍一些常见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1. 视觉描写,通过描述人物、场景的外貌、颜色、形状等来使读者产生视觉上的感受。
这种描写方法可以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境,增强阅读的代入感和真实感。
2. 听觉描写,通过描述声音、音乐、自然声音等来使读者产生听觉上的感受。
这种描写方法可以让读者在脑海中自然地产生声音的联想,增强场景的真实感。
3. 触觉描写,通过描述触摸、温度、质地等来使读者产生触觉上的感受。
这种描写方法可以让读者仿佛亲身经历故事中的场景,增强情感的共鸣。
4. 嗅觉描写,通过描述气味、香味等来使读者产生嗅觉上的感受。
这种描写方法可以让读者在想象中感受到故事中的气味,增强细节的生动感。
5. 味觉描写,通过描述食物、口感等来使读者产生味觉上的感受。
这种描写方法可以让读者对故事中的味道产生共鸣,增强情感
的传达。
6. 心理描写,通过描述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思想等来使读
者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种描写方法可以增强人物形象
的立体感,使读者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7. 环境描写,通过描述自然环境、气候、季节等来使读者感受
到故事发生的环境氛围。
这种描写方法可以增强故事的氛围感,使
读者更容易融入故事情境。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记叙文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在写作记叙文时,作者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描写方法,以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
描写来吸引读者,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产生共鸣,增强阅
读体验。
如何写好记叙文的方法
写好记叙文的方法如下:
1.确定主题和中心思想:在动笔之前,要明确记叙文的主题和中
心思想,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2.选好素材:选择能够表达主题和中心思想的素材,这些素材可
以是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场景等。
3.安排好结构:记叙文的结构应该清晰明了,一般采用顺叙或倒
叙的方式,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插叙、补叙等手法。
4.描写生动:在记叙的过程中,要注重细节描写,让读者有身临
其境的感觉。
5.情感真挚:记叙文要表达真实的情感,让读者产生共鸣。
6.语言简洁明了:记叙文的语言要简洁明了,不要过于复杂或晦
涩难懂。
7.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
读者的阅读体验。
8.修改完善:在完成初稿后,要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让文章更
加完美。
总之,写好记叙文需要平时多加练习和积累经验,同时也要注重细节和语言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你的情感和真实。
如何让你的写作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写作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而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则是吸引读者的关键。
无论是写作文、记叙文还是科技论文,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让你的写作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1. 使用形象的比喻和隐喻比喻和隐喻是一种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的修辞手法。
运用形象且有趣的比喻和隐喻可以使你的文章更具视觉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例如,当你想描述某人非常懒惰时,你可以说:“他就像一只贪睡的猫,整天都在床上打滚。
”2. 使用活泼的动词和形容词动词和形容词是文笔生动的关键。
用活泼而具有张力的动词和形容词可以使你的文章更加生动。
例如,当你想描述一个人高兴地跳舞时,你可以说:“他欢快地腾空而起,如同翩翩起舞的芭蕾舞者。
”3. 采用多样的句式和修辞手法使用多样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可以给读者以新鲜感,增添文章的变化和趣味性。
例如,你可以通过排比句、反问句、反转句等方式来丰富你的表达方式,让读者感到耳目一新。
4. 借助个人经历或故事在你的写作中加入个人经历或故事,可以使文章更富感情色彩,具有共鸣力。
读者往往对真实的故事更感兴趣,因此通过讲述你自己或他人的经历来支撑你的观点,可以使文章更加有趣。
5. 使用对话和描写适当运用对话和描写可以使你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对话可以展示人物的性格、思想和感情,而描写可以给读者提供直观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恰当地运用对话和描写,你可以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你所要表达的内容。
6. 引用幽默或智慧的语录在适当的地方引用幽默或智慧的语录可以为你的文章增添笑点和趣味性。
选择与主题相关的语录,并将其巧妙地嵌入到你的文章中,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和反思。
总之,让写作更加生动有趣的关键在于丰富的修辞手法、形象的语言、真实的故事和充满感情的描写。
通过运用这些方法,你可以使你的写作更有趣,吸引读者的目光,让你的观点更为生动且易于理解和接受。
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日常写作,都可以通过注重文笔和表达方式的技巧来提升文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技巧(精选)记叙文是一种通过叙述故事、经历、感受等方式来表达作者观点和思想的文章。
对于初中生来说,写好记叙文,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而且有助于他们了解文学、历史、社会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写好初中生记叙文的技巧,帮助大家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一、选好主题选好主题非常重要,它可以使你的文章更具吸引力,更有价值。
你可以选择自己的经历来写,也可以写别人的故事,或者是一些你感兴趣的话题。
无论你选什么主题,都要充分考虑它的受众、目的和价值,选择合适的角度和表现手法,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深刻的思考。
二、设定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记叙文的灵魂,它是你表达思想、观点和情感的重要载体。
设定好故事情节要考虑以下几点:1、情节悬疑性要强,能够抓住读者的眼球。
2、情节发展要有高潮和波折,产生冲突和转折。
3、情节要紧凑,不应出现无关紧要的内容,追求篇幅短小精悍的效果。
4、情节要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记叙文中的重要元素,能够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外貌、思想以及人物间的关系。
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人物形象要真实生动,能够引起读者共鸣。
2、人物形象要有鲜明的个性,让读者能够深刻地认识它。
3、人物形象可以适当刻画缺点和弱点,突出人物的良性特质。
4、人物形象要与故事情节相匹配,使文章更有层次感和逻辑性。
四、运用描写手法描写手法是记叙文中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段,通过描写使故事更加生动具体,让读者更贴近故事情节。
在运用描写手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描写要真实生动,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感觉和情感。
2、描写要精准明确,不应造成混淆和误解。
3、描写可以借助感官来表现,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4、描写要避免千篇一律、平淡和琐碎,追求独具个性的表现方法。
五、注意文法和语言表达好的记叙文必须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文法结构,这可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理解性。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正确的语法和词汇,避免出现拼写错误和语言表达不清的情况。
写作任务指导——精巧构思,让叙事引人入胜【相关知识】叙事,是记叙文的主要功能。
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描述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要想把一件难忘的事生动地描述出来,做到引人入胜,需要注意如下方面:1.一锤定音的开头即开篇两三句或点出记叙重点,埋下行文线索;或明确主题思想,奠定感情基调。
这样的开头,简洁洗练,直截了当。
《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的开头,堪称一锤定音的典范。
首句“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交代写作缘由,次句先以“我爱我母亲”定下感情基调,再用“特别是她勤劳一生”点明主旨。
短短两句,即成为全篇回忆母亲优秀事迹的十分清晰的总枢纽。
2.一线串珠的结构即根据内容特点选准恰当线索,串起表现主旨的材料。
一线串珠式的基本框架是由实物引起话题——就实物陈述往事——因实物抒发感情。
如写作《我的视线》,可以以一把蓝色雨伞作为穿越时空的线索,文章构思时截取这一代表亲情之爱的雨伞,从母爱和对母亲的爱的角度落笔,流露出的是浓浓的情,感人至深。
3.一波三折的情节“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记叙文倘若平铺直叙,似无浪平湖,必索然无味;倘若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便能深深地吸引读者。
具体写作时,可以使用抑扬法、巧合法、误会法、悬念法、突转法,等等。
比如下面的文字:我搬出早已准备好的竹鸡笼,开始收拾我的“战利品”,共有28只。
我窃喜不已,这么多麻雀,该怎么办呢?“专烤鸟腿,蘸盐巴吃准香,或者去皮毛剁碎,加香葱爆炒味道岂不更好?”想到这儿,我禁不住垂涎三尺。
心动不如行动,我抱着鸡笼就往厨房跑。
“你干什么?快放了它们!”身后传来爸爸厉声的呵斥声,吓得我赶忙放下了手中的鸡笼。
本段用的是突转法,本来已经想好怎么吃鸟了,却因爸爸的到来显现转机。
这样写,使文章的主题变得积极向上,给人以正确的思想启迪,值得称道。
4.一字传神的细节人物性格的塑造、作者感情的抒发,都离不开一字传神或一针见血的细节。
细节描写,即抓住作品中人物、事件、环境的某一局部特征和细小环节展开具体而又深入的描写。
关于使记叙文起波澜的十种方法清代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文须错综见薏,曲折生姿","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者贵曲",说的是文章要写得内容有波澜,行文有起伏,有高有低,有紧有慢,似波浪一般富于变化。
这样的文章不论长短,都能使读者读起来历久不倦,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打破章法的平淡,加强生动的叙述,使文章有波澜呢?就来跟一起看看吧!一、倒叙法。
二、插叙法。
鲁迅在《故乡》中插叙了对少年闰土和"豆腐西施"的描写,以形成与眼前的中年闰土和杨二嫂的鲜明对比,突出了现实故乡的每况愈下的变化,反映了人民日趋贫困的旧中国农村的黑暗的社会现实。
运用插叙,往往能使内容具体,形象丰富,主题深刻,情节曲折,是使文章能起波澜的重要手法。
三、对比法。
吴敬梓在《范进中举》中,着意刻画了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性格,跃然纸上。
读者就是通过从这些忍俊不禁的丑态的淋漓尽致的描绘中,看到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的。
对比法可使人辨真伪,明是非,识好坏,促人冷静地思考,作出正确的判断。
四、夸张法。
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用的就是夸张法,以"新装"的似有实无,辛辣地嘲弄了皇帝的愚蠢可笑,贵族阶层的阿谀奉承和虚伪透顶,用讽刺之鞭无情地挞伐了腐朽的封建王朝。
不难看出,夸张法所追求的那种幽默,滑稽及言过其实的效果,能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行文出现起伏。
五、抑扬法。
六、突转法。
就是在叙述事件的结尾对文章前面的铺垫来个出乎意料的突然转折,掀起叙述的波澜。
例如《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写小王科长通过(分鞋到个人)解决了县机关澡堂老丢拖鞋的问题,没想到却有人向市委书记告他的状,利用职权乱发实物。
结尾的突转,转喜为忧,使文章波澜起伏。
!怎样让记叙文中的描写生动起来
记叙文中的描写是非常重要的。
打个比方说,在记叙文中,记叙是文章的骨胳,描写是文章的血肉。
一篇好的记叙文不仅要有健全的骨胳,更要有丰满的血肉。
那么什么是描写呢?所谓描写就是指在记叙的基础上,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造成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记叙文中如果缺少生动的描写,就会显得平淡苍白,主题不突出,形象不鲜明,情景不感人,就不会打动读者和阅卷老师。
下面,着重谈一下使记叙文中的描写生动起来的方法。
一、添枝加叶法。
即给叙述性的句子恰当增加一些修饰性的附加成份,使其更加生动、形象,表意明确。
请看下面的例子。
赵大爷一手拎着锄头,一手高举着信,气喘吁吁地跑进小院:“孩儿他妈,快来看,儿子来信了——”
笑容洋溢在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
他扔下锄头,把另一只沾满泥土的手在破袄上使劲蹭了几下,把信从刚才那只手上转到这只刚蹭过的手上,又把刚才拿信的手在袄上蹭了蹭,用衣袖抹了一下汗,把信摩挲平,笑嘻嘻等着老伴。
上文中的“他一手拎着锄头,一手高举着信,气喘吁吁地跑进小院”,就有三个成份描写了赵大爷是如何进院的。
这三个成份对赵大爷“如何跑”,进行了修饰限制,是句子的重点,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赵大爷兴奋喜悦的心情。
二、众星捧月法。
即用一组句子,多种描写手法,来写人物的一个动作或一个表情。
也就是说,要抓住一点,疯狂地渲染。
请看例子。
“笑容洋溢在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
他扔下锄头,把另一只沾满泥土的手在破袄上使劲蹭了几下,把信从刚才那只手上转到这只刚蹭过的手上,又把刚才拿信的手在袄上蹭了蹭,用衣袖抹了一下汗,把信摩挲平,笑嘻嘻等着老伴”。
这段文字,其实作者所要表现的中心就是一个动作“等”。
为了突出赵大爷是如何“等”的,作者巧妙的运用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使“等”变得血肉丰满,引人入胜,读后令人拍案叫绝。
三、添加多层修饰词法。
即运用给中心词以更多的修饰,给修饰词再修饰的方法,使描写形象生动起来。
如,描写一个人在愁思中落下眼泪,可这样添加多层修饰词:“她,在苦思,惨白呆滞的脸上,半点表情也没有,像一座石像,只有一滴冷泪,从她那冰雪的脸上,慢慢地冷冷地无声地滑落下来,冰封了一个季节。
”
如此描写,“泪水”滑落的过程与原因就被多层修饰词交代的明明白白了。
读后,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有条不紊地写出事物层次法。
即借助描写手段,将事物的层次写清楚,给人以最深的印象。
如,写大风到来时的情景,可写“柳枝微微动了两下——柳枝随风狂舞——柳枝惊疑不定地等点什么——柳枝横飞”。
这样的描写就显得有条不紊。
通过描写“柳枝”的动态,极有层次地展现出了它的变化过程,将大风到来时的情景交代的很明白,
五、写感觉,用想象法。
即通过写感觉和运用想象的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写感觉时,通常借助通感的修辞,使语句生动,具体可感。
如,陆定一在他的长征回忆录《老山界》中,对声音作了如下的描写:“耳目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浪涛在澎湃”。
这段文字,作者就很细致的写出了感觉,将在深山中的深夜里,对声音的特别感受恰当的描写了出来。
再如,“透过窗子,清晰地看见了父亲的白发,不是月亮清辉的点染,没有华丽的词藻的装饰,就是白发,是一根根、一片片的白发,父亲的白发,一次次被狂风压倒却又一次次不屈地挺立,那一倒一立中,我知道一定是为了谁……”(河北一考生《父爱,一生的财富》)
以上的文段,考生也巧妙的写出了感觉,运用了想象,通过写“父亲的白发,一次次被狂风压倒却又一次次不屈地挺立”,将父爱的执着真挚的表现出来,非常感人。
六、对心理“精雕细刻”法。
即通过细致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请看下面的例子。
回到家里,端起凉咖啡一饮而尽,入口苦涩,一如脸上的泪水。
咖啡真是苦的吗?我不信。
重新煮一杯咖啡,端起,入口依旧是苦涩,想起比赛前的精心准备和比赛时优雅的发挥,泪水顺着脸庞滑下,滴入咖啡杯中,混了泪水的咖啡,依旧是那么的苦涩异常。
“该死的咖啡!”我不禁从心里骂道。
此后的数日,天一直有些灰暗,咖啡也依旧难以下咽。
“如此香浓的咖啡,怎么会这么苦?”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
(学生习作《咖啡的滋味》)
以上文段中,习作者紧扣话题“滋味”,巧妙借助心理描写,将自己苦苦等待中的滋味表现了出来。
七、妙用修辞法。
即巧妙借助修辞,使描写生动、形象,给人美感。
请欣赏优秀作文《“三”的奇遇》的开头:
自从“三”被仓颉老爸爸造出来以后,就一直不服气,整天个儿不乐意,心想:“凭什么我总是排在最后一位,当个季军。
既没有‘一’洒脱利索,又没有‘二’成双成对
的自在。
”于是,“三”决定离家出走,自个儿闯荡江湖。
这篇优秀作文的开头,考生巧妙的借助拟人的修辞手法,让“三”有了人的思维活动。
因而使描写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妙趣横生。
附,优秀习作欣赏:
咖啡的滋味
河北省献县一中周扬
咖啡是什么滋味?仅仅是苦吗?
挑选来自南非的咖啡豆,精心研磨成粉,倒入咖啡壶中加水煮沸,望着壶中沸腾的液体,闻着弥漫房间中的咖啡浓香,我似乎看到了主考官脸上陶醉的表情……
我即将参加一场英语演讲比赛,我的自选题目是《咖啡人生》。
从小到大,咖啡一直是我的最爱,将我的咖啡哲学融入演讲之中,一定能令主考官折服。
但在比赛之前,我还要精心煮制一杯咖啡,让它来刺激我的灵感。
比赛进行得很顺利,顺利得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站在演讲台上,我潇洒自如地谈论着我的演讲哲学,甚至有些眉飞色舞。
“我喜欢曼巴给人的烟草味道,我更喜欢……”整个赛场里仿佛弥漫着一股咖啡的浓香。
这更加刺激了我的神经,一个个单词从脑海里翻滚,迫不及待地从口中飘出,连成一句句流利的英语。
望着主考官微微眯起的眼睛,我在心中暗暗为自己竖起了大拇指,我知道胜利即将属于我。
“意犹未尽的生活,我们一起体味。
”演讲恰到好处,我优雅地一鞠躬,等着主考的点评。
主考官从我的演讲中醒过来,问道:“不知你对一个对咖啡毫无兴趣的人大谈咖啡的种种是否明智?”我顿时一愣,一个叫做“对牛弹琴”的成语从大脑中闪过。
我狼狈地走出赛场,手脚冰凉,冰凉得如同瓷制的咖啡杯子。
很多人向我来祝贺,我只好报以苦笑,我心了里清楚:我的咖啡凉了。
回到家里,端起凉咖啡一饮而尽,入口苦涩,一如脸上的泪水。
咖啡真是苦的吗?我不信。
重新煮一杯咖啡,端起,入口依旧是苦涩,想起比赛前的精心准备和比赛时优雅的发挥,泪水顺着脸庞滑下,滴入咖啡杯中,混了泪水的咖啡,依旧是那么的苦涩异常。
“该死的咖啡!”我不禁小声地咒骂道。
此后的数日,天一直有些灰暗,咖啡也依旧难以下咽。
“如此香浓的咖啡,怎么会这么苦?”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
直到有一天,一封来自比赛举办方的信不约而至,放下手中的咖啡杯,我狐疑地打开信封,映入眼帘的是演讲一等奖证书和主考官的评语。
评语道:“感谢你,是你精彩的演讲让我燃起了对咖啡的热情?
喜悦的泪水顺着了脸庞滑下,滴入咖啡杯中,混了泪水的咖啡,此时竟有丝丝的甜味……
简评:酸甜苦辣,是人必须品尝的滋味。
该文紧扣话题“滋味”,运用了欲扬先抑
的手法,并巧妙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情节安排合情合理,曲折生动。
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文章的语言也很老到,非常严密、准确。
开头与结尾相呼应,心理描写恰当地表现了人物在焦急等待中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