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9.17 MB
  • 文档页数:15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系、部本科专业、学科门类设置一览表 (1)

二、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关于修订0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2)

三、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学生素质拓展实施办法(试行) (8)

四、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本科专业通识课程一览表 (11)

五、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本科专业全院公共选修课一览表 (12)

六、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5)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15)

2.工商管理专业(创业管理方向) (20)

3.工商管理专业 (26)

4.物流管理专业 (32)

5.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37)

6.保险专业 (42)

7.会计学专业 (47)

8.会计学专业(国际会计方向) (52)

9. 法学专业 (58)

10. 行政管理专业 (64)

11. 行政管理专业(社会工作方向) (69)

12.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城乡规划与管理方向) (75)

13.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方向) (80)

1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85)

15. 软件工程专业 (91)

16.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97)

17.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102)

18. 印刷工程专业 (107)

19. 表演专业(舞蹈方向) (112)

20. 表演专业(音乐方向) (117)

21. 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方向) (122)

22. 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传播方向) (127)

23. 英语专业(商务方向) (132)

24.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137)

七、全院本科专业公共选修课课程简介 (142)

系、部本科专业、学科门类设置一览表

关于修订0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教务处2008年7月2日)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蓝图,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为了全面贯彻我院“依托母体保质量,面向市场谋创新,服务东莞求支持,追求卓越创品牌,科学发展作贡献”的办学理念,实现“三年打基础,扩规模,五年上水平,创特色,打造省内一流本科独立学院”的办学目标,做好0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按照独立学院的定位,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培养主要面向东莞(地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二、基本原则

1、更新教育观念,坚持方案整体优化

本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要认真总结我院办学以来人才培养的经验,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遵循教育规律,改革创新,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思想贯彻到教育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立足于服务地方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突出地方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新的课程体系要进行整体优化和整合,杜绝课程之间内容的不必要重复,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将因材施教落实到实处。各专业可在总的原则指导下,结合本专业特点,努力使人才培养方案整体优化。

2、以就业为导向,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根据我院培养目标的定位,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拓宽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面,加强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和应用能力的训练;适度增大专业基础课的比例;以就业为导向,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适应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宽专业、分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既保证学生在专业上学有所长,又提高学生就业的适应性。

3、实施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好学上进的优良品质。在保证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组合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发展的需要,特别要为优秀生、特长生和复合型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4、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要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实践的教学时数,切实改进实践教学效果。要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统筹规划,形成各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等的教学时数或周数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表中有明确的规定和科学的安排。

实验教学要注重基础实验,要注重实验效果,提倡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要加强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增强他们

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

5、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把创新教育融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各专业要精心设计素质拓展(课外培养)方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技能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基本内容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

1、培养目标(必须注明学生要达到中级技术水平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2、专业培养要求

3、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4、学制

5、毕业规定

6、学位授予

7、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含“1.理论教学”和“2.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中应含“专业选修课一览表”)

8、四年教学进程安排表

9、学时、学分分配及比例

10、英语、计算机课程教学安排表

11、其它必要的说明

四、总体框架

(一)培养方案总体框图(见图1)

(二)学时与学分

各专业课内总学时安排在2400学时以内(艺术类专业可以适当调整)。课内总学时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计划学时,其中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大约为8:2,各专业的周学时数应控制在24学时左右,并尽量做到各学期均衡分布。理论教学周第一学期按14周计算,其它各学期按16周计算。

学分的计算:理论教学课程每16学时为1学分;所有的实践教学每周计1学分。学分计算的最小单位为0.5。

学生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见表1),同时鼓励学生通过选修和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活动获得更多的学分。

表1 各类本科专业课内总学时与学生毕业时所需修满的最低学分要求

五、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素质拓展和创新能力培养方案五大类组成。

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组成,学时占课内总学时的45%左右。通识课程的设置应着眼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