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小灯泡的电阻(4)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25
1.如果物理量是个恒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1)测量物体的长度(2)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定值电阻)的电阻2.多次测量,寻找普遍性规律(1)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2)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3)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4)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多次测量(5)测量小灯泡功率例1: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减小误差;二是为了寻找规律.在测量电功率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______;在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______.解析:首先要了解实验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来判断多次测量的目的。
测量电功率的实验是为了研究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因此多次测量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而在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中,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接近准确值。
故答案为:寻找规律;减小误差。
例2: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减小误差;二是为了寻找规律.以下两个实验中,属于减小误差的是______;属于寻找规律的是______(填序号)(1)在测量导体电阻的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2)“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要进行多次测量.解析:(1)在测量导体电阻的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测量的是定值电阻的阻值,测量值是个定值,多次测量可以比较测量值减小误差.(2)“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要进行多次测量,保持电阻不变,多次改变电阻两端电压,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故答案为:(1);(2).多次测量是初中物理实验中最基本的操作和研究方法,但是实验目的不同时,多次测量的作用也不同。
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实验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少,多次测量减少误差是一种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
通常这种方法用于测定某个固定的物理量,如: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多测几次长度)、测量某电阻的阻值(多测量几次电压电流)等等。
初三物理 第17章 欧姆定律 单元达标过关检测题班级:姓名: 学号: 成绩:第Ⅰ卷(共3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20分,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填在题末表格中.1. 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 一段导体的电阻越大,这段导体中的电流就一定越小C. 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D. 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是不变的2.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通过某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3.定值电阻R的 U-I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当该电阻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A. 1AB. 2AC. 3AD. 4A4.有两个可变电阻,开始时阻值相等,都为R,将另一个电阻的阻值减小,则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将( )A. 一定等于 RB. 一定小于 RC. 一定大于RD. 以上结果都有可能5.在用 伏安法测电阻”时,所选择的电源电压为4.5V,被测电阻的阻值约为 10 Ω,则选择电路时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应为( )A. 0~3V、 0~3AB. 0~3V、 0~0.6 AC. 0~15V、 0~3AD. 0~15 V、 0~0.6 A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当滑片 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设灯丝电阻不变)A. 灯泡变亮B. 电压表示数变小C. 电流表示数变大D. 电路的总电阻变小7.已知电阻R₁>R₁.,电源电压U不变,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接法中电流表示数最小的是( )8.家庭电路中一盏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200mA,此时白炽灯的电阻计算正确的为( )A. 1.1ΩB.11ΩC.110ΩD.1100Ω9. 如图所示,R₁和 R₁均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电流表指针明显偏转,电压表几乎无示数,如果R₁.或R₁一处发生故障,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R₁短路B. R₁短路C. R₁断路D. R₁.断路10. 如下图所示四个电路中,电阻R的阻值和电源电压已知,根据已知条件和电表的示数能测出电阻Rx 阻值的电路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5分,共5个小题,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3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填在题末表格中.11.下列物理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B. 一段导体的电阻与这段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D.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大于每一个串联电阻1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6V,R₁=3Ω,R₁=6Ω.闭合开关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通过 R₁的电流为2AB. R₁.两端的电压为 2VC. 干路中的电流为3AD. R₁.两端的电压为 6V13. 如图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电路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连接电路时,应将变阻器滑片调至最右端B. 连接电路时,要使电流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 +”接线柱流入, -”接线柱流出C. 多次测量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误差D. 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R的阻值也变大14. 两个定值电阻的I-U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阻甲的阻值为 5ΩB. 电阻乙的阻值为 0.1ΩC. 将这两个电阻并联接入电路中,通过甲电阻的电流比乙小D. 将这两个电阻串联接入电路中,甲电阻两端的电压比乙小15. 图甲是一种测温电路,温度表由量程为3V的电压表改装而成,电源电压U恒为 6V,R的阻值为 40Ω,热敏电阻的阻值Rt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温度表示数减小,说明温度升高B. 电路可测量的最高温度为50℃C. 温度表的 10℃应标在电压表 1V 刻度处D. 若仅将 U 减小,电路可测量的最高温度将增大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第Ⅱ卷(共65分)三、 实验探究题(本题满分50分,16小题13分, 17小题 11分, 18小题13分,19题13分)16. 小明同学在做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时,准备了以下器材:干电池 (1.5V两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20Ω、2A)、定值电阻 (5Ω)、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1)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电路,将乙图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 连接电路,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 P应处于 (选填 A”或 B”) 端.(3) 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原因可能是 .(4) 实验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压为 V.(5) 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测出通过定值电阻R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下表所示.老师看后说其中一次是错误的.帮小明分析出错的是第 次,原因是 .改正后画出定值电阻R实验次数123456电压 U/V0.5 1.0 1.5 2.0 2.5 3.5电流 I/A0.10.20.30.40.50.717.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 10Ω、 15Ω、20Ω、25Ω.(1) 请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导线不允许交叉).(2) 实验中多次改变 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① 由图象可以得出结论: 电压一定时, .② 上述实验中,小明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然后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向 移动滑片,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3)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 Ω的滑动变阻器.18. 如图所示,甲是用 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R X的实物电路图.(1) 该实验的原理是 .(2) 请在丙图中画出实验电路图.(3) 某实验小组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立即看到电流表的指针迅速摆动到最大刻度. 请你说出该小组在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① ;②.(4) 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当滑片移动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2.4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A,则未知电阻19.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1) 以笔画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2) 闭合开关S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首先应该操作的是(选填序号 ).A. 检查导线连接是否良好B.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3) 某次实验电压表的示数为2.6V,电流值如图乙所示,则电流值为 A,灯泡的电阻是为 Ω.(4) 测得多组数据后,小梅同学求出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她的做法是 的,因为小灯泡的电阻受的影响,应该是变化的.四、计算题(本题满分 15分,20 小题7分,21 小题8分)20.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₂.阻值为30Ω.只闭合开关S、S₂.时,电流表示数为0.2A;只闭合开关S、S₂.时,电流表示数为0.5A.求:(1)电源两端电压;(2)电阻R₂.的阻值.(要求画出每小题的等效电路图)21. 如图所示,是实验初中九年级物理课外实践活动小组设计的风力测量仪的电路示意图. 其电源电压U=3V,电路保护电阻R₂=20Ω,均匀电阻丝的阻值为R₂=30Ω,金属丝(电阻忽略不计) 的上端固定在0点,下端系有一块塑料片A,当风从右向左吹动塑料片时,金属丝向左摆动并与电阻丝保持良好的接触,风力表由电压表改装而成.(1)无风时,塑料片竖直下垂,电压表示数是多少?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2)风力最强时,金属丝滑至电阻丝最左端,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3)为什么不在该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把电流表改装成风力表?第17 章欧姆定律 单元达标过关检测题第Ⅰ卷 选择题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 B A B D B C D A D ACD ACD ABC AD ABC第Ⅱ卷三、实验探究题16.(1) 图略 (2)B (3)定值电阻断路 (4)2.4(5)6、定值电阻的电压不能大于电源电压,图略17.(1)图略 (2)①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②断开开关、右,2.5 (3)3518.(1)R=U/I (2)图略 (3)①开关未断开 ②滑片没有位于阻值最大处(4)0.24、10Ω19.(1)图略 (2)B (3)0.26、10 (4)错误、温度四、计算题20.(1) 电源两端电压为 6V;(2) 电阻 R₁的阻值为 20Ω.21.(1)0V;0.06A;(2)1.8V;(3)电流表示数不改变,不能测出风力大小.。
实验二十三、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实验目的】: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出未知电阻(或小灯泡)的阻值【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
【实验原理】:R=U/I【实验步骤】: ①按图连好电路,注意连接时开关要断开,开关闭合之前要把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 ②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的位置,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分别为U 1、U 2、U 3观察电流表每次对应的数值,I 1、I 2、I 3 分别填入设计的记录表格;③根据每次记录的电压和电流值,求它的对应的电阻值,再求出它们的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考点方向】:1、原理:欧姆定律变形式R=U/I 。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保护电路;②改变电阻(或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3、电压表量程的选择:看电源电压,一般电压表量程稍大于电源电压。
1233R R R R ++=4、电流表的量程选择:I=U/R最小值(定值电阻) I=P额/U额5、滑动变阻器规格选取:1、看电流 2、计算电阻:R滑=(U-U额)/I额6、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的操作: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等于小灯泡额定电压。
7、测定值电阻的阻值,它需要求平均值,因为多次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8、测小灯泡阻值,它不需求平均值,因为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求平均值失去意义。
9、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流。
根据Rx=U/I电阻偏小。
10、如果在实验中,无论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电压表,或电流表的示数没有任何变化,那么可能的原因是:滑动变阻器接法错误,可能同时接成了上面的两个接线柱或同时接在了下面的两个接线柱。
11、闭合开关后,如果发现灯泡不亮,接下来的操作是:移动滑动变阻器,观察小灯泡是否会发光。
12、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记录了多组数据,并作出了的I﹣U图象,发现其图像并不是一条直线,是因为:小灯泡的电阻丝阻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典型例题分析 测出它的
阻值
例 有—个电阻已经看不清楚的电阻器1R ,我们要测出它的阻值.但手边只有一个电池组、一个电压表、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器2R 和几根导线,你有办法测出1R 的阻值吗?请说出实验原理,画出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及应记录的数据和测量结果.
分析 根据欧姆定律R U I /=得到I U R /=,只有测出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才能算出电阻值,但无电流表.电压表能测出电阻2R 两端电压,能算出通过2R 的电流.若将1R 与2R 串联在电路中,则通过1R 与2R 的电流相等.电阻1R 两端电压又可以用电压表测出,因此便可求出1R 的阻值.
解 有办法测出1R 的阻值.
实验原理: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强度处处相等及欧姆定律得:2211//R U R U I == 2211)/(R U U R =∴
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1)按照图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2)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电阻1R 两端电压1U 和电阻2R 两端电
压2U ;
(3)根据2211)/(R U U R =求出电阻1R .。
一、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原理】IU R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②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使小灯泡发光,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UR I=算出小灯泡的电阻。
③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位置,多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根据UR I=,计算出每次的电阻值,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实验表格】次数 电压U /V电流I /A电阻R /Ω平均值R /Ω12 3解读:本卷须知①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②连好电路后要通过试触的方法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保护电路。
二、测量电阻的其他方法(1)只有电压表和己知电阻,测未知电阻方法一:如图1,闭合S,用电压表分别测出R x及R0两端电压U x、U。
,则R x=R0U x/U0。
方法二:如图2,闭合S1,当S2闭合时,电压表读数为U,S2断开时,电压表读数为U x,则R x=R0U x/(U–U x)。
方法三:如图3,闭合S l,当S2闭合时,电压表读数为U,S2断开时,电压表读数为U0,则R x=R0(U–U0)/U0。
方法四:如图4,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0,闭合S,当滑片P滑至最左端,电压表读数为U,滑片滑至最右端,读数为U x,则R x=R0U x/(U–U x)。
(2)只有电流表和己知电阻,测未知电阻方法一:如图5,闭合S ,用电流表分别测出通过R x 及R 0的电流I x 、I 0,则R x =R 0I 0/I x 。
方法二:如图6,闭合S 1,当S 2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I 1,S 2断开时,电流表读数为I 2,则R x =R 0(I 1–I 2)/I 2。
方法三:如图7,闭合S 1,当S 2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I 1,S 2断开时,电流表读数为I 2,则R x =R 0I 2/(I 1–I 2)。
三年(2022-2024)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6欧姆定律1.【科学思维】(2024·贵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R 阻值为20Ω,灯泡L 标有“6V 3W”字样。
当闭合开关S 、1S ,L 正常发光,滑片P 在a 端时,干路电流为I ;当闭合开关S 、断开1S ,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10Ω时,电路中电流为I '。
则:I I '=。
【答案】4∶1【解析】当闭合开关S 、1S ,滑片P 在a 端时,定值电阻R 与灯泡L 并联,L 正常发光,则电源电压为6V ,通过灯泡电流L L L 3W =0.5A 6VP I U ==通过定值电阻R 电流6V =0.3A 20ΩR U I R ==干路电流为L 0.5A+0.3A=0.8AR I I I =+=当闭合开关S 、断开1S ,定值电阻R 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10Ω时,电路中电流6V '==0.2A 20Ω+10ΩU I R R =+滑则:0.8A 0.2A=4:1I I '=:2.【创新实验】(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为“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装置,已知小灯泡标有2.5V 字样。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2)在检查电路无误后进行实验,当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时,为了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阻,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选填“A ”或“B ”)端移动,同时眼睛注意观察(选填“电压表”、“电流表”或“灯泡”),直至灯泡正常发光;(3)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进行多次测量记录数据,并绘制U-I 图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Ω;(4)根据图丙可知小灯泡的电阻是(选填“变化”或“不变”),你认为原因是;(5)根据小灯泡的U -I 图像和观察到的亮度变化,还可以发现。
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学优生期中期末复习难点题型专项突破(人教版)专题11 特殊方法测电阻类型一:缺少电流表1.(2023•娄底中考)小明同学想测量某一未知定值电阻的阻值,用到的器材有: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R x、开关各1个,导线若干。
(1)连接电路过程中,为保护电路,开关要;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选填“A”或“B”)端。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原因可能是。
(3)若在实验时电流表短接,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0,也能测出R x的阻值。
具体操作是: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阻值,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1,再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小阻值,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2,待测电阻R x=。
(用U1、U2、R0表示)。
2.(2023•苏州中考)小明选取了两根长度相等材料不同的合金丝a和b,连接成图甲电路。
M为合金丝b的左端点,N为合金丝a的右端点,Q为在合金丝上可移动的触点。
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适当位置后,移动Q,发现电流表指针保持图乙所示位置不动,电压表读数U随QN之间的距离x的变化如图丙所示。
(1)电流表示数为A。
(2)合金丝a的长度为cm,其阻值为Ω。
合金丝b两端电压为V。
(3)小明再利用合金丝a和其他器材测量一个未知电阻R x的阻值,电路如图丁所示。
①请在图戊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他完成电路连接。
②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S、S1,发现电压表无示数,检查发现是由于滑动变阻器出现(断路/短路)。
③排除故障后,先闭合开关S和S1,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至适当位置,读出电压表示数U1;再断开S1,闭合S2,读出此时电压表示数U2,则待测电阻阻值为(合金丝a的电阻用R a表示)。
④若在步骤③中,小明在测量U2时,将S2闭合前,忘记断开S1,仍用原方法算出的待测电阻阻值(大于/等于/小于)真实值。
3.(2023•山西中考)小伟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实验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0)。
2021年寒假中考冲刺实验题专题复习(14)——测量电阻实验(含答案)1 2021 寒假中考冲刺实验题专题复习( 14 )——测量电阻实验 1.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有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压为 6V 的电源、“3.8V 0.4A”的小灯泡、标有“20Ω 1.5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假设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连线不得穿插;电流表的量程选择要恰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小灯泡变暗)。
(2)甲组同学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
检查后,发现连线正确,请你找出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①;②。
(3)乙组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
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 A.更换小灯泡 B.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2.某同学利用题图的电路来测量一电阻 R x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电压表选0-3V 量程). (2)闭合开关后,当滑动电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1.2V,电流表的示数如下列图,那么I=A,Rx=Ω。
(3)该同学又设计了如下列图的测量电路,同样可以测量电阻,其中是定值电阻,请在空格内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用电压表测出电源的电压为 U;②,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x 两端的电压为 U 1 ;③请用测量值 U 和 U 1 ,量 R 0 来表示 R x =。
3.小明同学想利用最少的元件测量电阻 R X 的阻值,于是他选择了电压为 6V 的电源、电压表、“10Ω 2A”的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导线假设干。
(1)实验设计完成后(电路图未画出),小明按标准步骤进行操作。
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 2.8V;移动滑片至中点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 1.8V。
那么电压表测量的是两端的电压,根据以上两组数据,小明同学测定的 R X 的阻值为Ω(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Ω)(2)实验结束后,小明又设计了如图电路测量额定电流为 I 额的小灯泡 L 的额定功率。
1电阻的测量实验报告新知一 伏安法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导出公式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新知二 伏安法测定值电阻R x 的阻值1、实验目的: 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2、实验原理: 由欧姆定律得R=U/I3、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4、实验电路5、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若干、电流表、电压表、电阻、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同时又保护电路 ) 6、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断开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合适的位置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计算出测得的电阻值并将测量数值填入表格中。
③调节滑动变阻器,另测几组电压和电流 ,计算出测得的电阻值并将测量数值填入表格中。
④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⑤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7、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电阻R x 的平均值 1 2 3 新知三 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 (1)实验目的: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L 的电阻 (2) 实验原理: 由欧姆定律得R=U/I (3)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小灯泡 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4)电路图:(5)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若干、电流表、电压表、小灯泡、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同时又保护电路 )(6)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断开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合适的位置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将测量数值填入表格中③调节滑动变阻器,另测几组电流和电压的数值并将测量数值填入表格中④:计算出每次测量得的电阻值并填入表格中⑤断开开关,整理器材(7)记录表格:◆实验中注意事顼: (1)连接实物时,连线不能交叉,开关应 断开 ;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 阻值最大处,目的是防止短路引起电流过大保护电路 。
专题26 伏安法测量导体(小灯泡)电阻实验问题知识点1:伏安法测导体电阻实验原理:R=U I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导体、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实验步骤:1.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V、2V、3V,读取并记录对应的电流填入表格中。
3.计算每一次的电阻值,并求出它们的平均值记入表格中4.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实验器材。
实验表格:次数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平均值R/Ω123注意:测量定值电阻阻值时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从而减小误差;因为其温度变化较小,对阻值影响很小。
知识点2: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实验原理:R=U I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实验步骤:1.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让灯发光正常(2.5V),发光较暗(2V),发光较强(3V),读取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入表格中。
3.分别计算出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发光时的电阻记入表格,并分析其电阻不同的原因。
4.实验结束,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表格:实验次数灯泡亮度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 /Ω1 发光强2 发光正常3 发光较暗注意:测灯泡电阻时不可以求平均值,因为灯泡电阻随温度变化很大。
小灯泡的灯丝电阻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知识点3:伏安法测导体(小灯泡)电阻需要注意的问题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1)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2)连好电路后要通过试触的方法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保护电路。
(4)此次实验分两类:一是测定值电阻的阻值,它需要求平均值,因为多次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电阻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电阻的基本单位是:A. 欧姆B. 伏特C. 安培D. 法拉答案:A2. 电阻的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材料B. 长度C. 横截面积D. 电压答案:D3.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与电阻R和电压U的关系是:A. I = R + UB. I = U - RC. I = U / RD. I = R * U答案:C二、填空题4. 当电阻为100欧姆,电压为5伏特时,通过电阻的电流是________安培。
答案:0.055.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________之和。
答案:阻值三、简答题6. 什么是超导现象?请简述其特点。
答案:超导现象是指某些材料在低于特定温度时,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
其特点包括零电阻、完全抗磁性和临界温度。
四、计算题7. 已知电路中有两个电阻R1和R2,R1=200欧姆,R2=300欧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
求总电阻。
答案:总电阻R总 = R1 + R2 = 200欧姆 + 300欧姆 = 500欧姆8. 如果电路中的电源电压为12伏特,求通过R1和R2的电流。
答案:根据欧姆定律,I = U / R总 = 12伏特 / 500欧姆 =0.024安培五、实验题9. 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答案: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和导线。
(2) 将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阻箱串联连接。
(3) 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4)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小灯泡的电阻:R = U / I。
10. 根据实验数据,如果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伏特,通过的电流为0.2安培,求小灯泡的电阻。
答案:根据欧姆定律,R = U / I = 2.5伏特 / 0.2安培 = 12.5欧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