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娃娃》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二上
- 格式:docx
- 大小:19.56 KB
- 文档页数:3
《风娃娃》说课稿《风娃娃》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三个方面来说(一)教材分析《风娃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
会写“吸、极”两个字,能正确认读“风筝、赶紧、断断续续、摇摇摆摆”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找出风娃娃做了那几件事,并且判断那几件做好了,那几件没有做好。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十四个生字,并能正确认读词语、句子,读通课文,概括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不同的方法记住生字。
二、说学情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所以本节课的生字学习老师只做指引和纠正就可以,但介于识字量太大,学生年龄过小,容易疲惫,教师又要做好学习过程中气氛的调剂。
对于课文内容的概括,由于课文内容简单、层次清晰,再加上又是贴近学生童话故事情节,所以在多次朗读课文之后,学生很容易就能概括课文的内容,教师只要稍加指导就可以。
三、说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着重以生生探讨合作学习,加强师生、学生以及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1、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注重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根据教学目标的预设、教学理念的定位,联系学生实际,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互动对话同时,辅以“启发法”、“引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嗯,从大家的声音中老师就能感觉到,二(2)班的学生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娃娃。
来让老师再仔细的瞧瞧,男娃娃打打招呼。
好帅气,一看就聪明。
女娃娃打打招呼。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说课稿第【1】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教学设计说教材分析:风娃娃是新课程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四篇课文。
本单元教材是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
”这个主题安排了一些给人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风娃娃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设计理念: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二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2、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自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对“风”这种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
说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说重点难点:通过理解课文,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帮助过别人吗?在得到你的帮助后,别人会对你说些什么?对,当我们帮助了别人后,总会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谢。
二年级语文上册风娃娃说课稿一、说教材《风娃娃》是一篇浅显易懂、趣味盎然的童话故事。
这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风娃娃很想为大家做好事,所以就四处用力吹,结果却给人们带来了不同后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光有美好的愿景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全文脉络清楚,结构也比较相似,语言生动。
把这篇课文编入该单元,主要有两个意图:1.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一是引导学生运用随文识字、字理识字等多种方法自主识字;二是易于学生借助提示复述故事。
2.课文内容与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相契合:让学生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
二、说教法、学法二年级的学生经历一年多的学习,在识字写字方面虽然有较为强烈的自主识字的愿望,也具备一定的基础,但是仍然需要教师通过丰富有趣的学习方式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热情。
在阅读方面,这个年级的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能力还是有些薄弱,需要教师把握学段特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们理解语句,学习阅读方法,训练语言表达,提升语文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1.认识“助、抻”等13个生字,会写“车、得”等8个字,会写“田野、风车”等12个词语。
(重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风娃娃的好心与傻气。
3、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提示讲述故事。
4.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难点)四、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猜谜导入: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这个是什么呀?生:风。
顺势引出课题《风娃娃》。
导入新课。
(二)初读感知,检测生字、新词1、先听老师范读课文,然后提出自读要求: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不认识的字求助于带拼音的小树叶。
明确了读的要求,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使他们有事可做。
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认读课文中12个生字,先通过请“小老师”领读的方式再次学习生字,然后“开火车”检查生字,这种方式既有趣,又能及时检查到每个学生的生字掌握情况。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说课稿一、教材概况本节课是教材《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一课《风娃娃》。
本课是一个小故事,通过描述风娃娃的特点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了解风的概念和特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风的概念和特点;•学生能够通过识字、读音等技能,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表达的能力;•通过讲解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风的兴趣;•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风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正确识字、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风景诗,温习学生对风的概念和特点。
引导学生回忆:风可以吹动树叶吗?风哪里来的?风有什么表现形式?引出本课的主题:风娃娃,提示学生本节课要学习风的特点和故事。
2. 学习课文(1)听读课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跟读课文。
教师可以每句话朗读一遍,学生跟读一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课文解读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解读课文。
通过提问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涉及的生词和句子。
例如,课文中的“风娃娃”是指什么?风娃娃有什么特点?课文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3. 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让学生逐个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然后教师解释其含义,并示范正确的读音。
学生可以进行模仿朗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发音练习。
4. 阅读扩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风吹云动》,进一步了解风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通过与本课的《风娃娃》进行对比,巩固学生对风的理解。
5.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和理解。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任务,例如让学生阅读《小风娃娃的故事》,并写一篇读后感。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观察和联想通过书面方式表达出来。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说课稿(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知道风娃娃做了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学工具课件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一定很喜欢娃娃吧?你们自己有玩具娃娃吗?有什么娃娃?(结合学生的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娃娃有很多种,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
今天,咱们要认识一个新娃娃:(板书风娃娃,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听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画出生字。
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自由读课文,反复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2、自选板块,自主研读。
3、通读全文,理清线索。
读全文,看设影,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吹大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衣服、小树。
以上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坏事?4、提问设疑,小组研读。
(1)风娃娃为什么想到帮人们做事?(2)风娃娃为什么好心办了坏事?(3)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
5、分块研读,反馈交流。
(1)研读:“做好事”板块。
(选择重点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一句话。
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了什么?感受怎么样?(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身感受。
)(2)研读“做坏事”板块。
(选择重点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句话。
读读学习伙伴话,说说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3)请你评价一下,风娃娃是一个怎样的娃娃?(通过让学生体会、感受、评价、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三、教师小结四、布置作业。
风娃娃说课稿(通用6篇)风娃娃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分析《风娃娃》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是一篇看图学文。
本文共有三幅图,八段文字。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生动有趣,层次清楚。
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课文结尾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通过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二、说学习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本课的第二课时。
这节课以读为主,以读定教,通过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情朗读,从而体会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采用多种手段感受阅读的兴趣,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喜欢读书,能主动地读书。
三、说学习目标二年级的学生能借助拼音识记生字,熟读课文,有简单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同学们较好掌握了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知道风娃娃干过哪些好事,哪些不好的事。
在此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所倡导的三维目标特制定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复习检查课后的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个人读,集体读、品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中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否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四、说学习重点感情读文五、说学习难点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六、教与学的方法教法:情境创设法,图文结合法,扶放相结法学法:自学探究法,角色扮演法,合作学习法。
七、学习准备课件八、学习过程一、直入课题,巧设情境:1、直入课题,板书课题。
2、听风,出示风娃娃图片,和风娃娃打招呼(富于特色的情境教学显现出了它越来越多的优越性。
它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以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学习氛围为手段,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鲜活、生动、有趣。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说课稿《风娃娃》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特点《风娃娃》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的最后一篇课文。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生动有趣,层次清楚。
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课文结尾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通过讨论、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本文紧紧围绕本组“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词句的理解,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难点: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是不行的,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真的有用”的道理。
3.研究目标:(1)认识12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是不可的,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真的有用”的道理。
4.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2)、图片5.课时放置整课计划2课时完成,第1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指导朗读感悟文章内涵,总结全文,激发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
二、说学生我班学生大多数活泼大胆且自力,他们对童话故事特别感兴趣,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较快,识字扎实有用,但在语言表达本领上还有待提高,在有感情的朗读上还有待提高。
三、说教法、学法:对于二年级的课文,面对的学生已认识了许多生字,并能读懂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等,并且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本课中我运用情境导入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读思议结合等方法教学。
学生的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进行研究。
四、说教学程序:(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孩子们喜欢画画,所以我在黑板上画出了风娃娃的图像以及课文的插图,因此很自然地引出课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感知,检测生字、新词1.提出自读要求: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不认识的字求助于带拼音的小树叶或自查字典。
《风娃娃》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风娃娃》。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风娃娃》是一篇浅显易懂、趣味盎然的童话故事。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故事中的风娃娃,乐于助人,但由于不懂“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给人们帮了倒忙。
这篇课文寓道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语言活泼明快,富有儿童情趣。
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但在理解课文内容和感悟道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抽、续”等 12 个生字,会写“车、苗”等 8 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感悟、角色体验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风娃娃的心情。
教学难点: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五、说教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风娃娃的心情,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风娃娃和其他角色,深入体会风娃娃的行为和心理。
六、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自主识字法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分析,掌握生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
《风娃娃》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风娃娃》。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风娃娃》是一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故事中的风娃娃,乐于助人,但由于不懂方法,好心办了坏事。
这篇课文寓道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
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课文内容,但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深层次的道理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朗读感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抽、续”等 12 个生字,会写“车、得”等8 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风娃娃的心情和行为,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2、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3、问题引导法: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版二年级《风娃娃》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风娃娃》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是一篇浅显易懂、趣味盎然的童话故事。
全文共有7 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了风娃娃的美好心愿,以及妈妈对它的指点和鼓励。
第二、三自然段讲风娃娃做的两件好事“转动风车”,“吹动大船”,得到大家的喜爱,享受着做好事带来的快乐。
第四自然段通过风娃娃的想法,能察觉它被喜悦冲晕了头,有点儿自以为是。
第五、六自然段讲风娃娃因为方法不当,给人们帮了倒忙,受到了大家的责备。
第七自然段写了风娃娃的委屈,妈妈的提醒和点拨。
这个故事告诉学生“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文中,风娃娃“转动风车”“吹动大船”“吹跑风筝”这3件事是详写,都是按照风娃娃来到哪里、看到什么、怎么做、结果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吹跑衣服”“折断小树”是略写,其后的一个省略号也点明了风娃娃可能还帮了其他的倒忙,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本文是继《纸船和风筝》后又一篇全文不注音的课文,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多种方法自主识字。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
一幅描绘的是风娃娃吹动风车的画面,图中的风娃娃鼓着腮帮子,噘着嘴巴,鼓足了劲儿吹气。
另一幅描绘了风娃娃吹断风筝线的画面,它一如既往地用力吹气,把风筝吹跑了,而底下的小朋友们则一脸的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画面生动、直观,教学时可借助插图帮助学生阅读理解。
二、说学习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本课的第二课时。
这节课以读为主,以读定教,通过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情朗读,从而体会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本课的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情为基础,以读为训练的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
采用多种手段感受阅读的兴趣,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喜欢读书,能主动地读书。
部编人教版二上《风娃娃》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特点
《风娃娃》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的最后一篇课文。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生动有趣,层次清楚。
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课文结尾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通过讨论、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本文紧紧围绕本组“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词句的理解,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难点: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是不行的,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真的有用”的道理。
3.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是不行的,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真的有用”的道理。
4.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2)、图片
5.课时安排
整课计划2课时完成,第1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指导朗读感悟文章内涵,总结全文,激发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
二、说学生
我班学生大多数活泼大胆且独立,他们对童话故事特别感兴趣,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较快,识字扎实有效,但在语言表达能力上还有待提高,在有感情的朗读上还有待提高。
三、说教法、学法:
对于二年级的课文,面对的学生已认识了许多生字,并能读懂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等,并且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本课中我运用情境导入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读思议结合等方法教学。
学生的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进行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孩子们喜欢画画,所以我在黑板上画出了风娃娃的图像以及课文的插图,因此很自然地引出课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感知,检测生字、新词
1.提出自读要求: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不认识的字求助于带拼音的小树叶或自查字典。
明确了读的要求,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使他们有事可做。
这样可认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认读课文中12个生字,先通过指名认读、全班齐读等方式加以检查、正音,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在此基础上,我适时采用了玩“给生字小朋友找伙伴”的游戏,让学生主动参与,以比赛的形式认读,读得全对的能得到老师的奖励。
然后老师也参与其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新课标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提出几个问题,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
1.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我首先就提出了2个主要问题:①、风娃娃为人们做了哪几件事情?②、这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此是他做的坏事呢?这里我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习讨论总结,这样很快就把文章的脉络梳理好了。
2.对于课文内容我是从三大板块来教的:
第一板块:品读课文第二至八段:找出风娃娃一共为人们做了几件事,这几件是不是都是好事呢?(把全班学生分为三小组来一起学习讨论,并派一位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