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术的护理配
- 格式:ppt
- 大小:192.50 KB
- 文档页数:11
小儿疝气手术的护理配合什么是小儿疝气手术?小儿疝气是小儿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
它最常见于男孩,女孩也有发生。
疝气是指腹部内部的器官或组织穿过腹肌缺损部分,形成腹股沟或脐部的突出物,这种突出物可能会引起压迫、疼痛或不适感。
小儿疝气手术是为了修复这种缺陷而进行的手术。
通常情况下,手术耗时不长,手术后的恢复期较短。
小儿疝气手术后的护理小儿疝气手术后需要进行特殊的护理,以促进伤口愈合和减轻不适感。
以下是小儿疝气手术后的护理事项。
术后休息小儿疝气手术后,孩子需要充分休息。
长时间的体力活动和运动可能会破坏伤口的愈合过程。
医生通常会建议家长让孩子在手术后的头几天里多卧床休息。
去除伤口敷料在术后的48-72小时内,伤口敷料需要更换。
如果孩子感到不舒服或伤口敷料粘连到皮肤上,应尽快去医院找医生更换伤口敷料。
控制疼痛小儿由于手术后的疼痛,可能会变得不舒服和易怒。
因此,需要控制和减轻孩子的疼痛。
医生通常会开出止痛药以帮助减轻疼痛。
注意伤口周围环境的清洁伤口周围的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卫生。
如果伤口周围的环境不卫生,很容易感染伤口。
在更换伤口敷料时,应该先洗手,在干净环境下进行。
坚持服用药物如果医生开出药物,孩子需要按时服用。
遵守医生的建议,可以确保孩子的恢复时间更短。
喂养与饮食在术后的头几天里,孩子可能还不能正常吃饭。
如果孩子只是喝母乳或人工奶,并没有食欲,只能采取小口量,多喂多餐的方法。
如果孩子有食欲,可以适当增加进食量,但也不要一次吃得太多。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家长需要在手术后的几天里密切观察孩子的伤口愈合情况。
如果伤口出现红肿、渗出物、尤其是有恶臭味道,应尽快通知医生。
这可能意味着伤口感染了。
护理配合小儿疝气手术后的护理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
下面是家长在护理小儿疝气手术后所应该做的一些事项。
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在孩子手术之后,应尽量提供一个安静、温馨、干净且轻松的环境,这样可以促进孩子的恢复。
定期查看孩子的伤口家长需要每天查看孩子的伤口情况,看看有没有任何异常情况。
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常见的内科操作,它可以通过胃镜探查和取出小儿上消化道的异物,避免了传统手术对小儿的创伤,减轻了小儿和家属的痛苦。
在进行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过程中,护理配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具体介绍护士在这方面的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
一、术前准备1.详细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过敏史、既往病史等,做好相关记录。
2.与患儿和家属进行交流,介绍手术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解答其疑问,减轻其紧张和焦虑情绪。
3.核对患儿的身份,确认相关的检查和准备工作是否完成。
4.检查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确保患儿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5.为患儿佩戴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和血压计等监护设备,随时观察、记录和反馈。
6.根据患儿的年龄和体格特点,选择合适的导管、药物和监护设备,做好相应的消毒和准备工作。
二、手术操作1.协助医生完成胃镜的插入和操作,注意观察和记录一些重要的情况。
2.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包括面色、神态、心率、呼吸等,随时记录和反馈。
3.配合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患儿的体位和呼吸通畅,防止出现窒息等意外情况。
4.与医生配合,通过胃镜观察和取出小儿上消化道的异物,注意检查异物的性质、大小和位置等。
5.根据医嘱,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洗胃、冲击或吸引等,以保持小儿的口腔和上消化道的清洁。
三、术后护理1.观察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时记录和反馈,及时处理和报告异常情况。
2.注意观察患儿的自主呼吸和呼吸道通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引发其他并发症。
3.观察和记录患儿的恶心、呕吐、腹痛和其他不适症状,根据医嘱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监测患儿的入液和出尿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患儿的内环境相对稳定。
5.根据医嘱,指导患儿及家属合理饮食,加强营养和水分补充,促进患儿的恢复和康复。
7.注意观察和记录患儿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及时给予安慰、支持和鼓励,提高患儿的自信和抵抗力。
关于小儿手术的护理配合小儿手术是对孩子身体的一次大挑战,护理配合的好坏与手术成功与否密不可分。
下面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小儿手术的护理配合。
一、术前准备术前准备工作做得好与否,决定了孩子手术的质量和安全。
家长要帮助孩子完成术前检查,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如确诊后的几天内禁止食物、饮水,禁止使用药物等。
适当缩短孩子禁食禁水时间或私自给孩子喂水、方便面等食物,都可能导致孩子术中窒息、呕吐等并发症。
此外,术前的心理准备也非常重要,家长要告诉孩子手术的好处、安全性,缓解孩子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二、术中护理1、沟通配合在孩子手术期间,家长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全程了解孩子的手术进程,如手术时间长短、手术方法、器械使用等情况,并根据孩子的状况积极反馈给医生,配合医生进行手术。
2、保持自然呼吸道通畅手术前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将呼吸道清洁干净,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避免手术中窒息。
床头高度要与肩部持平,避免孩子呼吸负担过大,保证自然呼吸道通畅。
3、避免钻痛手术结束后,孩子会出现术后切口痛痒,家长可温柔地为孩子按摩疼痛部位,缓解疼痛,避免孩子钻痛,切勿使用药物强行压制疼痛。
三、术后护理1、关注呼吸术后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呼吸情况,确保孩子能够自如地呼吸。
在出现呼吸急促或窒息等异常症状时,应马上通知医务人员。
2、保持吸入氧气术后,为了保证孩子的血氧饱和度,需要为孩子吸入纯氧气,保证孩子的呼吸系统畅通。
3、保持术后切口干燥术后家长应随时注意术后切口的情况,防止感染和污染,保持切口干爽,每天进行消毒。
术后家长应随时关注孩子体温,一旦发现体温异常,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总之,小儿手术的护理配合需要全面、科学、细致,增强家长与医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才能让孩子在手术过程中得到更好的照顾,更快地恢复健康。
儿外科护理常规(全本)小儿外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般疾病护理常规【术前护理】1、定时观察病儿体温的变化,预防呼吸道感染,若发现患儿体温升高,有感染迹象时,及时通知医生。
2、遵医嘱及手术要求准备皮肤,操作过程避免损伤皮肤;术前一天给病儿温水沐浴,清除手术野范围内的污垢。
3、术前准确测量体重并记录。
4、冬季各项操作,尽量减少病儿皮肤裸露面积及时间,夏季高温时避免空调直吹。
5、肠道手术病儿,遵医嘱术前 l 天更改饮食,口服缓泻剂,术前 1 天晚及术晨进行清洁洗肠。
6、手术前禁食水:婴幼儿术前 4-6 小时禁食,较大儿童术前 8 小时禁食。
7、根据患儿年龄,术晨测量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8、去手术室前更换清洁衣裤,去除各种饰物,嘱病儿排尿。
9、术前遵医嘱留置胃管、尿管,给予术前药物,注射术前针后禁止病儿下床活动。
10、准备病历、 X 线片及手术所需物品,随病儿一同带至手术室。
11、了解病儿手术名称、术式,并根据手术大小、麻1/ 23醉方式准备麻醉床、氧气及吸痰物品等。
【术后护理】 1、按相应麻醉术后护理常规。
2、与手术室人员交接患儿意识、皮肤、了解术中情况及术中液体出入量,迅速连接各引流管,遵医嘱给药调节静脉输液滴速适宜。
3、测量体温,定时观察病儿末梢循环变化并记录,若体温过高或过低应及时给予处理。
术后注意保暖,新生儿术后易出现低体温,应使用暖水袋保暖。
4、不能配合的患儿,嘱家长适当约束肢体以免抓脱伤口敷料、拔除输液或引流管。
5、观察病儿排尿情况,对术后 4~6 小时未自主排尿者应通知医生。
6、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及渗血,及时更换外层敷料或加压包扎止血,特殊情况及时通知医生;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若敷料被尿液浸湿,应及时更换。
7、引流管护理:牢固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弯曲、打折定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并记录。
8、观察病儿术后腹痛、腹胀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9、根据手术、麻醉方式和清醒时间,遵医嘱决定病儿进食的时间及饮食的种类。
婴幼儿手术全麻的护理配合与观察【摘要】婴幼儿手术全麻是婴幼儿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式,护理配合和观察至关重要。
在术前,护理配合包括婴幼儿的准备和家长的安抚,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过程观察要及时记录生命体征、麻醉效果和手术情况。
麻醉后的护理注意事项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意识恢复和疼痛管理。
麻醉后的观察指标包括心率、呼吸频率和皮肤颜色等。
了解婴幼儿手术全麻的常见并发症也是重要的。
婴幼儿手术全麻护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正确的护理和观察可以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保障婴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关键词】1. 婴幼儿手术全麻2. 护理配合3. 观察4. 术前护理5. 手术过程6. 麻醉后护理7. 麻醉后观察8. 并发症9. 结论10. 重要性1. 引言1.1 婴幼儿手术全麻的重要性婴幼儿手术全麻是一种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全身麻醉方法,适用于需要进行较长时间手术或对手术需求较高的婴幼儿患者。
婴幼儿手术全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够确保手术过程中婴幼儿的安全、舒适和合理的止痛。
在麻醉状态下,婴幼儿不会感受到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同时可以有效控制婴幼儿的体动,避免对手术的干扰。
婴幼儿手术全麻还能够减轻婴幼儿手术时的焦虑情绪,帮助他们更快地恢复健康。
在婴幼儿手术全麻的过程中,专业的护理配合和细致的观察至关重要。
只有充分了解婴幼儿手术全麻的特点和要求,才能够提供更加周到和有效的护理服务,保障婴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婴幼儿手术全麻的重要性在于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手术风险,确保婴幼儿的健康和康复。
2. 正文2.1 术前护理配合术前护理配合是保证婴幼儿手术全麻安全进行的首要环节。
在手术前,护士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要检查患儿的基本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体温等,确保患儿的身体状况适合手术。
要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儿的病史、药物过敏史等信息,以便在手术中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要告知患儿家属手术前禁食禁水的时间,避免手术时患儿出现呕吐等不良反应。
小儿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我院为一所综合性医院,开展小儿外科手术多年,收治的患儿年龄从出生后1d到14岁,常见的病例有小儿疝气、鞘膜积液、急性阑尾炎、隐睾、肠扭转、外伤等。
常用的麻醉方式有基础麻醉、静脉吸入麻醉、骶丛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局麻等,手术疗效显著。
护理配合体会如下。
1术前准备1.1心理护理术前1d,由巡回护士到病房探视患儿,与患儿建立感情,做到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并根据患儿的年龄、性格给予不同形式的表扬和鼓励,同时,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详细交代小儿术前禁食时间及注意事项,共同配合使手术能如期顺利地进行。
1.2物品的准备准备好术中所需用品,备齐抢救用物,检查抢救药品是否备齐,吸引器性能是否完好,小儿手术要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呼吸道阻塞引起的窒息,因此不论手术大小均需开通吸引器,备至手术床头,选择好合适的吸痰器,备好生理盐水。
选择合适的手术器械,小儿手术选用的器械以小巧、精细为宜,新生儿手术可用显微外科器械代替,另外,有些手术需要特殊器械,应根据手术种类准备好常用的和特殊的手术器械。
在准备手术器械时要征求术者意见,避免在术中重新准备器械而使手术时间延长婴幼儿手术,需备好小儿约束带,垫肩用的布单。
1.3调节室温小儿体温易受环境影响,外科手术中约50%一70%的患者会出现轻度的低温[1],因此,患儿进入手术室前应调节好温湿度,室温控制为24—25℃,湿度为40%-60%[2];冬季时对1岁以下婴幼儿手术时可使用加热毯及小棉被等;麻醉及手术消毒时注意保暖,减少身体不必要的暴露,避免受凉。
2术中配合2.1严格查对患儿进入手术室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核对床号、姓名、年龄、性别、公斤体重、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准备是否完善,禁食时间以及术前用药,皮试结果及手术区域皮肤准备情况,对患儿做到言语亲切、态度和蔼,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
多台小儿手术时,需详细核对,确保无误,应有专人守护,手术前由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手术,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