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完整---肾脏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22
肾单位演示模型之巴公井开创作天水市清水县第五中学《尿的形成和排出》一节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学期第四单位第五章的内容, 本节重点是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其中, 肾单位的构造、尿的形成原理和过程因为学生缺少相应的感性知识, 所以是本节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 我制作出了“肾单位演示模型”.通过试用, 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下面是这个模型的制作和使用介绍.1.1 肾小囊和肾小管就象一个“小漏斗”, 所以这两个结构用实验室经常使用的漏斗暗示;滤纸和输液管上的小孔相当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输液管的分歧节段相当于肾单位的分歧血管;注射器推动红墨水在输液管内流动相当于肾脏内的血液流动;红墨水由“肾小球”内的输液管渗出相当于血液中的一些成份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这些成份由漏斗管口流出相当于尿液.1.2 84消毒液可以使红墨水褪色.──本模型最年夜的立异点.2.肾单位和尿的形成静态演示模型的构造(如右图所示)注射器──肾动脉(为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应用稍年夜一点的注射器, 如50毫升);输液器管──依次暗示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输液器管在“肾小囊”内多绕几圈即可, 并在其上打几个小眼以便使红墨水从管中渗出)、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将输液器管在“肾小管”外多绕几圈即可)、肾静脉;滤纸──肾小囊内壁;漏斗──肾小囊(上面的“V”形)、肾小管(用下面的长颈暗示)红墨水──血液.3.1 课前用84消毒液将滤纸打湿.3.2 对比课本P81图示认识肾单位的结构;3.3 静态模拟尿的形成原理、过程:(如下图)推动注射器拉杆, 血液(红墨水)依次流经“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肾静脉”;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 “血液”中的部份物质经“肾小球壁”和“肾小囊内壁”(滤纸)过滤到“肾小囊”(漏斗), 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 部份物质被重吸收进入“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由“肾小管”流出的液体称为“尿液”;红墨水由输液管末端流出暗示“已过滤的血液”.因为滤纸事先用84消毒液打湿, 由“肾小球过滤”流出的红墨水酿成了无色的液体──“原尿”, 继尔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该模型构造简单, 易于把持;能直观形象地说明肾单位的基本结构, 能生动地演示尿的形成原理和过程;学生自主把持, 亲身体验, 增强了探究的趣味性.使用中有的学生发出由衷的惊叹, 并提出问题:“这么神奇呀!这是怎么回事呢?”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讨论课本P82资料分析中的讨论题, 学生更易理解, 学习效果更好.缺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不能直观演示, 敬请各位同行提出贵重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