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伤口造口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5.34 MB
- 文档页数:12
妙手愈伤口仁心化“腐朽”杨浦区中心医院造口师为病患再造生命新通道失独老人老杨怎么也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享受到女儿般的关爱。
第一次走进老杨家,恶臭扑鼻,王静意识到“又是一例久拖不愈的伤口”。
她迎着老杨难为情的目光,揭开腿上已看不出颜色的纱布,蛆虫在蠕动,全身这样的伤口有七处。
王静耐心地一个个处理,从伤口中引流出数十毫升的脓液。
数次上门后,老杨的伤口长出了新鲜组织。
他也慢慢放下了心里顾虑,更把非亲非故的护士王静视作“女儿”。
王静,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日前获得第四届“左英护理奖”,她是一名职业造口师。
她说,造口师代表了护士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她们的工作不仅是护理伤口,更要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
呵护伤口更要关爱内心杨浦区中心医院有一支伤口造口专科护理队伍,造口师每天面对的都是外伤、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糖尿病足下肢溃疡、造口等各种原因形成的伤口,整日与恶臭、脓血甚至蛆虫相伴,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脏和累。
然而,在她们眼里,造口人腹部开放的造口,是需要精心呵护的“玫瑰花”,而造口师就是守护玫瑰的使者,为病人重拾生活的信心。
那天,窗外暴风骤雨,家住长宁区的老王打开房门,诧异地望着浑身湿透的护士王娟,“王护士,怎么是你?”“老王,你的造口袋要换了,看你一直没来,我急死了!”老王因肠癌手术丧失了肛门排便功能,在腹部开了造口,每周两次要上医院换药室去更换造口袋。
但是老王最近几天发烧,耽搁了看病,本打算出门又遇到暴风雨,造口已经出现了粪水性皮炎和粘膜分离的并发症。
而且因为腹泻,造口底盘很难固定,老伴想帮忙更换,手忙脚乱剪坏了2个袋子,很心疼。
老两口正着急,没想到王娟自己跑上门来换药,这份真情令老两口感动。
护理部主任王静告诉记者,护理技能只是造口师工作的一半,另一半是对病人的人文关怀。
“遇到伤口化脓长虫的,病人往往自卑,有时甚至抗拒护理,但我们仍要不断安慰他们,‘没关系’‘不要紧’。
”王静说,再脏再臭,也不能表现出一点点嫌弃,处理完了,还要多说一句,“别担心,别人一点也看不出来呢。
伤口造口案例大赛总结
伤口造口案例大赛总结
伤口造口案例大赛是一次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关于伤口护理的理解和技能的比赛。
本次比赛提供了一个平台,医务人员可以分享他们对不同类型伤口的处理和康复的案例。
以下是对此次比赛的总结:
1. 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比赛涵盖了不同类型的伤口和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伤口护理的方法。
参赛者通过分享案例,能够了解其他医务人员在伤口处理方面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2. 促进经验交流:参赛者分享自己的伤口处理案例,能够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经验交流。
这为不同医院或机构的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的机会,进一步提高伤口护理的质量。
3. 发现创新方法:通过比赛,参赛者可以了解其他医务人员在伤口处理和康复中采用的创新方法。
这些创新方法可能改进现有的伤口护理方法,提高康复的速度和效果。
4. 促进病人康复:比赛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伤口护理的质量,从而促进病人的康复。
分享成功的伤口处理案例和经验可以让其他医务人员学习和应用到自己的实践中,最终受益的是病人。
5. 提高团队合作:比赛可以促进团队内外的合作。
参赛者可以与其他医务人员合作分享案例,并通过互相学习和讨论进一步提高伤口护理的质量。
此外,本次比赛还可以促进团队内部的合作,通过共享自己的案例,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总之,伤口造口案例大赛是一个有益的活动,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质量,促进伤口护理领域的创新和合作,最终提高病人的康复效果。
希望将来能够继续举办这样的活动,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多学习和分享的机会。
伤口造口护理案例汇报目录一、内容综述 (3)1. 报告目的与背景 (4)2. 案例选择与说明 (5)二、患者一般资料 (6)三、伤口情况分析 (6)1. 伤口类型 (7)创面大小 (8)创面深度 (9)创面颜色 (10)2. 伤口形成原因 (10)3. 伤口发展过程 (11)4. 伤口感染情况 (12)四、造口情况介绍 (13)1. 造口类型 (14)造口位置 (14)造口形态 (15)造口功能 (17)2. 造口皮肤状况 (18)3. 造口周围皮肤问题 (19)4. 造口并发症风险 (20)五、护理目标与措施 (21)1. 护理目标 (22)促进伤口愈合 (22)预防和控制感染 (24)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5)2. 护理措施 (26)伤口清洁与换药 (27)清洗方法 (28)换药频率与技巧 (28)造口护理 (29)造口袋更换 (30)皮肤护理 (31)造口周围皮肤保护 (33)营养支持 (34)营养评估 (35)营养液配置与使用 (36)心理护理 (37)患者心理状态评估 (38)心理疏导与支持 (40)六、护理效果评估 (41)1. 伤口愈合情况 (42)2. 造口功能状况 (43)3. 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44)4. 护理满意度调查 (45)七、护理经验总结与反思 (46)1. 经验分享 (47)2. 挑战与改进 (48)3. 后续护理计划 (49)八、结语 (50)一、内容综述本次“伤口造口护理案例汇报”旨在全面展示和深入探讨特定患者群体的伤口造口护理实践。
伤口造口护理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与患者的康复效果密切相关。
本次汇报围绕几个核心要素展开,概述了案例背景、患者状况、护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以及护理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本次汇报聚焦于具有代表性的伤口造口护理案例,旨在通过实际案例展示护理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所选取的案例涉及不同类型的伤口造口,如术后伤口、慢性难愈合伤口以及造口术后护理等,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典型性。
伤口造口优秀案例今天我要给您讲一个超棒的伤口造口案例,就像一场伤口界的“绝地大反击”。
话说有这么一位大爷,我们就叫他李大爷吧。
李大爷因为一场严重的肠道疾病,做了腹部造口手术。
刚做完手术的时候啊,那可真是一片愁云惨雾。
大爷看着肚子上这个突然多出来的“小玩意”,心里别提多难受了,整个人都变得消沉起来。
而且这个造口周围的皮肤啊,总是红红的,还有些破溃,就像一个调皮捣蛋的小鬼在捣乱,时不时就渗液,弄得大爷特别不舒服,还老是担心会感染。
这时候呢,我们的造口护理专家王护士就登场了。
王护士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她一到李大爷病床前,就先给大爷来了个超级暖心的笑容,让大爷的心情一下子就没那么沉重了。
然后她就开始仔细地查看造口的情况。
王护士发现,原来之前的护理用品不太适合李大爷的皮肤类型,就像是给脚大的人穿了小鞋,那肯定不舒服啊。
于是,她给大爷换了一种柔软、透气性特别好的造口袋,还耐心地教大爷和他的家人怎么正确地更换。
她一边换,一边像个解说员似的,“大爷啊,您看这个造口袋呢,就像给咱这个造口盖了个小房子,得让它住得舒服。
这个边边啊,要贴得严严实实的,但是又不能太紧,太紧了就像勒着脖子,造口也会不舒服的。
”除了这个,王护士还特别叮嘱大爷要注意饮食。
“大爷,您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想吃啥就吃啥啦。
那些辛辣的、太粗糙的东西就像小刺儿一样,会刺激到您的肠道,然后这个造口就又要闹脾气啦。
您得多吃点软烂的、好消化的食物,像米粥啊,鸡蛋羹啊,这些都是造口的‘好朋友’。
”在王护士的精心护理下,奇迹开始发生了。
没过多久,李大爷造口周围的皮肤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那些红红的破溃地方慢慢愈合了,渗液也越来越少。
大爷也不再愁眉苦脸了,还经常跟同病房的人说:“这个王护士啊,真的是我的救星。
我这肚子上的这个东西,现在感觉也没那么讨厌了。
”再后来呢,李大爷出院了。
他按照王护士教的方法,自己就能把造口护理得好好的。
现在啊,李大爷又能像以前一样,出去遛弯儿,和老朋友们下下棋,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
探究伤口造口护理在压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发布时间:2021-07-20T11:53:18.110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0期作者:坎梦娜[导读] 分析探究伤口造口护理在压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坎梦娜江苏省江阴临港医院江苏江阴 214443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伤口造口护理在压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的180例压疮高危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把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90例与观察组9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均实施伤口造口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发生压疮情况9例,占比10.00%,经过护理后总有效9例,占比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发生压疮情况49例,占比54.44%,经过护理后总有效29例,占比59.1%(P<0.05)。
结论:对压疮患者实施伤口造口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压疮护理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分析;探究;伤口造口护理;压疮患者;应用;效果压疮的形成是优于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造成的持续性缺氧和缺氧等原因导致的,患者的皮肤组织会发生溃烂坏死现象[1]。
压疮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身体受压部位发生水疱、红斑和溃疡现象。
患者发生压疮后非常容易出现感染情况,进一步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败血症,对患者的生命产生极大地威胁。
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的180例压疮高危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的180例压疮高危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把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90例与观察组90例。
其中对照组90例患者,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36~79岁,平均(55.66±10.19)岁。
观察组90例患者,男性49例,女性41例,年龄38~79岁,平均(56.29±10.06)岁,本次研究所有参与者临床基本资料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P>0.05)。
伤口造口护理案例分享家人们!今天我要给你们分享几个超有趣(其实是很有意义啦)的伤口造口护理案例,说不定以后能派上用场呢。
案例一:调皮宝宝的意外伤口。
我有个朋友,他家有个超级调皮的小宝贝,那简直就是个永动机,精力无限。
有一天,这小捣蛋鬼在院子里疯跑的时候,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绊倒了,膝盖擦破了好大一块皮。
那伤口看起来就像一张咧开嘴的小怪兽,还渗着血呢。
朋友当时就慌了神,赶紧把孩子抱回屋里。
我呢,因为懂一点伤口护理知识,就过去帮忙了。
我让他用清水轻轻地冲洗伤口,把那些灰尘和小石子啥的冲掉。
你知道吗,这小宝贝一边哭一边喊:“水妖怪来咬我啦!”可把我们逗乐了,不过还是得认真清洗呀。
冲洗完后,我用碘伏小心地给伤口消毒。
那小家伙哭得更厉害了,就像我要对他严刑拷打似的。
然后我用干净的纱布轻轻地覆盖在伤口上,再用医用胶布固定好。
我还跟小宝贝说:“看,你的膝盖现在穿上了小纱布衣服,可酷了。
”小家伙听了,哭声还真小了点呢。
在之后的几天里,每天都要查看伤口,看有没有红肿或者渗液。
每次换纱布的时候,就像一场小小的战斗,不过随着伤口一天天愈合,那小怪兽的嘴也慢慢闭上了,最后就剩下一道小疤痕。
这也提醒我们,家里有调皮的小朋友,一定要多注意他们的安全,不过有了小伤口也别怕,好好护理就会好起来的。
案例二:老人的造口护理挑战。
我邻居家的爷爷做了肠道手术,身上有了一个造口。
这对老人来说可真是个不小的挑战,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
刚开始的时候,爷爷很不适应,总是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了,有点沮丧。
他的家人也很发愁,不知道该怎么护理这个造口。
我就给他们分享了一些我知道的造口护理要点。
首先呢,要保持造口周围的皮肤清洁干燥。
就像照顾一个特别娇贵的小花朵一样,不能让它沾到脏东西。
每次换造口袋的时候,都要用温水和温和的清洁剂轻轻擦拭周围的皮肤,然后擦干。
但是有一次,可能是因为造口袋没贴好,造口周围的皮肤有点发红,还有点疼。
这可把爷爷急坏了。
我们就赶紧调整了造口袋的粘贴方式,还在周围的皮肤上涂了一些保护皮肤的药膏。
伤口造口护理在压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430080【摘要】目的分析针对压疮患者选择伤口造口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自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0例,按照对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伤口造口护理。
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P<0.05)。
结论将伤口造口护理运用到压疮患者中,可降低压疮产生率,避免对患者病情恢复造成不良影响。
【关键词】伤口造口护理;压疮;常规护理;护理效果压疮主要因机体局部受到长期压迫造成血液循环受限,从而导致皮肤、皮下组织因缺乏营养而出现的损伤、溃疡等症状[1]。
目前该症状常发生于因患病长期缺少运动、行动不便的患者中;最常产生压疮的部位包括骨骼突出部位、头部等,若未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则可能导致感染情况发生,致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因此需要对压疮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才能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2]。
本文就伤口造口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0例,按照对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伤口造口护理;观察组男、女18、12例。
年龄:46~78岁,平均:(62.39±1.45)岁;对照组男、女17、13例。
年龄:46~78岁,平均:(62.41±1.47)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P>0.05)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对本研究深入了解后自愿参与的患者;②临床资料完整患者。
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疾病或者无法在护理工作展开期间配合度医护人员的患者。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对患者可能产生压疮的因素进行分析,定时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翻身,并且在患者受压较严重的部位垫上软垫,对其受压情况进行关注,若出现皮肤溃疡等情况及时地对患者展开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