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手术配合
- 格式:docx
- 大小:16.26 KB
- 文档页数:4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手术配合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护理。
方法观察分析15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患者的护理要点。
结果本组病例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60min。
护理措施恰当,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宫腔镜电切术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恰当的护理措施是保障手术效果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3-0288-02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宫腔镜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治。
宫腔镜具有不开腹、安全、经济、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我院自2013年3月~5月完成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15例,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15例患者的护理配合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5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43岁,15例患者中,有异常子宫出血3例,不孕者2例,宫腔镜检查提示单发息肉7例,多发息肉3例。
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60min,住院时间4~6天。
所有病人均一次完成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成功率100%。
无1例水中毒、子宫穿孔、空气栓塞,无1例术后感染,效果满意。
1.2 手术方法:宫腔镜检查手术多采用静脉全麻,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术者探明子宫屈度及宫腔,扩张宫口至所需大小,将宫腔镜送入子宫腔内,按顺序检查宫腔内部位,通过显示器观察子宫腔内的病情变化,或在宫腔镜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
单发息肉切除根蒂后完整取出,多发息肉和息肉样增生者同时行浅层内膜切除,即切除内膜功能层。
2 仪器和器械的准备2.1宫腔镜设备1、内镜的照明系统:包括冷光源和光纤维。
2、内镜的视频系统:光学转换器、摄像机、彩色监视器、图像记录系统。
3、彭宫系统:全自动彭宫机,面板上有预设宫腔内压力、流量及流速。
4、动力系统:高频电刀2.2宫腔镜手术器械:1、镜头:有12°、30°等不同规格,一般选用30°镜头。
宫腔镜电切怎么操作流程
宫腔镜电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疾病。
宫腔镜电切操作流程如下:
1. 术前准备:患者需要提前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手术前身体
状况良好。
手术前一天需要禁食禁水,避免手术时出现呕吐等情况。
2. 麻醉:手术开始前,患者会接受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以确
保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3. 宫腔镜插入:医生会在患者的阴道内插入宫腔镜,通过镜头
观察子宫内部的情况,确定需要切除的部位。
4. 电切操作:医生会使用电切器具,通过宫腔镜引导下,精确
地切除子宫内的异常组织或肿块。
电切操作需要非常小心谨慎,以
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5. 清洗和止血:在切除完毕后,医生会用生理盐水冲洗子宫内部,清除残留的组织碎片。
同时,医生会使用止血药物或电凝器具
止血,确保手术区域不会出血。
6. 结束手术: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将宫腔镜取出,患者会被送
往恢复室进行观察。
在确认患者身体状况稳定后,可以出院回家休息。
7. 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和
性生活,保持休息,避免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总的来说,宫腔镜电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以帮助
患者解决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问题。
在手术前后,患者需
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康复。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手术配合子宫内膜电切术是利用宫腔镜在电视下切除或破坏子宫内膜,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是替代子宫切除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我院自1997年8月至1998年10月,开展全子宫内膜电切术26例,效果满意。
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26例,年龄35~57岁。
无心肺功能障碍,无生育要求,除外妇科恶性疾患。
均在硬膜外阻滞下施子宫内膜电切术。
手术时间20~ 85min,平均42min。
术中皆顺利,未见文献报道的并发症。
术日应用抗生素,术后1~3d即可出院。
随访2~8个月,18例完全绝经,占69.2%;6例月经较术前明显减少,2例失访。
二、术前准备1、准备仪器及部件,术前一日将西德STORZ电烧器、光电视频转换器、监视器、冷光源放置手术间,保证性能完好,将日本OLYMPUS硬管型宫腔镜及附件、电切电极、输入水管、输出水管、电烧导线、冷光源导线、视频转换导线(视频转换镜头除外),放入甲醛熏箱中熏蒸12h待用。
2、准备基础物品,将消毒钳、扩宫棒、窥器、子宫探针、子宫刮匙、宫颈钳、大镊及妇科会阴部手术常规敷料打包灭菌。
备5%葡萄糖溶液1 500~3 000ml,作为膨宫液。
三、术中配合要点1、患者入室后建立1条上肢静脉通路。
硬膜外腔阻滞后,取膀胱截石位,腿架高度不超过30cm。
在窝处垫棉垫,并用绷带将膝部轻轻固定于腿架上。
患者双腿分开的角度为110~120°。
老年患者相应小些。
2、常规会阴部消毒铺单,正确连接各仪器导线及操作部件,接通电源,使之处于工作状态。
⑴将电烧器负极片置于患者肌肉丰满处与皮肤完全接触,防止烧伤。
一般选择在臀部。
⑵调节冷光源亮度,保持亮度适宜。
⑶调节光电视频转换器至视屏图象清晰,视频转换镜头用0.5%碘伏液擦拭消毒。
先用无菌纱布浸沾碘伏液在镜头外壁反复擦拭3分钟,然后再用无菌干纱布将碘伏液擦净。
经细菌培养证实,此方法消毒效果可靠。
经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总结经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护理配合。
方法对65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患者的手术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 65例患者手术配合成功,预后均良好,无发生并发症。
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前充分准备和术中密切的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及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护理配合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进行诊断性刮宫,其缺点包括:损伤大;无麻醉下进行,病人痛苦;不能直视息肉处。
宫腔镜手术是一项目前较为先进的微创性妇科诊疗技术,其具有直观、准确等特点及优势,一般选用静脉全麻或椎管内麻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减少术后疼痛和不影响卵巢内分泌功能等优点,已成为诊断和治疗宫腔内疾病的首选方法。
[1]我院于2010年10月一2012年9月为65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实施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65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1岁,未婚3例,已婚未孕者5例,手术时间25-40min,病理报告异常2例。
2 术前准备2.1 术前访视:术前一日到病房进行访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向患者介绍详细介绍手术方法、手术体位及该手术的先进行[2],安全性,使她们解除心理压力,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同时嘱患者术前要配合病房护士做好禁食、禁饮和阴道准备。
2.2 物品的准备:宫腔镜显示器一套、宫腔镜电切器械、等离子电切机、人流包、宫颈扩张条(8-10号)、膨宫液(0.9%氯化钠溶液)、膨宫管2.3 仪器的准备:术前一天检查电视监护系统、冷光源、摄像枪、膨宫加压器、工作站、等离子机的性能,确保正常运行。
3 护理配合3.1手术体位:首先在上肢建立一条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医生进行麻醉,一般选用静脉全麻或椎管内麻醉。
麻醉成功以后,将患者体位摆放成截石位,臀部与床缘齐平,双腿下加用软垫并保持平整,用约束带将双腿固定于支架上,摆放不当可导致腓总神经及骶神经损伤,还可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手术配合
子宫内膜电切术是利用宫腔镜在电视下切除或破坏子宫内膜,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是替代子宫切除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一、术前准备
1、准备仪器及部件,术前一日将西德STORZ电烧器、光电视频转换器、监视器、冷光源放置手术间,保证性能完好,将日本OLYMPUS硬管型宫腔镜及附件、电切电极、输入水管、输出水管、电烧导线、冷光源导线、视频转换导线(视频转换镜头除外 ),放入甲醛熏箱中熏蒸12h待用。
2、准备基础物品,将消毒钳、扩宫棒、窥器、子宫探针、子宫刮匙、宫颈钳、大镊及妇科会阴部手术常规敷料打包灭菌。
备5%葡萄糖溶液1 500~3 000ml,作为膨宫液。
二、术中配合要点
1、患者入室后建立1条上肢静脉通路。
硬膜外腔阻滞后,取膀胱截石位,腿架高度不超过30cm。
在窝处垫棉垫,并用绷带将膝部轻轻固定于腿架上。
患者双腿分开的角度为110~120°。
老年患者相应小些。
2、常规会阴部消毒铺单,正确连接各仪器导线及操作部件,接通电源,使之处于工作状态。
⑴将电烧器负极片置于患者肌肉丰满处与皮肤完全接触,防止烧伤。
一般选择在臀部。
⑵调节冷光源亮度,保持亮度适宜。
⑶调节光电视频转换器至视屏图象清晰,视频转换镜头用
0.5%碘伏液擦拭消毒。
先用无菌纱布浸沾碘伏液在镜头外壁反复擦拭3分钟,然后再用无菌干纱布将碘伏液擦净。
经细菌培养证实,此方法消毒效果可靠。
碘伏液擦拭消毒法还具有简便、快捷的优点。
3、扩张宫颈放入窥器,护士将扩宫棒由小到大依次排列,供术者逐渐扩张宫颈至能容纳宫腔镜外鞘,放入宫腔镜。
扩宫时,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心率、血压、呼吸幅度及血氧饱和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麻醉医师和术者。
4、将吊瓶式一次性输液器(简称吊瓶)挂于输液架上,倒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作为膨宫液,连接输入水管和输出水管,保证膨宫液灌注与排出通畅。
调节输液架高度,使吊瓶中液面高于手术床面1m。
利用膨宫液体的液面差维持膨宫压力。
一次灌注量以术者能看清宫底和输卵管开口为宜。
5%葡萄糖溶液是非离子溶液,电切时不会电击患者。
膨宫能使宫腔扩大,术野清晰,便于操作。
宫腔内的液体量保持动态平衡,经输出管流出的膨宫液不但可以带走电切掉的组织,而且有降低宫腔温度,收缩局部血管,减少出血的作用。
膨宫液总用量一般为1 000~ 3 000ml。
5、在视屏监视下,术者应用电切环依次电切子宫内膜,再用球形电极熨烫切面。
巡回护士根据术者需要调节电烧器强度,电切输出功率一般100w,电凝40w。
切除的组织碎片送病理检查。
6、电切完毕,连接微波治疗仪,作辅助治疗。
三、体会
1、做好术前访视。
此手术是我院开展的新技术,患者对此缺乏了解,对预后存在疑虑。
因此,巡回护士于术前一日到病房访视患者,介绍手术方法、手术体位及该手术的先进性、安全性,使她们解除心理压力,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同时嘱患者术前要配合病房护士做好肠道和阴道准备。
2、做好术中并发症的监护和预防,术中并发症主要包括:
⑴静脉空气栓塞:国外文献报道,宫腔镜手术中可发生静脉空气栓塞。
为了防止发生,我们认为取膀胱截石位手术时,要避免头低臀高位。
若术者操作需要,应将整个手术床面抬高或者降低术者的坐凳。
术中若发现患者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降低、心前区听诊有水轮音时,表明可能发生了静脉空气栓塞,要立即进行抢救。
⑵水中毒:水中毒是膨宫液量过大,水超量吸收所至。
当手术时间过长,大量使用膨宫液时,巡回护士应向术者报告灌注量和排出量。
OLSSON发现在手术操作正常压力下会有少量至中等量液体经输卵管吸收。
术中应注意观察病情,疑有水中毒时,遵医嘱静脉滴注利尿剂或小量高渗盐水,并限制液体入量。
⑶子宫穿孔:硬管型宫腔镜外鞘较粗,电切电极为伸缩弧形电极。
遇到子宫极度前屈、后屈位的患者,在视野局限非直视的条件下,若操作不熟练、用力过猛,偶可致子宫穿孔。
患者主要表现烦
躁不安、多汗、血压下降、腹胀等。
此时应降低膨宫液压力。
遵医嘱迅速静脉滴注缩宫素 20U,地塞米松10mg。
⑷防止电烧伤:认真核对膨宫液体,避免将电解质溶液倒入膨宫液体瓶。
术中经常检查负极片,观察是否有松脱。
3 做好仪器的保养。
手术结束后,宫腔镜及操作部件用清水冲净,晾干,金属关节部位用石蜡油擦拭后收藏备用。
冷光源导线勿打死折,以免损坏光束。
电烧器、冷光源、光电视频转换器、监视器各旋钮回复零位,加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