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地区B02、B03地块地下空间工程-上海世博发展集团
- 格式:pdf
- 大小:183.50 KB
- 文档页数:3
上海世博会地区B02、B03地下空间工程(B03A-02中国黄金大厦)项目地下连续墙+内支撑施工考察报告上海世博会区B02、B03地下空间工程(B03A-02中国黄金大厦)项目与2013年9月份开工,由于前期其他原因,与11月份开始地基加固,到2014年4月份地基加固结束开始开挖基坑,施工地下连续墙和内支撑。
(下部为金元宝造型,上部为帆船造型)由于上海当地的地质条件较差,淤泥质土和流沙类似,首先要在基坑四周做地下连续墙,打混凝土旋喷挤密桩,喷射混凝土固结,待固结达开挖条件后开始挖基坑。
开挖前还要把钢构柱提前打到地下,落到预先打的桩顶,此柱作为内支撑的支座。
(第一道支撑)(内支撑支座处钢构柱)由于建设地点为世博会地区,该项目为2010年世博会澳大利亚馆所在位置,拆除后地下仍有桩存在,就近的卢浦大桥在建引桥时,拉锁基础在此,此地区之前是一钢厂的设备间,地下设备基础众多,并且地区存在一20mX8mX7m的钢筋混凝土夹钢板油库,给施工造成很大不便,清理障碍物耗时耗资巨大。
地下连续墙+内支撑施工工艺可大致分为:地下墙施工,立柱桩施工,第一次土方开挖,第一道支撑施工,第二次土方开挖,第二道支撑施工,第三次土方开挖,第三道支撑施工,第四次土方开挖,第四道支撑施工。
(因该项目靠近地铁,经地铁部门强烈要求,以及二道内支撑层高原因,此工程采用四道内支撑,上海地区其他工程一般都采用三道内支撑)浇筑基础底板,拆除第四道支撑,以此类推,现已施工到地下负二层顶部,随后将拆除第二,三道支撑。
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原理是将高层建筑地下结构自上往下逐层施工,即沿建筑物地下室四周施工连续墙或密排桩,作为地下室外墙或基坑的围护结构,同时在建筑物内部有关位置,施工楼层中间支撑桩,从而组成逆作的竖向承重体系,随之从上向下挖一层土方,一同土模浇筑一层地下室梁板结构,当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作为围护结构的内水平支撑,以满足继续往下施工的安全要求。
与此同时,由于地下室顶面结构的完成,也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条件,所以也可以同时逐层向上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项目建筑方案征集任务书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项目建筑方案征集任务书 (若有与规划设计条件不一致之处,以规划设计条件为准)1 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简称:世博中国馆)1.2 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区核心区,处于世博会园区主入口的突出位置。
设计控制范围北起北环路,南至南环路,西起上南路,东至云台路,其中有轨道交通8号线穿越,有过道与磁悬浮车站相接。
1.3 项目内容中国国家馆、中国地区馆、港澳台馆三部分组成。
其中中国国家馆建筑面积为20000平方米;中国地区馆建筑面积为30000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港、澳、台分别为独立馆,每展厅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中国国家馆是建筑的主体,建筑布局上应处于主要地位。
世博会举办期间,本项目是世博会主题演绎的主要展示区和重要载体,通过各种视听效果,展示古今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内容。
世博会后,中国国家馆将作为世博会永久性的专题博物馆保留,中国地区馆则将和世博会主题馆一起综合考虑、统筹利用,作为举办各类商业性展览和活动的场所。
1.4 投资控制本项目工程总投资控制在6.5亿元人民币以内(不含土地费)。
1.5 设计范围本次方案征集,应征单位(个人)需要完成本项目用地范围内的中国国家馆、中国地区馆两部分的方案设计,设计成果应满足中国关于项目方案深度要求的有关规定。
港澳台馆将由港、澳、台自建,应征单位(个人)只需预留用地范围,不作深度要求。
2 设计目标2.1 突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现中国国家形象应征方案首先应符合中国2010年世博会园区的总体规划理念,体现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与“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同时,作为东道主的展馆,中国馆的展示主题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因此,本项目的设计方案应突出中华文化的精髓,通过简洁、现代的设计语言,通过鲜明的和具有时代性的建筑外观,展示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华智慧,展示城市发展给人们带来的生活环境改善,展示中国古代科技智慧和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以及科技创新给中华民族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展现中国城市文明的历程,展现中国地域与文化特征,展现庄重、友好的中国国家形象。
2010上海世博会各场馆设计 [图片]随着秒针滴答滴答地摆动,2010年上海世博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5月1日世博会将正式开幕,在此期间,各与会场馆的收尾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日前,《波士顿邮报》选出一组上海世博会接近完工的建筑工地的最新照片,让我们对比各场馆的设计效果图,一起看看它们的完成情况。
上海世博会工地,从世博会大道看到的中国馆(右)。
上海世博会工地,两人个走在中国馆顶上的观光通道。
中国馆效果图中国馆设计图主题:“东方之冠”,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造型亮点:造型围绕“里弄”、“老虎窗”的构思,运用“折纸”手法,形成了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立体建构;屋顶模仿石窟门“老虎窗”正面开、背面斜坡的特点,做到形神兼备。
充满中国元素,同时满足功能需求。
设计理念: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地区馆水平展开,二者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上海世博会工地,建筑工人在清理利用太阳能的建筑“阳光谷”外部。
上海世博会工地,“阳光谷”和中国馆在接受灯光测试。
世博轴阳光谷效果图世博轴是由地上二层和地下二层组成的立体交通枢纽,作为上海世博会的主入口,将在世博会期间承担园区内23%的人流。
其最独特之处在于,在世界上首次采用阳光谷结构,使自然光可以透过璃阳光谷玻倾泻而入,从而满足部分地下空间的采光和通风需求,提升地下空间舒适感的同时节约大量能源。
上海世博会工地,在英国馆“种子圣殿”工作的几名工人。
在英国的“种子圣殿”内,能看到裹在用作建筑表面的亚克力杆顶端的种子。
上海世博会英国国家馆效果图主题:“传承经典,铸就未来”造型亮点:“种子圣殿” ,建筑外部向各个方向伸展大量的触须,触须顶端带有细小彩色光源,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和颜色,使展馆表面形成各种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
设计理念:参观者在进入“圣殿”之后会发现6万根亚克力杆每一根里都含有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种子,它展示了英国在全球自然资源保护上所起的领先作用,同时也向公众展示了生物多样性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所能给我们带来的创意和其中蕴含的巨大潜力。
他山之石如今,对于城市发展来说,土地资源的利用范围早已不仅限于平面,而是立体的。
因此,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受到重视。
2023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提出,鼓励地上地下空间立体开发,用“地下”换“地上”。
2021年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数据显示,长三角城市群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中的珠三角城市群,共同构成主导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增长极。
数据显示,早在2020年,我国东部地区的城市地下空间新增建筑面积同比上升,增长率达3.78%,尤其以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最为显著。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数据显示,上海地下空间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中心城区基本形成了多中心、网络化的地下空间发展形态。
潜力资源 地下空间开发亮点频频2023年3月,连通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与国家会展中心的地下通道hubo商业街全新亮相,不仅为这个2019年底就已开通的千余米进博会交通配套项目增加了多姿多彩的丰富业态,也为附近工作生活的市民提供了一处便利的超大商业空间。
“在新城开发、城市更新等成片建设地区,地下空间整体开发模式受到了政府和开发商青睐。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何耀淳表示,“像虹桥枢纽—国展中心这样的大型项目,从规划之初就明确了地下空间整体规划、逐步开发的原则,从设计到建设车库正式开挖,项目单个竖井开挖直径达23.02米,是目前世界最大直径竖井,建成后将提供停车位304个,有力缓解街道长期存在的“停车难”压力。
近5年来,上海市全面开展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作,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为公园、绿化腾出了更多地面空间。
三重挑战 安全、秩序和效率上海市地下空间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人防工程建设。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和轨道交通建设,上海市的地下空间开发规模迅速扩大。
截至2023年3月28日,上海市共有地下工程43168个,总面积近1.5亿平方米,主要分为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共基础设施和轨道交通设施三类。
上海后世博央企总部基地项目群开发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与建议)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推进,扩大城市空间容量的需求与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为解决这些矛盾,城市地下空间统一开发已成为公认的发展趋势。
仅在上海便已有很多开发完成的案例,如人民广场商圈、徐家汇商圈等,均进行了大规模的地下开挖,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争取到了很多宝贵空间。
本文就位于上海后世博地块的央企总部基地项目群开发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主要问题进行综合阐述,对项目群开发建设过程中的通病以及该项目群独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地下空间;项目群;土地使用效率作者简介:陈光耀(1989– ),男,江苏启东人,学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研究。
E-mail:*****************一、项目建设背景介绍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后,浦东区域除了如世博中心、世博展览馆、中国馆、世博轴等少数永久保留的建筑外,总计有近4平方公里的地块需要重新进行整合开发,涉及到了A、B、C、G四大地块。
其中的B地块北起于世博大道、南至于雪野二路、东始于世博轴(周家渡路)、西止于卢浦大桥(长清北路)。
本地块中的B02、B03属于本文讨论的主体,两个子地块被规划为建设央企总部基地所用,共涉及多家央企以及上海电力、世博等总计15家单位入驻,规划建设20余栋单体,以及东西走向、南北走向的规划道路各一条。
地上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米,地下总建筑面积约41万平米,建设体量巨大。
图1:后世博央企总部基地项目群平面图(B02、B03地块)后世博区域B02、B03地块在规划之初便确定了基于项目群开发的建设方案:项目地下部分并不独立,以四个或六个项目为一组作为一个大基坑进行开挖,遵循“地上独立、地下贯通”的原则建设,建有大量的公共使用区域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所有项目在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过程开发建设,从2015年初开始至2016年底陆续投产。
目录编制说明 ......................................................................................... - 1 -第一节、工程基本情况 ................................................................... - 3 -一、工程简况 (5)二、编制依据 (8)第二节、施工筹划和部署 ................................................................... - 9 -一、工程创优目标 (9)二、场地布置及施工顺序计划 (9)三、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组织安排 (9)四、施工设备组织 (11)五、工程施工工期安排 (12)六、用水、排水布置 (12)七、用电布置 (13)八、施工准备 (13)第三节、施工方案及施工措施 ......................................................... - 16 -一、施工方案概述 (16)二、三轴搅拌桩施工工艺技术 (16)第四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 21 -一、成桩施工期的质量控制 (21)二、开挖前养护期的质量控制 (22)三、基坑开挖期的质量控制 (22)四、检验批抽检计划 (23)第五节、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 25 -一、安全生产措施 (25)二、文明施工措施 (26)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加固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说明编制目的:本施工组织设计是为明确上海世博会地区B02,B03地块地下空间工程(B02A-03,06中铝地块)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土体加固分项工程的特点、难点,优化工程施工工艺,合理配置工程资源,作到有计划、有秩序的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工期,指导工程顺利施工而编制。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关于命名2014年度上海市“平安工地”的通知正文:---------------------------------------------------------------------------------------------------------------------------------------------------- 关于命名2014年度上海市“平安工地”的通知沪建管联〔2015〕365号各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综治办,各有关单位:2014年,本市建设系统按照中央和上海市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平安工地”创建活动的通知》(沪建交联〔2009〕470号)精神,凝聚各方力量,落实创建措施,深入推进具有建设系统特色的“平安工地”创建活动,有力促进了建设工地的安全稳定。
为深化本市“平安工地”创建活动,经检查考评,现决定:命名嘉闵高架路(北翟路-G2)及地面道路新建工程JMB1-4标等40个工程项目工地为2014年度上海市“平安工地”。
希望被命名的项目工地再接再厉,保持荣誉,继续巩固和提高创建成效。
各建设单位、施工企业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深化“平安工地”创建活动,确保工程建设安全优质,为平安上海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二○一五年五月二十六日2014年度上海市“平安工地”名单1 嘉闵高架路(北翟路-G2)及地面道路新建工程JMB1-4标项目2 嘉闵高架路(莘松路-联明路)道路新建工程JMN1-1标项目3 嘉闵高架路(莘松路-联明路)道路新建工程JMN1-4标项目4 中船长兴造船基地二期工程2#舾装码头下游段和4#材料码头项目5 大芦线航道整治二期工程(闵行浦江段)1标项目6 大芦线航道整治二期工程(闵行浦江段)2标项目7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内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18标段项目8 虹梅南路新建工程合流污水改排工程W1标项目9 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佳乐苑、东大盈港地下配套工程项目10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朝阳河地下配套工程项目11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小涞港地下配套工程项目12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二期105标陈春东路站土建工程项目13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三期(东延伸)4B标段申江路站土建工程项目14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三期(东延伸)工程5标段金海路站土建工程项目15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三期(东延伸)4A标段金桥路站土建工程项目16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三期(东延伸)7标段曹路站土建工程项目17虹口港泵闸工程(土建部分)项目18长兴岛青草沙水库周边水系调整工程2标项目19凌桥水厂排泥水处理技改工程项目20宝山美罗家园大型居住社区供水外配套罗店水库泵站新建工程项目21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湖泊边缘景观工程项目22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动力燃油防火试验室、环境控制试验室工程项目23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强度试验室建设工程项目24上海世博会博物馆新建工程项目25上海市世博会A片区“绿谷”地下空间工程(A03A、A03B地块)项目26上海轨道交通十号线吴中路停车场地块工程项目27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项目(北块)施工总承包(二标段)工程项目28上海迪士尼——园区五一期工程项目29中化集团世博B03C-02地块商办楼工程项目30上海世博会A片区“绿谷”地下空间工程(A10A、A10B地块)项目31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东块)工程项目32上海科技大学新校区一期工程项目33国家电网世博园区办公楼(B02B-02、05地块地上部分)工程项目34国家电网世博园区办公楼(B03D-01、03地块)工程项目35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飞行实验实训基地工程项目36迪士尼乐园配套项目酒店二总包H2-b标工程项目37上海世博会地区B02、B03地块地下空间工程(B02B-02、05国网地块)项目38康平路天然气排管工程项目39福海路(沪宜公路—裕民路)燃气管道改造工程项目40曹杨路(兰溪路—隆德路)燃气管道改造工程项目——结束——。
上海世博会地区A片区绿谷项目全专业管理模式研究陈俊【摘要】上海世博会地区A片区绿谷项目为特大型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包含有多项限制条件和创新要求.为此,研究分析了该工程不同于一般建设项目的特点,通过项目全专业管理模式平衡协调各参与主体的分项任务,最终实现环境宜人、低碳环保、极具活力的国际知名企业总部集聚区的建设目标,为特大型项目建设积累了经验.【期刊名称】《建筑施工》【年(卷),期】2019(041)007【总页数】3页(P1384-1386)【关键词】大型建筑项目;全专业管理;组织协调;管控要求【作者】陈俊【作者单位】上海建工房产有限公司上海 20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71上海世博会地区A片区绿谷项目(以下简称绿谷项目)系在世博会址建设的大型建筑项目,受到广泛关注。
项目包含多项建设领域创新,且要在诸多限制条件下建设。
本文尝试分析该项目不同于一般建设项目的特点,研究通过全专业管理模式平衡协调各项建设目标的相关措施,归纳总结将创新要求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为类似项目积累经验。
1 研究全专业管理模式的目的建设项目全专业管理是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全面统筹各项工作、调整平衡主要建设目标的管理过程。
管理的重点是项目的最终建设目标。
大型建筑建设的复杂度高于一般建设工程。
同一项目兼具不完全相容的多项目标,有经济上的,有政策上的,也有文化传承上的。
一个项目的参与主体往往有一个或多个目标,其实现自身目标的过程是与其他参与主体相协调的过程。
大型建筑项目的建设一般均具有一些特殊情况超出各审批单位通用管控标准,需通过一定的工作方法协调各审批单位的管控要求。
不同于普通项目可以采用项目公司负责制、全代建制或者国际较为通用的建筑师负责制,大型项目需要特别的组织形式以保障多目标的实现,中间需要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协调多个参与主体,从而最大限度实现各项建设目标[1-4]。
2 研究本项目全专业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绿谷项目在区域建设理念、规划创新与落地实施、服务周边重点项目方面具体问题较多,具有特殊性。
等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地上、地下空间协调一体化开发是建设生态宜居美好城市的重要途径。
中央活动区(CAZ)具有公共性强、承载功能多、轨道交通站点密集、慢行需求强烈、风貌保护要求高等特点[3],特别是上海这类人口高度密集的超大型城市CAZ,路网密度高、规划用地规模小、建设强度高、开发主体多,推进建设用地进一步地上地下复合化、一体化使用具有更大的必要性。
1 CAZ 地下空间规划导向CAZ 的地下空间除了需要满足城市普遍性的地下轨道交通、市政设施建设及人防需求外,还需格外注重对地区公共活力的补充和对地面交通的修补与拓展。
1.1提升地区整体的人流循环利用地下空间的完整性及其与地面空间的对应关系,建立通达的慢行网络,使各功能节点、轨交站点、重要垂直交通之间互联互通,弥补地面交通空间,尤其是慢行和静态交通空间的不足,提升人流可达性,从而提升CAZ 的公共活力。
1.2打造服务型地下空间CAZ 承载商务商业、文化休闲、生态体验等多种公共活动功能,但载体空间十分有限,尤其是近地面的优势空间稀缺。
提升地下空间的公共服务性,设置适合的配套功能,为地面功能提供补充或支撑,对于CAZ 主体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1.3地下空间高效整合,协调共享对地下空间进行资源整合,对交通空间和停车空间进摘要 城市中央活动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于提升地区公共功能与空间品质有重要意义,而规划实施越来越成为当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本研究从上海世博园区规划建设实践出发,分析总结地下空间规划实施难点主要在于地下连通实现、公共功能保障和建设运营整体性。
研究从规划和建设运营两个层面分别提出应对建议,为其他同类型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地下开发为落脚点,研究呼吁地下空间规划的实施需要更加精细化的空间规划,以及实施机制的不断创新。
关键词 地下空间;规划实施;中央活动区;世博园区中图分类号 TU922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892/ki.csjz.2022.16.14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in the urban central activity are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public function and space quality, but the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biggest problem faced at present. Based on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Shanghai World Expo area,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at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mainly lie in the realization of underground connectivity, the guarantee of public function and the integrity of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both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other similar regions. To realize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underground development, the paper calls for the refinement of space planning and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of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Key words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central activities zone; World Expo area随着近年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规模化发展,我国已成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大国[1,2]。
上海世博会地区B02、B03地块地下空间工程——规划一路、规划二路道路及公共绿地地下空间工程
环保措施落实情况报告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上海世博会地区B02、B03地块地下空间工程——
规划一路、规划二路道路及公共绿地地下空间工程
建设地点:浦东新区世博会地区会展及其商务区B片区博航路、国耀路道路以及公共绿地下方
建设单位:上海世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概况:
本项目用地总面积为2.13万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约为55871平方米:地下一层5024平方米,地下二层19275平方米,地下三层17703平方米,地下四层11746平方米,1#~5#通道面积2123平方米。
地下一层为公共管廊及地下车库,地下二层至四层为车库及配套用房。
其中规划二路东段为整个B片区的配套服务机房。
其他公辅设施:(1)本项目地块从周边二条市政道路上(博航路、国耀路)各自接出一根DN200的引入管进入基地,供本地块生活及消防使用。
室内采用污、废水分流排水系统,室外采用污水和雨水分流排水系统。
地下室排水根据功能要求,由分散设置在集水井中的潜水泵提升后,就近排至室外相应市政雨污水管网。
(2)地下室二层设有两座10kV变电站,各设2台630kV A变压器。
(3)本项目地下车库除地下一层有对外车道的区域以外,其余都采用机械进风、机械排风,有对外车道的区域为机械排风、车道自然补风。
二、环评文件及试生产审批
本项目于2012年8月由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上海世博会地区B02、B03地块地下空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并于2012年9月获得环评审批(批复文号:沪环保许评[2012]544号)。
三、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表3 项目采取的环保措施列表
1、废气治理措施
地下车库排风经排风井排放,排放高度约地面以上1m。
垃圾房保持地面清洁,定期冲洗,定期喷洒灭蚊蝇药水等,防止明显的臭气影响。
垃圾房臭气通过排风井排放,排放高度约为绿化以上1m。
2、废水治理措施
本项目生活污水纳管排放。
本项目地下车库冲洗废水经集水格栅井(自带隔油沉砂功能)初步处理后,通过水泵叶轮加压提升汇总集中进入市政污水管网。
3、噪声治理措施
水泵、风机、变压器等均选用高效低噪声型变频设备,且设置在隔声性能良好的地下空间设备用房内(室内均采用吸音板隔声降噪)。
进排风设备采取基础隔振,并选用柔性接头。
采取上述隔声降噪措施,且经距离衰减后,各噪声设备对厂界噪声贡献较小。
4、固废治理措施
生活垃圾收集至地下室垃圾房后由环卫部门及时外运处置。
地下车库格栅井内废油脂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处置。
5、地下水治理措施:无
6、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措施:无
7、环境管理、环境监测措施:本项目将积极落实环境保护人员培训工作。
具有专职人员定期对风机、水泵、变压器等进行维护和日常管理;具有专职人员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并委托环卫部门及有资质单位定期清运。
8、总量控制:本项目不涉及总量控制指标。
9、施工期治理措施:
项目建设准备阶段,由总承包建设单位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排定现场防污染措施。
施工污水、废水:现场施工人员有特定的住处,生活污水等利用B片区外已有的成熟区域配套设施收集,纳管排放进入白龙港污水处理厂。
施工泥浆水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
对废弃油脂类收集。
施工期废气和扬尘:施工使用的黄沙、水泥及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堆的表面均加以遮盖;及时清扫施工工地地面尘土并洒水,设置高压冲水设备及安排冲洗人员对出工地车辆车轮进行清洗;渣土、建材垃圾密闭化运输。
施工噪声: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和《上海市建筑机械管理条例》中有关规定。
严格执行夜间22:00-次日6:00严禁高噪声设备施工作业的规定。
加强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对运输车辆的管理及施工管理。
施工固废:施工单位严格按照《上海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垃圾处置管理办法》的要求执行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垃圾的处置与管理。
施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应集中堆放到固定地点,由环卫部门统一及时清运。
施工过程中尽量利用工地本身产生的渣土,做到土方平衡,减少外运渣土量。
生活垃圾应收集到统一的垃圾集中点,委托环卫部门统一及时处理。
四、“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
本项目各项环保设施落实到位,现向浦东新区环境保护和市容卫生管理局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望予批准。
上海世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