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母发展史
- 格式:pptx
- 大小:8.70 MB
- 文档页数:24
航母建造工艺发展史:一部科技进步与军事需求交织的壮丽史诗自航空母舰诞生以来,它已成为海上力量的象征,是各国海军竞相追逐的巅峰之作。
航母的建造工艺发展史,不仅是一部科技进步的历史,更是一部军事需求与工业实力交织的壮丽史诗。
一、航母的雏形与早期探索20世纪初,随着飞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探索将飞机与军舰结合的可能性。
1918年,英国改造出一艘名为“百眼巨人号”的客轮,成为世界上第一艘全通甲板航母。
尽管这艘航母并非专为航母设计,但它为后来的航母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后,各国纷纷开展航母研究与建造工作,如英国的“暴怒号”,它成为最早由军舰改装并具备飞机起降功能的航空母舰。
二、航母建造工艺的初步形成随着航母在二战中的广泛应用,航母建造工艺得到了飞速发展。
这一时期,航母的设计逐渐成熟,建造工艺也日趋完善。
美国在这一时期成为航母建造工艺的佼佼者,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和科技水平,打造出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航母。
在航母建造过程中,船体结构、动力系统、武器系统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特别是斜角甲板的创新,使航母的作战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斜角甲板的设计使得航母在进行飞机起降作业时,可以同时进行其他作业,提高了航母的作战效率。
三、现代航母建造工艺的发展二战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军事需求的变化,航母建造工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现代航母不仅要求具备强大的作战能力,还要求具备较高的隐身性能、信息化水平和综合保障能力。
在建造材料方面,现代航母大量采用高强度钢、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以提高船体的结构强度和抗冲击能力。
在动力系统上,核动力航母成为发展的主流,为航母提供了几乎无限的续航能力和更高的航速。
在武器系统方面,现代航母装备了先进的舰载机、导弹系统、火炮系统等,具备了远程打击、防空反导、反潜作战等多种能力。
此外,现代航母还注重信息化建设和综合保障能力的提升。
航母上配备了先进的指挥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导航系统等,实现了信息化作战和指挥控制一体化。
航空母舰简介航空母舰概述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母舰”辞条介绍:航空母舰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海军水面战斗舰艇的最大舰种。
按排水量分为大型航空母舰、中型航空母舰和小型航空母舰;按战斗使命分为攻击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按动力分为核动力航空母舰和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主要用于攻击水面舰艇、潜艇和运输舰船,袭击海岸设施和陆上战略目标,夺取作战海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支援登陆和抗登陆作战。
我们通常讲的航母是航空母舰的简称,航母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将通讯、情报、作战信息、反潜反导装置及后勤保障整合为一体的大型水面战斗基地平台。
航母是航母舰队的核心舰船,有时还作为航母舰队的旗舰,舰队中的其它船只为航母提供保护和供给,而航母则提供空中掩护和远程打击能力。
航母的出现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它使传统的海战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而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海战。
强大的航母编队集防空、反舰、反潜以及对岸攻击的作战能力为一体,是当今海战场上最强大的力量,是足以与核武器比肩的战略性武器,是可以为国家利益做出特殊贡献的“海上霸王”。
航空母舰发展史1910年11月14日,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Eugene Ely)驾驶“柯蒂斯”双翼机首次从前甲板铺有25米木制跑道的“伯明翰”号轻巡洋舰(USSBirminghamCS-2)上起飞。
1911年1月18日,尤金·伊利又驾同一飞机在后甲板铺有36米木制跑道和22根阻拦索的“宾夕法尼亚”号装甲巡洋舰(USSPennsylvaniaACR-4)上首次降落成功。
1912年5月2日,英国的查尔斯·萨姆逊中尉驾机从行驶的军舰上完成了起飞。
1912年和1917年,英国的查尔斯·萨姆逊中尉和邓宁中校又分别驾机从行驶的军舰上完成了起飞和降落。
这些勇敢者的试验,预示着航空母舰时代的到来。
兵器知识库-战后以来航空母舰经历过哪些重大技术发展1946年,第一架“鬼怪”型喷气式战斗机在美国海军“罗斯福”号航空母舰上弹射起飞,这种在重量和航速方面都比螺旋桨飞机大好几倍的喷气式飞机使航空母舰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
老式的弹射阻拦装置和直通型飞机甲板已很难满足它的战术需求,于是,航空母舰开始了三次大的技术革命。
1950年,英国研制成功能弹射30吨以上超音速喷气式飞机的蒸汽弹射器,并正式装备“英仙座”号航空母舰使用。
40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大、中型航空母舰都是装备这种弹射器。
1951年8月,英国“凯旋”号航空母舰的舰载机第一次从10度斜角的飞行甲板上试飞成功。
1年后,美国海军“中途岛”号航空母舰经过400多次试验,也正式采用了这种飞行甲板。
这种飞行甲板分起飞区、降落区和待机区三大部分,直段部分用于舰载机弹射起飞,斜角部分用于降落,上层建筑前方的三角区则用于停机。
这种起飞、降落和机种调整互不干扰又可同时进行的斜直两段式飞行甲板倍受青睐,目前大、中型航空母舰还都在采用这种甲板形式。
1961年,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海军9万吨级的“企业”号正式服役,把航空母舰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最高点。
核动力装置的采用,赋予航空母舰极大的续航力。
1964年,“企业”号航母进行了总航程达3万公里的无补给环球航行。
30年来,“企业”号航母仅更换过3次燃料,累计航程却已达50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航行了23圈。
目前,这种超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世界上已有6艘服役,都集中在美国。
到本世纪末,此类航空母舰将发展到15艘,其中美国9艘,前苏联4艘,法国2艘。
蒸汽弹射器、斜直两段式飞行甲板和核动力推进这三大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航空母舰的突击威力和远洋机动能力。
航空母舰的发展史
航空母舰是一种装备有飞机和直升机的船只,可以在海洋上作为移动的基地使用。
以下是航空母舰的主要发展阶段:
1.早期飞艇母舰(1910年代-1920年代):最早的航空母舰是用
来作为飞艇的基地,这些母舰通常没有飞行甲板,而是用吊篮或固定的甲板来搭载飞艇。
2.早期装甲甲板航空母舰(1920年代-1930年代):在20世纪
20年代末期,飞行员开始尝试在装甲甲板上着陆和起飞。
这
些母舰还使用蒸汽弹射器来帮助飞机在起飞时获得足够的速
度。
3.舰载机的发展(1930年代-1940年代):在1930年代,舰载
机的设计和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些飞机可以在较短的跑道上起飞和着陆,并且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和燃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母舰的角色变得至关重要,它们被用于远洋打击,控制海域,以及提供空中支持。
4.蒸汽弹射器的发展(1950年代-1960年代):在冷战期间,舰
载机的速度和负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为了帮助飞机在短跑道上起飞,蒸汽弹射器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弹射器可以将飞机在起飞前快速加速,从而让它们能够携带更多武器和燃料。
5.核动力航母的出现(1960年代-现在):20世纪60年代,美
国推出了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它可以无限期地
在海上停留。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航空母舰的性能和功能得到了极大提高,包括更快的航速、更先进的雷达系统、更强大的舰载机、更大的作战半径和更先进的导弹和武器系统等。
目前,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先进的航空母舰制造国。
其他国家如英国、法国、中国和印度等也在不断开发和建社。
美国航母发展史二战之前Langley (CV 1)“兰利”号由煤船“木星”号改装成航空母舰。
“兰利”号,以纪念先驱塞缪尔·皮尔庞特·兰利;代号为航空母舰 1 号,或CV 1。
“兰利”号航空母舰(CV-1)是美国的第一艘航母,在美海军历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因为它的出现,对此后的美国海军有着巨大的影响,标志着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时代的来临。
“兰利”号于1922年10月进行了第一次战斗机着舰试验,同年11月,又使用压缩空气弹射器进行了舰载机弹射起飞试验,两次试验都取得了成功。
1923年,“兰利”号到各地进行航行展示,并在航行中进行各种作战系统的试验。
1924年,“兰利”号被编入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的作战序列,美国海军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1936年,由于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数量的增多,“兰利”号被改装为水上飞机母舰。
1937年4月改装完毕。
此次改装将前半部飞行甲板拆除,并重定级为AV-3。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兰利号被用作飞机运输舰,负责美国本土到南太平洋美军战区的补给。
1942年2月27曰在运送P-40战斗机支援东南亚盟军作战时,于爪洼海遭到曰本海军岸基飞机攻击,被命中数弹失去动力,后被美国驱逐舰自行击沉。
这也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损失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排水量 11,050吨/14,700吨(1922年)尺寸舰长165米,舰宽20米,吃水5米动力 3台锅炉,2台电动机,最大输出7,000马力(1922年)飞行甲板长165.3米,宽19.8米航速 15.5节火炮127mm×4舰载机 35架编制 468人LEXINGTON CLASS 列克星敦级Lexington (CV 2)列克星敦CV-2是第四艘以列克星顿命名的舰只,1921年1月作为战列巡洋舰开工,受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竣工前改成航空母舰,1925年10月下水,1927年12月正式服役。
1942年4月15曰,作为第11特混舰队旗舰的列克星顿号离开珍珠港。
航空母舰发展史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以飞行距离260米,滞空时间59秒飞行记录,开创了人类征服天空的新记录,也为航空母舰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1910年11月14日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驾驶“金鸟”号飞机从“伯明翰”号轻巡洋舰上起飞;两月后,伊利又一次驾驶“金鸟”号由“宾夕法尼号”巡洋舰改装而成的航空母舰上降落。
这两次实验的成功,奠定了航空母舰作为一种新型战舰的生存基础,也预示着不久的将来作为海空霸主的新一代武器——航空母舰,即将走上属于它的历史舞台。
其实,早在一年前独具慧眼的法国人克莱门特艾德尔曾在《军事飞行》一书中率先提到了在军舰上驾驶飞机的必要性,并对飞机起降军舰上建造宽敞起降甲板等观点都做了明确的阐述,只可惜《军事飞行》一书在法国并没有引起太大注意,因此法国人的舰上飞行被整整耽搁了十年之久。
早期的航空母舰是先从水上航母的研究入手,都是由巡洋舰装上木质飞行甲板改装而成,。
英国的“克技神”号便是水上航母的代表之作,是世界上第一艘搭载水上飞机的航空母舰,也是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舰。
英国在航空母舰的设计和建造思想方面总是处于领先地位,1912年他们就开始有了3艘真正的航空母舰。
像倾斜式飞行甲板、蒸汽动力飞机弹射器、飞机降落指挥系统,还有现代飞机的垂直/短距起落技术都是英国人首创的。
而在一战中,英国也是唯一一个将水上航母应用于海战之中的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航空母舰并不是海军的主要作战武器,那时的海战还是其他战舰唱主角,航空母舰只不过是待在它们一边的飞机平台。
但航空母舰的潜在威力,却已经被头脑敏锐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们发现,一战后,航空母舰和舰载机的迅速发展,为二战中航空母舰的精彩“演出”做好了准备。
而英美日三国在发展航母的道路上展开了疯狂竞争。
日本自从在1922年拥有了第一艘航空母舰“凤翔”号开始,此后又将“赤诚”号和“加贺”号战列舰改成了航空母舰,然后又陆续建造了“苍龙”号和“飞龙”号三艘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的故事
航空母舰,是一种能够携带、运载、起降和维护舰载飞机的大型水面舰艇。
它
是现代海军中最具有战略意义和威慑力的舰船之一。
航空母舰的诞生和发展,是海军军事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也是世界海军力量格局的重要标志。
航空母舰的故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第一艘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的“兰利”号,它于1922年服役。
起初,航空母舰的发展并不顺利,因为当时的飞机技术和
舰载飞机的起降技术都还不够成熟。
然而,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航空母舰逐渐展现出了强大的作战能力。
在二战期间,航空母舰成为了太平洋战争中最重要的作战平台。
美国的“约克城”号和“列克星敦”号等航空母舰,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日本舰队进行了有效的打击,为盟军取得了重要的战略胜利。
战后,航空母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各国纷纷加大对航空母舰的投入,研制出了更加先进的航空母舰型号,提升了航空母舰的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
航空母舰不仅可以执行海上作战任务,还可以执行灾害救援、海上监视和科学考察等多种任务。
如今,世界上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已经不止一两个,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英国、印度等国都拥有自己的航空母舰编队。
航空母舰已经成为了海军力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的存在极大地提升了国家的海上战略影响力和军事实力。
在当今世界,航空母舰的地位和作用依然不可替代。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航
空母舰的作战系统和作战能力将会不断得到提升,成为未来海上战争中的主导力量。
航空母舰的故事,将会继续书写下去,成为世界海军史上的重要篇章。
航空母舰航空母舰(简称“航母”)是以舰载飞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舰载飞机编队的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军舰,它是现代海军水面战斗舰艇中最大,也是作战能力最强的舰种。
暴怒号1917年6月,英国将一艘巡洋舰改装为世界上最早的航空母舰“暴怒”号,它载机20架,但是原巡洋舰中部的建筑未拆除,甲板分别前后两块,飞机起落既不方便又很危险。
1918年英国又将建造中的“卡吉士”号邮船改建为航空母舰,它是第一艘有直通甲板的航空母舰,飞行甲板长168米。
甲板下是机库,有多部升降机可将飞机升至甲板上,可载机20架“富兰克林·D·罗斯福”号。
于1945年10月27日在纽约船厂竣工时一度被命名为“珊瑚海”号,为了纪念刚刚去世的罗斯福改为“富兰克林·D·罗斯福”号。
排水量45,000吨/ 尺寸长295.2米,宽34.5米(水线)/41.5(最大),吃水10米动力蒸汽轮机,4轴,212,000马力航速33节续航力11,520海里/15节火炮127毫米单管平高两用炮18座(CVB-43 14座)、四联装40毫米炮21座(CVB-41、CVB-42)、20毫米炮若干舰载机80-145架编制4140人开始建造日期:1943年12月1日(西雅图塔科马造船厂)下水日期:1945年4月29日开始服役日期:1945年10月27日(纽约船厂)载员:改装前4120名;改装后舰员2820名,航空人员1860名改装前排水量:标准51700吨,满载67000吨船体:改装前长274.3米,宽34.4米;改装后长297.5米,宽34.4米吃水深度:9.75米飞行甲板:改装前长292.8米,宽41.5米;改装后长297.5米,宽78.3米武器装备:28门20毫米火炮,4座SRBOC电子对抗诱饵发射装置,1台SLQ-25“女水妖”拖曳式诱饵舰载飞机:75架动力装置:12台锅炉,4台蒸汽轮机推进功率:15.8万千瓦最大航速:32节"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USS Saratoga CV-3)是美国海军旗下第三艘航空母舰,也是美国海军各类船舰之中,第五艘承袭“Saratoga”之名的舰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