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航空母舰详解(配图)
- 格式:doc
- 大小:162.50 KB
- 文档页数:22
航空母舰航空母舰简介•航空母舰(Aircraft Carrier),简称“航母”、“空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舰体通常拥有巨大的甲板和坐落于左右其中一侧的舰岛。
航母是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核心,舰队中的其它船只提供其保护和供给,而航母则提供空中掩护和远程打击能力。
发展至今,航空母舰已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海战最重要的舰艇之一。
舰艇概述•航空母舰(Aircraft Carrier),简称“航母”、“空母”,前苏联称之为“载机巡洋舰”,是一种可以提供军用飞机•航空母舰•起飞和降落的军舰。
中文“航空母舰”一词来自日文汉字。
•航空母舰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是以舰载作战飞机为主要武器,并整合通讯、情报、作战信息、反潜反导装置及后勤保障为一体的大型海上战斗机移动基地平台。
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赖当地的机场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行动。
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是1918年5月完工,同年9月正式编入英国皇家海军的“百眼巨人”号。
该舰排水量为14459吨,可载机20架。
它的诞生标志着世界海上力量发生了从制海到制空、制海相结合的一次革命性变化。
•现代航空母舰的主要任务是以其舰载机编队,夺取海战区及近海陆缘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现代航空母舰及舰载机已成为高技术密集的军事系统工程。
航空母舰是一支航空母舰战斗群中的核心舰船,通常还作为航母战斗群的旗舰。
•现代航空母舰(Aircraft Carrier)作为支持海军海空立体作战的平台,应具备如下主要功能:•运作、维护和支持作战飞机,在使用寿命内允许机种更新,提供基本指挥和控制功能•拥有足够的机动速度和一定的自我防护能力•拥有有效的起降作战飞机的能力•拥有同时起飞和接收降落战机的能力•拥有快速空中警戒出击能力•允许长周期连续执行空中任务•允许在动力输出下降的情况下执行空中任务。
•起飞装置•蒸汽弹射起飞使用一个平的甲板作为飞机跑道。
美海军11艘航空母舰总览——尼米兹级——1.CVN-68——尼米兹号CVN-68尼米兹号该舰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型的军舰之一舰名出处——切斯特·W·尼米兹 I 排水量 100,020公吨(110,250短吨)舰级——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I 全长:1,092英尺(332.8米)制造厂——纽波特纽斯造船公司 I 吃水:37英尺(11.3米)下订——1967年3月31日 I 排水量 100,020公吨(110,250短吨)单艘造价——10亿美元(1975年) I 主动力 2座西屋A4W核反应堆动工——1968年6月22日 I 最高速度31.5节(58.3千米每小时)下水——1972年5月13日 I 续航距离无限距离;20-25年服役——1975年5月3日I 乘员军舰:3,200人;飞行大队:2,480人舷号——CVN-68 I 装甲机密母港——Naval Base Kitsap-Bremerton I 舰载机90架标准舰载机与直升机* 1公吨为1000公斤,1短吨为907.18474公斤(短吨又称美吨,是美国的重量单位,主要在美国使用)侦搜系统——AN/SPS-48E 3-D空中搜索雷达AN/SPS-49(V)5 2-D空中搜索雷达AN/SPQ-9B目标截获雷达AN/SPN-46空中管制雷达AN/SPN-43C空中管制雷达AN/SPN-41着陆辅助雷达4个Mk 91 NSSM引导系统4个Mk 95雷达武器装备——2 × RIM-7海麻雀导弹2 × RIM-116拉姆导弹2 × 方阵近迫武器系统加特林机炮电子战系统——SLQ-32A(V)4电战反制系统SLQ-25A Nixie鱼雷反制系统尼米兹号航空母舰是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第一艘,舰名来源于二战期间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指挥官尼米兹,该舰目前仍然是美国海军重要的海上作战平台,也是世界上最大型的军舰之一。
福特级航母福特级航母构想图福特级航母技术解析图伊丽莎白皇后号航母设计图企业号航母里根号航母罗斯福号航母可隐身,装备电磁轨道炮、高能激光、高能射线等新概念武器超越美军现役航母,将成未来决定性打击力量四大亮点■打击力量更强■信息化程度更高■作战支援设备更先进■工作生活环境更人性化2007年1月16日,美国海军下一代全新核动力航母CVN78被正式命名为“福特”号,这款多功能新概念核航母号称能像“变形金刚”那样应对未来的多种威胁。
半年订购两艘新航母2008年9月10日,美军授予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51亿美元合同,用于“福特”号(CVN-78)的建造。
建造工作将在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建大型航母的船厂纽波特纽斯船厂进行,这是美国新一代核动力航母的首舰。
整体费用约110亿美元,预计2009年秋季铺设龙骨,2015年交付舰队。
2008年12月,美国柯蒂斯·怀特公司又获得8300万美元合同,将为美军第二艘“福特”级核动力航母CVN-79提供设备。
这预示着将有两艘“福特”级航母出现在未来的美军作战序列中。
“福特”级航母将替代“企业”号航母和“尼米兹”级航母,成为美军海上打击的中坚力量。
四大亮点超凡卓绝一是隐身化:大量使用隐身吸波材料,配备的舰载机也将更换为具隐身功能的F-35战机。
二是无人化:大量装备无人作战飞机执行精确打击。
三是信息化:采用更先进的C4ISR系统(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与情报、监视、侦察系统)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可与其他武器和军种实现紧密联系和互操作,并将广泛采用电脑显示器、个人数码助理等以替代操作人员。
四是新概念化:装备射程可达300公里的电磁轨道炮、高能激光、高能射线等新概念武器。
服役期限超一百年美国海军称“福特”级航母的服役期限将超过一百年。
这将要求福特级航空母舰使用一系列非常先进的技术。
福特级航母上诸如高级拦阻制动(AAG)之类的系统计划至少能够持续使用50年。
相比于将来高级拦阻制动(AAG)使用的三根电缆,现在的Mk7制动系统使用四根电缆,新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制动系统对航空器的磨损,并确保航空器被拦阻后不会脱离载舰。
世界各国航空母舰及航母简史
航空母舰的出现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它使传统的海战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而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海战。
强大的航母编队集防空、反舰、反潜以及对岸攻击的作战能力为一体,是当今海战场上最强大的力量。
航空母舰是足以与核武器比肩的战略性武器,是可以为国家利益做出特殊贡献的“海上霸王”。
美国“小鹰”级航空母舰美国“尼米兹”级航空母舰俄罗斯“基辅”级航空母舰
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航空母舰法国“克莱蒙梭”级航空母舰
法国“戴高乐”级航空母舰意大利“加里波第”号航空母舰英国“无敌”级航空母舰
泰国“差克里·纳吕贝特”号航空母舰美国“企业”号航空母舰。
世界现役航母一览1、这是2004年6月14日拍摄的“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在大西洋航行时的资料照片。
“企业”号航空母舰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飞行甲板长331.6米,宽76.8米,标准排水量75700吨,航速33节。
这艘航空母舰1961年11月开始服役。
2、停泊在香港水域的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首舰“尼米兹”号(2010年2月17日摄)。
“尼米兹”号航母是美国第一艘“尼米兹”级航空母舰,1975年开始服役,最大排水量达9.5万吨。
3、美国“艾森豪威尔”号核动力航母穿越大西洋前往地中海进行部署。
“艾森豪威尔”号是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二号舰,1977年开始为美国海军服役。
4、美国“卡尔·文森”号航母停泊在香港大屿山附近海面(2011年5月22日摄)。
“卡尔·文森”号属美国海军“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自1982年3月起正式服役。
5、美国“罗斯福”号航空母舰停靠在南非开普敦桌湾(2008年10月6日摄)。
“罗斯福”号是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四号舰,于1984年正式下水。
6、美国“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空母舰进驻日本横须贺美军基地后,将舰载机停放在飞行甲板上展示(2008年9月25日摄)。
“乔治·华盛顿”号1992年开始服役,排水量9.7万吨,航速可超过30节,其飞行甲板长约330米,高约75米。
“乔治·华盛顿”号拥有两个核反应堆,一次加注燃料可行驶20年。
7、战斗机编队在印度洋海域跟随美国“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飞行(2007年4月12日摄)。
“斯坦尼斯”号是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七号舰,1995年正式服役。
8、拍摄于2008年5月21日的美国“杜鲁门”号航空母舰。
杜鲁门”号航空母舰是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第八号舰,1993年开始建造,1996年下水。
该舰因纪念美国第33任总统杜鲁门而得名。
9、美国“亚伯拉罕·林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在日本海岸警卫队的护卫下驶往日本九州西部的佐世保海军基地(2002年8月16日摄)。
马里亚纳海战中的航空母舰航空母舰做为一种海上军事力量,最早诞生于一战期间,那时是战列舰驰骋、称雄海洋的年代,坚船利炮主宰着海战的胜负。
航母这种庞然大物的力量真正为人们所认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夏威夷珍珠港,航空母舰这种战争利器第一次在实战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此后的三年间,美日两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相继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以航母为主要作战武器的战役,它们分别是珊瑚海战役、中途岛战役、圣克鲁斯海战、马里亚纳海战、莱特湾战役。
整个二战的历史轨迹和未来世界各国海军的发展思想都因这五次战役中的航母对决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本文以这五次战役为背景,简要介绍美日双方参战航母的战、技术性能。
马里亚纳海战马里亚纳海战也被称为菲律宾海海战,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日本帝国海军与美国海军之间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一次海战。
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航空母舰决战。
1944年上半年,盟军将注意力放在了马里亚纳群岛上,一旦占领马里亚纳,大型远程轰炸机B-29就可将日本本土纳入其作战半径,尤其是东京所在的关东地区,如此便可打击日本工业及军民士气。
在当时,B-29只能藉助中国大陆的机场从大陆对九州岛空袭而未能进一步攻击日本工业核心。
为夺取该群岛,盟军中太平洋战区兼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指派中途岛战役时表现优异的雷蒙德·阿姆斯·斯普鲁恩斯(Raymond Ames Spruance,时任海军中将)指挥第五舰队,负责掩护登陆马里亚那的部队并担任战役总指挥,在6月中旬进入马里亚那海域,对附近机场、港口的飞机和船只进行封锁及压制,并准备进攻塞班岛,以夺取空军基地。
日军察觉美军夺占马里亚那的企图,启动了日本帝国大本营苦心策划的「阿」号作战,即以岸基飞机与航空母舰机动舰队挑起海上大决战,一口气打败盟军主力舰队来扭转劣势。
19日上午,小泽派出栗田前卫舰队的飞机共6四波共326架,米契尔于10分钟内出动240架飞机(此快速动员舰载机记录至今未破),接下来,以F6F地狱猫式战斗机为主的美机对已显得落后的日本飞机进行拦截,日机主力零式战斗机太平洋战争初期所向披靡,但也不是已非美国地狱猫式战斗机的对手,飞机数量、质量及自中途岛战役后逐渐拉大的双方飞行员素质,使日机完全无法应付美机的攻击,只能对前方的美军战舰群进攻。
各国航母简介美国海军企业号航母战斗群大洋航行世界各国现役航母美国美国海军现役有2级11艘航空母舰,包括企业级核动力航母1艘:CVN65“企业”号;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10艘:CVN68“尼米兹”号、CVN69“艾森豪威尔”号、CVN70“卡尔文森”号、CVN71“罗斯福”号、CVN72“林肯”号、CVN73“华盛顿”号、CVN74“斯坦尼斯”号、CVN75“杜鲁门”号、CVN76“里根”号、CVN77“布什”号。
CVN65“企业”号“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USS Enterprise CVN-65)CVN-65是美国历史上第八艘使用企业号为名的船只,也是全世界第一艘使用核反应堆作为动力来源的航空母舰。
“企业”号是在1958年2月4日开工,1960年时下水,1961年11月25日正式完工服役。
1964年,“企业”号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途中无需加油和再补给,历时64天,总航程3万多海里,充分显示了核动力的巨大续航力。
1979年到1982年3月进行了燃料补给和现代化改装。
岛式上层建筑进行了重新布置,加装了海麻雀舰空导弹。
迄21世纪初仍是美国海军的主力之一。
排水量85,600吨,全长342米;舷宽40米;最大甲板宽76米。
动力装置为8座西屋公司的a2w压水反应堆,驱动4台通用电气公司的蒸汽轮机,4轴4桨,主机总功率280000马力,航速33节。
更换一次核燃料可航行20万-50万海里。
“企业”号舰体与小鹰级航空母舰基本相同,采用了封闭式飞行甲板,从舰底至飞行甲板形成整体箱形结构,在斜直两段甲板上分别设有2部蒸汽弹射器,斜角甲板上设有4道拦阻索和1道拦阻网,升降机为右舷3部,左舷1部。
企业号航空母舰参加过拍摄电影《猎杀红十月》,并被法国的乔治·布隆得写入《大洋余生》一书。
企业号甲板上发生过坠毁舰载机。
CVN68“尼米兹”号“尼米兹”号航空母舰(Nimitz)是美国建造的第二艘核动力航空母舰,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级航空母舰“尼米兹”级的首制船。
米国现役11艘航母美图参数欣赏品鉴,喜欢军事的朋友不能错过20150101本人爱好军事,特从网上收罗了美国现役航母美图及资料供广大榴又欣赏,谢谢支持福特号航空母舰CVN-78杰拉尔德·R·福特号航空母舰(USS Gerald R. Ford或简称为福特号航空母舰)为福特级航空母舰首舰,本级舰预计最快会在2015年时开始服役据称,一艘福特级航母的造价高达110亿美金(2014年),是美国海军有史以来造价最高的一艘舰艇。
航母“福特”号将采用了多种高新技术:舰载机电磁弹射系统(以前都是蒸汽弹射)、新的大功率一体化核反应堆(以往美国是PWR42W型的压水堆核动力推进装置,其他国家多是燃气轮机联合动力装置)、带状电力分配系统(全电力化推进的军舰)、有源相控阵雷达、F-35舰载机、舰载激光防御系统以及信息栅格化航母等关键性的舰用高科技。
舰长337米舰宽77米(甲板)41米(水线)吃水12米排水量标准101,600吨满载112,000吨乘员船舰组员1,150人飞行大队600人动力系统 2 ×A1B核反应堆续航力食物可储存60天份航速>30节舰载武装导弹2×RIM-162 ESSM2×RIM-116 RAM其他2×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舰载机标准75架各型飞机,333×78米的飞行甲板布什号航空母舰CVN-77“布什”号航空母舰,又名“乔治·H·W·布什”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简称为“布什”号,CVN-77是该舰的舷号,该舰于2009年1月10日服役级别:尼米兹级(10号舰)人员编制:5680人满载排水量:102000吨长度:332.8米宽度:76.8米吃水:11.9米最高航速:30节舰载机:90架各式飞机导弹武器:2 ×Mk 29 ESSM发射器、2 ×RIM-116拉姆导弹电子设备:SPS-48E 3-D 对空搜索雷达、SPS-49A(V)1 2-D 对空搜索雷达等里根号航空母舰CVN-76里根号航空母舰(USS Ronald Reagan CVN-76)是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九号舰,也是美国在进入21世纪以后第一艘成军的航空母舰。
二战世界各国海军所有舰艇编号及名称德意志第三帝国一、航空母舰:1)“格拉夫·齐柏林”号航空母舰·二、战列舰:1)俾斯麦级战列舰:俾斯麦号、提尔皮茨号·2)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德意志”号、“舍尔海军上将”号、“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3)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森诺”号·三、巡洋舰:1)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布吕歇尔”号、“欧根亲王”号2)柯尼斯堡级轻型巡洋舰:柯尼斯堡号、卡尔斯鲁厄号、科隆号3)轻型巡洋舰:“埃姆登”号、“莱比锡”号、“纽伦堡”号4)辅助巡洋舰:“亚特兰蒂斯”号、“奥利安”号、“科罗内尔”号、“汉萨”号四、驱逐舰:Z级驱逐舰1)1934年级驱逐舰·Z-1莱伯勒希特·麻司、Z-2乔治·蒂勒、Z-3马克斯·舒尔茨、Z-4里夏德·拜茨恩、Z-5保罗·雅各比、Z-6 西奥多·里德尔、Z-7 赫尔曼·舍曼、Z-8 布鲁诺·海纳曼、Z-9 沃尔夫冈·岑克尔、Z-10 汉斯·洛迪、Z-11 伯恩德·冯·阿尼姆、Z-12 埃里希·吉泽、Z-13 埃里希·克勒纳、Z-14 弗里德里希·伊恩、Z-15 埃里希·斯坦布林克、Z-16 弗里德里希·埃科尔特。
2)1936年级驱逐舰Z-17 迪特尔·冯·勒德尔、Z-18 汉斯·吕德曼、Z-19 赫尔曼·库纳、Z-20 卡尔·加尔斯特、Z-21 威廉·海德坎姆、Z-22 安东·施米特。
1936A型驱逐舰Z-23——Z-30 : Z-24、Z-281936A改型驱逐舰(增产型)Z-31——Z-39 : Z-311936B型驱逐舰Z-35——Z-43,Z-44、Z-45停止建造。
二战期间美国共建所有航空母舰详细介绍(组图)共建列克星敦级埃航空母舰2艘塞克斯级航空母舰22艘中途岛级航空母舰2艘独立级轻型航母9艘塞班级轻型航母2艘博格级护航航母45艘康门斯门特滩级护航航母18艘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50艘总计150艘广义上美国在整个二战期间建造的航母共大型舰队航母27艘,轻型航母11艘、护航航母117艘,总计155艘1.兰利号航空母舰兰利号航空母舰木星号运煤船美国海军第一艘航空母舰“兰利”号是由"木星"号运煤船改装而来。
改装工程自1919年6月开始,舰体上方加装全通式飞行甲板,于1922年3月改装完毕出现于美国海军现役,从而掀开了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的历史,“兰利”号的编号为CV-1(CV为美国海军航空母舰代号)。
作为航空母舰在役期间进行各项战术训练与演习,为美国海军提供了使用航空母舰的经验以及许多海军飞行员。
“兰利”号航空母舰(CV-1)是美国的第一艘航母,在美海军历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因为它的出现,对此后的美国海军有着巨大的影响,标志着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时代的来临。
而正是航空母舰使得美国海军得以雄霸天下至今。
1936年,“兰利”号被改装成为水上飞机母舰(编号AV-3)。
太平洋战争期间,1942年2月27日,在向爪哇岛执行运送战斗机任务时,被日本海军陆上攻击机击沉。
2.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共有两艘同型舰,分别为列克星敦号(USS Lexington CV-2)与萨拉托加号(USS Saratoga CV-3)。
原本是1920年陆续开工的战列巡洋舰(该级战舰装备8门双联装16英寸口径主炮,航速33节,设计排水量35000吨。
计划建造6艘。
该级舰两艘改建成航空母舰,其余同型舰停工解体)。
按照1922年签订的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条约准许各缔约国利用规定必须废弃的主力舰船体改装两艘3万3千吨级航空母舰。
美国因此将停建的列克星顿级战列巡洋舰中进度最快的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改建成航空母舰。
美国海军田纳西号(tennessee)美国海军新泽西号(New Jersey)美国海军南达科他号(South Dakota)美国海军密西西比号(Mississippi)美国海军科罗拉多号(Colorado)美国海军加利福尼亚号(California)美国海军华盛顿号(Washington)北卡级美国海军弗吉尼亚号(Virginia)美国海军北卡罗来纳号(North Carolina)美国海军新墨西哥号(New Mexico)下面这张是比较少见的新墨西哥号彩图美国海军宾西法尼亚号美国海军爱达荷号(Idaho)美国海军依阿华级依阿华级现在仍在服役,当然,经过现代化的改装.阿华级威斯康星号(Wisconsin)四艘依阿华级战列舰为数不多的几次编队航行1945年4月1日炮击冲绳的“爱达荷”号1944年7月19日“田纳西”号炮击关岛上日本阵地以上是美国的,接下来是英国英国海军约克级重巡洋舰英国海军依丽沙白女王号英国海军乔治五世王级简介:英国海军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是乔治五世国王级战列舰的二号舰。
乔治五世国王级战列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最先进的战列舰,也是二战中英国皇家海军的战列舰主要兵力之一。
为区别英国皇家海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列舰中同名的级别(即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而称为新乔治五世级。
该级别是按照伦敦海军公约(限制标准排水量35000吨,主炮口径14英寸)而设计的,始建于1937年初。
这一级别共5艘,包括“乔治五世”号、“威尔士亲王”号、“约克公爵”号、“安森”以及“豪”号[/img]英国海军威尔士亲王号“威尔士亲王”号在1937年1月2日开工建造,1939年5月3日下水,1941年3月31日完工。
是该级别中唯一战沉的一艘。
威尔士亲王号在马来海战中被日军航空兵击沉,图为船员弃舰英国海军前卫号英国海军纳尔逊级战列舰纳尔逊级战列舰(HMS Nelson)是英国建造的一种战列舰。
以英国海军上将,特拉法尔加海战的英雄霍雷肖·纳尔逊(1758-1805)命名。
世界现役航空母舰简介1、戴高乐号航空母舰(Charles de Gaulle R91)是一艘隶属于法国海军(MarineNationale)的核动力航空母舰,除了是法国目前正在操作中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舰外,也是法国海军的旗舰。
正式成军于2001年5月18日,戴高乐号是法国史上拥有的第十艘航空母舰,其命名源自于法国著名的军事将领与政治家夏尔·戴高乐。
戴高乐号不只是法国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事实上,它是有史以来第一也是唯一一艘不属于美国海军的核动力航空母舰。
2、布什”号航母:该舰被人们称为梦中的“尼米兹”终结者,是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最后一艘舰。
虽被列为2002年的预算,但各设计部门对该舰的设想已逐渐抛出。
从此图可以看出,CVN-77的外形与同级的已造舰大不相同,突破了传统的航母形式。
据美海军高层人士透露,CVN-77是下一代航母CVX的试验舰,一些新技术将在CVN-77上试用,成熟后将用在CVX舰的建造上。
从此图可以分析出,无论定形的CVN-77还是CVX方案,都将会向隐身性方面发展。
该舰为十万吨级大型核动力航空母舰。
布什号航空母舰(PCU George H.W. Bush CVN-77,PCU是未就役单位Pre Commissioning Unit之意)是还在建造中的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第十号舰之预计舰名。
(现役)“乔治·H·W·布什”号航母在完成海试后于2009年1月10日开始在美国海军正式服役。
“乔治·H·W·布什”号航母全长332米,船体吃水线以上大约有20层楼高,能运载将近6000名水兵和海军陆战队员。
最大航速30节,满载排水量超过10万吨,最多可搭载百架战机,造价62亿美元。
“乔治-布什”号航母将成为美国海军第77艘航母,也是“尼米兹”级第10艘航母,也是最后一艘尼米兹级航母,将在经过所有海试后于2008年正式服役。
航空母舰实质上是一座载有强大攻击力的航空部队的、机动的飞机场。
它与护航舰艇组成一个航母战斗群,将强大的攻击力、高度机动性和很强的生存力融为一体。
航母战斗群可按照国家的战略需要,将兵力和火力投送到相关海域,并根据不同情况搭配不同的舰载机,以执行对海、对空、对潜、对陆作战任务或行使战略威慑使命。
这种集制空、制海、制电磁能力于一身的功能全面、攻防兼备的武器装备,其作用是其他舰艇和武器系统不能取代的。
战后以来,航空母舰一直是强国海军的标志,可以说,渴望得到航空母舰,已成为各国海军的梦想.罗斯福号航空母舰用途: 核动力多用途航空母舰舰艇级别: 尼米兹编号: CVN 71 续航力: 80万-100万海里动力装置: 核动力,4台汽轮机,194000kw;4台应急柴油机,8000kw,4轴满载排水量: 96386 吨航速: 30节以上型宽: 40.8m 飞行甲板宽: 76.8m舰员:3360人,其中军官160人航空人员:2500人,其中军官366人总长: 332.9m 吃水: 11.8m开工日期: 1981年下水日期: 1984年服役年限: 1986年舰载飞机:78 架F-14D雄猫: 20架F/A-18: 36架EA-6B徘徊者: 4架E-2C鹰眼: 4架S-3B北欧海盗: 6架ES-3A: 2架SH-60F直升机: 4架HH-60H海鹰直升机: 2架武器系统:3座8联装海麻雀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4座MK15“密集阵”4座MK36-S-RBOC发射装置电子设备:SPS48E,SPS49(V)5,MK23TAS 对空搜索雷达SPS64(V)9 导航雷达SPS67V 对海搜索雷达CCA、SPN-41、SPN-43B尼米兹NIMITZ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和生命力最强的军舰。
能执行攻击和反潜等多项任务。
活性区寿命13年以上,两次换料之间航行80-100万海里。
企业号航空母舰企业号航空母舰美国“企业”(ENTERPRISE)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为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
航空母艦
航空母艦(Aircraft Carrier)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面艦艇。
依靠航空母艦,一個國家可以在遠離其國土的地方、不依靠當地的機場情況施加軍事壓力和進行作戰。
航空母艦的主要任務是以其艦載機編隊,奪取海戰區的制空權和制海權。
現代航空母艦及艦載機已成為高技術密集的軍事系統工程。
航空母艦是一支航空母艦艦隊為中心的核心艦船,有時還作為航母艦隊的旗艦。
航空母艦(Aircraft Carrier)作為支持海軍空中作戰的平臺,主要要求如下[1]:
運作、維護和支持作戰飛機,在使用壽命內允許機種更新,提供基本指揮和控制功能
擁有足夠的機動速度和防衛能力
擁有有效的起降作戰飛機的能力
擁有同時起降戰機的能力
擁有快速空中警戒出擊能力
允許長週期連續執行空中任務
允許在動力輸出下降的情況下執行空中任務
武器裝備
航空母艦的主要武器裝備是它裝載的各種艦載機,殲擊機、轟炸機、預警機、電子戰機等。
航空母艦是艦載機進行戰鬥,直接把敵人消滅在距離航母數百千米之外的領域。
艦載機是航空母艦最好的進攻和防禦武器。
從理論上說,沒有一種艦載雷達的掃描範圍能超過預警機,沒有一種艦載反艦導彈的射程能超過戰機的航程,沒有任何一種艦載反潛設備的反潛能力能超過反潛機或反潛直升機。
整個航空母艦戰鬥群可以在航母的整體控制指揮下,對數百公里外的敵對目標實施搜索、追蹤、鎖定、攻擊,所以無需再安裝其他進攻性武器。
航空母艦上也裝備自衛武器,有火炮武器、導彈武器。
前蘇聯的航母同時裝備有遠程艦對艦導彈,從這一點來說前蘇聯的航母是“航母與巡洋艦的混合體”。
分類
航空母艦種類很多,有多種分類方法:航空母艦按艦載機分類,可分為專用航空母艦和多用途航空母艦。
專用航空母艦可分為攻擊型航空母艦、反潛航空母艦(或直升機母艦)、訓練航空母艦以及護航航空母艦。
護航航空母艦於二戰後已全部退役。
攻擊型航空母艦主要載有戰鬥機和攻擊機。
航空母艦按排水量大小可分為大型母艦(排水量6
萬噸以上)、中型航母(排水量3-6萬噸)和小型航母(排水量3萬噸以下); 按動力裝置可分為核動力航空母艦和常規動力航空母艦。
任務
攻擊航空母艦、反潛航空母艦、護航航空母艦和多用途航空母艦。
攻擊型航空母艦主要載有戰鬥機和攻擊機,反潛航空母艦載有反潛直升機。
多用途航空母艦既載有直升機,又載有戰鬥機和攻擊機。
排水量
大型航母(排水量6萬噸及以上),中型航母(排水量3~6萬噸)和小型航母(排水量3萬噸以下)。
其中排水量9萬噸級以上的核動力航母稱為超級航空母艦。
艦載機性能
有固定翼飛機航空母艦和直升機航空母艦,前者可以搭乘和起降包括傳統起降方式的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在內的各種飛機,而後者則只能起降直升機或是可以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飛機。
動力裝置
核動力航空母艦和常規動力航空母艦。
核動力航空母艦以核反應爐為動力裝置。
常規動力航空母艦以蒸汽輪機為基本動力的航空母艦。
其他
此外,一些國家的海軍還有一種外觀類似的艦船,稱作“兩栖攻擊艦”,也能搭乘和起降軍用直升機或是可垂直起降的定翼機。
美國
紐波特紐斯船廠是美國最大的非政府擁有的造船廠,隸屬於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誕生於1886年。
該船廠位於美國大西洋沿岸佛吉尼亞州的紐波特紐斯市,與著名的諾福克海軍基地相距不遠,美國所有的核動力航母都是由該廠建造。
作為世界上唯一的大型核動力航母製造廠,從向美國海軍交付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企業”號至今,總共製造了二級10艘大型核動力航母,並正在建造第11艘航母。
在時間跨度長達40餘年的時間裏,紐波特紐斯船廠通過改進設計和提高製造工藝水準,使航母性能不斷提高。
前蘇聯
尼古拉耶夫造船廠是黑海地區最大的造船廠,是蘇聯時期唯一的航母建造總裝廠,蘇聯時代的幾艘航母——“莫斯科"號、“列寧格勒”號、“基輔”號、“明斯克”號、“新羅西斯克”號、“戈爾什科夫”號、“庫茲涅佐夫”號,全部在此建造之所以將航母生產總裝基地選在黑海造船廠,據說原因之一是蘇聯造船工業部和莫斯科其他與造船有關的重要崗位上有許多烏克蘭尼古拉耶夫人,他們在這件事上幫了很大的忙另外,相對於擁有400萬人口,對外國遊客開放的聖彼得堡來說,沒有對外開放的尼古拉耶夫市的保密工作較為容易,況且這裏的勞動力資源也不成問題。
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後,尼古拉耶夫造船廠被劃歸烏克蘭所有。
翌年1月,已建造了67%的“瓦良格”號航母和剛開工不到兩年的“烏裏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由於建造經費中斷而被迫停工。
目前該船廠正處於非常困難的時期,沒有任何新船訂單,需要進行巨大投資才能恢復生產。
歷史
啟蒙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從停泊的船隻上起飛
第一個從停泊的船隻上起飛的飛行員是美國人尤金·伊利(Eugene Ely),他於1910年11月14日駕駛一駕“柯蒂斯”雙翼機從美國海軍伯明翰號輕巡洋艦(USS Birmingham CS-2)上起飛。
1911年1月18日,他成功地降落在賓夕法尼亞號裝甲巡洋艦(USS Pennsylvania ACR-4)上長31公尺、寬10公尺的木制改裝滑行臺上,成為第一個在一艘停泊的船隻——“賓夕法尼亞”號巡洋艦上降落的飛行員。
英國人查爾斯·薩姆森是第一個從一艘航行的船隻上起飛的飛行員。
1912年5月2日他從一艘行駛的戰艦上起飛。
第一艘為飛機同時進行起降作業提供跑道的船隻是英國“暴怒”號巡洋艦,它的改造1918年4月完成。
在艦體中部上層建築前半部鋪設70米長的飛行甲板用於飛機起飛。
後部加裝了87米長的飛行甲板,安裝簡單的降落攔阻裝置用於飛機降落。
第一艘安裝全通飛行甲板的航空母艦是由一艘客輪改建的英國的百眼巨人號航空母艦,它的改造1918年9月完成。
飛行甲板長168米。
甲板下是機庫,有多部升降機可將飛機升至甲板上。
1918年7月19日七架飛機從暴怒號航空母艦上起飛,攻擊德國停泊在同德恩的飛艇基地,這是第一次從母艦上起飛進行的攻擊。
競技神號航空母艦(又譯作“赫爾姆斯”號),第一次使用了艦橋、桅杆、煙囪等在飛行甲板右舷的島狀上層建築。
第一艘服役的從一開始就作為航空母艦設計的船隻是日本的鳳翔號航空母艦,它1922年12月開始服役。
從此,全通式飛行甲板、上層建築島式結構的航空母艦,成為各國航空母艦的樣版。
美國第一艘航空母艦是1922年3月22日正式啟用的蘭利號(USS Langley CV-1)。
蘭利號航空母艦並不是一開始就以航空母艦為用途所建造的艦艇,其前身是1913年下水的木星號補給艦(USS Jupite1917年,英國按照航空母艦標準全新設計建造了r AC-3),美國海軍看上它載運煤炭用的腹艙容量充足,因此將其改裝為航空母艦。
第一次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22年各海軍強國簽署的《華盛頓海軍條約》嚴格控制了戰列艦建造,但條約准許各締約國利用部分停建的戰艦改建航空母艦,例如:美國列剋星敦級航空母艦、日本的赤城號航空母艦和加賀號航空母艦。
在航空母艦上裝備重型火炮是這一階段航空母艦發展的特色。
但是,當時各國海軍中有許多大人墨守舊觀念,把重炮巨艦視為海戰制勝的主要力量,而航母只是艦隊的輔助力量,主要任務是偵察。
1
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