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发展史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航空母舰的发展史
航空母舰是一种装备有飞机和直升机的船只,可以在海洋上作为移动的基地使用。
以下是航空母舰的主要发展阶段:
1.早期飞艇母舰(1910年代-1920年代):最早的航空母舰是用
来作为飞艇的基地,这些母舰通常没有飞行甲板,而是用吊篮或固定的甲板来搭载飞艇。
2.早期装甲甲板航空母舰(1920年代-1930年代):在20世纪
20年代末期,飞行员开始尝试在装甲甲板上着陆和起飞。
这
些母舰还使用蒸汽弹射器来帮助飞机在起飞时获得足够的速
度。
3.舰载机的发展(1930年代-1940年代):在1930年代,舰载
机的设计和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些飞机可以在较短的跑道上起飞和着陆,并且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和燃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母舰的角色变得至关重要,它们被用于远洋打击,控制海域,以及提供空中支持。
4.蒸汽弹射器的发展(1950年代-1960年代):在冷战期间,舰
载机的速度和负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为了帮助飞机在短跑道上起飞,蒸汽弹射器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弹射器可以将飞机在起飞前快速加速,从而让它们能够携带更多武器和燃料。
5.核动力航母的出现(1960年代-现在):20世纪60年代,美
国推出了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它可以无限期地
在海上停留。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航空母舰的性能和功能得到了极大提高,包括更快的航速、更先进的雷达系统、更强大的舰载机、更大的作战半径和更先进的导弹和武器系统等。
目前,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先进的航空母舰制造国。
其他国家如英国、法国、中国和印度等也在不断开发和建社。
西班牙航母发展史◎曾经的强国与梦想在率军完成了对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最后据点格拉纳达的“再征服”之后,伊莎贝拉女王支持哥伦布寻找东方航线的海上冒险。
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美洲。
依托来自美洲的巨额财富,西班牙成为西方最早的殖民帝国和海上霸主,其海上力量也一度被誉为睥睨天下的“无敌舰队”。
月满则亏,“无敌舰队”在1588年腓力二世征英之役中的崩溃,西班牙也开始国势倾颓,江河日下。
19世纪初南美爆发的解放战争则彻底摧毁了西班牙的根基,至1898年美西战争时,面对呼啸而来的杜威的新型装甲蒸汽战舰,孤军据守马尼拉湾的西班牙舰队竞只能以老旧不堪的木壳战舰相抗!在随后到来的无畏舰时代,西班牙在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的设计力量和制造材料支持下,倾举国之力才勉强完成了3艘“西班牙”级无畏舰。
首舰“西班牙”号在服役仅仅10年之后便于1923年触礁沉没,而继承了其舰名的2号舰“阿方索三世”和3号舰“贾西米一世”又在1936~1939年的内战中各为其主,双双战沉。
至此,西班牙海军和它的祖国一起沦为了彻彻底底的欧洲三流。
至1960年时,西班牙的钢产量仅有178.6万吨,工业总产值仅占西欧各国工业总产值的2.8%,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占40%,工业仅占30%,此时已经沦为了一个对外贸易持续多年逆差的准农业国。
◎◎租借美国卡伯特号航母★租借的背景1953年,佛朗哥与美国签订了《美西协定》。
根据这个协定,西班牙向美国提供萨拉戈萨等四个军事基地,以此为代价从美国换取经济、技术上的援助。
西班牙在1960年开始实行“经济稳定计划”第一次实现了贸易顺差,但即便已经获利若此,西班牙却仍不加入北约,佛朗哥在获利的同时仍不忘预留余地。
1963年签署美西延期协议,通过这个协定,西班牙共接受4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就包括西班牙海军的第一艘航母——1967年,美国海军将轻型航母“卡伯特”号租借给西班牙海军。
★在美国的历史“卡伯特”号系由“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改建而来的“独立”级轻型航母的7号舰。
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自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开始计划建造航母以来,中国航母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以下是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一、中国航母的起始
1.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计划建造航母。
2. 1998年中国开始建造第一艘航母。
二、第一艘中国航母
1. 2002年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兴建工程开始。
2. 2011年“辽宁舰”服役,并成为中国第一艘正式服役的航母。
三、中国航母的发展进程
1. 2012年中国开始建造第二艘航母。
2. 2017年第二艘航母下水,并且开始进行各种测试。
3. 2020年第二艘航母完成海试并投入使用。
四、中国航母的性能和特点
1. 中国的航母采用了滑跃起飞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设备成本。
2. 航母上搭载的飞机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歼-15舰载机。
3. 中国航母的设计和生产都是自主完成的,表明了中国自主创新的能力。
五、未来中国航母的发展
1. 中国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建造多艘航母。
2. 未来中国的航母可能会搭载更为先进的舰载机。
3. 中国航母的作战范围也会逐渐扩大,充分展现航母在海战中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航母在过去几十年里的长足进步,同时也能够预见到未来中国航母的发展前景。
美国航母发展史(有图有真相)二战之前1、Langley (CV 1)“兰利”号由煤船“木星”号改装成航空母舰。
“兰利”号,以纪念先驱塞缪尔·皮尔庞特·兰利;代号为航空母舰 1 号,或CV 1。
“兰利”号航空母舰(CV-1)是美国的第一艘航母,在美海军历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因为它的出现,对此后的美国海军有着巨大的影响,标志着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时代的来临。
“兰利”号于1922年10月进行了第一次战斗机着舰试验,同年11月,又使用压缩空气弹射器进行了舰载机弹射起飞试验,两次试验都取得了成功。
1923年,“兰利”号到各地进行航行展示,并在航行中进行各种作战系统的试验。
1924年,“兰利”号被编入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的作战序列,美国海军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二战前由煤船“木星”号改装的“兰利”号CV-1兰利号不仅是美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也是巴拿马运河开通后第一艘通过的船只。
1924年11月16日1936年,由于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数量的增多,“兰利”号被改装为水上飞机母舰。
1937年4月改装完毕。
此次改装将前半部飞行甲板拆除,并重定级为AV-3。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兰利号被用作飞机运输舰,负责美国本土到南太平洋美军战区的补给。
1942年2月27曰在运送P-40战斗机支援东南亚盟军作战时,于爪洼海遭到曰本海军岸基飞机攻击,被命中数弹失去动力,后被美国驱逐舰自行击沉。
这也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损失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排水量 11,050吨/14,700吨(1922年)尺寸舰长165米,舰宽20米,吃水5米动力 3台锅炉,2台电动机,最大输出7,000马力(1922年)飞行甲板长165.3米,宽19.8米航速 15.5节火炮127mm×4舰载机 35架编制 468人2、LEXINGTON CLASS 列克星敦级Lexington (CV 2)列克星敦CV-2是第四艘以列克星顿命名的舰只,1921年1月作为战列巡洋舰开工,受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竣工前改成航空母舰,1925年10月下水,1927年12月正式服役。
二战前美国航母1.)兰利号追溯起来,美国航母的源头是由一艘排水量5500吨的运煤船“木星”号改装而来。
这一工程自1920年6月在诺福克海军工厂开始,于1922年改装完成,并以“兰利”号的名义出现于美国海军现役,从而掀开了美国航母的历史。
“兰利”号的编号为CV-1,标准排水量提高为11500吨,速度15节。
飞行甲板采用全通型,载有飞机34架,没设升降机。
1922年11月使用压缩空气弹射器进行飞机弹射起飞试验成功。
“兰利”号服役后一直用于训练,为美国海军探讨航空母舰的早期战术做出了突出贡献。
1936年,它又被改装成为水上飞机母舰(AV-3)。
1942年2月27日,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执行运送P-40战斗机任务时,被日本海军陆上攻击机击沉。
2.)列克星敦级继“兰利”号之后,列克星敦级航母也加入了美国航母的行列。
该级航母的原型舰为2艘1921年1月开工的南达科他级战列巡洋舰,而后受《华盛顿海军条约》的影响在竣工前改为航空母舰,分别命名为“列克星顿”号(CV-2)和“萨拉托加”号(CV-3)。
CV-2是第4艘以列克星顿号命名的舰只,1921年1月作为战列巡洋舰开工,受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竣工前改成航空母舰,1925年10月下水,1927年12月正式服役。
“列克星敦”号1942年5月8日在珊瑚海战役中被日本联合舰队第五航空战队击成重伤,被迫用己方驱逐舰击沉。
CV-3“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于1920年9月25日作为战列舰建造,1922年7月1日改造成航母,1925年4月7日下水,1927年11月16日“萨拉托加”号正式服役。
“萨拉托加”则熬过了二次大战,后于1946年7月25日被用作比基尼岛核试验舰被炸沉。
该级航母标准排水量为36,000吨,采用了封闭舰首,飞行甲板长270.8米。
航速34节,可载机90-120架。
与英、日同期几艘由主力舰体改建的航母相比,列克星敦级则更具有现代航母的特征,也是当时最强的航母。
3.)“突击者”号“突击者”号(CV-4)是美国第一艘开始建造时就作为航空母舰设计的航母,由于受《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13500吨),1927年设计时为13800吨,建造时则增加了700吨。
中国航空母舰的发展历程如下:
1.1999年,中国购买了“瓦良格”号。
2.2002年3月4日,“瓦良格”号抵达大连港。
3.2005年4月26日,“瓦良格”号由中国海军继续建造改进。
4.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正式交付海军,命名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舷号为“16”。
5.2017年4月26日,中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
6.2019年12月17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
交付海军,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为“17”,标志着人民海军进入“双航母时代”。
7.2022年6月17日,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为“中国人
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舷号为“18”。
英国航母发展史:曾经的世界海上霸主从大约1692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皇家海军曾是世界上最大、最强海军;并帮助英国成为18和19世纪最强盛的军事及经济强国,也是把大英帝国的影响力投射至全世界的重要工具。
英国也是世界上发展航母最早的国家,。
“竞技神”号航空母舰是英国皇家海军于1917年订购的,是第一艘专门设计的正规航空母舰,被认为是现代航空母舰的始祖。
虽然英国的航母建造起步最早,然而在后期不管是航母的建造还是航母的战争中,一直没有任何出色的表现,远远落后于美国和日本。
从2010年到2014年四年的时间里,由于英国的财政减支计划,三艘无敌级航母相继退役拆解。
未来,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将成为英国皇家海军的远洋主力。
不管是从航母技术上还是还是航母配备上,英国航母跟美国尼米兹航母根本不在同一个量级上,其吨位只有后者的一半多一点。
曾经的世界海洋霸主根本难以与美国抗衡,只能望其项背了。
英国当时的海军总司令戴维·贝蒂下令将勇敢级战列巡洋舰“暴怒号”加装大型飞行甲板、改装成航空母舰,并做了一系列的试验。
暴怒号的外型犹如巡洋舰与航空母舰的结合体(类似原始的航空巡洋舰),前方多座舰炮炮塔,后方则是长直的甲板,舰载机起飞并不成问题,但降落时会受到上层建筑气流影响而十分危险。
为了解决此一问题,原先另一艘要建造为航空母舰的远洋邮轮“罗索伯爵号”(Conte Rosso)被下令改装去除掉所有上层建筑,变成“全通式”甲板,而后被命名为“百眼巨人号”。
1923年,英国建造了“竞技神号”,其为第一艘专为航空母舰来设计的船舰,拥有许多现代航母的特点:全通式甲板、封闭式舰首以及位于右舷的岛式上层建筑。
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HMS Argus,“Argus”是希腊神话中的百眼巨人名字)是英国皇家海军一艘自1918年服役至1944年的航空母舰,也是世界上第一艘全通式甲板航空母舰。
百眼巨人号是英国皇家海军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外型的船舰,但因为其起初并非作为航空母舰而设计,而只能说具有现代航舰的雏型(第一艘以航空母舰的设计而建造船只为日本帝国海军的凤翔号航空母舰),由于其全通式甲板的特征令它得到了“熨斗”、“针线盒”(Ditty Box)的绰号。
盘点各国第一艘航母纵览起步轨迹美国用运煤舰改装,日本用货船改装,英国用巡洋舰改装,法国用供应舰改装,西班牙租借购买,澳大利亚购买改装……即使是没有改装历史的俄罗斯,也对德国当年的废旧航母做过深入的研究,其设计的...美国用运煤舰改装,日本用货船改装,英国用巡洋舰改装,法国用供应舰改装,西班牙租借购买,澳大利亚购买改装……即使是没有改装历史的俄罗斯,也对德国当年的废旧航母做过深入的研究,其设计的...世界各国的第一艘航母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
综观航母的发展历史,世界各国的第一艘航母,大多是改装而来的。
美国用运煤舰改装,日本用货船改装,英国用巡洋舰改装,法国用供应舰改装,西班牙租借购买,澳大利亚购买改装……即使是没有改装历史的俄罗斯,也对德国当年的废旧航母做过深入美国用运煤舰改装,日本用货船改装,英国用巡洋舰改装,法国用供应舰改装,西班牙租借购买,澳大利亚购买改装……即使是没有改装历史的俄罗斯,也对德国当年的废旧航母做过深入的研究,其设计的...的研究,其设计的第一艘“航母”显露着巡洋舰的影子。
001美国用运煤舰改装1910年,美国在“伯明翰”号巡洋舰甲板进行了固定翼飞机起飞试验,1911年又进行了着舰试验。
1919年6月,美国着手在运煤舰“朱比特”号上加装全通式飞行甲板,1922年3月20日改装完毕更名为“兰利”号(CV-1)列装服役。
该舰标准排水量1.5万吨,长165.3米,宽18.3米。
美国用运煤舰改装,日本用货船改装,英国用巡洋舰改装,法国用供应舰改装,西班牙租借购买,澳大利亚购买改装……即使是没有改装历史的俄罗斯,也对德国当年的废旧航母做过深入的研究,其设计的...002日本俄国货船改装日本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缴获了一艘俄国货轮,那是1900年英国制造的。
1914年8月23日,日本将之改装成为最早的水上飞机母舰“若宫”号。
该舰标准排水量为0.52万吨,前桅和后桅的前部各有一个用铁架帆布搭成的机库,载水上飞机4架。
航空母舰大揭秘背后真相推荐文章霍去病死因大揭秘真相还原热度:红楼梦影射终真相极大揭秘热度:红楼梦人物原型揭秘真相还原热度:还原芷江战役历史真相揭秘热度:关羽之死背后真相大揭秘热度:航空母舰,简称“航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可以供舰载机起飞和降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航空母航大揭秘,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航空母舰的发展历史初现世界上第一个驾驶飞机在军舰上起降的人是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Eugene Ely)。
1910年11月14日,尤金·伊利驾驶一架寇蒂斯双翼飞机从停泊在港口的伯明翰号巡洋舰(USS Birmingham CS-2)起飞,飞行了一段距离后安全降落在附近的一片海滩上。
这是历史上人类第一次驾驶飞机从军舰上起飞。
1911年1月18日,勇敢的伊利再次驾驶一架双翼飞机成功降落在处于停泊状态的宾夕法尼亚号(USS Pennsylvania ACR-4)上的一个长31公尺、宽10公尺的木制改装滑行台上。
稍作休整后,他驾驶这架飞机从宾夕法尼亚号上起飞,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起降试验。
1912年5月2日,英国海军上尉格里高利驾驶着一架“肖特”S.27双翼飞机从以10.5节的航速行驶的豪伊伯尼亚号战列舰上起飞,从而创造了飞机从航行中的军舰上起飞的先例。
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水上飞机首先被用于海上侦察。
各国海军都喜欢使用这种飞机,它能在水面上进行起飞和降落。
但是水上飞机的装载和运输是一个大问题,早期的水上飞机只能被置于船后,由船只来牵引。
一但遇上恶劣天气,缺少保护的水上飞机就有进水、发生倾覆的危险。
1912年,英国海军把一艘老旧的巡洋舰改装成了世界上第一艘可容纳飞机的船只。
后来,英国海军征用了3艘在英吉利海峡营运的渡轮,并把它们全部改装成可以装载水上飞机的军舰,这种船只后来被称为“水上飞机母舰”,它是航空母舰最早的雏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日德兰海战中,英国是唯一拥有舰载水上飞机的参战方。
论航空母舰发展史与世界各国航母李刚学员一旅三队内容提要:航空母舰的出现使传统的海战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而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海战。
强大的航母编队集防空、反舰、反潜以及对岸攻击的作战能力为一体,是当今海战场上最强大的力量。
本文主要论述航空母舰的发展史以及各国航母的性能简介。
关键词:航空母舰、发展史、现代海战一、航空母舰的发展史1、启蒙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上航空母舰的出现起源于1908年,根据当时的报道:航行在汉堡-美国航线上的一艘德国邮船准备让一架携带邮件的飞机从它的前甲板平台起飞,来加快向纽约投递邮件。
正是这篇报道引起了海军物资局局长助理华盛顿·欧文·钱伯斯海军上校的注意,并使他迅速获准负责飞机在军舰上起飞的试验。
1910年1月9日,钱伯斯海军上校在新型巡洋舰“伯明翰”号的前甲板上安装了一个起飞平台。
1919年11月14月,表演飞行员尤金·B·伊利成功从“伯明翰”号起飞。
1911年1月18日,尤金·B·伊利首次将飞机降落到重巡洋舰“宾夕法尼亚”号上,尤金·伊利的成功标志着海军航空兵襁褓阶段的开始,也标志着航空母舰的起步。
1917年,英国按照航空母舰标准全新设计建造了竞技神号航空母舰,第一次使用了在飞行甲板右舷的岛状上层建筑。
第一艘服役的从一开始就作为航空母舰设计的船只却是日本的凤翔号航空母舰,它1922年12月开始服役。
全通式飞行甲板、上层建筑岛式结构的航空母舰,成为各国航空母舰的样版。
2、第一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22年各海军强国签署的《华盛顿海军条约》严格控制了战列舰建造,但条约准许各缔约国利用部分停建的战舰改建航空母舰,例如:美国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日本的赤城号航空母舰和加贺号航空母舰。
在航空母舰上装备重型火炮是这一阶段航空母舰发展的特色。
30年代英国建造的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采用了全封闭式机库、一体化的岛式上层建筑、强力飞行甲板为式、液压式弹射器,被誉为“现代航母的原型”。
航空母舰的发展历程航空母舰作为航空兵力的重要代表,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持续的发展历程。
以下是航空母舰的发展阶段:1. 初期试验阶段(1910年-1920年代):在这一阶段,航空母舰的概念开始形成,并进行了一些试验性的探索。
第一艘被认定为航空母舰的舰船是英国的HMS Furious(无畏号),她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改装而成的。
2. 起初的实用化(1930年代-1940年代):20世纪30年代,大型可装载飞机的航空母舰开始出现。
美国的列克星敦级和约克城级航空母舰,以及英国的胜利级航空母舰,标志着航空母舰的实用化阶段的开始。
这些航空母舰已能携带一定数量的战斗机和轰炸机。
3. 第二次世界大战(194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母舰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它们成为太平洋战争中重要的战略武器,能够进行远程打击和海上控制。
美国的企业级和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以及英国的勇敢级航空母舰,成为二战中最具代表性的航空母舰。
4. 堆栈式航空母舰(1950年代-1970年代):在冷战时期,堆栈式航空母舰开始出现。
这些航空母舰采用了舰艉飞行甲板和舰岛结构,使得舰载飞机的起降更加高效。
美国的福莱特级和南卡罗来纳级航空母舰,以及苏联的基洛夫级航空母舰,则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5. 现代航空母舰(1980年代至今):现代航空母舰采用了更先进的航空任务系统和舰载机设备。
其中,美国的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航空母舰,以及法国的查尔斯·德·高尔级航空母舰等,具备更高的作战能力和更广泛的任务范围。
总结起来,航空母舰经历了从试验到实用,再到现代化的发展过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战争态势的演变,航空母舰不断更新和发展,成为海军力量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航空母舰发展史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以飞行距离260米,滞空时间59秒飞行记录,开创了人类征服天空的新记录,也为航空母舰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1910年11月14日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驾驶“金鸟”号飞机从“伯明翰”号轻巡洋舰上起飞;两月后,伊利又一次驾驶“金鸟”号由“宾夕法尼号”巡洋舰改装而成的航空母舰上降落。
这两次实验的成功,奠定了航空母舰作为一种新型战舰的生存基础,也预示着不久的将来作为海空霸主的新一代武器——航空母舰,即将走上属于它的历史舞台。
其实,早在一年前独具慧眼的法国人克莱门特艾德尔曾在《军事飞行》一书中率先提到了在军舰上驾驶飞机的必要性,并对飞机起降军舰上建造宽敞起降甲板等观点都做了明确的阐述,只可惜《军事飞行》一书在法国并没有引起太大注意,因此法国人的舰上飞行被整整耽搁了十年之久。
早期的航空母舰是先从水上航母的研究入手,都是由巡洋舰装上木质飞行甲板改装而成,。
英国的“克技神”号便是水上航母的代表之作,是世界上第一艘搭载水上飞机的航空母舰,也是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舰。
英国在航空母舰的设计和建造思想方面总是处于领先地位,1912年他们就开始有了3艘真正的航空母舰。
像倾斜式飞行甲板、蒸汽动力飞机弹射器、飞机降落指挥系统,还有现代飞机的垂直/短距起落技术都是英国人首创的。
而在一战中,英国也是唯一一个将水上航母应用于海战之中的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航空母舰并不是海军的主要作战武器,那时的海战还是其他战舰唱主角,航空母舰只不过是待在它们一边的飞机平台。
但航空母舰的潜在威力,却已经被头脑敏锐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们发现,一战后,航空母舰和舰载机的迅速发展,为二战中航空母舰的精彩“演出”做好了准备。
而英美日三国在发展航母的道路上展开了疯狂竞争。
日本自从在1922年拥有了第一艘航空母舰“凤翔”号开始,此后又将“赤诚”号和“加贺”号战列舰改成了航空母舰,然后又陆续建造了“苍龙”号和“飞龙”号三艘航空母舰。
在全面侵华战争后,日本海军又竭尽所能建造了“翔鹤”“瑞鹤”号两艘大型航空母舰。
二战爆发后,日本海军已经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航空母舰战斗群,这为二战初期日本海军偷袭美国珍珠港、横行东南亚海域提供了军事上的保障,但是日本海军并没有因此而感到丝毫满足,野心勃勃的日本人还在进行着规模庞大的航空母舰扩建计划。
到1945年战败,日本总共建造了25艘航母,拥有庞大的海军舰队,然而在正义面前像日本这样的强大舰队也是不堪一击的。
与此同时美国的“兰利”号、“列克星顿”号、“萨拉托加”号也相继服役。
而英国是最早研制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因此在航空母舰的制造上,有着一定的技术优势,但一战后的数十年时间里并没有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果。
与日本美国有着较大差距,这也是二战初期英国处于被动局面的主要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航空母舰立刻显示出它的强大威力。
理由很简单,当时普通战舰的火炮射程只有37公里,而航空母舰的飞机活动范围已经可以达到480公里。
从此以后,在航空母舰战斗群中,普通战舰只能待在航空母舰的一边,充当火力支援的角色。
英国奇袭塔兰托、日本偷袭珍珠港,充分证明了航空母舰的巨大威力,从此,航空母舰代替战列舰成为了海战的真正主角。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一共建造和改装了100多艘航空母舰。
在大西洋,盟军的航空母舰负责攻击德国的潜水艇,为向欧洲战场运输兵力和物资的船队提供空中保护。
在太平洋,美国航空母舰舰队和日本航空母舰舰队进行了几次
大规模的较量,如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和菲律宾海战,彻底摧毁了日本的海上军事力量。
在攻占日本占领的许多海岛的战斗中,航空母舰为登陆部队提供了有力的空中支援。
航空母舰是一支强大的具有高度机动性的国防和军事力量。
它的存在和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威慑。
由于全世界大面积的海洋都属于公海,因此给航空母舰很大的活动天地。
由航空母舰和其他舰船组成的舰队可以在全世界的公海上游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航空母舰一直在发挥着它的威力。
二战后,昔日的盟军美国和苏联为争夺全球的霸权,全面发展航母,而为了维护自身安全利益,英、法、意也在自行研制航母,冷战时期无疑是航空母舰发展的黄金时期。
美国的“企业”号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核动力航母显示出了卓越的作战性能,强大的攻击力和生存能力,因此美国的核动力航母“尼米兹级“号也应用而生。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冷战结束,在新的形势下,航空母舰作为国家军事力量和综合国力的最好体现,成了各国优先发展的重点。
一些相对弱小的国家也在逐步实现自己的航空梦想。
例如泰国的轻型航母“差克里·纳吕贝特”号,法国拥有有史以来第一也是唯一一艘不属于美国海军的核动力航空母舰“戴高乐”号,韩国的第一艘“独岛”号也已经投入了现役。
而中国作为世界主要大国,没有自己的航空母舰是不正常的,是中国军事落后的一个方面。
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唯独中国没有航空母舰。
一直以来,特别是中国海军周年庆典又一次引发了中国造航母议论热潮。
有专家认为,中国有实力并且也需要航空母舰,就如中国需要核武器、需要洲际导弹、需要发展自己的太空事业。
这是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必须的装备,不是“面子”,而是保护自己的国家安全、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必须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