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3数轴(2)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3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3.2数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3.2数轴》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轴的概念及其应用。
数轴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直观地表示实数的大小关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轴的定义、特点、表示方法以及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对数学概念和公式的接受能力较强。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数轴的理解和运用存在困难,特别是在数轴上表示实数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容易出现混淆和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逐步掌握数轴的知识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数轴的定义、特点和表示方法,能够熟练地在数轴上表示实数,解决与数轴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轴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轴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轴的定义、特点和表示方法,数轴上点与实数之间的关系。
2.难点:数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特别是解决与距离、大小比较相关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数轴,体会数轴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活动教学法:学生进行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问题驱动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从而深入理解数轴的知识。
4.讲解法:针对数轴的概念、性质和应用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数轴的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导入、呈现、操练、巩固、拓展等环节的教学活动。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计、尺子等,引导学生认识数轴,激发学生学习数轴的兴趣。
2.3 数轴-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数轴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2.掌握正数、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3.能够根据数值的大小在数轴上比较大小;4.能够将数轴上的点对应到数值上。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数轴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难点:正数、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老师介绍数轴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数轴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老师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数轴吗?有哪些地方用到数轴?2. 讲解(15分钟)1.老师介绍如何画数轴,怎样将数值对应到数轴上,以及如何表示正数、负数。
2.老师画一张简单的数轴,让学生模仿画一张。
3.老师在数轴上标出几个数,并让学生说出这些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4.老师介绍正数、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并让学生自己练习画出正数、负数所在的位置。
3. 练习(30分钟)1.老师出题让学生在数轴上标出一些数字并表示正数、负数。
2.老师出题让学生判断数轴上两点的大小关系。
3.老师出题让学生计算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4.老师出题让学生将数轴上的点对应到数值上。
4. 总结(5分钟)1.老师让学生回答几个关于数轴的问题,巩固学生的理解程度。
2.老师提醒学生要在课后复习并练习数轴相关的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讲解数轴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了数轴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并让学生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数字并比较大小。
在教学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对数轴上正数、负数的位置还不够清晰,需要反复强调和练习。
此外,一些学生还不太熟练地将数轴上的点对应到数值上,也需要在课后继续练习。
总体来说,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还不错。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巩固练习,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策略,力争使每位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数轴相关的知识。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3.2《数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数轴》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3.2的内容。
数轴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种用来表示数的大小和位置的工具。
通过数轴,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实数的大小关系,以及进行实数的比较和计算。
本节课的内容为数轴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操作,包括数轴的绘制、数轴上的点的表示方法、数轴上的距离计算等。
这些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函数、方程等数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实数的概念,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数轴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数轴上的点的表示方法和距离计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数轴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数轴上的点的表示方法,能够绘制数轴,并计算数轴上的距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学生能够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轴的定义和特点,数轴上的点的表示方法,数轴上的距离计算。
2.教学难点:数轴上的点的表示方法,数轴上的距离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和数轴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实践和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实数的大小比较,引出数轴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数轴的定义和特点,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数轴上的点的表示方法。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合作,绘制数轴,并练习数轴上的点的表示方法和距离计算。
4.疑难解答:教师针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5.巩固提高:学生进行数轴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数轴的理解和应用。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轴的概念和应用,强调数形结合的思想。
2.3 数轴(2)一.教学目标:学会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用数轴帮助深化对数的认知.二.教学重、难点:数轴上点所表示的数的大小关系与相对位置的关系.三.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是数轴?2.画一条数轴,并找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观察它们的位置,并指出它们的大小。
-3.5,3,0.-1.25,211,4 3.填空(1)数轴上表示负数的点在原点的___边,表示正数的点在原点的___边,原点表示的数是___.(2)数轴上表示-4.5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有_____个单位长度,表示 4.5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有_____个单位长度,到原点的距离是4.5个单位长度的点有_____个.4.比较大小(1) (2) (3) (4) (二)新知学习1. 2°C 与-2°C 哪个温度高? -1°C 与0°C 哪个温度高?在数轴上画出表示数2、-2和-1、0的点,它们的位置关系如何?2. -3°C 与-4°C 哪个温度高?将数-3、-4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它们的位置关系又如何?3. 把0°C ,5°C , -3°C ,-2°C 按温度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在数轴上画出表示0,5,-3,-2的点,你能比较这几个数的大小吗?4.假如任意写出两个数,在数轴上画出表示它们的点,那么这两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与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14____3215______8254_____232.7______2.71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三)例题讲解:例1.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 (2) (3)(4) (5) (6)结论: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离原点远的数较______.例2.在数轴上表示出下列各数,并用“<”号连接起来: -4, 0, -211, 5, -2 , 3.5例3.观察数轴,回答下列问题.1. 有没有最小的有理数2. 有没有最大的有理数3. 最小的正整数是什么4.最大的负整数是什么5. 比 -435大的负整数有哪些 6. 比4小的正整数有哪些7. 不超过5的自然数有哪些 8. 不小于-2而小于3的整数有哪些例4.(1)在数轴上的点A 和B 分别表示-8和2,则数轴上与A 、B 两点距离相等的点所表示的数是什么?(2)点A 表示的有理数是-2,到点A 距离是3的点B 表示的数是什么?;5和0;3-和02;3.5和-2;-4、0、2.6;-2.5和-3.5.-3和-0.5(四)随堂练习1.用“<”或“>”填空(1)3.6___2.5 (2) -3 ___0 (3) -16___-1.6(4) +1 ___-10 (5)-2.1___+1.2 (6) -9 ___-72.观察数轴,回答下列问题(1)不超过3的自然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3小5的数是_________ , 比-3大5的数是___________(3)-2和6的正中间的数是_____________(4)-2比-8大___________3.利用数轴,把下列各数用“<”连接起来:+4,0,-3,21 ,212 课后练习: 班级 姓名1.在数轴上表示数-3,0,2.5,0.4的点中,不在原点右边的有 ( )A.0个B.1个C.2个D.3个2.大于-2.5而不大于3的整数有 ( )A.4个;B.5个C.6个D.7个3.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最小的有理数是0B.最大的负数是-1C.原点右边的数表示正数D.最小的自然数是14.若有理数m <n,在数轴上点M 表示数m ,点N 表示数n ,则M 与N 的位置关系为( )A.点M 在点N 的右边B.点M 在点N 的左边C.点M 在原点右边,点N 在原点左边D.点M 和点N 都在原点右边5.如图,根据有理数a,b,c 在数轴上的位置,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c >a >0>bB. a >b >0>cC. b >0>a >cD. b >0>c >a6.用“>”或“<”填空:(1)-8 0 (2)-0.001 -0.01 (3)-2.9 2.9 (4)34 -35(5)-87 -97 (6)10 0 (7)-2 -3 (8)-32 -43 7.写出所有比-5大的非正整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17,-2.5, 5.7, 0, -0.31, -31中,最大的整数是 ;最大的负数是 ;最小的有理数是 .9.在数轴上,到原点距离不大于2的所有整数有 .10.利用数轴回答:(1)写出所有不大于4且大于-3的整数有 ________.(2)不小于-4的非正整数有 _____.(3)比-2大21的数是 ;比0 小 1 的数是___, (4)-3比-6大 ;-2比 3小______.11.在数轴上与-3的距离等于4的点表示的数是 _________.12.画一条数轴,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用“>”号连接.-4, 0,35, 221, -2, -21,313. 如图,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 、B 、C ,请回答:(1)将点B 向左移动3个单位后,三个点所表示的数谁最小?是多少?(2)将点A 向右移动4个单位后,三个点所表示的数谁最小?是多少?(3)将C 点向左移动6个单位后,这时B 点所表示的数比C 点表示的数大多少?(4)怎样移动A 、B 、C 中的两个点,才能使三个点表示的数相同?有几种移动的方法?14.点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它们分别表示数a 、b⑴ 请将a,b,1,-1四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⑵ 如将点B 向右移动3个单位后,再将a 、b 、1三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15.已知:如图,有一根木棒AB 重合在数轴上,若将木棒在数轴上水平移动,则当A 点移动到B 点时,B 点所对应的数为20;当B 点移动到A 点时,A 点所对应的数为5(单位:cm ),由此可得到木棒长( )cm .现在你能借助于“数轴”这个工具帮小红解决一个问题吗?一天,小红去问曾当过数学老师现在退休在家的爷爷的年龄,爷爷说:我若是你现在这么大,你还要40年才出生呢,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已经是老寿星了,125岁了,哈哈!小红纳闷,爷爷的真实年龄是多少?. AB -1 0· · · ·。
2.3 数轴
在图中,填写适当的数,感受直线上的点和数的对应关系.置写出合适的数,也会
框里.
我们把这点称
向左为负方向.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按照要求,同步完成画数轴的过程,如下图:
数轴三要素为: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通
过做
一做,
动手
画数
轴,体
会数
轴的
三要
素:原
点、正
方向、
单位
长
度.通
过观
察,发
现数
轴(直
线)上
的点
不仅
可以
表示
零和
正数,
还可
以表
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
度的点表示-2.4……解:点A表示的数是-2.5;点B表示的数是0;点C表示的数是
3.5.
解:如图.
的
′表示的数数轴上的任意按要求画出表示a的点,如图.按要求画出表示π的点,如图.
归纳知识体系,提炼思想和方法.。
2.3数轴(2)一、自主学习(独学)任务1:2°C与-2°C哪个温度高?-1°C与0°C哪个温度高?-3°C 与-4°C哪个温度高?在数轴上画出表示数2.-2; -1.0和-3,-4的点,它们的位置关系如何?任务2:把-3°C.-2°C.0°C.5°C按温度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在数轴上画出表示-3.-2.0、5的点,你能比较这几个数的大小吗?任务3:假如任意写出两个数,在数轴上画出表示它们的点,那么这两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与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结论:数的大小比较方法.4 , -2.5 , 0 , -4.5 , 212解:-4.5<-2.5<0<212<4对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解决。
三、拓展提升问题1:在-17,-2.5 , 5.7 , 0 , -0.31 , 5 中,最大的整数是5;最大的负数是-0.31;最小的有理数是-17 问题2:利用数轴回答:(1)写出所有不大于4且大于-3的整数有 -2,-1,0,1,2,3,4 ; (2)不小于-4的非正整数有-4,-3,-2,-1,0。
考点链接:(2012江苏泰州)数轴上的点P 表示的数是-1,将点P 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Q ,则点Q 表示的数是2. 四、当堂检测:1.在数轴上表示数-3,0,2.5,0.4的点中,不在原点右边的有(B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大于-2.5而不大于3的整数有(C )A.4个;B.5个C.6个D.7个 3.下列语句正确的是(C )A.最小的有理数是0;B.最大的负数是-1;C.原点右边的数表示正数;D.最小的自然数是1。
4.如下图,根据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A. c >a >0>b ;B. a >b >0>c ;C. b >0>a >c ;D. b >0>c >a 5.用“>”或“<”填空:(1)-8 < 0;(2)-0.001> -0.01;(3)-2.9 < 2.9;(4)34>-35;(5)-87< -97;(6)10> 0;。